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earch

淺談:藏族農耕文化

淺談:藏族農耕文化

  我國少數民族之一的藏族是一個遊牧民族,最早的藏族人民都是“日出而作,日落而息”的生活習慣。從而隨著時間的推移,一代又一代的人的努力發展,形成了現在人們所看到的農耕文化。那麼,下面隨小編一起來看一下藏族文化吧!

  西藏第一座宮殿雍布拉康,見證了西藏先民從“逐水草而居”的遊牧生活向“日出而作,日落而息”的農耕生活的轉變。而雍布拉康山腳下的一塊良田——薩日索當,則在藏族開耕史上佔據著舉足輕重的地位,這塊良田就叫“薩日索當”。

  雍布拉康在藏語中譯為母鹿腿上的宮殿,不僅是西藏曆史上第一座宮殿,更是西藏最早的建築之一。在上個世紀八十年代修復過的雍布拉康二層壁畫中,生動描繪了關於吐蕃第一位藏王聶赤贊普的出現、第一座宮殿的修建、從天而降的佛經、佛塔等聖物以及開耕等等宗教歷史故事。根據史料記載,公元前2世紀,幾位在雅礱河谷贊唐地方放牧的牧人偶遇一位英姿勃發的年輕人,由於言語不通,牧人請來十二位苯教徒問小夥子打哪兒來,小夥子將手指向了天……信奉天神的苯教徒們見他舉止端莊,相貌不俗,將他馱在肩上返回村寨,奉待為王,號令部落。

  藏王的確立,讓雅礱河岸方圓幾百裡的部落民眾紛紛搬遷而來,為其修建雍布拉康,並以宮殿為中心聚攏起來,出現了第一座村落,開始了真正意義上的從“逐水草而居”的遊牧生活向“日出而作,日落而息”的農耕生活的轉變。山南地區文物局副局長根堆加措說,在這個村落附近,吐蕃先民開墾農田,專供藏王,也為自身生活所需勞作,日復一日,年復一年。

  有這樣一個民間傳說:國王莫早於聶赤贊普,宮殿莫早於雍布拉康,經書莫早於邦貢恰加,地方莫早於雅礱,農田莫早於薩日索當。

  從第一代聶赤贊普,雅礱部落首領們一直世居於雍布拉康。雍布拉康一方面以它碉樓式的建築象徵著至高無上的地位,另一方面也以它險峻的地形為那個部落爭端頻繁的年代起著極好的防禦作用。直到真正統一吐蕃大業的藏王松贊干布出現,將王都從山南雍布拉康遷都拉薩。即便如此,松贊干布並未忘記本源之地,雍布拉康依然是松贊干布在山南的夏宮。

  今天,山南地區澤當鎮貢布日山上的猴子洞卻提醒著我們一個更為古老、流傳至今的關於藏族起源的傳說:神猴與羅剎女結合生出六隻小獼猴,繁衍生息,從“獼猴變人”成為藏族先民的古老傳說,並至今廣泛流傳於西藏民間,更記錄在古老的藏文經書中。

  您可能還喜歡:

  布依族隆重的節日:布依族四月八

  歡騰的達斡爾族魯日格勒舞

  依山傍水的達斡爾族民居建築

  達斡爾族傳統節日:昆米勒節

藏族文化淺談:藏族住的房子叫什麼

  由於藏族地區自然環境和文化的特殊性,使得藏族人們所居住的房屋也是別具特色。給人印象最深的就是那顏色各異的帳篷,經常有人把它和蒙古族的敖包混為一談,其實兩者還是有區別的。那麼藏族住的房子叫什麼呢?且隨本期的藏族文化一起去看看吧。

  藏民居種類主要有碉房、帳房兩大類。

  碉房

  碉房是中國西南部的青藏高原以及內蒙部分地區常見的藏族人民居住建築形式。這是一種用亂石壘砌或土築而成的房屋,高有三至四層。因外觀很像碉堡,故稱為碉房,碉房的名稱至少可以追溯到清代乾隆年間(公元1736年)。藏族民居的牆體下厚上薄,外形下大上小,建築平面都較為簡潔,一般多方形平面,也有曲尺形的平面。因青藏高原山勢起伏,建築佔地過大將會增加施工上的困難,故一般建築平面上地面積較小,而向空間發展。西藏那曲民居外形是方形略帶曲尺形,中間設一小天井。內部精細雋永,外部風格雄健,高原的日光格外強烈,民居處於一片銀色中,顯得格外晶瑩耀眼。

  碉房多為石木結構,外形端莊穩固,風格古樸粗獷;外牆向上收縮,依山而建者,內坡仍為垂直。碉房一般分兩層,以柱計算房間數。底層為牧畜圈和貯藏室,層高較低;二層為居住層,大間作堂屋、臥室、廚房; 小間為儲藏室或樓梯間。若有第三層,則多作經堂和曬臺之用。因外觀很像碉堡,故稱為碉房。

  藏族民居在處理住宅的外形上是很成功的。因為簡單的方形或曲尺形平面,很難避免立面的單調,而木質的出挑卻以輕巧與靈活和大面積厚寬沉重的石牆形成對比,既給人以沉重的感覺又使外形變化趨向於豐富。這種做法不僅著眼於功能問題而且兼顧了藝術效果,自成格調。

  帳房

  那曲、阿里等牧區群眾主要居住形式。帳房的平面一般為方形或長方形,用木棍支撐高2米左右的框架,上覆黑色犛牛氈毯,四周用牛毛繩牽引,固定在地上。帳房正脊留有寬15釐米左右、長1.5米的縫隙,供採光和通風。帳房內部周圍用草泥塊或土坯壘成高40~50釐米的矮牆,上面堆放青稞、酥油袋和牛糞。帳房內陳設簡單,中間置火灶,灶後供佛,四周地上鋪以羊皮,供坐臥休憩之用。這種帳房製作簡單,拆裝靈活,運輸方便,是牧區群眾為適應逐水草而居的流動性生活方式所採用的一種特殊的建築形式。

  西藏社會的進步,使藏民居建築得到發展。經過長期的演變,民居建築在適應高原的氣候、地理等自然條件和結合民族生活習慣、文化傳統的同時,形成了各地經濟適用、因地制宜、就地取材的建築形式。拉薩民居一般為內院迴廊形式,二層或三層,院內有水井,廁所設於院落的一角。城鎮周圍多為手工業者、工匠、農民自建的獨院平房住宅。

藏族文化淺談:藏族葬禮有幾種?

  藏族地區普遍盛行的喪葬方式有:天葬、水葬、火葬和土葬 4 種。此外,天葬也是在藏區較為普遍的一種葬俗。這些不同的葬法,是根據死者的經濟和社會地位的不同而定的。本期的藏族文化就帶你去了解下藏族的喪葬方式。

  天葬

  天葬又稱“鳥葬”,是藏族最普通的葬法。一般人死後,先將屍體用白布裹好, 放置在屋內一角 的土坯上,然後請喇嘛來唸經超度,使死者的靈魂能朝日離開肉體,大致念個三、五天,便挑個吉日出殯。停屍至出殯的這段期間,死者的家人不得喧譁、談笑和洗臉、梳頭,並且必須在家門口掛一個圍有白色哈達的紅色陶罐,罐內放有食物供死者的靈魂食用。

  出殯當天,家人將屍體的衣物脫掉,用白色氆氌裹起來,然後背起屍體沿地上畫著的白線走到大門,交給天葬業者,也稱天葬師。家人為死者送行只能送到村口,不得跟到天葬臺。在至天葬臺的途中,背屍體的人不得回頭看。

  到達天葬場後,天葬師將屍體放到葬臺上,然後燒起火堆,冒起濃煙,遠處的“神鷹”(鷲鷹)見到濃煙便立刻飛攏過來。黎明前進行肢解,天葬師以利刃將屍體切成一塊塊,接著將骨頭砸爛,和上餈粑喂鷲鷹,喂完骨頭喂肉塊。

  若有吃剩的屍體,必須燒成灰撒在山坡上,方能使死者“昇天”。天葬的過程雖然殘酷,但藏人相信它合乎菩薩捨身佈施蒼生的意義,能使死者的靈魂昇天。

  水葬

  水葬是身份低下或孤寡者所採用的葬法,即用白布將屍體一裹,丟入水中隨波而去。藏南一帶因無鷲鷹,無法行天葬,所以也多采用水葬。


韓國飲食文化的影響

  一個國家的飲食發展是受到其文化的影響,在韓國最出名的料理三大主菜:泡菜、大醬、烤肉。從中我們可以看出來韓國在飲食方面沒有以奢華為主,一切都是以健康為目的。   那麼,下面隨小編一起來看一下韓國飲食文化吧!   韓國是一個民族特色十分鮮明的國家,其鮮豔的民族服飾、獨特的飲食文化已成為國家的名片,走向了世界。 ...

藏族朝拜的歷史故事與由來

  在西藏,有種信仰,叫一生朝拜。叩等身長頭是在藏傳佛教盛行的地區信徒與教徒們一種虔誠的拜佛儀式。一般這些教徒或信徒們會在手、膝蓋上佩著護具,前身掛一毛皮衣物,不懼千辛萬苦,從家鄉出發,三步一叩地向聖地拉薩進發。那麼藏族朝拜有什麼樣由來呢?一起到藏族文化中去了解吧。   對於藏族人民的這種信仰、這種對佛的虔誠 ...

湖湘文化建築有哪些特點?

  湖湘文化在我國文化史中佔據著十分重要的地位,在它的哺育下,一批批自強不息、敢為天下先的湖湘子弟,尤其在我國近代成為推動歷史程序的重要力量。而湖湘文化為人所稱道的,不僅僅有那些近代救亡圖存的先驅人物,還有獨具特色的湖湘式建築。那麼今天就讓我們來了解,湖湘文化建築有哪些特點。   早在八九千年前,古老的湘人就 ...

香港茶餐廳文化

  茶餐廳,可謂是代表香港的文化標誌。在香港街頭,你可以看到,茶餐廳開的遍地都是,每隔三五間店鋪就會有一間是茶餐廳。香港的茶餐廳文化已經有數百年的歷史了,那麼,你對香港文化中的茶餐廳文化了解多少呢?跟著小編來瞧瞧吧!   茶餐廳是一百個巴仙的香港發明,屬於本地最平民化的飲食場所。事實上,茶餐廳的特色也正正體現 ...

文化柯爾克孜族庫姆孜藝術

  音樂是我們生活中陶冶情操的重要方式之一,在每個民族中,也有著屬於各民族的特色音樂藝術。其中,庫姆孜是柯爾克孜族獨有的古老彈撥樂器,“庫姆孜”柯爾克孜族語意是“美麗的樂器”。那麼,這個樂器在柯爾克孜族文化中有什麼樣的音樂藝術呢?   庫姆孜歷史淵源:   很久很久以前,在一個美麗的高山草原,樹木茂密,動物穿 ...

民族文化長河中的畲族歷史與文化

  畲族,我國南方遊耕民族,是一個具有自己特點的單一的少數民族。在畲族的瞭解中,其歷史和文化是最受人關注的,也是這樣的歷史文化內涵,使得畲族變得更加獨特。那麼,接下來,就讓我們一起去畲族文化中看看畲族的歷史與文化吧。   畲族歷史:   來源傳說:   關於畲族來源眾說紛紜,莫衷一是,主要有以下幾種說法:   ...

文化剪紙藝術現狀及其未來發展

  剪紙藝術歷史悠久,勞動人民發揮自己的聰明才智,在長期的藝術和生活實踐中錘鍊和完善這門傳統技藝,使得在很長一段時間內,剪紙藝術遍及民間,受到人們的喜愛。但近些年來,剪紙藝術在人們的生活中卻越來越難以見到了,這是為什麼呢?一起來了解剪紙藝術現狀及其未來發展。   我國“入世”後,在世界經濟一體化浪潮下,民間剪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