渤海大鼓是沾化縣河家村鼓書藝人魏尊昌在西河大鼓的基礎上獨創的一種藝術形式,將東路大鼓、京劇、河北梆子等戲曲、曲藝的旋律融於其中,為濱州特有。 渤海大鼓唱腔高亢委婉,樸實俏麗,剛柔相濟,聲情並茂,尤以演唱“三國段”最為著名。渤海大鼓旋律千變萬化,根據表現內容的需要,唱腔時而挺拔激越,跌宕起伏,時而婉轉纏綿如流水行雲,聽起來韻味無窮,繞樑三日。渤海大鼓的聲譽不徑而走,在華夏曲壇獨樹一幟。
渤海大鼓是沾化縣河家村鼓書藝人魏尊昌在西河大鼓的基礎上獨創的一種藝術形式,將東路大鼓、京劇、河北梆子等戲曲、曲藝的旋律融於其中,為濱州特有。 渤海大鼓唱腔高亢委婉,樸實俏麗,剛柔相濟,聲情並茂,尤以演唱“三國段”最為著名。渤海大鼓旋律千變萬化,根據表現內容的需要,唱腔時而挺拔激越,跌宕起伏,時而婉轉纏綿如流水行雲,聽起來韻味無窮,繞樑三日。渤海大鼓的聲譽不徑而走,在華夏曲壇獨樹一幟。
滄州木板大鼓是中國獨一無二的藝術曲種,源於民歌,借鑑雜曲和滄州地方戲而成,產生於滄縣民間,誕生於明朝中末期。幾百年來,仍然保持其原有味道,於2006年被列入首批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名錄。
日前,小編前往河北省滄州市滄縣,探訪滄州木板大鼓。
木板大鼓表演
祖孫二人一對眼色,“走——!”,14歲的劉偉手持爺爺劉鳳鳴使用了40多年的三絃伴奏,70歲的劉鳳鳴左手持木板,右手持鼓楗,伴著三絃聲,站立說唱中輪番敲擊木板和書鼓。
“人生在世天天天,勞動生產年年年,省儉持家有有有,好吃懶做難難難,家有美妻樂樂樂,滿堂的兒女歡歡歡,人要一死了了了,往土裡一埋完完完……”操著暗啞遲澀的行腔和濃重的滄州方言,伴著拙樸蒼勁的鼓板和三絃聲,祖孫倆上演了一出具有醇厚鄉土氣息、實實在在原生態的滄州木板大鼓。
劉鳳鳴自21歲起就以滄州木板大鼓為生,是所會曲段最多的滄州木板大鼓老藝人,2010年他曾獲得首屆巴黎中國曲藝節最高獎“盧浮金獎”。受爺爺劉鳳鳴影響,劉偉從小就很喜歡滄州木板大鼓,已跟隨爺爺學習2年時間。
據劉鳳鳴介紹,滄州木板大鼓的主調是大悲調,主要表現當地百姓的日常生活,一人唱一人伴奏,主要樂器為木板、鼓和三絃,可以說是“輕騎兵”,走到哪唱到哪。
木板大鼓在民間曾盛行一時
“滄州木板大鼓在中國曲藝發展史上佔有重要地位,經中華文化促進會主席高佔祥等多位專家研究論證,滄州木板大鼓是京韻大鼓和西河大鼓的‘母根’。”滄縣文化館館長、滄州市曲藝家協會主席王建國介紹說,滄州木板大鼓主要特點有三:用滄縣獨有方言演唱、曲調獨一無二、幾百年來仍保持原汁原味,而其最大的魅力就是古老性。
上世紀60年代之前,滄州木板大鼓廣受大眾歡迎。自上世紀60年代之後,因種種原因,木板大鼓的市場越來越小,很多藝人另謀生路,導致滄州木板大鼓逐漸走向衰落。
“現在滄縣會唱滄州木板大鼓的老藝人超不過10位。”劉鳳鳴說。又因老藝人大都沒有文化,藝人們僅靠個人記憶和重複演唱記住唱詞,所以滄州木板大鼓的唱詞沒有文字記載。隨著老藝人年齡增長,很多唱詞已消亡。
為延續滄州木板大鼓的生命力,滄縣文化館用錄音、影片、文字的方式將老藝人所會唱的曲段記錄下來,至今已記錄了30多萬字的木板大鼓文字資料。同時,自2007年至今,滄縣已開辦了6屆滄州木板大鼓傳習所,由老藝人們擔任老師,一句句傳授。與此同時,該縣經常組織藝人下鄉演出,目的是讓當地群眾接觸、接受進而熟悉木板大鼓。
“培訓學員以原汁原味地繼承老藝人的技藝為宗旨,確保能夠將古老藝術傳承下來。”王建國說,當學員的傳統技藝嫻熟時,將考慮從服裝、道具、燈光、伴奏以及創作題材等方面有所創新。截至目前,該縣已培養出20餘位學員,這些學員從5歲到15歲不等,有些取得較大成績,囊獲許多獎項,比較出名的有程大龍、孫紅苗等。
京東大鼓的演唱形式與鐵片大鼓、單琴大鼓基本相同。過去,在撂地說書階段,曾有一種自彈自唱的演唱形式,演員坐抱三絃,邊彈邊唱,其右腳踩一鼓楗擊鼓(以矮鼓架支撐,置於地上),左腿上綁一“節子板”(五塊板兒),以司節奏。頗能招攬觀眾。
京東大鼓形成初期,主要在小型曲藝演出場所演唱,曲目以大書為主。20世紀30年代初,天津寶坻人劉文斌在天津商業電臺播演《劉公案》,極受廣大群眾歡迎。京東大鼓的影響也因之日趨擴大,逐漸傳播到北京、唐山等地。
建國前,在諸多京東大鼓藝人中,劉文斌的風格最為突出,影響最大。他除演唱大書外 ,還移植了《武家坡》、《拆西廂》、《昭君出塞》、《王二姐思夫》、《諸葛亮押寶》等短篇唱段。透過演唱短段,對京東大鼓的板式和唱腔做了進一步加工。他的演唱通俗幽默,平易無華 ,吐字清楚,明白如話,頗為一般市民觀眾 、特別是家庭婦女所喜愛。但當時仍使用“大鼓”、“雜曲”、“樂亭調”、“樂亭大鼓”等名稱,直到1935年正式定名為“京東大鼓”。
建國後,天津寶坻業餘演員董湘昆繼承了劉文斌的演唱藝術,並在劉文斌唱腔特色的基礎上 ,將寶坻方音改用京音,進一步加工、規範唱腔,不斷創作出適應時代的新曲目 ,深得廣大觀眾的喜愛。在董湘昆等人的不懈努力下,二十世紀六、七十年代京東大鼓出現了高峰期,其曲種的影響也遍及全國各地。
京東大鼓於2006年5月被文化部列入第一批國家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