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earch

民俗文化資源的現代化效應——天津媽祖崇拜跨世紀隨想

民俗文化資源的現代化效應——天津媽祖崇拜跨世紀隨想

  21世紀將是全世界從經濟高溫的時代轉向文化高熱的嶄新時代。中國應當儘快把握時機,密切關注文化傳統中值得弘揚的精華,並將其有效地融入兩個文明的現代化建設中。任何輕視或忽視民俗文化傳統,或漠視傳統文化的現代化效應,最終必將遭到文化法則的無情懲罰;所有尊重優秀文化傳統並重視傳統文化的現代化效應的努力,都將在新世紀中獲得先進文化建設上的成功。眾所周知,早在公元前776年左右,古希臘盛行每四年為祭祀雷電大神宙斯而舉辦奧林匹克競技大會的風俗。歷經2800多年斷斷續續的發展演變,這一古代廟會民俗競技已經成為全球性的現代化奧林匹克運動會,併成為全世界各族人民最關愛的當代文化瑰寶,為發揮古代民俗文化資源的現代化效應樹立了最高典範。同時,這一最鮮活的典型例項也為文化法則取得輝煌勝利做出了最有力的證明。如今,在東方中國的天津舉行紀念海洋女神媽祖天妃廟建立724週年盛會,全面展示天津幾百年來特有的遊藝競技皇會,同樣也為發揮我國民俗文化寶貴資源的現代化效應做出了表率。

  一、天津海神崇拜的民俗文化史依據:天津作為渤海濱城的北方海神崇拜物件,與通常傳說中的四海龍王毫不相干,而是和南海女神完全一致的媽祖神。這在《元史·祭祀志·祭祀五》中有明確的記載:“惟南海女神靈惠夫人,至元中,以護海運有奇應,加封天妃,神號積至十字,廟曰靈慈。直沽、平江、周涇、泉福、興化等處皆有廟。”可見,早在至元十五年(公元1278年)左右,古代天津就有了媽祖海神廟。從那時起,每年由皇帝遣使備禮致祭,或交付官漕司及當地府官行祭。祭文上欽定敬稱十字神號“護國庇民廣濟福惠明著”天妃。到了元泰定三年(公元1326年),朝廷為了推動漕運,再次在直沽敕建天妃宮。以後直到清代康熙朝,才將天妃加封為“昭靈顯應仁慈天后”。於是天津才將天妃廟改稱為天后宮。民間俗語說的“先有天后宮,後有天津衛”,蓋源於此。事實上,金、元兩代天津的古稱叫直沽,是該地區的統稱,代表著當地大小上百個沽泊澱坨的水陸碼頭,是元朝首都內河外海航運的重要門戶。明代永樂二年(公元1404年)才改設天津衛。可見,天津的海神媽祖崇拜民俗有明確的歷史、經濟、政治依據;只不過天津民間自古就習慣於用皇封的稱號“天妃”、“天后”或“娘娘”尊稱女神,從來就沒有引用過閩人方言“媽祖”稱呼女神。因此,說天津的“天后”崇拜就是“媽祖”信仰,是完全正確的,有史為證,決不是有意附會。更何況“媽祖”的本意並不是神名,而是閩人女子在孃家的稱謂,相當於北方“姑娘”、“姑奶奶”等親稱。

泉州民俗文化 服飾民俗

  女性服裝

  西方一位著名的服飾大師曾經說過,服裝反映人的型別和時代精神;這句話對我們談論泉州人的服飾民俗文化,是有一定的參考價值。

  服飾反映人的型別,表現在許多方面,如尊卑之別、貧富之別、職業之別等等,其中之一即為男女之別。有一位明代人叫康太和,在舉第貴顯前,因家貧而內穿其婦之褲子。遊學永春時,館東獲悉,故意藏匿酒鍾欲搜之,康太和堅決不肯,寧願賠酒鍾也不讓搜查,以免露餡而受辱。

  服裝的變化同社會環境緊密相連,因此在體現時代精神方面,表現得尤為突出。清代泉州女性服裝,上裝為右在“大裾衫”,下裝為裙或褲,裙有布裙、綢裙、百褶裙等,農家婦女多穿寬筒“鬥籠褲”。上、下裝同色居多,年老婦女多選黑、藍、褐三色,年輕女子不拘,大致夏求淡雅,冬多濃豔。富有人家女裝,其襟、袖、裙,褲之邊緣,常以配色鑲邊美化。城鎮婦女多纏足,得穿木後跟的尖頭繡花布鞋。農村婦女多天足,勞動時習慣赤足,只有出嫁、過年或祭祀典禮時才穿鞋。城外婦人負擔入城時,常穿芒屐(以芒草為材料編織成的草鞋)。民國改制,泉州人的服飾民俗也因迅急的思想觀念變革而受到衝擊,不願為封建傳統禮節所束縛的開放婦女,力求依照自己的主觀情趣來表達對現實生活的感受。經改進後的旗袍,至40年代在泉州城鎮已成為通式女服。被稱為“番仔衫”的連衣裙,也出現在僑鄉“番客嬸”的身上。這一時期的女中、小學生一律穿上衣衫配黑裙的學生裝。民國後,纏足婦女大多數放腳復原,穿上自制的合脊塵頭鞋,俗稱“半縛鞋”。膠底鞋。皮鞋、涼鞋、雨鞋等也漸漸進入婦女生活,而以黑色橫帶的“紐邊布鞋”最為普遍。襪子有針織的線襪和絲襪。

  新中國成立後,衣著以樸素為榮,男、女服裝的色彩、式樣均較為單調,年輕女性多穿機織花大裙衫,50年代後期及60年代,則以穿西式長褲為多。50年代人們在家裡休歇常著的木屐,至60年代已為塑膠拖鞋所取代,鬆緊鞋、田徑鞋、尼龍襪、錦綸襪等也開始在市場上出現。“文化大革命”期間,綠色軍裝、軍鞋、軍帽,甚為流行,尤為男女青少年所喜愛。

  改革開放以後,人們思想大解放,衣著也發生了巨大變化,服裝講究美觀、時髦,注重質地、牌子(名牌),尤其是女裝,款式變化繁多,令人目不暇接,有的甚至由遮蔽保守趨向於坦露開放。80年代的長襪短裙,曾是老人們眼中的一道奇觀:“臘月隆冬冷不收,深閨貴婦擁重裘。風流少女寒無畏,長襪短裙到處遊。”女性鞋襪由經濟實用轉向高檔趨時,高跟、半高跟的皮鞋,涼鞋,普遍受到歡迎。

  在泉州女性服裝民俗中,以黑褲、藍(綠)衣、黃笠為基本格局,具有很強色彩感染力的惠東女服裝別具一格,被視為“中國服飾精華的一部分”。有首打油詩形象地勾畫出了惠東女傳統服裝的特徵:“封建頭,民主肚,節約衣,浪費褲。”頭部被頭笠和頭巾包裹得僅露出一張臉---“封建”;而腰部卻暴露無遺--“民主”。大筒褲的褲腳寬達0.4米--“浪費”;而上衣卻短得連肚臍也遮不住--“節約”。於是,所謂思想的“封建”與“民主”,衣料的“節約”與“浪費”,在惠東女的身上有機地結合在一起,表達了一種內涵豐富的審美觀。不過,自改革開放以來,越來越多的年輕惠東女穿起了茄克衫和束管褲。

  男性服裝

  清代泉州男裝,有便服與禮服之分。便服上著短式漢裝,其款式初為大裾,後改對襟;下著寬筒深檔褲,摺疊腰間繫以褲帶,禮服是著大裾右衽的長衫,外加馬褂,馬褂有馬甲式和漢裝式兩種。與女子不同,男子大多戴帽,尤其是老人和兒童。帽子有瓜皮帽、布風帽、紗猴帽,羊毛帽等。瓜皮帽亦可作禮帽,為顯示身份,官紳豪富之帽前常綴以碧玉或瑪瑙。鞋子多為自制的平底布鞋,配以白布襪。平民百姓,許多人整年沒鞋穿,長途肩挑和遠行,則穿草鞋。

  民國初期,處於新舊文化形態激烈碰撞的歷史交替之際,服飾式樣的變化更具有文化革命的意味。中國服飾史中具有劃時代意義的中山裝,自30年代起在泉州逐漸流行,其穿著範圍,至40年代已由城鎮發展到農村。穿西裝的人也日趨增多。男學生與女學生一樣統一著裝,初中、高小學生為童子軍服,載船形或平邊的“童子軍帽”,高中學生為中山裝,戴“鴨舌帽”。俗稱“遮瓢”的呢禮帽,由上層社會逐漸擴充套件到城鄉平民。鞋襪多為男女通用。

  新中國成立之初,西裝。長衫幾乎絕跡,灰色和藍色的“列寧服”、“幹部服”、“八角帽”風靡一時。50年代後期及60年代,青年男裝多為小翻領對襟衫及西式長褲。在“文化大革命”期間,有兩種職業性服裝頗受男人歡迎:一是男式綠色軍裝,在青少年中十分趨時;一是惠安、晉江沿海一帶漁民常穿的“討海衫”這是用荔枝柴汁(俗稱紅柴汁)染成的暗紅色粗布衫,亦稱“紅柴汁衫”,為年紀較大者所喜愛。以穿軍裝為時髦,主要與當時國內“全國學解放軍”的大氣候有關。而愛穿“討海衫”,其原因可能是其具有耐穿不易髒的實用性,以及更能體現勞動人民樸素本色的特點。

  80年代以來,作為觀念更新和思想解放的表現形式,泉州男性服裝也變化甚大,以往呆板、單調的服飾格局完全被打破了。服裝店裡,各種時裝,琳琅滿目,或本地名牌,或海外進口,任君挑選。青少年偏愛富有朝氣的T恤衫、牛仔服、運動服等。色彩單調的中山裝仍為老年人所常服,不失老者風度。兒童服裝更是五彩繽紛,其價格甚至不亞於成人服裝。泉州男裝最為大眾化的當為前克衣。出席莊重的場合,男人多穿西裝、結領帶、著皮鞋。甚至在鄉下耕地種田者,身穿西裝,腳著鞋襪的也不在少數。

  髮式、飾品

  與注重形式、理性和偏愛整齊劃一的傳統文化心理有關,中國人對髮式的態度,曾是非常慎重和嚴肅的,甚至把它納入禮法統轄的範疇。古代兒童“垂髻”,讓頭髮自然下垂;稍長“總角”,把頭髮束為左右兩結;成年時,女子束髮穿笄,男子結髮加冠。清代髮式與政治掛鉤,男子被強制剃髮留辮。民國建立,剪辮留髮,其時泉州人的髮式,有平頭、光頭、分發(發分左右,有“二八分”和“三七分”兩種),“滿堂發”(全發後梳)至頸剪齊)等等,幼童留護滷發。清末民初的女髮式,幼女留雙短辮,少女梳單長辮,成年婦女挽髮髻。泉州有一位熟悉閩南風俗人情的藝術家叫張春霖,在他所作的泉州民俗畫中,有一幅是《泉州民間婦女頭髻》,形象地向我們介紹了曾流行於泉州民間的崇武頭、蟳埔頭、辮子頭、包子頭、打結頭、目鏡頭、面幹頭、鮑魚頭、扁針頭、雙魚頭、粗腳頭,信杯頭等十幾種婦女頭髻。抗日戰爭時期,推行“新生活運動”,男學生一度推行剃光頭,女學生則剪短髮。

  新中國成立後,髮式變化不大。開放改革,極大地激發了人們的愛美本性,人們對自己的頭髮比歷史上任何時代都更捨得掏錢。以前僅見於“番客嬸”的燙髮,自80年代以來已成為泉州女子追求的新潮,連老年婦女也不甘落後。女髮式各取所宜,或齊耳短髮,或披肩長髮,或扎“馬尾巴”。青年男子亦講究髮式時髦,80年代流行遊泳發、短披髮,長鬢髮,燙髮也時有所見。

  自古以來,飾品為女性所重。愛美的泉州女,盛行戴花之俗,有鮮花,也有絹花,花色以紅、白、黃為多,喜慶時須插紅花。頭飾有笄(簪)、釵等。耳飾有耳墜、耳環、耳鉤、耳柱等。項飾有各式項鍊,以及胸飾,手飾有戒指、手鍊、手鐲。足飾有腳環、腳鏈,上述飾品多為金、銀、玉等所制,男於亦有戴項飾、手飾,足飾一般為兒童所佩新中國成立以後,提倡樸素,再加上50年代未的“獻金”運動,銷金匿玉,金、銀、玉飾品遂逐漸斂跡。至80年代,重新興起飾品熱,男女佩帶戒指、項鍊者,為前所未有。佩金帶玉,不僅體現了一種傳統的審美觀念,而且還蘊含著避邪趨吉的潛在意識。

定遠打造特色民俗文化旅遊

  

  2012年安徽定遠縣藕塘首屆民俗文化節於日前拉開帷幕。為期3天的文化節,迎來了省內外近20萬遊人、香客,展現了厚重的民俗文化和豐富的山水旅遊資源,有力地推動了該縣旅遊文化的發展。文化節期間,該縣組織開展了民俗文化巡街表演,特色產品展示活動,廟事感恩祭拜活動及經貿洽談等一系列活動。

  藕塘是中國共產黨領導建立的全國十九塊抗日革命根據地之一,是全國100個紅色旅遊經典景區之一。劉少奇、葉挺、張雲逸、鄧子恢、徐海東、羅炳輝等老一輩無產階級革命家曾在這裡戰鬥和生活過。藕塘令狐山廟會至今已延續近2000年。據瞭解,該縣計劃運用山水及歷史資源打造楚漢文化街及紅色旅遊景點,目前革命歷史景區已規劃選址即將建設。

  王 文 汪長園攝影報道

  (責任編輯:周單)


老子文化節 讓周至民俗文化找到“回家的路”

  3月7日,令人矚目的文化盛會首屆西安樓觀 中國老子文化節圓滿落幕。在這個盛大的舞臺上,弘揚的是老子哲學的普世價值和時代意義,活態傳承的是以集賢鼓樂為代表的周至特有的非遺專案,啟用的更是一批對周至人來說生活中不可或缺的民俗文化。   欣賞《豆村大蜡》的獨特與別緻,領略樓觀鎮《牛鬥虎》的熱鬧與有趣,在喧囂之外 ...

中國白褲瑤部落民俗文化醉倒海內外賓客

  冬季的中國白褲瑤之鄉——廣西南丹縣白褲瑤部落,氣溫宜人。當地民眾身著節日盛裝,唱起深情纏綿的情歌,跳起激越粗獷的銅鼓舞,並上演驚心動魄的大刀砍活牛、精彩趣味的陀螺賽、原汁原味的長桌宴,讓五萬餘名來自中國、美國、泰國、越南等國家和地區的賓客大飽眼福,陶醉其中。   白褲瑤族民眾純樸、勤勞、勇敢,總人口三萬多 ...

社群居民秀廚藝 傳播民俗文化

  時值上海市社會科學普及活動周之際,長橋街道舉辦了我們的節日“飄香美食秀健康粽情端午話民俗”長橋社群第五屆“快樂長橋”家庭廚藝大賽,吸引了眾多社群居民的熱情參與。   昨天上午,西南文化藝術中心2樓大廳內人潮湧動。街道工作人員早已將提前泡好的一盆盆糯米、紅豆餡與葦葉端了出來,需要的各類餐具也都一應俱全。九點 ...

十堰民俗文化

  從方言、館廟會看十堰人口流動   人口遷徙流動從一個側面反映了一個地方開放的程度。十堰是一個移民區,歷朝歷代都在自發滾動流入人口。我們從方言和館廟會狀況可以瞭解大概。十堰的方言十分複雜,大體分為五個大方言區:除城區是普通話區外,鄖縣、丹江日為一方言區,鄖西、房縣、竹山、竹溪各為一方言區,最為特別的是竹山和 ...

薅草鑼鼓——土家民俗文化經典

  “太陽落土四山黃,情妹出來撿衣裳。雙手巴在欄杆上。望郎不來哭一場。”日前,小編下鄉採訪時,婉轉的歌聲從田野裡傳來。循聲望去,一位古稀老農在莊稼地裡一邊歌唱、一邊勞作。唱歌的老農名叫蒲耀明,71歲。他剛才唱的是薅草鑼鼓的唱腔。據蒲老介紹,薅草鑼鼓在改革開放前還在流行。農民們在除草的時候,常常打薅草鑼鼓。幾十 ...

“中國地坑院民俗文化之鄉”民俗文化節

  中新網陝縣9月7日電9月4日上午,為期一週的首屆陝縣民俗文化節在“中國地坑院民俗文化之鄉”——陝縣西張村鎮廟上村開幕。文化節期間將舉行民間書法大賽、民間剪紙大賽、民間婚俗表演、民俗實物展、陝州鑼鼓書演唱會、民間故事演講會、地方戲劇演出、民間特產和小吃展銷等八項活動,展示民俗文化的獨特魅力和發展成果,促進民 ...

民間藝術民俗文化民族戲曲 北京奧運放大中國文化

     曹氏風箏藝術家孔炳彰正在展示風箏作品。新華社小編李紫恆攝   一個是人類體魄美的極限,另一個是東方精神美的極致———這兩種似乎搭不上界的東西,在人文奧運理念的催化下,終於在北京有了千載難逢的因緣際會。當採自雅典的奧林匹克聖火點燃了“鳥巢”主火炬的剎那,孕育於古希臘的西方文明開始了與中華五千年文明破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