search

廣東畲族婦女的鳳凰裝

廣東畲族婦女的鳳凰裝

  

  畲族婦女服裝,各地略有差別,其共同特點是上衣多刺繡。尤其是福建福鼎和霞浦的女上裝,在衣領、大襟、服鬥甚至袖口上都有各色刺繡花紋圖案和花鳥龍鳳圖案。畲族婦女最主要的裝束,那就是“鳳凰裝”。紅頭繩扎的長辮高盤於頭頂,象徵著鳳頭;衣裳、圍裙(合手巾)上用大紅、桃紅、杏黃及金銀絲線鑲繡出五彩繽紛的花邊圖案,象徵著鳳凰的頸項、腰身和羽毛;紮在腰後飄蕩不定的金色腰帶頭,象徵著鳳尾;佩於全身的叮噹作響的銀飾,象徵著鳳鳴。

  已婚婦女一般頭戴“ 鳳冠”。它是在精製的細竹管外包上紅布帕,懸一條3 0 多釐米長、3 釐米寬的紅綾做成的。冠上有一塊圓銀 牌,下垂3 個小銀牌於前額,稱為“龍髻”,表示是“ 三公主”戴的鳳冠。關於鳳凰裝有個傳說:畲族的始祖盤瓠王因平番有功,高辛帝把自己的女兒三公主嫁給他 .成婚時帝后給女兒戴上鳳冠,穿上鑲著珠寶的鳳衣,祝福她象鳳凰一樣給生活帶來祥瑞。三公主有了兒女後,也把女兒打扮得象鳳凰一樣。當女兒出嫁時,鳳凰從廣東的鳳凰山銜來鳳凰裝送給她做嫁衣。

  從此,畲家女便穿鳳凰裝,以示吉祥如意。有些地方把新娘直接稱為“鳳凰”。因為新娘具有“三公主”的崇高地位。所以在新郎家拜祖宗牌位時是不下跪的。娘具有“三公主”的崇高地位。所以在新郎家拜祖宗牌位時是不下跪的。

畲族:鳳凰的傳人 婚禮伴郎是大花臉

  鳳凰是傳說中的神鳥,但是我國東南部的畲族,卻以鳳凰為圖騰,他們自認為是鳳凰的傳人,婦女仍把鳳冠帶在頭上。畲族的婚禮也是別具一格,十分有趣,伴郎在婚禮中,一定會被折騰成個大花臉…

  鳳凰為傳說中的百鳥之王,象徵幸福祥瑞,直至今日,仍舊把鳳型頭冠作為婦女標誌性裝束的民族只有一支,這就是生活在我國東南部的少數民族——畲族。畲族以鳳凰為圖騰,他們自認為是鳳凰的傳人,每位畲族姑娘結婚的時候一定要戴著鳳冠行禮。畲族婚俗也如同一道文化盛宴,在古巷間熱鬧十足,令人回味。

  畲族人家有著極其隆重熱鬧的婚俗,新娘要由8位赤娘陪伴進行婚禮中的各項儀式,取雙喜之意。

  畲族婚俗和服飾為浙江省非物質文化遺產,步入曲徑通幽的精巧的小青石板巷道,兩側灰牆黛瓦,雕窗畫棟,一縷書香氤氳悠然環繞在身邊,古街盡頭的浮傘渡不僅是數百年來當地水上商貿重要渡口,也是婚嫁路經的重要之地。“牛轎行嫁撐著傘,擺渡對歌浮傘渡”。畲族的伴娘和伴郎被稱作“赤娘”和“赤郎”,在小巷中遇見頭頂鮮紅飾冠的赤娘,遂跟隨赤娘們進入新娘家,兩位赤娘正在為新娘梳妝。畲族的服飾色彩組合對比強烈、層次有序、多而不雜、豔而不跳,他們把這模仿鳳凰斑斕羽毛的縫製叫作鳳凰裝。

  新娘穿上大紅嫁衣等候新郎的迎親。畲族的迎親儀式與過程是對新郎迎親隊伍的一次綜合考驗,只有能歌善舞、機靈敏捷、酒量豪爽的赤郎才能幫助新郎順利過關,迎娶到如花美眷。當迎親隊伍來到村口的時候,赤娘們會在途中放上“杉刺”攔路,赤娘們以歌代題,赤郎們答錯了以酒代罰,答對後奉上紅包,迎親隊伍才能被放行闖過第一關。

  來到新娘家的中堂,赤郎開始過第二關,赤娘們端上“寶塔茶”,5個茶碗疊成寶塔狀,赤郎須自己用嘴銜取塔頂一碗,將餘下4碗分發4人,仰脖喝乾茶水,隨後將碗送還女方,難度非常之大。接著迎親者送上禮品,請親家伯清點,馬上進入第三關“借鑊”(意為男方借女方炊具辦酒席)、第四關“殺雞”、第五關“對歌”,連連考驗。

  其中,第五關頗為有趣,赤郎對不上歌的,都要被赤娘們毫不留情地在臉上抹上一道道的鍋底灰,成了大花臉。隨後,新娘子鑼鼓喧天中起轎行嫁,一眾隊伍浩浩蕩蕩前往新郎家。新娘來到夫家後,新娘、新郎面對面站立,由一根彩繩連線雙方,在眾人的注目中進行拜堂儀式,再雙雙來到灶前,由新娘執竹筒,新郎負責吹旺爐膛之火,祈願今後的生活紅紅火火,幸福美滿。

  畲族的結婚大典是大家喜聞樂見的一種民俗活動,也是一次觀摩畲族歷史、宗教、禮儀和服飾的文化之旅,民族文化的精髓和傳統在這樣的傳統生活中發揚和傳承著。

畲族——鳳凰節

  農曆正月十五日為福鼎樟嶺一帶畲族村民的節日,每三年舉行一次。是日,按戶募捐錢、米,由各戶派代表到值祭者家中供祭聚餐。相傳鳳凰是神鳥,能載風神雨神征服四方旱魔,使畲村風調雨順,豐衣足食。


獨特文化內涵的鳳凰茶道

  茶道在中國古代就一直存在,對文化的傳承起著重要的作用。畲族的茶道在畲族人民的生活習俗中佔據了重要地位,對畲族文化也有著巨大的影響,畲族有名的鳳凰茶道還有一整套的迎賓禮節。下面就讓我們來了解小畲族的鳳凰茶道,看看它有什麼獨特文化內涵。   “鳳凰茶”茶藝表演,正是取材於畲鄉的一個生活習俗:飲蛋茶。   福建 ...

少數民族節日大集合

      畲族的傳統節日很多,有春節、元宵節、“二月二”、“三月三”、“封龍節”、“六月六”、中元節、仲秋節、重陽節、冬至節、“招兵節”等。   年節,也叫春節,是畲族最隆重和熱鬧的節日。從農曆12月24日的“祭灶”、“送神”畲族就開始過新年了。祭灶神後,就準備除夕的“年夜飯”,閤家“圍爐”。畲族屆時家家蒸 ...

婚慶習俗

  浙江西南地區憑藉其得天獨厚的自然資源,漸漸成為中國旅遊的又一熱點。其中,作為中國最大的畲族自治縣的景寧縣,又以其婉轉的山歌、醇美的佳釀以及鮮豔的民族服飾引來眾多遊客駐足。筆者近日來到景寧,感受了一番原汁原味的畲族風情。   喜歡對歌的民族   在景寧縣,十分之一人口是畲族人。在畲村,遊客可以在 畲家嫁女 ...

尋找福建先民的歷史足跡

     福州的畲族至今還保留著傳統的烏飯節。   早在隋唐時期,閩、粵、贛三省交界地就成了畲族先民的主要活動區域。但令人意外的是,據當地家族譜牒記載,畲族三大主姓中,當時僅有雷氏、鍾氏聚居於閩西南,以寧化雷氏、長汀鍾氏為著,唯獨不見三姓之首藍氏的蹤影。資料顯示,直到數百年後的南宋中葉,藍氏族人才姍姍來遲肇居 ...

婚俗:女有十八難 男有二十難

   畲族是我國具有悠久歷史的少數民族,主要分佈在福建、浙江、廣東、江西、安徽等省丘陵山區。1990年全國人口普查時,全國畲族有63萬人。畲族自稱“山哈”。對於畲族族源,學術界尚未定論,但普遍認為廣東潮州鳳凰山是畲族在宋代以前時期的聚居地。   浙江景寧畲族多為明初從福建遷來,景寧是畲族遷入浙江省的最早落腳點 ...

祭祖儀式

  畲族宗教信仰富有民族特色。盤瓠傳說在畲家世代相承,廣為流傳。傳說內容,在閩浙粵贛皖,雖有地域性的差異,但基本情節相同。畲族稱"盤瓠"作"忠勇王",閩東浙南畲族還稱作"龍麒","盤護","高皇",皖南畲族還稱作"龍猛&# ...

葬俗

  1.接孃家。是浙江麗水地區畲族的喪葬風俗。當稍上年紀的婦女死後,家人要通知其孃家人來弔唁。來人多是其兄或其弟。如果來人是長者,不戴孝帽,如果是死者的弟弟,則穿孝衣。孃家人來時,在村外放鞭炮。這時孝子孝孫們拿香,按長幼依次跑在門外迎接。孃家入第一個過來時,收拿跪者手中的香,第二人將他們扶起來。有的地方還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