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earch

惟妙惟肖的怒族舞蹈文化

惟妙惟肖的怒族舞蹈文化

  中國幅員遼闊,是一個多民族的大家庭。在長期的社會實踐中,創造和形成了自己獨特的民族文化。它們各具特色,精彩份呈,是中華民族藝術瑰寶中。怒族文化歷史悠久,他們個個能歌善舞,上至老人,下至小孩都會。

  《怒族舞蹈》反映農業耕作的有“挖地舞”、“掰玉米舞”、“割小麥舞”、“搓小米舞”、“栽秧舞”等;反映其他勞作的有“種樹舞”、“放羊舞”、“割漆舞”、“洗麻舞”、“蓋房舞”、“掃地舞”等;反映祭祀活動的有“娛獵神舞”、“招魂舞”、“祭鬼舞”、“鬼跳舞”、“祭祖舞”等。

  反映日常生活的有“飲酒舞”、“請客舞”、“孤兒哭墳舞”、“窮人受欺舞”等;反映愛情婚姻的有“找情人舞”、“追趕舞”、“對看舞”、“迎親舞”、“逃婚舞”、“生育舞”等;反映械鬥的有“古戰舞”、“罵架舞”、“射箭舞”;反映節慶娛樂的有“高興舞”、“青年朋友舞”、“進退舞”、“反彈琵琶舞”、“雙人琵琶舞”等。

  自吹自彈自舞的集體舞蹈

  此外還有大量的反映各種動物習性的摹擬舞蹈,如“猴子打架舞”、“鬥羊舞”、“斑鳩啄食漆籽舞”、“烏鴉喝水舞”、“母雞下蛋舞”、“江邊陽雀舞”等等。

  上述各種舞蹈,大都為自吹自彈自舞的集體舞蹈,由於手持樂器的限制,舞蹈動作主要表現為腿腳和身段的功夫。然而舞姿仍豐富多彩,其中還有一些高難度的技巧,如反彈琵琶和舞蹈中男女共彈琵琶等。

  福貢怒族舞蹈

  福貢怒族的舞蹈主要有兩大型別,一類稱“達比亞舞”,以一種形似琵琶(怒族稱“達比亞”,僳僳族稱“期本”)的彈撥樂器作為舞具和伴奏,達比亞的彈奏位置多變,彈奏姿態豐富,可以高彈低彈,上彈下彈,反彈正彈。腳上動作規整,以膝關節帶韌性的屈伸顫動為基礎,並具有重拍屈的規律特點。

  節奏也較為規範,有數十套動作組合,表現怒族的狩獵、農業生產及生殖祟拜等習俗生活內容。由於怒族世代生活在高山密林中,與各種動物為鄰,對各類動物的生活習性熟悉,因此,在達比亞舞中有著大量摹仿動物的舞蹈。

  另一類舞蹈稱“嘎”,沒有樂器伴奏,在個別舞蹈中偶爾有歌曲伴唱,但大多以踏地為節起舞。跳嘎時,也以膝關節的屈伸顫動為基礎,但動作力度更強,踩踏更為有力。因此,與達比亞舞相比,嘎在舞蹈風格上顯得更為粗獷、古樸。內容有祭神驅鬼的,有迎娶新娘的,有祝賀婚禮的,還有歌頌愛情的。在表現形式上,達比亞舞和嘎都有單人、雙人、集體等多種形式。

  蘭坪兔峨鄉怒族舞蹈

  1、祭祀時祈求神靈保佑風調雨順、糧食豐收,跳“阿樓西杯”,意為“祈祝幸福之歌舞”;

  2、辦喪事時先由祭師“德西”為亡靈唱“引路歌”,然後,由死者母系親屬中的舅舅、弟兄或侄兒圍棺獨舞“戲幾沃”(“送魂舞”),意在透過舞蹈指引亡靈回到祖先居住地。

  3、宴請賓客時,要在宴席上表演一種帶禮儀性的“上菜舞”,怒語稱“合盤冗”,由兩名男子邊上菜邊跳。以此增加宴席中的熱鬧氣氛。

  貢山縣怒族舞蹈

  貢山縣怒族受藏族文化影響較深,喜歡跳一種稱為“庫嚕羌”的舞蹈。“庫嚕”為曲調,“羌”即舞蹈。庫嘻羌又叫“怒族鍋莊”,歌舞的名稱和歌詞中常出現藏語,歌唱也頗有藏族民歌的格調。庫嘻羌一般多在年節喜慶、起屋蓋房和迎親嫁娶時跳。

  舞時,或男女圍圈,或男女各為一排,手拉手、臂挽臂或牽手搭肩載歌載舞,對唱對跳。以進退跺步為基本步伐。內容有對家鄉的讚美,對友誼的頌揚。年輕人跳時,則更多是相互間的讚譽、愛慕之心的表露,或是逗樂取笑。

惟妙惟肖的畲族舞蹈文化

  少數民族的舞蹈多以體現生活的喜怒哀樂為主,具有時代感,體現了民族凝聚力。畲族的舞蹈具有強烈的時代感和濃郁的民族風格的新舞蹈,在祖國的民族藝壇中展現了畲族舞蹈的獨特風采。那麼,下面就來看看畲族文化中惟妙惟肖的畲族舞蹈。

  畲族民間傳統舞蹈主要有祭祀、喪禮和生產勞動等方面的舞蹈。畲族舞蹈多見於做功德、“拔傷”、“打癀”、祭祖等活動。主要是師公口吹龍角,手舞靈刀,在鑼鼓敲打聲中,邊唱(或念)邊舞,有獨人、雙人、四人或集體舞,舞姿舞步多為狩獵動作。

  祭祀舞

  盤瓠是畲族傳統的始祖,敬祀盤瓠為畲族全民的共同心態。從唐代開始畲民就有祭祀盤瓠的習俗。而每逢祭祀盤瓠都要跳《日月舞》、《龍頭舞》、《龍傘舞》和《迎祖舞》等。《日月舞》,表現盤古開天闢地、造日月照人間的神話,男女演員各4人,每人左右兩手分執道具日(紅)月(白)模型,同聲齊唱,“左手拿日太陽現,右手拿月照凡間;天上日月車車轉,十二時辰分得正。”伴著鑼鼓鈸節拍,兩手轉動日月模型,左右穿梭,翩翩起舞。

  《龍頭舞》,表現祖先龍麒因幫助高辛平息外族侵犯有功被招為駙馬的故事。跳舞隊伍中有的捧祖圖、有的舉龍杖、有的舉龍頭。龍杖由房長擎舉龍頭(四個)由男女各二人相對而立,用兩手合舉,舉上舉下反覆數次,以示崇敬。隊形有原地跳動、行進姿勢、左右穿插等。

  《龍傘舞》配合龍頭行進,有跳躍動作,左右穿梭比較自由,隨著有板有眼的鑼聲鼓點,邊舞蹈邊唱《盤瓠歌》。《迎祖舞》,表現對盤瓠王祖先的懷念。參與者手舉各色布綢制的三角旗和弩、刀、牛角號等道具,舞時有簫、笛、嗩吶等樂器伴奏,舞步比較自由,間以三步一回頭式的動作,表示對祖先的懷念和無限敬仰的心情。

  喪禮舞

  畲族喪禮常伴有舞蹈。據史書中的記載,畲族“人死刳木納屍其中,少長群相擊中,主喪者盤旋四舞”;“擊饒吹角,跳舞達旦”。閩東畲族喪禮舞多姿多彩,僅為死者超度變魂,法師就要跳《造水洗壇》、《造壇》和《造井》等十多種舞蹈。

  《造水洗壇舞》,法師身穿青袍,右手持搖鈴,左手掌朝上,手指呈三足鼎立狀,中間託一杯清水,法師繞大廳四周,口中唸唸有詞,以忽蹲忽站的動作,隨著緩急的鈴聲或慢或快地行進。同時將杯中的清水(俗稱“神水”)灑向大廳的每個角落,表示洗壇,驅除邪氣。

  生產勞動舞

  畲族人民在生產勞動中創作了許多反映生產勞動的傳統舞蹈,比較著名的有《獵步舞》和《栽竹舞》。《獵步舞》(也叫《踏步舞》。此舞由4個男子扮演獵手,他們身穿畲族傳統,整個舞蹈自始至終隨著鑼鼓點不斷變換節奏,表現了畲族祖先狩獵時與野獸勇敢搏鬥的情景,富有生活氣息。

  《栽竹舞》是反映畲族種竹和用竹造紙過程的舞蹈。表演者按鑼、鼓、鈸的打擊節奏,邊舞邊唱。舞步以“小跳步”和“踏步蹲”為基本步伐,手腳同時順著左右進退的韻律不斷轉圈。動作輕快明朗。歌詞敘述栽竹、砍竹、浸竹、烈漿,直至製成紙的全過程,每個環節都反映著畲民勞動的艱辛和洋溢著喜悅的心情。

惟妙惟肖的烏孜別克族舞蹈文化

  烏孜別克族是一個古老的民族,他們也創造出許多具有民族特色的傳統文化。烏孜別克族和其他許多少數民族一樣都能歌善舞,在他們的日常生活及重大節日時都會以舞蹈來活躍氣氛。下面的烏孜別克族文化為您帶來烏孜別克族的舞蹈文化,一起來了解一下吧。

  烏孜別克族是一個具有悠久歷史的民族。烏孜別克族屬綠洲民族,其生活習俗與維吾爾族十分相近,其文化與生活習俗均有沿襲承繼的成分。烏孜別克族舞蹈種類多種多樣,主要有烏帕爾、加扎依爾、夏米來爾、迪爾哈拉奇、塔娜娃爾、木那捷特等。

  烏孜別克族舞蹈,舞步輕盈、身腰柔軟、雙臂優美、節奏明快。表演形式很多,有男、女單人舞,單人獨舞,也有雙人舞和集體舞。與維吾爾族舞蹈相比,烏孜別克族舞蹈的手臂動作主要在腰部以上,多為兩步、三步舞,而維吾爾族舞蹈上下都有,且大多為四步舞。

  “抖手”、“轉手”、“晃手”、“彈指”的運用在烏孜別克舞蹈中最具特色。舞蹈中常用挺胸等方式和眼神的不斷變化,強烈地表現舞蹈所演示的內容,以及舞蹈者的心情。木那佳提是傳統民間舞蹈,舞者手腕、腳腕及肩部皆系銅鈴。舞時銅鈴叮噹作響,氣氛熱烈。常用步法有單腳移步、單腳跺步和單腳蹲步等。手部動作尤為豐富。多為一人表演。

  小帽舞

  小帽舞也是傳統民間舞蹈。女子獨舞,屬習俗舞蹈。因時有繡花帽動作,故有其名。舞蹈動作源於勞動生活,具有濃郁的鄉土氣息。舞時,舞者身著袷袢,動作多用抖肩。常用步法有碎步,點步,富有彈性和稜角。

  哈拉繒

  屬勞動舞蹈,亦由婦女表演,多模擬婦女家務勞動動作,如切菜、洗菜等。一般用進退步,情緒歡快、熱烈。

  塔那瓦爾

  是在烏孜別克族民間舞蹈基礎上創作的,由女子群舞。其突出特點是每一樂句結尾時均突然停頓。作品表現了烏孜別克姑娘含蓄而熱情的風采。作品選用民間的點步走、錯步、拍手、跺腳、顫抖前肩、彎腰等富有特色的動作,更不乏面部表情,其眼睛、眉毛的表演尤為動人。舞姿舒展,韻律突出,富有雕塑美。

  此外,烏孜別克族的手鼓舞以手鼓伴奏,節奏明快,如空谷蕩音,具有十分別致的風格。《阿衣江》、《烏帕爾》、《他納瓦爾》、《迪裡哈拉奇》、《木那佳提》、《哈拉增》等都是烏孜別族流傳甚廣的民間舞蹈。


西藏的舞蹈文化

  今天,人們都自豪地稱道:“能走路的會跳舞”,“會說話的能唱歌”。能歌善舞是藏民族的天性,她使“世界屋脊”的雪域聖地變成為舉世公認的“歌舞的海洋”。   西藏地獄遼闊,人口居住分散。境內,北部高原廣闊,其間盆地、湖泊眾多,水草豐茂,牧業興旺;南部河谷平坦開闊,土地肥沃,宜耕宜牧,工農業發達;東部高山縱橫,山 ...

漢朝的舞蹈文化

  舞蹈是人類最早的藝術形式之一,它的內涵和功能隨著時代的不同而發展變化,在繼承前代舞蹈藝術的基礎上,又透過對西域樂舞的交流吸收,漢代把中國古典舞蹈提高到了一個新的水平,為後世中國舞蹈的發展奠定了基礎。漢代舞女的舞蹈有兩個最重要的特點:一是“舞袖”,古諺“長袖善舞”,可見古人對舞袖的欣賞和喜愛。運用道具作舞, ...

淵遠流長的怒族文化

  酒是感情的催化劑,喝酒能助興,活躍氣氛。在我國,迎送親友、接待賓客、婚喪嫁娶和歡度喜慶佳節都離不開酒,喝酒幾乎是每一個地區民族都有的習俗。俗話說“酒壯慫人膽”,酒不僅能增進人與人感情,增加親和力,在特定場合下也能增強信心。在我國很多少數民族中喝酒也是很重要的一種文化。下面就讓小編帶大家一起來看看怒族文化中 ...

優美動聽的怒族情歌文化

  怒族是一個熱愛生活、能歌善舞的民族,其傳統的民間文藝具有獨特的民族風格。上至白髮蒼蒼的老人,下至伊呀學語的幼童,幾乎都能聞歌起舞。怒族詩歌大部分為即興編唱,具有濃厚的生活氣息和民族特點。想了解更多的話和小編一起關注怒族文化吧。   怒族是個能歌善舞的民族,上至白髮蒼蒼的老人,下至伊呀學語的幼童,幾乎都能聞 ...

多姿多彩的納西族舞蹈文化

  正世界上任何事物都是相互聯絡和發展的,舞蹈也是如此,現今存在納西族文化中的民間舞蹈已經越來越少。人們常把民間舞蹈稱作“藝術舞蹈之母”,納西族是生活在雲南西南的一支古羌族後裔,舞蹈有著悠久的歷史和燦爛的文化。   納西族的民間舞蹈分為歌舞、樂舞、表演性舞蹈、宗教舞蹈四類。   (一)歌舞   納西族的民間歌 ...

豐富多彩的布朗族舞蹈文化

  少數民族的人民大都能夠善舞,他們將自己生活中的點滴結合民族特色編制在歌舞中。而在隆重節日到來時,布朗族人民會透過歌舞來歡慶這一天的到來,布朗族的歌舞表演形式還包括了武術和雜耍。下面的布朗族文化為您帶來布朗族的舞蹈文化,一起來了解一下吧。   布朗族青年從小就要學唱各種曲調,彈奏各種樂器。布朗族的樂曲曲調分 ...

唯妙唯俏的白族舞蹈文化

  舞蹈分為很多種,優雅的芭蕾、熱情的探戈、帥氣的街舞、時尚的現代舞各種各樣。而少數民族的舞蹈我們瞭解的最多的就是孔雀舞。接下來我們一起去白族文化了解一下白族的舞蹈。   白族是一個能歌善舞的民族。早在秦漢至南北朝時期,已經有小部分白族人民將歌、舞、樂三者融為一體。在晉寧石寨山出土的青銅器之紋飾中有銅鼓舞、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