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體每天必須攝入50mg~250mg硒。如果人體缺硒,就容易患大骨節病、克山病、胃癌等.硒還具有減弱黃麴黴素引發肝癌。因此必須注意攝取含硒的食物。魚、龍蝦及一些甲殼類水產品中,含硒量極為豐富。其次是動物的心、肝、腎等臟器。蔬菜中如薺菜、蘆筍、豌豆、大白菜、南瓜、洋蔥、番茄等也含一定量的硒。
人體每天必須攝入50mg~250mg硒。如果人體缺硒,就容易患大骨節病、克山病、胃癌等.硒還具有減弱黃麴黴素引發肝癌。因此必須注意攝取含硒的食物。魚、龍蝦及一些甲殼類水產品中,含硒量極為豐富。其次是動物的心、肝、腎等臟器。蔬菜中如薺菜、蘆筍、豌豆、大白菜、南瓜、洋蔥、番茄等也含一定量的硒。
北京立夏吃什麼傳統食物 北京人立夏時節需吃的四種食物
吃麵條
立夏時節,正是小麥登場的時節,老北京講究吃麵,意在慶祝小麥豐收。據說,立夏吃麵這個習俗源於晉代。那時,吃麵是為紀念北方麥收後的喜慶嘗新,又寓意來年風調雨順,五穀豐登。有句話說得好:入夏面新上天。其寓意立夏吃麵可強健體魄,為人們帶來好運。
老北京立夏時喜歡吃炸醬麵。炸醬麵含有豐富的維生素B12和蛋白質,營養很飽滿。但是炸醬麵的豬肉脂肪含量過高,常吃者易發胖,容易造成油脂攝入超標。建議在食炸醬麵時,可少放點瘦豬肉,多放點黃瓜,蘿蔔絲等配菜,以此降低一碗炸醬麵所含的熱量。
除了炸醬麵,北京人最愛吃的還有打滷麵。做打滷麵要先把黃花、木耳、口蘑用熱水發開,洗淨後,不要倒掉髮蘑菇的水,濾出後打滷用。取湯鍋加蔥姜和煮熟的五花肉切薄片,與黃花、木耳、口蘑一起放入鍋里加入煮肉的湯和發蘑菇的水,加入鹽、醬油調味後勾芡,再加入打散的雞蛋,取出倒入湯盆,滷就做好了。在起鍋之前,用鐵勺炸點花椒油,趁熱往滷上一澆,嘶啦一響,椒香四溢,就算大功告成了。
扒糕
另外,老北京人立夏時還要吃扒糕。扒糕是用蕎麥麵製作的。夏天涼吃,冬季可用油來煎著吃,佐料配以醃胡蘿蔔絲、蒜泥、辣椒油,還有就是用芝麻醬、芥末醬、醬油、醋等混合勾兌的醬料,吃起來很好吃。
扒糕的顏色雖不好看,但很多老北京人仍然鍾情,這主要是因為扒糕的原料“蕎麥”有很大的營養價值。據《本草綱目》中說蕎麥“實腸胃,益氣力,續精神,能煉五臟滓穢。作飯食,壓丹食毒,甚良”。
而經現代科學驗證,認為蕎麥是含有磷、鈣、鐵及氨基酸、脂肪酸、亞油酸多種維生素的營養食品,對心臟病、高血壓病、糖尿病患者有食療的作用,是這些患者的首選食品之一。但蕎麥屬寒性食物,而且不宜消化,所以不可多吃。
春捲
春捲分餅和菜兩部分,卷菜的餅一定要是新鮮做的燙麵薄餅,講究圓、薄、滑。擀好的餅一定要再上面輕輕抹一層油,為的是不讓餅和餅之間粘連,同時吃起來口感也較為爽滑,配著卷在裡面咯吱咯吱作響的蔬菜,一軟一硬,口味一流。
春捲裡卷的蔬菜一般都是隨您喜歡來選擇,大多數家庭中會選擇簡單的豆芽菜、韭菜等。有的還放上肉絲、筍絲、蔥花等,較高階的春捲則用雞絲或海蠣、蝦仁、冬菇、韭黃等製作而成。
春捲是由古代立春之日食用春盤的習俗演變而成。春盤始於晉代,初名五辛盤。據說宋時福州有個書生,為了溫書應試,整天埋頭攻讀,常常廢寢忘食。他的妻子三番五次勸他也沒用;就想了個辦法:把米磨製成薄餅,以萊肉為餡,包成捲筒形,既當飯,又當萊。這種小吃後來定名為春捲,並逐漸流行於城鄉各地。
夏餅
夏餅又稱麻餅,形狀各異,有狀元騎馬、觀音送子、猴子抱桃等,現代多以海蠣餅代替。而夏餅經常用於母親送給已出嫁的女兒。在立夏吃夏餅,有不病夏、不瘦夏之說。
夏餅有甜、鹹兩種,甜的主要加以芝麻,白糖;鹹的則更為豐盛,伴以鹽、韭菜、肉末、蝦米、香菇、胡蘿蔔、雞蛋等。製作夏餅並不複雜,夏餅是將和好的面壓成薄餅,裡面包上前文所述鹹甜各異的餡料,再放入鍋中煎炸製成。一家人圍坐在一起,品麵餅,話豐收,其樂融融。
立夏其他習俗:
1、秤人
立夏吃罷中飯,有秤人的習俗。古詩云:“立夏秤人輕重數,秤懸樑上笑喧閨。”人們掛起一杆大木秤,秤鉤懸一根凳子,大家輪流坐到凳子上面秤人。司秤人一面秤人,一面講著吉利話。
秤人這一風俗的由來,民間的傳說雖有不同的版本,但都與劉備的兒子——阿斗有關。
2、迎夏
古代,人們非常重視立夏。據載,立夏這天,帝王要率文武百官到郊外舉行迎夏儀式。君臣一律穿硃色禮服,配硃色玉佩,且馬匹、車旗一律硃紅,以表達對豐收的企求和美好的願望。還有習俗說立夏日不迎夏,會有病災纏身。
3、鬥蛋遊戲
“立夏蛋,滿街甩”,鬥蛋通常是小孩子們的遊戲。要用熟雞蛋,一般是用白水帶殼煮的囫圇蛋(蛋殼不能破損),經冷水浸過,然後裝在用彩色絲線或絨線編成的網兜裡,讓孩子掛在脖子上。鬥蛋的規則挺簡單,說白了就是“比比誰的蛋殼硬”:大家各自手持雞蛋,尖者為頭,圓處為尾,蛋頭撞蛋頭,蛋尾擊蛋尾,一個一個鬥過去,鬥破了殼的,認輸,然後把蛋吃掉,而最後留下的那個鬥不破的小強,被尊為“蛋王”。至於為什麼要鬥蛋,民間的說法是:“立夏胸掛蛋,小人疰夏難”。
導語:近年來,人們越來越提倡少油少鹽的健康飲食。那麼95後比85後每天少吃3g鹽是怎麼回事?吃鹽過多會有哪些危害?跟著小編一起來看看。
95後比85後每天少吃3g鹽是怎麼回事近年來,人們越來越提倡少油少鹽的健康飲食。中國居民膳食指南科學研究報告(2021)顯示,中國、義大利、英國等11個國家推薦鹽每日攝入不超過6g。隨著“少鹽”觀念的普及和增強,越來越多的家庭拋棄“重口味”,進入少油、少鹽、少糖、少肉、多纖維“四少一多生活”模式。資料顯示我國家庭買鹽量連續三年增幅減少,95後家庭平均比85後每天少吃3克鹽。此外,三成95後用薄鹽生抽代替食用鹽,有意識地減少鹽的攝入量。
吃鹽過多會有哪些危害?吃鹽過多,除可以使臉色黑黃外,也有可能引起臉頰長出雀斑。若同時攝取動物性脂肪和蛋白質過多,則會影響肝臟正常代謝而使雀斑更顯眼。要想皮膚好,比較科學的方法是多喝水,幫助皮膚排毒,同時要把天天的食鹽攝取量控制在6克以下。
吃太鹹不僅會造成營養代謝性脫髮,還會讓頭髮變得枯黃。從中醫理論上講,腎氣盛則頭髮烏黑有光澤,腎氣虛則頭髮乾澀而枯黃。
近些年來,國外不少研究也表明,飲食過鹹會增加腎臟的負擔,進一步造成排鈉障礙,從而使血壓升高、蛋白代謝紊亂,影響頭髮中蛋白的形成,使頭髮的顏色變淡,甚至枯萎。
腫腫的臉蛋可沒有美感,之所以會有浮腫可能有不少原因,但吃太鹹也可能是其中之一。攝入過量的鹽會令水分代謝出現紊亂,水分滯留在體內,會出現浮腫現象。少吃鹽、多吃利水的食物才能有所改善。
吃鹽過多的人容易造成皮膚粗糙發黑,經陽光暴曬後更是明顯,同時皺紋增多。吃鹽過多,體內鈉離子增加,就會引起面部細胞失水,從而造成皮膚老化,時間長了就可使皺紋增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