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earch

畲族——生育習俗

畲族——生育習俗

  畲族歷來重視生兒育女。懷孕婦女雖然照常參加生主勞動,但受到村人愛護和照顧,不讓其乾重活。 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前,畲族婦女分娩都在婆家。臨產時都要坐在矮板凳上,待嬰兒出生後,婆婆或接生婆才近前幫忙。她們認為“分娩不潔”,以免汙天穢地,衝撞“神明”。因此,在孕婦分娩時,要點燃一束幹茅草或破紙傘,驅除房間穢氣。而後,拿一產婦的舊褲子和用紅紙剪成褲樣貼在門楣上,以示“避邪”,使嬰兒順生。嬰兒產後,胎盤未出,要將嬰兒的臍帶縛在木上,待它自然脫落後,是男嬰,就把毛筒劈成竹片斷臍;是女嬰,即用吹火管劈成竹睡斷臍。隨後,用麻絲將臍帶縛好。嬰兒和產婦都有杉樹葉和香鏡(天南星科,石菖)湯洗浴。嬰兒斷臍沐浴後,男嬰用生父舊衣包裹,女嬰以生母舊衣包裹,產婦和嬰兒在一個月內洗臉、洗澡、洗足都要用香鏡湯。由於衛生條件差,產婦因難產得不到及時搶救和嬰兒因斷臍不潔,感染破傷風死亡現象時有發生。

畲族婚慶習俗

  浙江西南地區憑藉其得天獨厚的自然資源,漸漸成為中國旅遊的又一熱點。其中,作為中國最大的畲族自治縣的景寧縣,又以其婉轉的山歌、醇美的佳釀以及鮮豔的民族服飾引來眾多遊客駐足。筆者近日來到景寧,感受了一番原汁原味的畲族風情。

  喜歡對歌的民族

  在景寧縣,十分之一人口是畲族人。在畲村,遊客可以在 畲家嫁女 的風情旅遊專案中,領略到當地獨特的民風。

  筆者也加入迎親的隊伍,做了一回婚禮的貴客。

  畲族女子出嫁,可是一件大事。為了考驗男方是否有誠意,女方給男方設下了許多障礙,對歌就是其中最為重要的內容。據瞭解,畲族是一個能歌的民族,幾乎人人都是歌唱能手。畲族的婚禮就是一場浩大的對歌會,雙方都挑選了當地最好的歌手助陣。

  迎親的人來到女方家村口,赤娘(伴娘)和女方姑嫂用長刺的杉樹攔路,放了鞭炮遞上紅包還不行,一定要對歌,對不上來可進不了村子。畲族的山歌遠近聞名,畲族的山歌是用獨特的畲語演唱的,且用假聲歌唱,曲調很特別。在現場,男女雙方你來我往,歌聲在山間環繞不絕。

  風趣的 灶前禮數

  依照習俗,男方挑來了辦喜筵的酒和食物,赤郎(伴郎)要在女方家裡做飯。這頓飯可不是輕易能做的。赤郎下廚的炊具被女方姑嫂藏了起來,她們要赤郎吟《借鑊歌》,每吟一物,姑嫂們才拿出一物,直到她們認為 禮數週全 後,才告一段落。

  做飯時,赤郎必須眼明手快,一手提肉一手涮鍋,迅速地把肉放在鍋裡,蓋上鍋蓋。否則站在灶後的姑嫂們的惡作劇會忙得赤郎一次次地涮鍋。扮成赤郎的遊客在重重考驗之下,手忙腳亂,引來周圍一片歡笑。

  俊俏的 潑妮仔

  在一番考驗之後,就是熱鬧的宴席。席間,滿眼都是穿著傳統畲族服裝、帶著頭飾的 潑妮仔 (畲族少女)。畲族女子的頭飾十分精緻,前端豎起呈錐型,用銀製的鏈子作為裝飾,一直垂至兩鬢。畲族姑娘喜歡穿顏色鮮豔的本民族服裝,每件衣服的邊上都鑲著金邊。遊客與畲族少女一起圍成圈,跳起畲族的 釀酒舞 。年輕的女孩整晚唱著山歌,跳著舞蹈。美麗的銀製頭飾在夜光裡舞動,將美麗的 潑妮仔 映襯得更美。

畲族——命名習俗

  畲民命名取正名外,還有奶名和譜名。奶名即乳名或小名。常因保護神的不同甘共苦而分別冠以“石”(石將軍)“奶”(奶孃陳靖姑)、“佛”(神佛)等字。修宗譜進取的名字中譜名,見於靈堂神主牌、墓碑。譜名的命名物件按世系、排行而定,由諱名(世名)、字、行第三者組成。一般每一世(代)同輩用同一個字頭。行每同一輩按出生年月時辰先後依次排列以“念、大、小、百、千、萬、”字,週而復始迴圈使用,叫“暗行”。其排行用字則為:“雷姓缺‘念’,鍾無”‘千’,男人無‘一’,女無‘二’,藍姓五六兩樣生。”按族內規定雷姓排行僅用“大、小、百、千、萬”五字;鍾姓用“念、大、小、百、萬”五字;男丁排行序數從二開始,如“藍念二郎”、“藍念三郎”等;女丁排行從一開始,要缺二,如“藍念一娘”、“藍念三娘”,要把“一郎”和“二孃”讓給未滿16歲就夭折的男女。 畲族譜名帶有神秘性,晚輩對自身諱字行第不得面知,僅在祭祖或重修宗譜時開啟才能閱看。因此,某人逝世時,親屬要向族長索取譜名;對於外嫁女人,生前做“壽材”(棺木)需要“名行”與“暗行”時,她的史弟向族長索要,族長將其行第寫明用紅紙封好。待舉行灑宴時,外甥再將紅紙包安置在“棺木”內,俗稱“討位”。紅紙包要待棺木主人逝世時才能啟封。女性生前工是未做棺木,死後,外甥要脆在母舅面前為母親“討位”。


——喪葬習俗

  畲族人幾享年50歲以上死者為壽終正寢。整個喪葬之禮與婚禮場面同樣熱鬧,俗稱“老喜喪”。先為死者梳洗更衣,孝男孝女執陶罐到溪河邊,點燃三支香,燒化紙錢唱〈〈買水歌〉〉。唱完。向河裡舀水,俗稱“買水”。舀水時,死者是男,要舀順流水,以示男在天;是女,要舀逆流水,以示女居地。清水舀回後,要放在火爐上暖幾分種,用 ...

——節氣習俗

  畲族的節日多為懷念、崇拜祖先和神靈而設。 春節∷ 其習俗與漢族習俗大致相同。 祭祖節∷ 每年農曆正月十五日,舉行祭祖活動。畲族村寨建有宗祠、支祠或祖寨。內供畲族祖先的祖牌,有的還塑有藍姓和雷姓始祖的塑像,祠內擺有龍頭杖、香亭、香案、香爐等。祭祖開始,先放神銃三響,鞭炮連聲,鑼鼓喧天,祭案上擺供茶酒三牲。凡 ...

浙江二月二龍抬頭習俗

  浙江畲族地區,每年農曆二月初二日人們備祭品祭祀土地爺等神,以保佑鄉人平安。故當地有俗語謂:“二月二,殺雞請土地。” 農曆二月二吃芥菜飯是溫州民間廣為流傳的習俗,並有“吃了芥菜飯不生疥瘡”的說法。舊時,老百姓生活貧困,衛生意識淡薄,再加上缺醫少藥,皮膚病(如疥瘡)患者多,且易傳染。芥菜含有大量的葉綠素及維 ...

普米生育習俗

  普米族繪畫資料(網路)   生命的誕生對於每個民族來說都有重要的意義,各個民族不同的風俗習慣和宗教文化會造就不同的生育文化。普米族是主要聚居在滇西北地區的少數民族,有著獨特而神秘的生育習俗。   普米族婦女孕期有許多禁忌,諸如不讓懷孕的婦女吃兔肉,否則生下來的孩子會缺唇或豁唇;不能吃生薑,也不能與男人同床 ...

始興的婚戀習俗

  畲族婚姻普遍實行一夫一妻制。一般同姓不婚,都在本民族內部盤、藍、雷、鍾四姓中自相婚配。由於姓氏少,加上居住分散,故同姓不同房的或五輩以外的也可以通婚,但比較少見。昔日,畲族青年男女婚前有戀愛的自由。一般透過對唱山歌來選擇伴侶。過去一般都是早婚,在14—15歲就開始結婚,最遲不超過17—18歲。20歲以上結 ...

三月三是什麼節日 三月三的習俗

  畲族三月三是什麼節日 畲族三月三的習俗   農曆三月初三是畲族人民的傳統節日。每年三月三前後,畲民聚集的地方張燈結綵,旗蟠飄揚,鞭炮震天,身著節日盛裝的畲族人民從大村小寨潮水般擁來,山歌對唱、祭祀舞蹈、民俗表演、體育競技等活動熱鬧月卜凡。   畲民對畲族三月三的重視程度,與春節相比有過之而無不及。每年這一 ...

的傳統節日是什麼 有哪些民間習俗活動

  在中國是一個多民族的社會,每個民族都有自己本民族的特色,自己民族的文化以及傳統節日。那麼畲族的傳統節日是什麼呢?有哪些民間習俗活動呢?接下來就跟隨本期的少數民族的節日一起來看看吧!   畲族的傳統節日   年節   也叫春節,是畲族最隆重和熱鬧的節日。從農曆12月24日的“祭灶”、“送神”畲族就開始過新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