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earch

惟妙惟肖的壯族撈蝦舞文化

惟妙惟肖的壯族撈蝦舞文化

  勤勞智慧的壯族人民,在生產勞動中,仍舊不忘尋找樂趣。惟妙惟肖的壯族撈蝦舞就是壯族人民在捕魚撈蝦的時候,創造出來的。撈蝦舞不僅是壯族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也是壯族人民生活的寄託。那麼,讓小編帶大家一起去了解一下惟妙惟肖的壯族撈蝦舞文化吧。

  撈蝦舞流行於廣西德保縣一帶,它一般表現的是壯族女青年在明媚的春光下到小河去撈蝦時遇上幾個男青年在河邊釣魚的情景。男用山歌來向女子打招呼,女子亦用山歌來回答,在男女一問一答的嘹亮的歌聲中,男女雙方翩翩起舞,隊形變化三次,對唱三次,場面悠然熱烈。唱的歌,其詞多是談情說愛,喜獲魚蝦豐收。此舞至今仍在民間流傳。

  傳說

  傳說有個名叫珍姐的壯家姑娘,時常與姐妹們到淺水灘、小河旁去捕魚撈蝦,河邊也常有小夥子們結伴釣魚。他們常對唱山歌,互致問候,表達友誼和愛情。於是撈蝦舞便流傳了下來。

  內容與表演方式

  舞蹈內容是透過描述撈蝦釣魚的過程,表現古代青年男女的戀愛生活。表演時,首先兩個青年男子一手拿釣魚竿、魚簍到河邊釣魚,然後出來四個青年女子,手拿撈網,腰綁魚簍去撈蝦。它的舞蹈動作有釣魚、撈蝦、追蝦、圍蝦、潑水逗趣、擺動撒網等,同時配上僚亮歌聲,給人強烈的生活實感。

  壯族舞蹈主要源於對狩獵的模仿,撈蝦舞流行於廣西德保縣一帶,它形象地描繪了壯族女青年在明媚的春光下,到小河去撈蝦,遇上幾個男青年在河邊釣魚的情景。

  表演的動作是兩個男青年手拿釣魚竿,揹著魚簍,在河邊釣魚。不多時,來了四個女青年,她們手拿撈絞,腰繫魚籃,下河撈魚蝦。男的向女的打招呼,唱山歌,女的亦唱山歌回答。在男女一問一答的嘹亮的歌聲中,男女雙方翩翩起舞,其詞多是談情說愛,喜獲魚蝦豐收。

  特點

  在撈蝦舞中,男的釣魚,女的撈蝦,邊舞邊唱,歌詞寄寓含蓄,情深意長,耐人尋味。撈蝦舞具有生活氣息濃厚、舞態優美動人、以聲帶情的特點。

  您可能還會喜歡:

  佤族竹竿舞的初衷及舞蹈形式

  佤族的傳統民居建築:四壁落地房

  令人訝異的佤族婦女大耳環

  佤族有趣又獨特的“談戀愛”方式

惟妙惟肖的侗族蘆笙舞文化

  侗族文化是一種很原生態的文化,無論是節慶日還是舞蹈活動,大多都來自侗族人民對生活與自然的啟發。看一看惟妙惟肖的侗族蘆笙舞,你會有一種身臨其境的感覺。蘆笙舞是侗族文化的有聲表現。那麼,大家隨小編一起走進侗族看看吧。

  《蘆笙舞》是侗族的傳統民間舞蹈。源於古代播種前祈求豐收、收穫後感謝神靈賜予和祭祀祖先的儀式性舞蹈。舞蹈氣氛熱烈而歡快,現已成為侗族民眾在稻穀收穫後至來年春播前農閒期間和各喜慶佳節時,由青年男女參加被稱作《踩堂》或《踩蘆笙》的自娛性、求偶舞蹈。

  每逢節日,成年的侗族未婚男女青年,都不會放過“踩堂”機會。因為這些男女青年中的不少人,要透過集體共舞的機會來選擇自己的心上人。而且參加“踩堂”的少女不但要身著閃閃發亮的藍靛色禮服,還個個力所能及地在頭、耳、脖頸、手臂各處戴滿銀飾,因為這是向男青年展示自己家庭經濟狀況的無聲語言。

  在過去,由於經濟水平的低下,一家中若同時有一個以上的女兒都進入成年,但因沒有起碼的銀佩飾,只能由年長的女兒參加“踩堂”活動而使全家陷入窘境的事是經常發生的。

  進行“踩堂”的舞圈以村寨為單位,每個舞圈被人們稱作“一堂”,節日期間來自各個村寨、各懷絕技的若干堂“蘆笙舞”將會聚一堂,齊展風姿。屆時,每堂蘆笙在作舞前首先要在圓圈中心高高豎起一根蘆笙柱,柱頂懸掛蘆笙隊隊旗,並圍繞蘆笙柱特設由4—6人擔任為《踩堂》舞蹈進行低音伴奏的“芒筒”演奏。一切準備停當後,手持小蘆笙的男青年與持彩巾或花傘、佩戴銀飾的盛裝少女,分別站成內外兩層圓圈,按逆時針方向旋轉作舞。

  舞蹈動作與節奏,依照蘆笙頭所領奏的曲調更換舞姿。女子以原地旋轉和兩臂上下、前後的擺動為主要動作;男子在邊吹奏蘆笙,邊做幅度較大的蹲步、跳躍、點步踢腿等動作。整個舞蹈沉浸在抒情與細膩之中,但又不少蕭灑與活潑。

  您可能還會喜歡:

  歷史悠久的布依族喪葬文化

  達斡爾族的特色服飾文化

  十分具有特色的布依族茶文化

  多元文化中的璀璨一脈:壯族師公戲

廣西壯族民間舞蹈,壯族扁擔舞文化

  壯族文化是在壯族人民生產勞動中產生,所以壯族文化獨具地方特色,以及民族風情。壯族最受歡迎的舞蹈是壯族的扁擔舞,雖然扁擔舞是用一種勞動工具進行表演的,但扁擔舞蘊含了濃郁的勞動氣息,以及是壯族人民對生活的熱愛與表達。

  扁擔舞是一種壯族傳統民間舞蹈,由打礱舞發展演變而來,一般由婦女表演。流傳在廣西壯族自治區都安縣的林江、地蘇、安陽鄉和馬山縣的白山、古寨、加芳鄉-帶。該舞在春節期間最為盛行,寄託了群眾渴望來年豐收的希望。

  壯族扁擔舞又叫“打虜列”、“谷榔”、“打榔”(均為壯語譯音),是一種群眾自娛性民間舞蹈形式。特別是中、老年婦女打扁擔,更為出色。打扁擔時,至少四人一組,多則十人、八人扁擔舞均可,在一條長板凳上互相敲擊。

  扁擔舞最初是用一塊木板,蓋在舂米槽上用扁擔敲打。因石槽太重,不易搬動,於是慢慢改為用長條凳。每年農曆正月初一到十六,村村寨寨都打扁擔,但過了十六,就不打了。有的地方用竹竿代替木杆和扁擔,竹竿兩頭還繫上數枚古銅錢,以祈求風調雨順、五穀豐登、人畜興旺、吉祥如意等,敲擊起來聲音清脆,悅耳動聽。

  扁擔舞在每年農曆正月初一至元宵節期間舉行表演,場地是在村前的曬穀場上。表演者有四人、六人、十人、二十人不等,大多以雙數的婦女為主。出場表演時,舞者每人手拿一根扁擔,相對而站,圍著一條長一丈多、寬一尺的木槽或板凳,舞者以口喊呼,上下左右相互打擊,模擬農活中的耙田、插秧、戽水、收割、打穀、舂米等姿勢動作,邊打邊唱邊舞。

  舞者時而雙人對打,時而四人交叉對打,時而多人連打;有站、蹲、弓步、轉身打等,輕重、強弱、快慢,此起彼伏錯落有致,動作剛勁有力、優美穩健,整個舞蹈自然清新。可見扁擔不僅僅是一種普通的勞動工具,同時也是舞蹈的節奏樂器。而在有些地方,不用扁擔,也不用木杵,而是用竹竿,竹竿兩頭還繫上數枚銅錢,敲打起來聲音清脆,悅耳動聽。

  您可能還會喜歡:

  古色古香的壯族銅鼓鑄造技藝

  認識壯族,壯族銅鼓習俗文化

  漢族男娶回族女,回族為什麼不能嫁漢族

  民族氣息極其濃郁的撒拉族舞蹈


橫縣壯族民間鳳凰

  鳳凰舞(壯語為舞鳳凰)是橫縣壯族民間舞蹈的一種,流行於靈竹、陶圩、六景一帶的壯族地區。它的表演方式大致有兩種形式。一種是單一的鳳凰舞,如“花鳳舞”、“鳳凰舞”、“舞鳳”等,即由一或二人穿鳳凰道具、服飾進行表演。鳳冠用珠子串成,晶亮閃光,長垂的鳳尾色澤豔麗,腳上還穿帶有羽毛的鞋襪,表演中,時而停立啼鳴,抖翅 ...

海底滑小料怎麼做

  海底撈蝦滑小料做法如下:   1、買新鮮生蝦;   2、去頭、皮、蝦線;   3、四分之一的蝦切成丁,其餘四分之三放入料理機,打成泥狀;   4、將蝦泥再用筷子攪拌,上勁;   5、每一斤的蝦加30克生粉,少許料酒,蛋清1個,最後一點點鹽和糖,拌勻;   6、放進冰箱2小時左右。 ...

夢到是什麼意思

  夢見撈蝦意味著,發生一見鍾情的一天!這兩天的你會有這樣的運氣,發現自己眼中的完美者!那種感覺是說不出他有什麼好,但是你的眼睛就是盯著他轉。朋友、同學之間的閒聊,可以有蠻多機會套得他的資訊,動心的你趕快行動吧!   夢見撈蝦,你在情感上的付出無法得到相應的回報。你會覺得和戀人處於無法溝通的局面,就算自己主動 ...

文化及分類

  1、黑怕,其精髓在於節奏和律動。   2、霹靂舞,一出場就給人驚豔的感覺。   3、機械舞,看起來的確很像機械的動作,它是一種藉由肌肉迅速收縮與放鬆使舞者身體產生震動的舞蹈風格。   4、鎖舞,它最大的特點就是在某一個動作時突然停住,它要求身體做一些很快的動作,給人一種乾淨利落的感覺。   5、爵士舞,不 ...

海底滑的製作方法

  1、食材:海蝦肉約300g、澱粉1勺、蛋清1個、鹽2g、蔥姜水3-4勺。   2、海蝦去頭去殼,用牙籤挑清蝦線。   3、留三分之一蝦內切細丁,其餘絞或剁成蝦泥。   4、加入澱粉、蔥姜水、蛋清、鹽;   5、用筷將蝦肉朝著同一方向攪打上勁(會看到蝦肉有明顯的蓬鬆感)。   6、將攪打好的蝦泥放於平盤內, ...

惟妙惟肖的畲族舞蹈文化

  少數民族的舞蹈多以體現生活的喜怒哀樂為主,具有時代感,體現了民族凝聚力。畲族的舞蹈具有強烈的時代感和濃郁的民族風格的新舞蹈,在祖國的民族藝壇中展現了畲族舞蹈的獨特風采。那麼,下面就來看看畲族文化中惟妙惟肖的畲族舞蹈。   畲族民間傳統舞蹈主要有祭祀、喪禮和生產勞動等方面的舞蹈。畲族舞蹈多見於做功德、“拔傷 ...

唯美的錫伯族貝倫文化

  少數民族的人民大多都能夠善舞,他們將自己的生活融入到歌舞中,而這些歌舞也更加的能夠體現出一個民族的文化。每個民族的歌舞都有著自己的民族特色,錫伯族的歌舞以自娛自樂著稱,而正是這種自娛自樂讓歌舞顯得更加的唯美。下面的錫伯族文化為您帶來更多關於錫伯族貝倫舞的內容。   貝倫舞流行於新疆伊犁地區的察布查爾錫伯自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