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earch

彝族搶婚習俗

彝族搶婚習俗

  在彝族社會中,搶婚這種婚俗尚留有古代掠奪婚姻的遺形。過去涼山彝區這一婚姻形式有兩種情形。一為強行搶婚。同一等級可以通婚的男女由認識而相愛,進而有了完婚的要求,但因經濟狀況、社會性地位的某些差異等原因而被拒絕,以致不能不採取非和平手段來達到結婚的目的。也有強霸者,得知某女美豔,業已許人而自己欲據為己有,遂約同八九個強漢,於女家不知不覺中驟然實行搶劫。彝族習慣法是承認掠奪婚姻有效的。二是假搶婚。其中又有兩種情況:一是男女雙方都嫌婚禮程式繁雜,花錢太多,經過協商,決定以搶親的形式舉行婚禮;二是男方或女方已經結過婚,配偶死亡,為了變兇為吉進行搶婚。假搶婚不過是一種形式而已。

  在滇東北彝區,搶婚以與涼山不盡相同。一般搶親沒有太多的顧忌,而常常是明確目張膽地糾合親友,持械支到平素渴慕的女子家中,或伺機於途中,把女子捆起來,挾上馬,任憑女子嚎哭叫罵,搶親者無不以勝利為榮,沿途高歌,戲弄被俘女子,凱旋而歸。若情敵從後邊襲擊追來,則免不了一場爭奪戰。勝者擄回顧女子,遣人送其回孃家。然後男方派人向女方正式提婚,然後擇吉日迎娶。

哈尼族的搶婚習俗

  過去哈尼人一直沿襲著古代遺留下來的 搶婚 的習俗。搶婚有兩種情況:一種是男方親屬相中姑娘之後,不經媒約提親,也不讓男女雙方認識交往,便組織一幫小夥子把姑娘偷搶回來,由男方家長或親戚主持,讓他們結為伉儷。

  另一種情況的搶婚,是在自由戀愛的基礎上進行的,雙方相互愛慕,他們將自己的心願告訴了家長。男方已備禮品請媒人多次到女方家登門求婚,但女方家長百般阻撓,不願成全女兒的婚事。兒女們為反對長輩對婚煙自由的束縛,便合謀策劃出 搶婚 的喜劇。

  搶婚 那天,男方邀約幾個知心朋友,埋伏在事先選定的地點。女方按預約或藉故背水,或 藉故上山砍柴,或下地勞動,以擺脫父母的控制,來到指定的地點讓自己心愛的人 搶 去。當姑娘出現在指定的地點時,小夥子們一擁而上,拉住她往男方家跑去。被 搶 的姑娘雖然滿心歡喜,但這時要徉裝掙扎,拼命大哭大叫,讓寨裡的人知道她 搶 了。女方父母聽到呼救聲,雖然心中已明白是怎麼回 事,仍手持棍棒佯裝追趕。姑娘被 搶 走之後,被送到男方的親友家藏上一二天。之後,男方父母再次請媒人到女方家求婚,把姑娘已被 搶 到男方家的事公開告訴女方父母。女方父母見木已成舟,只好同意婚事。

土族“搶婚”習俗

   生活在青海互助縣的土族中,舊時流行著一種“搶婚”的習俗。 土族的婚禮要經過提親、送彩禮、設喜筵招待“紅仁切”(西客)、親友鄰里等繁雜的禮儀程式。

  一些無力送彩禮和舉辦喜筵的貧苦人家,就利用奇異的天象採取“搶婚”來解決問題。

  在發生日食或月食的夜晚,已定了親,但繳納不起彩禮的“準新郎”,騎上一匹快馬,隨身攜帶用紅布包裹起來的一把木梳,騎馬來到未婚妻家門前,把包裹木梳的紅布包兒扔上房頂,然後大聲喊:“快把許給我的姑娘送出來!”……

  等到女方的家裡人應聲之後,“準新郎”策馬回頭,往回奔跑。女方家的人則奔出房門,一邊騎馬追趕,一邊大聲叫罵。沒有養馬的人家,也要徒步追趕一程。其實,姑娘家里人的這種追逐和叫罵,只是一種“掩人耳目”的形式,他們並沒有將未婚女婿追上懲罰一番的意思。第二天,未婚女婿請上“瓦日哇”(媒人)和莊子上的頭面人物,前往老丈人家要人。女方的父母必須將女兒送到女婿家裡,並免除送彩禮和辦喜筵等一些繁雜的禮儀程式。

  據說,在日食或月食之夜“搶婚”,是因為在那天“沒了天日”,世界又回到了混沌未開的時候。在這樣的黑夜裡“搶婚”不會觸犯天神地煞。既然天神地煞都管不了,家法、民約自然就更不起什麼作用了。其實,土族的這種“搶婚”並沒有真正去“搶”,而是“強行”向岳父母“索要”媳婦。這實在是聰明的土族人利用奇異的天象抗拒買賣婚姻的一種絕妙辦法。


彝族習俗

  這種婚俗是涼山奴隸制社會中特有的一種婚姻形式。一般呷西、阿加成年以後,主子為了穩定他們的情緒或獲得娃子就要為之配婚,彝語稱之為“鄂錯”,即配成雙之意,配婚之權力由主子操縱。如未婚的男性阿加,一般由主子配與自己所屬的女呷西或所屬的阿加女兒為婚。未婚的阿加女兒由主子配婚,但也可由其父母在徵得主了的同意後嫁與其 ...

彝族古老的婚俗文化--

  彝族是我們中國一個歷史相對來說比較悠久的一個民族,同事也是我們中國的第六大少數民族。因此,彝族的民族文化是我們中國多民族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那麼,彝族其實也流傳著一種非常古老的婚俗文化。   那麼,大家對於搶婚是否瞭解呢?接下來,就讓我們一起從民族文化的角度一起來看看吧!   彝族搶婚的傳說   彝族搶婚 ...

彝族的喪葬習俗

  彝族的喪葬習俗   彝族由於支分繁多,分佈甚廣,所處地理環境各異。因此,喪葬習俗乃至儀禮在各地彝區,各個支系都不盡相同。從喪葬形式到喪禮程式都明顯地表現出地方差異和支系特色。   僅以喪葬形式看,彝族歷史上曾有火葬,約在明代中葉後滇、黔、桂彝族改為棺木土葬。此外,彝族還有過樹葬、陶器葬、巖葬、水葬、天葬等 ...

瀘沽湖畔的走習俗 維繫母系氏族的傳統

  走婚"即走訪婚,摩梭語"色色"(或"替色色","的色色"等),是摩梭文化中不可分割的一部分,也是外界較多宣傳和關注的;走婚的形式"男不娶女不嫁",男女終身都住在自己的母系家庭裡,是由男子走婚來維持男女雙方性關係而實現種族延續的一種特殊 ...

雲南彝族的春節習俗

  彝族主要分佈在雲南、四川、貴州、廣西等省區,現有人口657萬多,其中雲南最多,有405萬多人。全省絕大部分縣市都有彝族分佈,尤以楚雄、紅河西州的哀牢山區、烏蒙山區和滇西北小涼山一帶比較集中。 彝族歷史悠久,有自己的語言文字,民間文化藝術豐富多采。其中《太陽曆》和《十二獸曆法》有其獨特之處。自稱地稱不下一 ...

阿昌族、黑洞錢

  能會發動搶婚。 阿昌族的婚姻民俗傳統   阿昌族締結婚姻必須徵得父母同意,女兒出嫁時向男方索要高額聘禮。有些青年在"作涅勤"時產生深厚感情,而父母不同意或給不起聘禮,雙方便商定日期,進姓“拉婚”或(" 搶婚")。屆時男方邀請十幾個精壯小夥子,深夜摸進女方家,找到姑娘後拉起來 ...

彝族過年祭祖習俗:殺豬祭祖

  在彝族習俗、禮儀上,過年必須殺豬祭祖,富人殺肥豬,窮人殺小豬。   殺過年豬時,要給豬潔身,除去汙穢。在火爐裡燒兩塊小石頭,殺豬時,就把一塊燒得火紅的石頭放入有少許水的飄裡,讓水冒出水氣,往年豬周圍轉一圈,為過年豬除“汙”,再用另一塊燒紅的小石頭放在碗裡,繞屋內一圈後,把石塊倒在門口,再抬著已殺了的過年豬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