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月十五是元宵節,也叫上元節。在這一天,蒙陰人過去沒有吃“元宵”的習慣,只是晚飯豐盛一些。晚飯後,種類繁多的文娛活動比比皆是,有放煙花、觀花燈等,最吸引人的要算耍龍燈了。
蒙陰耍龍燈的習慣已經相當久遠了。每年一進臘月,就開始準備製作龍燈。用上好的竹篾紮成龍首、龍身、龍尾。龍身子要分成許多節,二米一節,十節八節不等,再用紙或綢子糊上,用彩筆描繪出龍的模樣,再經晾乾就行了。舞龍隊多是這村那村喜好耍龍的人自發組織而成的。
正月十五是元宵節,也叫上元節。在這一天,蒙陰人過去沒有吃“元宵”的習慣,只是晚飯豐盛一些。晚飯後,種類繁多的文娛活動比比皆是,有放煙花、觀花燈等,最吸引人的要算耍龍燈了。
蒙陰耍龍燈的習慣已經相當久遠了。每年一進臘月,就開始準備製作龍燈。用上好的竹篾紮成龍首、龍身、龍尾。龍身子要分成許多節,二米一節,十節八節不等,再用紙或綢子糊上,用彩筆描繪出龍的模樣,再經晾乾就行了。舞龍隊多是這村那村喜好耍龍的人自發組織而成的。
新春佳節,在我國廣大城鎮,有“耍龍燈”的習慣。
“耍龍燈”也叫“舞龍”,又稱“龍燈舞”,是流行於我國的一種民間舞蹈。
我國古代人民為寄託美好願望而創造了龍的形象。相傳,古人把龍、鳳、麒麟、龜稱為四靈。造型優美,絢麗多采,線條剛柔相濟。在歷史條河中閃耀著獨特的藝術光彩。早在商殷時代,銅器和骨刻上就有龍形圖案;周代銅器的龍紋已漸趨完整。“耍龍燈”在漢代民間已相當普遍了。唐、宋時期的“社火”、“舞隊”表演中,“耍龍燈”已是常見的表演形式。宋代吳自牧著的《夢梁錄》中記載:南宋行都臨安“元宵之夜……草縛成龍,用青幕遮草上,密置燈燭萬盞,望之蜿蜒如雙龍之狀。”
在古代,人們把“龍”作為吉祥的化身,代表著風調雨順的願望,因此,用舞龍祈禱神龍的保
耍龍燈也叫“舞龍”、“龍燈舞”,是我國獨具特色的民間娛樂活動。從春節到元宵燈節,我國城鄉廣大地區都有耍龍燈的習俗。經過千百年的沿襲、發展,耍龍燈已成為一種形式活潑、表演優美、帶有浪漫色彩的民間舞蹈。 耍龍燈起源於人們對龍的迷信,距今已有兩千多年的歷史。在古代人們用舞龍祈禱龍的保佑,以求得風調雨順,五穀豐登。
耍龍燈的主要道具是“龍”。龍用草、竹、木紙、布等扎制而成,龍的節數以單數為吉利,多見九節龍、十一節龍、十三節龍,多者可達二十九節。十五節以上的龍就比較笨重,不宜舞動,公供觀賞,這種龍特別講究裝璜,具有較高的工藝價值。還有一種“火龍”,用竹篾編成圓筒,形成籠子,糊上透明、漂亮的龍衣,內燃蠟燭或油燈,夜間表演十分壯觀。
龍燈的耍法有多種,九節以內的側重於花樣技巧,較常見的動作有:蛟龍漫遊、龍頭鑽檔子、頭尾齊鑽、龍擺尾和蛇蛻皮等。十一節、十三節的龍,側重於動作表演,金龍追逐寶珠,飛騰跳躍,時而飛衝雲端,時而入海破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