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earch

淺談:藏族朝拜的歷史故事與由來

淺談:藏族朝拜的歷史故事與由來

  在西藏,有種信仰,叫一生朝拜。叩等身長頭是在藏傳佛教盛行的地區信徒與教徒們一種虔誠的拜佛儀式。一般這些教徒或信徒們會在手、膝蓋上佩著護具,前身掛一毛皮衣物,不懼千辛萬苦,從家鄉出發,三步一叩地向聖地拉薩進發。那麼藏族朝拜有什麼樣由來呢?一起到藏族文化中去了解吧。

  對於藏族人民的這種信仰、這種對佛的虔誠,我們平常人是很難理解的!在西藏那樣一種惡略的環境中,心中如若沒有一種信仰作為精神支柱的話,人是很難在那裡生存的。佛對於藏族人民來說是深入到靈魂最深處的支柱!也是藏族人民最信賴的支柱!

  貧苦而淳樸的藏族同胞一生走著一條朝拜的路,手拿轉經筒在布達拉宮外沿著大昭寺一圈一圈不停地轉著直到生命的終了,都是為著他們心中的活佛。原以為它只是一種寄託、一種象徵,走進它,才知道我錯了。它是藏族同胞心目中的豐碑,一種生命的想往乃至生命的全部。

  西藏居民相信有來生,所以企盼來生幸福。一心向善,祈求佛保佑自己轉世時給予照顧。他們把朝拜作為祈福的一種方式。

  朝拜,也叫叩長頭。是在藏傳佛教盛行的地區一種最為常見的拜佛模式,虔誠的信徒們一邊念著佛經一邊以他們固有的程式向寺廟或者面對寺廟的方向朝拜。

  叩等身長頭是在藏傳佛教盛行的地區信徒與教徒們一種虔誠的拜佛儀式。一般這些教徒或信徒們會在手、膝蓋上佩著護具,前身掛一毛皮衣物,不懼千辛萬苦,從家鄉出發,三步一叩地向聖地拉薩進發。

  叩等身長頭是有一定的講究的,首先取立正姿勢,口中唸唸有詞,多為誦“唵嘛呢叭咪哄”這“六字真言”,相當於漢族佛教徒常誦的“南無阿彌陀佛”這類的誦語,一邊雙手合十,高舉過頭,然後行一步;雙手繼續合十,移至面前,再行一步;雙手合十移至胸前,邁第三步時,雙手從胸前移開,與地面平行前伸,掌心朝下俯地,膝蓋先著地,然後全身匍匐著地,額頭輕叩地面。這樣,三步一叩的等身長頭的一個週期才算結束,然後再站起,以此往復,步步趨往心中的聖地——拉薩。

  在拉薩,除了大昭寺外,布達拉宮,小昭寺,色拉寺,哲蚌寺等各個寺廟每天從早到晚都會有無數的信徒前來朝拜或繞寺廟行走。

藏族文化淺談:藏族住的房子叫什麼

  由於藏族地區自然環境和文化的特殊性,使得藏族人們所居住的房屋也是別具特色。給人印象最深的就是那顏色各異的帳篷,經常有人把它和蒙古族的敖包混為一談,其實兩者還是有區別的。那麼藏族住的房子叫什麼呢?且隨本期的藏族文化一起去看看吧。

  藏民居種類主要有碉房、帳房兩大類。

  碉房

  碉房是中國西南部的青藏高原以及內蒙部分地區常見的藏族人民居住建築形式。這是一種用亂石壘砌或土築而成的房屋,高有三至四層。因外觀很像碉堡,故稱為碉房,碉房的名稱至少可以追溯到清代乾隆年間(公元1736年)。藏族民居的牆體下厚上薄,外形下大上小,建築平面都較為簡潔,一般多方形平面,也有曲尺形的平面。因青藏高原山勢起伏,建築佔地過大將會增加施工上的困難,故一般建築平面上地面積較小,而向空間發展。西藏那曲民居外形是方形略帶曲尺形,中間設一小天井。內部精細雋永,外部風格雄健,高原的日光格外強烈,民居處於一片銀色中,顯得格外晶瑩耀眼。

  碉房多為石木結構,外形端莊穩固,風格古樸粗獷;外牆向上收縮,依山而建者,內坡仍為垂直。碉房一般分兩層,以柱計算房間數。底層為牧畜圈和貯藏室,層高較低;二層為居住層,大間作堂屋、臥室、廚房; 小間為儲藏室或樓梯間。若有第三層,則多作經堂和曬臺之用。因外觀很像碉堡,故稱為碉房。

  藏族民居在處理住宅的外形上是很成功的。因為簡單的方形或曲尺形平面,很難避免立面的單調,而木質的出挑卻以輕巧與靈活和大面積厚寬沉重的石牆形成對比,既給人以沉重的感覺又使外形變化趨向於豐富。這種做法不僅著眼於功能問題而且兼顧了藝術效果,自成格調。

  帳房

  那曲、阿里等牧區群眾主要居住形式。帳房的平面一般為方形或長方形,用木棍支撐高2米左右的框架,上覆黑色犛牛氈毯,四周用牛毛繩牽引,固定在地上。帳房正脊留有寬15釐米左右、長1.5米的縫隙,供採光和通風。帳房內部周圍用草泥塊或土坯壘成高40~50釐米的矮牆,上面堆放青稞、酥油袋和牛糞。帳房內陳設簡單,中間置火灶,灶後供佛,四周地上鋪以羊皮,供坐臥休憩之用。這種帳房製作簡單,拆裝靈活,運輸方便,是牧區群眾為適應逐水草而居的流動性生活方式所採用的一種特殊的建築形式。

  西藏社會的進步,使藏民居建築得到發展。經過長期的演變,民居建築在適應高原的氣候、地理等自然條件和結合民族生活習慣、文化傳統的同時,形成了各地經濟適用、因地制宜、就地取材的建築形式。拉薩民居一般為內院迴廊形式,二層或三層,院內有水井,廁所設於院落的一角。城鎮周圍多為手工業者、工匠、農民自建的獨院平房住宅。

藏族文化淺談:藏族葬禮有幾種?

  藏族地區普遍盛行的喪葬方式有:天葬、水葬、火葬和土葬 4 種。此外,天葬也是在藏區較為普遍的一種葬俗。這些不同的葬法,是根據死者的經濟和社會地位的不同而定的。本期的藏族文化就帶你去了解下藏族的喪葬方式。

  天葬

  天葬又稱“鳥葬”,是藏族最普通的葬法。一般人死後,先將屍體用白布裹好, 放置在屋內一角 的土坯上,然後請喇嘛來唸經超度,使死者的靈魂能朝日離開肉體,大致念個三、五天,便挑個吉日出殯。停屍至出殯的這段期間,死者的家人不得喧譁、談笑和洗臉、梳頭,並且必須在家門口掛一個圍有白色哈達的紅色陶罐,罐內放有食物供死者的靈魂食用。

  出殯當天,家人將屍體的衣物脫掉,用白色氆氌裹起來,然後背起屍體沿地上畫著的白線走到大門,交給天葬業者,也稱天葬師。家人為死者送行只能送到村口,不得跟到天葬臺。在至天葬臺的途中,背屍體的人不得回頭看。

  到達天葬場後,天葬師將屍體放到葬臺上,然後燒起火堆,冒起濃煙,遠處的“神鷹”(鷲鷹)見到濃煙便立刻飛攏過來。黎明前進行肢解,天葬師以利刃將屍體切成一塊塊,接著將骨頭砸爛,和上餈粑喂鷲鷹,喂完骨頭喂肉塊。

  若有吃剩的屍體,必須燒成灰撒在山坡上,方能使死者“昇天”。天葬的過程雖然殘酷,但藏人相信它合乎菩薩捨身佈施蒼生的意義,能使死者的靈魂昇天。

  水葬

  水葬是身份低下或孤寡者所採用的葬法,即用白布將屍體一裹,丟入水中隨波而去。藏南一帶因無鷲鷹,無法行天葬,所以也多采用水葬。


藏族農耕文化

  我國少數民族之一的藏族是一個遊牧民族,最早的藏族人民都是“日出而作,日落而息”的生活習慣。從而隨著時間的推移,一代又一代的人的努力發展,形成了現在人們所看到的農耕文化。那麼,下面隨小編一起來看一下藏族文化吧!   西藏第一座宮殿雍布拉康,見證了西藏先民從“逐水草而居”的遊牧生活向“日出而作,日落而息”的農 ...

民族文化長河中的畲族歷史文化

  畲族,我國南方遊耕民族,是一個具有自己特點的單一的少數民族。在畲族的瞭解中,其歷史和文化是最受人關注的,也是這樣的歷史文化內涵,使得畲族變得更加獨特。那麼,接下來,就讓我們一起去畲族文化中看看畲族的歷史與文化吧。   畲族歷史:   來源傳說:   關於畲族來源眾說紛紜,莫衷一是,主要有以下幾種說法:   ...

歷史文化名稱的保護開發

  國家歷史文化名城是1982年根據北京大學侯仁之、建設部鄭孝燮和故宮博物院單士元三位先生提議而建立的一種文物保護機制。那麼,接下來我們一起來民族文化看看歷史文化名稱的保護與開發是怎樣的吧!   起源   國家歷史文化名城是1982年根據北京大學侯仁之、建設部鄭孝燮和故宮博物院單士元三位先生提議而建立的一種文 ...

澳門飲食的歷史文化

  自古以來民以食為天似乎成為了中國人的生活宗旨,即使是在快速發展工業的今天,人們也把吃放在了第一位。中國的飲食文化也早已衝破國門走向世界,而澳門的飲食也成為了一個能夠體現澳門習俗和當地人民的智慧的一種文化。下面的澳門文化為您帶來澳門飲食文化一起來看看吧。   匯聚中西南北特色   許多外地人對澳門人有句評價 ...

套房缺角風水好不好?

  古時我國建房講求天圓地方,力求方方正正,故縱觀中國歷史上的建築物,絕大多數都是方形圓形,最經典體現的便是北京四合院。   但現代的房子主要追求美觀好看,有的人買套房時並沒考慮缺角的問題。那麼,今天來談談缺角的房子風水好不好?   衡量一所房子的風水好壞,其實並不在於是否缺角,而需要結合檢視以下幾個因素: ...

香港茶餐廳文化

  茶餐廳,可謂是代表香港的文化標誌。在香港街頭,你可以看到,茶餐廳開的遍地都是,每隔三五間店鋪就會有一間是茶餐廳。香港的茶餐廳文化已經有數百年的歷史了,那麼,你對香港文化中的茶餐廳文化了解多少呢?跟著小編來瞧瞧吧!   茶餐廳是一百個巴仙的香港發明,屬於本地最平民化的飲食場所。事實上,茶餐廳的特色也正正體現 ...

韓國飲食文化的影響

  一個國家的飲食發展是受到其文化的影響,在韓國最出名的料理三大主菜:泡菜、大醬、烤肉。從中我們可以看出來韓國在飲食方面沒有以奢華為主,一切都是以健康為目的。   那麼,下面隨小編一起來看一下韓國飲食文化吧!   韓國是一個民族特色十分鮮明的國家,其鮮豔的民族服飾、獨特的飲食文化已成為國家的名片,走向了世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