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仁不讓於師字詞解釋
當仁不讓於師字詞解釋
1、【原文】 子曰:“當仁,不讓於師.”
2、【譯文】 孔子說:“面對著仁德,就是老師,也不同他謙讓.”
3、“當仁不讓於師”是一個特殊句式(介賓狀語後置).這裡的“於”表示介紹動作行為的物件,可譯為“向、對”。
4、孔子說:“遇到可以實踐仁道的機會,對老師也不必謙讓。”
當仁不讓於師字詞解釋
1、【原文】子曰:“當仁,不讓於師.”
2、【譯文】孔子說:“面對著仁德,就是老師,也不同他謙讓.”
3、“當仁不讓於師”是一個特殊句式(介賓狀語後置).這裡的“於”表示介紹動作行為的物件,可譯為“向、對”。
4、孔子說:“遇到可以實踐仁道的機會,對老師也不必謙讓。”
登泰山記重點字詞解釋
1、陽:山的南面。
2、汶(Wèn)水:也叫汶河。發源于山東萊蕪東北原山,向西南流經泰安東。
3、濟水:發源於河南濟源縣西王屋山,東流到山入海東。後來下游被黃河衝沒。
4、陽穀:指山南面谷中的水。谷,兩山之間的流水道,現在通稱山澗。
5、當其南北分者:在那(陽穀和陰谷)南北分界處的。
6、古長城:指春秋時期齊國所築長城的遺址,古時齊魯兩國以此為界。
7、日觀峰:在山頂東巖,是泰山觀日出的地方。
8、以:在。
9、乾隆三十九年:即年。
10、乘:趁,這裡有“冒著”的意思。
11、齊河、長清:地名,都在山東省。
12、限:門檻,這裡指像一道門檻的城牆。
13、泰安:即今山東泰安,在泰山南面,清朝為泰安府治所。
14、丁未:丁未日(十二月二十八日)。
15、朱孝純子穎:朱孝純,字子穎。當時是泰安府的知府。
16、磴(dèng):石級。
當仁不讓於師原文註釋翻譯
1、子曰:“當仁,不讓於師。”語出《論語·衛靈公》。意為在“以仁為己任”而尋求真理的時候,凡是不合乎仁的,必須據理力爭,就是有老師在面前,也決不能遷就退讓。
2、這段是孔子的名言,為所有行仁道、為壯舉、力求上進的人鼓足了底氣。在仁面前,眾人平等,不必謙讓於師長。 ...
當仁不讓於師什麼意思
這句話,出自《論語·衛靈公》中,子曰,當仁不讓於師。朱熹作過一個註釋當仁,以仁為己任也。雖師亦無所遜。言當勇往而必為也。蓋仁者,人所自有而自為之,非有爭也,何遜之有。所以當仁不讓於師應該解釋為,擔當實現仁道的重任,即使和老師相比,也不遜色。 ...
當仁不讓於師文言知識
1、子曰:“當仁不讓於師。”
2、古今義
原意為孔子:“面對著仁德,就是老師,也不同他謙讓。”當仁不讓=當仁不讓於師,出處是一樣的,只是經過簡化了。意思有了些延伸:原指以仁為任,無所謙讓。後指遇到應該做的事就積極主動去做,不推讓。
3、通假字
君子一言以為知,“知”通“智”。
道之斯行 ...
當仁不讓於師特殊句式
1、當仁不讓於師是狀語後置句。當仁:面對仁德,不讓於師:不同老師謙讓。正確句式應為:當仁,於師不讓。
2、現代漢語中狀語置於謂語之前,若置於謂語之後便是補語。但在文言文中,副詞、形容詞、動詞片語、介賓片語等用在謂語後面(如果謂語後面有賓語,則用在賓語後面)。 ...
當仁不讓於師註釋
1、當仁不讓於師釋義:遇到可以實踐仁道的機會,對老師也不必謙讓。
2、其是孔子的名言,為所有行仁道、為壯舉、力求上進的人鼓足了底氣。在仁面前,眾人平等,不必謙讓於師長。
3、其出自:《論語·衛靈公》載:“子曰:‘當仁,不讓於師。’”朱熹注曰:“當仁,以仁為己任也;雖師亦無所遜。言當勇往而必為也。” ...
杞人憂天的譯文及字詞解釋
1、杞人憂天譯文:周代諸侯國杞國,是中華大地上一個古老的方國,其歷史最早可追溯到夏朝初年。西周末杞為宋滅,杞武公十一年杞國從雍丘遷都至齊、魯之間的淳于一帶,重建杞國。杞國有個人擔心天會掉下來,老是怕天塌下來,以至於吃不下飯睡不好覺。
2、字詞解釋:比喻不必要的或缺乏根據的憂慮和擔心。 ...
登泰山記重點字詞解釋
1、陽:山的南面。
2、汶(Wèn)水:也叫汶河。發源于山東萊蕪東北原山,向西南流經泰安東。
3、濟水:發源於河南濟源縣西王屋山,東流到山入海東。後來下游被黃河衝沒。
4、陽穀:指山南面谷中的水。谷,兩山之間的流水道,現在通稱山澗。
5、當其南北分者:在那(陽穀和陰谷)南北分界處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