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earch

民族的語言文字的作用

民族的語言文字的作用

  1、民族語言文字是民族文化的基礎,是民族的精神文化支柱,在民族發展過程中具有保持民族自信心和凝聚力的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

  2、民族語言十分豐富。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後,黨和國家實行民族平等、民族團結、民族區域自治的政策,大力進行少數民族社會歷史和語言的調查。

民族文化:拉祜族語言文字

  據歷史考證,拉祜族先民源於甘肅和青海一帶的古羌人,最早過著遊牧生活,後經過南遷至瀾滄江,並在此定居。經過漫長的社會發展,現在的拉祜族已經是一個經濟較為發達,文化迅速發展的少數民族。那麼,你知道拉祜族用的是什麼語言和文字嗎?一起來了解一下拉祜族文化吧。

  拉祜族有自己的語言。拉祜族屬漢藏語系藏緬語族彝語支,分拉祜納和拉祜西兩大方言。拉祜語的特點是聲韻母較少(只有20個),沒有複子音和子音韻尾,聲調較豐富(共7個)。拉祜語裡有關動物的詞彙多也傈僳語、彝語相同,這從一個側面反映了拉祜、傈僳、彝等族人民在歷史上的緊密關係。群眾一般都懂漢語和傣語。

  拉祜族原無文字,靠刻木記事。20世紀初,西方傳教士曾出於傳教的需要創造過用拉丁字母拼寫的拉祜文,但未能廣泛傳播,僅在部分地區及宗教上層中使用。1957年,在原有字母的基礎上進行了改革,確定以瀾滄縣糯福方言為基礎方言,以東回族語音為標準語音,創制了新的拼音文字。新拉祜文共有26個字母,有29個聲母,19個韻母和7個聲調。現已用拉祜文出版了教科書及多種讀物。

民族文化:納西族的語言文字

  納西族以其悠久的歷史和豐富多彩的文化而著稱於世。納西語是納西族民眾在社會生活中不可缺少的重要交際工具,屬漢藏語系藏緬語族的彝語支,而納西族的文字有東巴文和哥巴文,是納西族文化重要的內容,現在我們就一起來了解一下吧。

  東巴文化是納西族傳統文化發展歷程中最具代表性的部分,也是中華民族傳統文化寶庫中放射出璀璨光芒的瑰寶。東巴文是目前世界上罕見的“活著的原始象形文字”,用這種文字書寫成的兩萬餘冊東巴經籍,是關於納西族古代社會生活及其歷史發展程序的百科全書。

  東巴語言

  納西語,一般歸入漢藏語系藏緬語族彝語支(有學者認為納西語界於羌語支與彝語支之間)。納西語分為西部、東部兩大方言。使用西部方言者約有26萬人,佔總人口的87%。納西語的基本語序:主語——賓語——謂語(S——O——V)。

  東巴文字

  一般認為,納西族有兩種傳統文字:東巴文和哥巴文。

  東巴文(納西象形文字):是一種兼備表意和表音成分的象形文字,文字形態比甲骨文還要原始。被認為是世界上唯一仍然活著的象形文字。

  哥巴文:是一種音節文字。

  東巴文字的載體東巴紙是古時東巴專用,用以書寫東巴文字的紙張。其工藝純屬手工作坊,只有出自此作坊的東巴文字,才是原汁原味、富於魅力的。東巴紙由和聖文老師的祖先在300年前發明自制的,失傳10多年後,又由和老師重新恢復了東巴紙的生產,並在傳統基礎上發展了書畫紙、裝裱、高檔名片、壓花書籤、壓草封活面藏經紙等系列,它工藝精美的質地、防蟲駐的特點,深受國內外使用者好評。

  東巴紙的原料採自當地獨有的植物原料“阿當達”,經鑑定為瑞香科麗江蕘花。其造紙過程由採集原料、曬乾、浸泡、蒸煮、洗滌、舂料、再舂料、澆紙、貼紙、曬紙等工序組成,主要工具有紙簾、木框、曬紙木板、木臼等。東巴紙的活動紙簾較為特殊,曬紙過程明顯受到澆紙法的影響,又有抄紙法的痕跡,是中國造紙術與印巴次大陸造紙法相容幷蓄的結果。

  白地東巴紙色白質厚,不易遭蟲蛀,可長期儲存,用它書寫的東巴經典據20世紀40年代的調查有五千多卷。白地東巴紙為弘揚東巴文化做出了卓著貢獻,從工藝史角度來看,它又是研究我國手工造紙的難得例項。


民族文化:土族語言文字

  語言和文字對於人的生存和發展起到了至關重要的作用,它是表達個人思想和記錄事物不可或缺的因素。在中國由於各地文化的差異,所以也形成了多種不同的語言和文字。土族就是一個擁有自己民族語言和文字的民族,你瞭解嗎?想要更加了解的話不妨看看下面關於土族文化的文章吧。   土族有自己的民族語言,土族語又稱“察罕蒙古語” ...

蒙自苗族語言文字

  苗族有自己的語言,但無文字。苗族語言屬漢藏語系苗瑤語族苗語支,有三大方言:湘西方言,黔東方言和川黔滇方言。三個方言中差異較大,尤以川黔滇方言為最突出,與其它兩個方言難以通話。在1170個根詞中川黔滇方言與湘西方言相同者僅為32.7%,與黔東方言相同者佔40%。在各個方言中又有若干次方言和更多的土語,仍以川 ...

蒙自彝族語言文字

   彝族是漢藏語系,藏緬語系彝語支彝族分六個方言群,蒙自彝族屬南部石屏、新平方言群,蒙自彝族可分六個小方言區,即壩區(十里鋪、雨過鋪、紅寨、草壩、多法勒)聶蘇(羅羅)語,山區西北勒、鳴鷲、老寨僕瓦語,芷村、期路白僕瓦語,冷泉、水田僕瓦語,水田嘎馬底僕瓦語,冷泉姆基語,各語支因有明顯共同淵源和具有定漢語藉詞。 ...

回族語言文字

  回族長期使用漢語文,阿拉伯文和波斯文於讀,念伊斯蘭教經典時使用,在回族內部至今還儲存和使用阿拉伯語和波斯語的一些詞彙。如使用阿拉伯語的都哇(祈禱),色窩補(賞賜),格約麥特(後世),比摩 (生病),法以得(利益),也苦魯(吃飯),魯安(油),骨施特(肉);使用波斯語的乃麻孜(禮拜),阿匐(教師),多斯梯( ...

朝鮮族語言文字

  朝鮮族有自己的語言文字。朝鮮語,一般認為屬阿爾泰語系。朝鮮文屬音位文字型別。1441年在李氏王朝主持下創制的,稱“訓民正音”,簡稱“正音”,為方塊狀拼音文字。 ...

悠久的傣族語言文字

  我國的傣族歷史上有過五種不同形體的文字,即傣泐文、傣那文、傣崩文、金平傣文、新平傣文,均稱“多傣”(to tai )即傣文。這些文字中在國內較通用的有傣泐文和傣那文兩種。傣泐文流行於西雙版納及孟連、景谷等地,傣那文流行於德宏及耿馬等地。歷史上傣泐文的創制,使用和發展,曾經歷過較為漫長的三個階段。即第一階段 ...

四川方言與其他民族語言

  四川方言    四川話在西南地區有很大的影響,屬於漢語北方方言西南官話的一個分支,語音、詞彙、語法等和普通話有很大的一致性,也有自己不同的特點,而以語音方面的差異最大。四川話語音系統共有20個聲母、36個韻母、4個聲調,還有韻母兒化現象。 聲母四川話有20個聲母,總數比普通話少。只有舌尖前音,沒有舌尖後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