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earch

畲族婚慶習俗

畲族婚慶習俗

  浙江西南地區憑藉其得天獨厚的自然資源,漸漸成為中國旅遊的又一熱點。其中,作為中國最大的畲族自治縣的景寧縣,又以其婉轉的山歌、醇美的佳釀以及鮮豔的民族服飾引來眾多遊客駐足。筆者近日來到景寧,感受了一番原汁原味的畲族風情。

  喜歡對歌的民族

  在景寧縣,十分之一人口是畲族人。在畲村,遊客可以在 畲家嫁女 的風情旅遊專案中,領略到當地獨特的民風。

  筆者也加入迎親的隊伍,做了一回婚禮的貴客。

  畲族女子出嫁,可是一件大事。為了考驗男方是否有誠意,女方給男方設下了許多障礙,對歌就是其中最為重要的內容。據瞭解,畲族是一個能歌的民族,幾乎人人都是歌唱能手。畲族的婚禮就是一場浩大的對歌會,雙方都挑選了當地最好的歌手助陣。

  迎親的人來到女方家村口,赤娘(伴娘)和女方姑嫂用長刺的杉樹攔路,放了鞭炮遞上紅包還不行,一定要對歌,對不上來可進不了村子。畲族的山歌遠近聞名,畲族的山歌是用獨特的畲語演唱的,且用假聲歌唱,曲調很特別。在現場,男女雙方你來我往,歌聲在山間環繞不絕。

  風趣的 灶前禮數

  依照習俗,男方挑來了辦喜筵的酒和食物,赤郎(伴郎)要在女方家裡做飯。這頓飯可不是輕易能做的。赤郎下廚的炊具被女方姑嫂藏了起來,她們要赤郎吟《借鑊歌》,每吟一物,姑嫂們才拿出一物,直到她們認為 禮數週全 後,才告一段落。

  做飯時,赤郎必須眼明手快,一手提肉一手涮鍋,迅速地把肉放在鍋裡,蓋上鍋蓋。否則站在灶後的姑嫂們的惡作劇會忙得赤郎一次次地涮鍋。扮成赤郎的遊客在重重考驗之下,手忙腳亂,引來周圍一片歡笑。

  俊俏的 潑妮仔

  在一番考驗之後,就是熱鬧的宴席。席間,滿眼都是穿著傳統畲族服裝、帶著頭飾的 潑妮仔 (畲族少女)。畲族女子的頭飾十分精緻,前端豎起呈錐型,用銀製的鏈子作為裝飾,一直垂至兩鬢。畲族姑娘喜歡穿顏色鮮豔的本民族服裝,每件衣服的邊上都鑲著金邊。遊客與畲族少女一起圍成圈,跳起畲族的 釀酒舞 。年輕的女孩整晚唱著山歌,跳著舞蹈。美麗的銀製頭飾在夜光裡舞動,將美麗的 潑妮仔 映襯得更美。

潑水迎親的普米族婚慶習俗

  潑水迎親

  嫁女九族皆知

  普米族青年男女結婚時,迎娶前,新郎須送給女方父母一塊布,以謝撫育女兒恩情;另送一條黃牛,作為 奶母錢 ,象徵女家兩隻腳出去,有四隻腳進來,總算不蝕本的意思。送女方兄弟長刀一把,意思是作為兄弟姐妹分別的紀念。另送耕牛及鐵鏵一套,作為新娘走後 土地牲畜傷心 的安慰。男方家長和媒人每次帶去的禮品,都要分成三份:一份敬鍋;一份送女方家長;一份送女方親友,招待女家和女方村寨各家代表吃飯,以示 一女出嫁,九族皆知 。

  潑水迎親

  有的地區在訂婚後,依照習慣,男的要到女家做一兩年活,女的也要到男家做一兩年活,雙方父母對他們的勞動和其他方面都滿意了,才許結婚,然後選定結婚日子。普米族人的婚期一般選在冬天臘月間。結婚時,有的地方男家派親叔伯和兄弟三人到女家接親,並請本寨能說會唱的兩個男子一同前往,新郎則不用去。男方接親人到女家門口,女家出來潑水迎接,接著迎親的送親的雙方開始唱歌。女方也由親友送親,走到半路時故意阻攔新娘一兩次不讓前行,意思是捨不得姑娘嫁出去。這時男方就用唱歌來說服女方,雙方對唱,誰唱輸了就被潑水,被潑的人不準罵,也不準換衣服,送親人到男家也同樣被潑水,表示受到男家的尊敬。

  逮捕 新娘好成婚

  處於雲南邊緣地區的普米族,女家父母一般都認為出嫁姑娘不是一件太光彩的事情。因此,要舉行婚禮,必須由男方前去 逮捕 新娘。迎親吉日那天,男家要派一位兒女雙全的主婦,兩位伴娘和幾個精明強悍的小夥子前去迎親,在女家的巧妙配合下,裝模作樣地將姑娘搶走。即將出嫁的新娘在父母的有意安排下到山上或田間勞動,迎親的人來後,由一位精明的小夥找到待嫁的姑娘,便大聲喊道: 你已是 家的人了, 家請你去吃茶,跟我們走一趟吧 說完,上前迅速 逮 著佯裝逃跑的新娘。這時,埋伏在新娘周圍的幾個美麗健壯的姑娘便不湧向前,對 逮捕 新娘的 兇手 ,拳打腳踢,甚至撕壞扒下他的衣服,逼迫他投降,交出新娘。隨後,大家一道簇擁著新娘回到女家舉行出嫁禮,唱歌喝酒,為她送行。

  新婚吃 閉門羹

  雲南麗江普米族有讓新娘吃 閉門羹 的習俗。 當男方的接親人及女方的送親人組成的一行隊伍走到男家時,男方由一能說會唱的鄰居迅速將男方大門緊緊關起,不讓新娘子一行進屋。雙方要經過一番唱答,進行若盤問之後,新娘等人才能進入大門。媒人先開口請求把門開啟,頂門的人要問: 你姓什麼?幹什麼來的? 媒人要如實回答。頂門人仔細察看。經過一段時間的唱答之後,大門方才大開,媒人即送五十文錢給頂門開門的人,以表示對開門放行的謝意。進門後,由納西族東巴念退口神(管口角是非之神)路神及喜神等。念後由東巴在新郎新娘的額頭上點酥油,據說這樣可以使新婚夫婦不受病魔 邪怪的侵害,含有祝福之意。 夫婦輪吃一碗飯普米族行婚禮時,有新郎新娘輪流吃一碗飯的習俗。新婚夫婦在靠床前站定後,媒人要用唱調子的形式,將訂婚的經過、女方家的盛情以及迎親路上的見聞一一唱出。之後新婚夫婦向男方家族中最老的長輩行跪拜禮,再依次向父母及其他長輩行禮。接著媒人便端來一碗米飯,一碗青菜,一雙筷子,指揮新郎新娘輪換著吃,先由新郎吃一口,再由新郎送給新娘吃一口;新娘吃一口後又送給新郎吃一口,如此你一口他一口直至把一碗飯菜吃完。據說這是表示新婚夫婦團結和睦、互敬互愛。吃完飯後,新郎新娘向所有前來賀喜的客人一一作揖,表示感謝。如家裡有狗,也要給狗作。拜謝之後,新娘要迅速進入新房。但往往有一群孩子會拉住新娘的手腳或衣服,不讓進房,直到新娘給每人發一塊紅糖才手。新娘進了洞房,婚禮即算圓結束。隨後,新娘即換上家常衣服,以女主人身份,與新郎一道給來賓敬酒端茶,招待親友。

  

  鎖媒人

  普米族的婚禮中還有一道風趣的程式----鎖媒人。

  當新娘的弟弟或哥哥把新娘從閨房中背了出來,隨新郎等接親隊伍騎馬上路之後,媒人不僅不能隨隊伍離開女方家,反而要被女家扣留下來,送到一間屋裡鎖起來,同時被 關押 的還有女方的一位歌手。在 監牢 中,被關的兩位 人犯 ,要比賽唱歌,決定勝負。屋外則由兩個姑娘手拿鑰匙守門看鎖,聽候房裡的動靜。主客雙方歌手對歌后,一直要等到媒人唱蠃了,守門的姑娘才會開鎖放人,媒人就去追趕送親隊伍。媒人要是唱不蠃,就得去向父母敬酒或送一點錢。這樣,即使媒人脫了身,走到寨口上,還要過一道難關。

  寨口上,女方村寨上的各家各戶都來了一罈罐酒,媒人定要把每家的酒都滿滿地喝上一口才能走。有的媒人即使海量也往往會喝得爛醉如泥。但普米人的規榘,醉得不省人事被抬著送回去,這寨門酒媒人也得喝。若不,就得與每壇罐罐酒的主人對歌,對蠃了才被准許不喝。媒人突破 酒罈防線 之後,就算完成了任務,可以追趕送親隊伍回到新郎家。

  婚禮要吃羊睪丸

  普米族在婚禮中,有新婚夫婦吃羊睪丸或牛睪丸的習俗。

  當新娘在霞光中由眾人簇擁著來到門前的時候,早有兩位手託酒盤的婦女在等候,由她們向新娘和送親的人敬酒。新娘跨進婆家門時,響亮的螺號吹起,歌手手拿一根拴有花錦或花布名為 的滴 的小木棍,一邊在新娘的頭上揮舞,一邊口唸祝詞,祝願新郎新娘的未來如花似錦。

  火塘上方擺有一對酥油燈,要由新郎新娘各自點亮一盞,以此象徵相親相敬。之後,新郎新娘開始吃 接嫁飯 。 接嫁飯 祗有一碗飯食,飯食內要有羊睪丸或牛睪丸。由新郎端碗,邊吃邊喂新娘。吃有動物睪丸飯食,意味著日後能生兒育女,繁衍子孫,傳宗接代。吃罷,新郎新娘的脖子上要拴上五彩線,接著舉行祭祖儀式,並把酥油抹在四壁及新娘的前額上。一旦抹上了酥油,新娘就是男家的人了,不能再另外接交男朋友 阿注 ,死後也要葬在男方的墓地上。

  娶親要喝辣子湯

  普米族娶親那天,有喝兩碗辣子湯的習俗。吉日那天清晨,新娘要在家門東西的山坡上梳妝打扮。歌手則唱起《梳妝歌》,讚頌新娘的漂亮和祝賀婚姻的美滿幸福。

  這天,新娘家房前空地上要用青松臨時搭起一個喜棚。青松喜棚下部要橫掛兩塊紅布,把迎親隊伍陰擋在青松喜棚之外。男女兩家的歌手開始對唱《認親調》。女方的歌手佯裝不明白男方來人的目的,用歌提問。如唱: 你們翻山越嶺來這裡為什麼?你們騎馬跨騾來這裡為了什麼? 對此,男方歌手必須一一用歌聲回答。唱完《認親調》,女方才摘下青松喜棚門上的紅布,迎親客便可進入青松喜棚飲茶暫歇。這時,青松喜棚的門雖然開了,但是,女家的大門卻照例緊閉著,門口中還放著兩碗辣子湯。大門內,女方歌手用唱歌的方式提出種種質問,新郎、媒人或聘請來的歌手便用《開門調》一一回答,反覆求情,說盡讚美話,直到女方滿意了,大門才徐徐拉開。但是,男方還要喝了擺在門口的兩碗辣子湯,才能讓新郎進入女家行禮。

畲族——生育習俗

  畲族歷來重視生兒育女。懷孕婦女雖然照常參加生主勞動,但受到村人愛護和照顧,不讓其乾重活。 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前,畲族婦女分娩都在婆家。臨產時都要坐在矮板凳上,待嬰兒出生後,婆婆或接生婆才近前幫忙。她們認為“分娩不潔”,以免汙天穢地,衝撞“神明”。因此,在孕婦分娩時,要點燃一束幹茅草或破紙傘,驅除房間穢氣。而後,拿一產婦的舊褲子和用紅紙剪成褲樣貼在門楣上,以示“避邪”,使嬰兒順生。嬰兒產後,胎盤未出,要將嬰兒的臍帶縛在木上,待它自然脫落後,是男嬰,就把毛筒劈成竹片斷臍;是女嬰,即用吹火管劈成竹睡斷臍。隨後,用麻絲將臍帶縛好。嬰兒和產婦都有杉樹葉和香鏡(天南星科,石菖)湯洗浴。嬰兒斷臍沐浴後,男嬰用生父舊衣包裹,女嬰以生母舊衣包裹,產婦和嬰兒在一個月內洗臉、洗澡、洗足都要用香鏡湯。由於衛生條件差,產婦因難產得不到及時搶救和嬰兒因斷臍不潔,感染破傷風死亡現象時有發生。


——命名習俗

  畲民命名取正名外,還有奶名和譜名。奶名即乳名或小名。常因保護神的不同甘共苦而分別冠以“石”(石將軍)“奶”(奶孃陳靖姑)、“佛”(神佛)等字。修宗譜進取的名字中譜名,見於靈堂神主牌、墓碑。譜名的命名物件按世系、排行而定,由諱名(世名)、字、行第三者組成。一般每一世(代)同輩用同一個字頭。行每同一輩按出生年 ...

——喪葬習俗

  畲族人幾享年50歲以上死者為壽終正寢。整個喪葬之禮與婚禮場面同樣熱鬧,俗稱“老喜喪”。先為死者梳洗更衣,孝男孝女執陶罐到溪河邊,點燃三支香,燒化紙錢唱〈〈買水歌〉〉。唱完。向河裡舀水,俗稱“買水”。舀水時,死者是男,要舀順流水,以示男在天;是女,要舀逆流水,以示女居地。清水舀回後,要放在火爐上暖幾分種,用 ...

——節氣習俗

  畲族的節日多為懷念、崇拜祖先和神靈而設。 春節∷ 其習俗與漢族習俗大致相同。 祭祖節∷ 每年農曆正月十五日,舉行祭祖活動。畲族村寨建有宗祠、支祠或祖寨。內供畲族祖先的祖牌,有的還塑有藍姓和雷姓始祖的塑像,祠內擺有龍頭杖、香亭、香案、香爐等。祭祖開始,先放神銃三響,鞭炮連聲,鑼鼓喧天,祭案上擺供茶酒三牲。凡 ...

浙江二月二龍抬頭習俗

  浙江畲族地區,每年農曆二月初二日人們備祭品祭祀土地爺等神,以保佑鄉人平安。故當地有俗語謂:“二月二,殺雞請土地。” 農曆二月二吃芥菜飯是溫州民間廣為流傳的習俗,並有“吃了芥菜飯不生疥瘡”的說法。舊時,老百姓生活貧困,衛生意識淡薄,再加上缺醫少藥,皮膚病(如疥瘡)患者多,且易傳染。芥菜含有大量的葉綠素及維 ...

始興的婚戀習俗

  畲族婚姻普遍實行一夫一妻制。一般同姓不婚,都在本民族內部盤、藍、雷、鍾四姓中自相婚配。由於姓氏少,加上居住分散,故同姓不同房的或五輩以外的也可以通婚,但比較少見。昔日,畲族青年男女婚前有戀愛的自由。一般透過對唱山歌來選擇伴侶。過去一般都是早婚,在14—15歲就開始結婚,最遲不超過17—18歲。20歲以上結 ...

三月三是什麼節日 三月三的習俗

  畲族三月三是什麼節日 畲族三月三的習俗   農曆三月初三是畲族人民的傳統節日。每年三月三前後,畲民聚集的地方張燈結綵,旗蟠飄揚,鞭炮震天,身著節日盛裝的畲族人民從大村小寨潮水般擁來,山歌對唱、祭祀舞蹈、民俗表演、體育競技等活動熱鬧月卜凡。   畲民對畲族三月三的重視程度,與春節相比有過之而無不及。每年這一 ...

的傳統節日是什麼 有哪些民間習俗活動

  在中國是一個多民族的社會,每個民族都有自己本民族的特色,自己民族的文化以及傳統節日。那麼畲族的傳統節日是什麼呢?有哪些民間習俗活動呢?接下來就跟隨本期的少數民族的節日一起來看看吧!   畲族的傳統節日   年節   也叫春節,是畲族最隆重和熱鬧的節日。從農曆12月24日的“祭灶”、“送神”畲族就開始過新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