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earch

廣東人端午節風俗是怎樣的

廣東人端午節風俗是怎樣的

  廣東人端午節風俗是祭河神、搶青。賽龍舟開始前,所有隊伍都會焚香點燭、放鞭炮,用一頭全燒豬拜祭河神。拜祭完後,參加賽龍舟的人吃燒豬,吃完才放龍舟入水,之後會有一個非常獨特的環節叫做“搶青”。端午節,又稱端陽節、龍舟節、重午節、龍節、正陽節、天中節等,源自天象崇拜,由上古時代祭龍演變而來。端午節與春節、清明節、中秋節並稱為中國四大傳統節日。端午文化在世界上影響廣泛,世界上一些國家和地區也有慶賀端午的活動。

廣東人春節習俗送橘子的原因

  在我國的廣東地區流行著新春佳節互贈橘子的風俗,這個風俗是與中華民族的文化緊密相連的。在民間,人們習慣上把橘字寫成桔字,而桔字和吉字又很相近,新春時節民間用橘子相互饋贈以求吉利,希望在新的一年裡大吉大利,小小的橘子也就成了人們的護身符。 橘子 通常,女人到親戚朋友家裡拜年的時候都要準備一些紅橘,用籃子提上作為新春的禮物,而所得的回贈禮物也都是這些東西。 在廣東的海豐,小輩給長輩拜年時要以叩頭作揖賀年,而長輩就用紅紙包著錢或拿柑橘賞給小輩。與中國各地的風俗一樣,小輩向長輩拜年是向長輩致敬,長輩自然要犒賞小輩. 至於用什麼食物贈給小輩,自然是要選擇孩子愛吃並且有吉利意義的物品,於是,橘子便被選為這種有特殊意義的食品了。至於賞賜紅包,則是讓孩子們自己去買些他們愛吃,愛玩的東西,這是後來為簡化手續而變化的,雖然意思相同,但還是不如傳統的送個橘子更有意義。 在潮州,人們把柑橘叫大桔,它的諧音又是"大吉",因而,到親戚家賀年都要帶柑橘,主人就拿自家的大桔和賀客帶來的互換,以便互盡好意,各得吉祥。假如新春佳節期間甲家的孩子打了或罵了乙家的孩子,甲家必須送一對大桔去賠禮,而甲家的爸媽也不責備自己的兒童;乙家的人接受了大桔,也就原諒了甲家的孩子。這說明乙家遭受了不吉祥的打架,甲家賠禮以吉祥獻給乙家,就可以使乙家和乙家的孩子今年沒有不吉利的事情發生了。

廣東中秋節習俗 廣東人是怎麼過中秋節的

  http://www.tech-food.com 2010-8-4 中國食品科技網 中秋是中國的傳統節日,各地有不同的風俗。其中廣東有許多有趣的活動,如:拜月娘、盪鞦韆、遊“月娘”、燃煙堆、燒瓦塔、觀神、剝鬼皮。

  拜月娘

  當銀盤樣的月亮(俗稱“月娘”)升上中天,穿著節日盛裝的少男少女便紛紛聚集到鞦韆前。按這裡的風俗,女的不能盪鞦韆只能觀看。能大顯身手的,就是小夥子們了。他們爭著盪鞦韆,比賽誰蕩得高,轉得快。

  在圍觀者的歡聲笑語中,單座和雙座鞦韆向月娘丟擲一道道彩虹,“十”字鞦韆騰空飛旋箍著一個個花環。蕩得最高轉得最快的便是少女心目中的英雄好漢,從而獲得她們的愛情。等到來年元宵,有的已雙雙上街觀燈,成了恩愛的小夫妻了。

  天真無邪的童男童女們,自從訝訝學語,就纏著奶奶講月娘的故事。月娘成了孩子們金色的夢。於是到了中秋節,大人們就用竹子劈成材蔑,紮成了腳盆大小的骨架子,用毛邊紙糊成一輪滿月。中秋夜,孩子們就在“月娘"肚子裡點上蠟燭,扛在肩上,手舞足蹈悠遊在朦朦朧朧的深巷中。老遠看去儼然是月娘落下凡間。金色的夢變成童男童女們捉得住摸得著的現實,這就是有趣的遊“月娘”。

  這天晚飯後,婦女們沐浴更新衣,忙著在能望見月娘的天井、門樓、廳前擺起桌子,紮上繡滿祥禽瑞獸富貴花卉的床裙,把洗乾淨的水果、雲片糕、月餅擺上去;男人在一旁用紅紙剪成各式各樣吉祥物,一一貼在糕餅、水果上面。一切停妥之後,就點上紅蠟燭,焚上高香,開始恭候月娘升上中天。

  盪鞦韆

  預先在空曠的草地上搭起高達兩層樓的單雙座鞦韆和“十”字鞦韆。月上中天,穿著節日盛裝的少男少女便紛紛聚集到鞦韆前大顯身手。

  燒瓦塔、燃煙堆

  在農村,早晨,孩子們起床之後,到處拾瓦片、磚頭,然後抬著、挑著、抱著送到長輩指定的曬穀場上集中,由大人砌成一座空心塔。塔高一丈餘,塔圍一人不能合抱,下面還留出塔門,只是上面沒有造塔剎,然後把各家各戶送來的稻草、劈柴、青金樹葉填進塔裡,月上中天時點燃。至於燃煙堆,就是各家各戶把稻草、劈柴分別在村裡幾個地方堆成小山似的柴草堆,拜月結束時點燃。

  舞火狗

  廣東惠州龍門藍田瑤族鄉,每年中秋佳節都要舉行“舞火狗”活動,以感謝狗對瑤族人的養育之恩。相傳瑤族峒主年幼喪母,其父用母狗奶水把他養大。每年農曆八月十五,這裡村寨舉行舞火狗活動,據當地老人講,舞火狗至少已有三百年曆史。

  樹中秋

  廣州有種富有情趣的傳統風俗,叫“樹中秋”。每逢中秋節,各家要用竹條扎燈。到了夜裡,就在燈內燃燭,下面再聯結許多小燈,用繩系在竹竿上。然後將竹竿插在房屋高處,如平臺、屋頂或高樹之

  剝鬼皮

  傳說元兵攻進潮州城之後,百姓受盡欺凌,在八月十五那天,家家戶戶拜月娘的供桌上都有蒸熟的芋頭。芋頭取“芋”字與潮州話的“胡”字諧音,至今廣東人剝芋皮時仍稱為“剝鬼皮”。


臺灣端午節風俗

  端午節在臺灣是一個僅次於春節的傳統節日。節前人人都要理髮,據說若是頭髮太長,就要被妖精拔去扎粽子。所以,節前的理髮店生意總是很興隆。端午一到,家家戶戶清掃一新,許多住家門口都掛菖蒲、艾草和貼鍾馗畫像,成人飲雄黃酒,婦女們頭上佩戴艾葉,小孩子佩香包,辟邪保平安。   雖然從市面上買粽子很方便,質量也好,但不 ...

上海風俗習慣

  如果你見到一個上海人在早晨用開水沖泡昨日剩下的米飯,並以此為早餐津津有味地吃起來,請你不要嘲笑,這是上海人最具地方特色的早餐。   在上海,“蕩馬路”是人們下班後,週末,雙休日以及節假日最流行的休閒方式。如果你是個青年小夥子被一個年輕漂亮的上海女孩子相約去蕩馬路,小心點!她就要愛上你了。   走親戚你要記 ...

上海風俗習慣--崇明旅遊

  如果你見到一個上海人在早晨用開水沖泡昨日剩下的米飯,並以此為早餐津津有味地吃起來,請你不要嘲笑,這是上海人最具地方特色的早餐。   在上海,“蕩馬路”是人們下班後,週末,雙休日以及節假日最流行的休閒方式。如果你是個青年小夥子被一個年輕漂亮的上海女孩子相約去蕩馬路,小心點!她就要愛上你了。   走親戚你要記 ...

大冶節日風俗

  春節,正月初一是最隆重的節日,家人無論在何地,離家多遠,大都都要趕回家與親人團聚。早晨開門時,各家各戶要放鞭炮,接著家人團拜,互相祝賀,然後進門向尊老拜年,熟人是面抱拳作揖,恭賀發財。鄰居、朋友家家上門拜年,名曰“拜跑年”。初二拜年與鄰地不同,別的地方禁忌這天到親戚家拜年,但若有新亡人則一定要去,名曰“新 ...

端午節風俗

  端午亦稱端五,是我國最大的傳統節日之一。端的意思和初相同,稱端五也就如稱初五。 迄今為止,影響最廣的端午起源的觀點是紀念屈原說。在民俗文化領域,我國民眾把端午節的龍舟競渡和吃粽子都與屈原聯絡起來。俗說屈原投江以後,當地人民傷其死,便駕舟奮力營救,因有   端午亦稱端五,是我國最大的傳統節日之一。“端”的意 ...

廣東過年吃什麼

  廣州人“吃”文化是相當豐富多彩的,人經常說“廣東人什麼都吃”可是他們春節的食俗可是相當傳統的哦,接下來就隨小編一起來看看廣東人過年吃什麼吧。   油角   小小的油角長得就像一隻餃子,不同的是油角比餃子多了一條好看的花邊,就像漂亮的荷葉形荷包。同樣是油炸食品,油角里面的內涵就豐富多了:芝麻、花生白砂糖拌起 ...

廣東入夥紅包封多少吉利 廣東新居入夥紅包吉利數目是多少

  新居入夥是件喜慶的事情,主人會宴請親戚朋友共同分享新居落成的喜悅之情,按照傳統習俗,賓客都會給主人包入夥紅包,為了圖個好彩頭!不同地區對於入夥紅包包多少是不相同的,那麼廣東入夥紅包封多少吉利?廣東人新居入夥紅包吉利數目是多少?下面小編帶來廣東入夥紅包吉利數字推薦。   廣東入夥紅包封多少吉利?   在廣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