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earch

梅花大鼓

梅花大鼓

  梅花大鼓起源於北京,又名清口大鼓,過去是北京旗人子弟喜演擅唱的曲調。最早有鍾萬起、金小山等,稍晚有曹寶祿、王子玉等。後金萬昌對該曲種進行了改造創新,使之煥發出新的生命力。經金萬昌改革後的梅花調唱腔娓娓動聽,深為聽眾喜愛,逐漸成為該曲種正宗。

  天津梅花大鼓藝人有邱玉山、周子臣與瞽目弦師盧成科,他們都授女徒很多。後成名的女藝人有花四寶、花五寶、花小寶(史文秀)、花蓮寶、花雲寶、花銀寶、周文如等,當時有“有梅皆寶,無腔不盧”之說。

  梅花大鼓有另一種表演形式,即現在又恢復了的含燈大鼓。演唱時,口銜龍頭式燈座,唱時不能張口,唱腔只能由喉舌發音,故唱段不能長,而注重擊鼓等表演。

傳統戲劇之一:梅花大鼓

  在我國的歷史上有非常多值得驕傲的藝術,但是隨著時代的發展,越來越多的傳統藝術失去了繼承的人,梅花大鼓是到如今都還保留不錯的一項藝術,你知道梅花大鼓嗎?瞭解梅花大鼓的具體表演形式嗎?本期民族文化為你解析。

  梅花大鼓,脫胎於清代中葉產生於北京的清口大鼓,流行於京津地區。解放前是北京旗人子弟喜演擅唱的曲調。藝人演唱則多見於拆唱節目中,專演此曲種者很少。最早有鍾萬起、金小山等,稍晚有曹寶祿、王子玉等。自金萬昌出,經其加工創新,這一曲種才煥發了新的青春。

  從此,它也就分成了北板、南板兩個流派;前者守舊,唱腔簡單,上下句無何異樣兒的區別,平淡無奇,王憲臣、劉藎臣等善唱之;後者則為金萬昌所創演的梅花調,唱腔娓娓動聽,且有許多出色的創新,深為聽眾所欣賞,逐漸成為此曲種之正宗。梅花大鼓唱詞為七字句和十字句,有慢板、二六板、上板三個基本板式與以這三個板式的名稱命名的三個基本唱腔。

  清朝道光年間,北城旗人子弟八角鼓票友有位叫“玉瑞”的,他的伯父是世襲的左領。在八角鼓票房內唱這種曲調漸漸得了到大家的認同,於是就管這種曲調叫“清口大鼓”。因他家住在北城鼓樓附近,可能這也是後來稱“北板梅花”一詞的來源,玉瑞的雅號叫“梅花館主”,亦稱“北板梅花調”。後來漸漸傳入前門外南城一帶,有位子弟八角鼓票友文玉森,他的頭是禿頂外號叫“文禿子”。文玉森的清口大鼓唱得很好聽,又增加到由五種樂器伴奏,演唱的段子是《黛玉思親》、《百鳥朝鳳》等幾段節目,雖然曲目較少,但在八角鼓演出中這種形式已經很重要了,也標誌著北板梅花大鼓已完全形成。

  清朝末年“北板梅花調”傳到了金萬昌和王文瑞等幾位先生時,他們在演唱過程中把曲調和板式加以豐富,尤其在伴奏音樂和唱腔音樂方面,經韓永先、蘇啟元加以推進研究,形成了上三翻、下三翻、鼓套子、過板大過門等,這一階段隨演出隨發展,而後又經過了韓永祿、霍連仲、韓德壽(韓德福的長兄,是梅花大鼓過門[馬號]的創始者。)等人發展,就形成了就如的梅花大鼓。為了區別原有的“北板梅花調”,也就對立的定名為“南板梅花調”,這時“梅花大鼓”的名稱自然也就已成定局了。

  幾十年來隨著時代變化,名家們對梅花大鼓的藝術形式上都各有發揮,形成風格流派異彩分呈的局面,曲調和音樂的發展大多都是一些名弦師的改進而成的,並不是因一個人的努力才能形成流派的。正如王文瑞老先生親口對我講的:“當年我把梅花調十幾段都整好給萬昌了,他是名角,唱紅了比我強得多。名利不算啥,只要玩意兒響,比啥都強。眾人拾柴火焰高!”所以說王老先生也是金派(金萬昌)梅花大鼓的創始人之一。

  梅花大鼓傳到二、三十年代已達高峰,南板梅花調比北板梅花調曲調豐富,過板音樂也花哨熱鬧。鼓套子、過板音樂的大過門也多,使得南板梅花調比北板梅花調好聽得多,後來這種演唱形式愈演愈烈幾乎沒有更多的人唱“北板梅花調”了,因此北板梅花調也就漸漸失傳了。我至今只在十八歲那年聽過一次,那是一九五七年在前門小劇場,北京市第一屆曲藝匯演中一位叫孫茂芝的盲藝人演唱的《安安送米》。

五毒梅花針

  五毒梅花針又名雲夢五毒梅花針。傳說由四川峨嵋山餘者道長獨創,是生死關頭的防身暗器,可連續傷人。如遇成群歹徒,發此暗器,中者立即昏倒,須兩小時後方可行走。此技乃防身秘技。

  針的大小、長短根據需要自制,在根部相連,待打出針後,擊中人身,五枚針刺在五點,形如五瓣梅花。

  梅花針的構造,就是用平常繡花的針,長約一寸半,後部一寸的地方用絨纏繞,前端半寸是針頭。每針都用絨纏上,使後邊一寸周圍纏上的地方比露出的地方粗兩倍。然後將五根針並在一處,成為梅花形。再在後部用絨纏上固定。這樣,每五根針做成一枝,預備若干枝。梅花針用鵝毛管來發射。選用鵝翅上的長羽毛拔下,剪下根部的毛管,使它兩端都空,較大的一端向前。把針從後面放進去,大小要相稱,但前端出口處應略為緊狹,那樣髮針才有力量。鵝毛管如果過粗,針上繞的絨就要加厚。如果嫌針太粗,就換上大的羽毛管,使它相稱。有多少針就可配上多少羽毛管,一一放進去,存在袋中。毛管長度約在兩寸以上,比梅花針要長。這樣,才能使針全部藏進管中,髮針時才有力。

  梅花針是用指法將針甩出,持針的方法是食指與中指相併,把針夾在二指中間,拇指壓住針。出針手法有正出、反出。反出時,手心朝下,為陰手,正出針時,手心朝上,為陽手。出針勁力講究用小臂甩腕,不甩大臂,腕不鬆軟。先在靶上貼大目標、短距離練習,日久可將目標縮小,距離漸遠練習。


梅花螳螂拳

  梅花螳螂拳的文獻記載始於清代李秉霄。據萊陽縣誌所記,李秉霄是清朝乾隆萊陽赤 山史家河人,是清朝順治年間兵部右侍郎李贊元第十七代後人。據李贊元的第十五支家譜 載:“李姓是從福建遷至海陽縣鳳城西關,其子則分佈萊陽、海陽各地。”傳李秉霄於乾 隆年間隨父宦遊南中,有大盜某甲於獄中得危疾,已昏不知人,典獄以告官命出 ...

百年滄州木板大鼓 會唱老藝人不足10位

  滄州木板大鼓是中國獨一無二的藝術曲種,源於民歌,借鑑雜曲和滄州地方戲而成,產生於滄縣民間,誕生於明朝中末期。幾百年來,仍然保持其原有味道,於2006年被列入首批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名錄。   日前,小編前往河北省滄州市滄縣,探訪滄州木板大鼓。   木板大鼓表演   祖孫二人一對眼色,“走——!”,14 ...

京東大鼓

  京東大鼓的演唱形式與鐵片大鼓、單琴大鼓基本相同。過去,在撂地說書階段,曾有一種自彈自唱的演唱形式,演員坐抱三絃,邊彈邊唱,其右腳踩一鼓楗擊鼓(以矮鼓架支撐,置於地上),左腿上綁一“節子板”(五塊板兒),以司節奏。頗能招攬觀眾。   京東大鼓形成初期,主要在小型曲藝演出場所演唱,曲目以大書為主。20世紀30 ...

樂亭大鼓

  樂亭大鼓又名“樂亭調”,因發源於河北省樂亭縣而得名。   樂亭大鼓是河北省廣大群眾喜聞樂見的曲種之一,流行範圍甚廣,除冀東各縣普遍流行以外,在華北地區和東北各省也有相當影響。它具有比較完備且富於變化的板式和刻板各種人物及不同情趣的曲牌。常見的曲牌有:四大口、南城腔、四平調、流水板等到10餘個,即所謂“九腔 ...

古曲《梅花落》

     網路配圖   《梅花落》是漢樂府中二十八橫吹曲之一,自魏晉南北朝以來歷唐宋元明清數代一直流傳不息,是古代笛子曲的代表作品。   《梅花落》屬樂府橫吹曲調,傳為西漢李延年所作。別名《落梅》、《落梅花》、《大梅花》、《小梅花》等。“橫吹”屬古樂府中的鼓吹部,《梅花落》就是鼓吹部中的“橫吹曲”。“橫吹”不 ...

渤海大鼓

  渤海大鼓是沾化縣河家村鼓書藝人魏尊昌在西河大鼓的基礎上獨創的一種藝術形式,將東路大鼓、京劇、河北梆子等戲曲、曲藝的旋律融於其中,為濱州特有。 渤海大鼓唱腔高亢委婉,樸實俏麗,剛柔相濟,聲情並茂,尤以演唱“三國段”最為著名。渤海大鼓旋律千變萬化,根據表現內容的需要,唱腔時而挺拔激越,跌宕起伏,時而婉轉纏綿如 ...

乳山大鼓

  乳山大鼓,俗稱“瞎子唱”,據說是西河大鼓傳入乳山後,當地盲藝人在世代傳唱過程中,加入了自己的方言俚語,逐步演化而成的。由於唱詞隨鄉入俗,通俗易懂,從而激發了群眾的欣賞興趣。從舊社會到新中國成立初期,成為乳山鄉村最主要的文藝娛樂形式。盲人演唱組合,各村爭相請藝,很受歡迎。   那時的盲孩,幾乎都拜師學藝,從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