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earch

登人民俗風情

登人民俗風情

  登人族分佈在林芝地區察隅縣境內。從衣著看,一般都戴一對銀質長耳鼓,頭戴護額,頸項掛串珠或銀飾,穿筒裙,赤足;男子頭上都盤著長長的黑帕,戴一種銀耳環。

  他們住木結構二層閣樓,上層住人,下層飼養家畜、家禽。婚姻主要是父權制下的一夫一妻制。無論男女都酷嗜菸酒。喪葬方式有土葬和火葬兩種,忌諱水葬。登人有自己的語言,屬漢藏語系藏緬語族,無文字,以刻木、結繩、擺木棍(樹枝)記事。登人信鬼不信神。

紐西蘭毛利人的民俗風情

  紐西蘭是一個美麗的國家。生活著部分土著居民--毛利人。他們深深影響著這個國家,毛利人的碰鼻禮和紋面廣為我們所熟悉

  紐西蘭毛利人的民俗風情

  毛利人約於一千年前由太平洋中部,從傳說中的哈瓦基乘木筏遷徙至此,並從此定居。今天,生活於城市的毛利人,依然繼承了毛利的傳統文化。他們對族人聚首的時刻,如葬禮尤為重視,分散各地的家人都珍惜會面的難得時刻,總趁機回鄉。說毛利人一旦離開人世,便會與祖先會合,並憑著他們賜給的力量,賦予子孫精神力量與指引。毛利人極重視他們的傳家寶物,如權杖、綠玉項鍊等,深信它們蘊藏看祖先的靈氣。他們會將這些家傳之寶傳給世代子孫。過去,毛利人與他們居住的環境有極密切的關係,並創造及流傳著許多相關的神話傳說,如森林之神及大海之神等。透過傳統歌曲舞蹈流傳坊間,成為今日毛利文化不可或缺的一部份。《懷唐伊條約》的簽訂,保留毛利人的土地及其他資源的擁有權,使這種獨有民族的文化精粹得以儲存,現在成為紐西蘭一大旅遊特色。

  在紐西蘭,你會時刻感覺到毛利文化的存在,一個民族的文化深深地影響了整個國家的生活。同樣,其中毛利人的碰鼻禮和紋面廣為我們所熟悉。

  毛利人是天生的藝術家,尤其對音樂和舞蹈有獨到之處。從傳教士那裡學習讚美歌的旋律和和聲,再經過巧妙的運用,發展成毛利人明朗愉快的音樂。和夏威夷草裙舞類似的毛利歌舞,除了在羅沱路亞以毛利音樂表演外,在紐西蘭的節日慶典上,也是主要的。

  除了音樂和舞蹈外,在美術方面,木雕也表現了毛利的文化特徵,無論是獨木舟上的雕刻,城塞村入口處的雕刻,集會場所前面及周圍的雕刻等,皆充分顯示了毛利人將雕刻藝術融入日產生活中。而目前這種木雕品已成為贈送他人的最佳禮物。

  毛利人木雕工藝出眾,石雕手藝也不錯。最著名的是在紐西蘭綠石上雕刻提基神像,該綠石被毛利文化視為護身符,是非常珍貴的。

  遊客可拜訪一戶毛利族會堂,觀賞毛利傳統迎客儀式。每一戶毛利會堂皆由家園的老樹沃卡巴巴所雕琢而成。

福建寧化縣客家人“七月半鬼節”的民俗風情

  七月十五中元節,在寧化客家地區民間又稱為:“七月半”,“月半節”,“鬼節”等。對它的考察有助於我們瞭解客家人的精神文化世界,同時可以使我們更深的體會客家民俗中中原文化與地方文化的交叉和融合。此外,還有利於海峽兩岸的彼此瞭解和文化上的認同。這是因為臺灣客屬同胞與寧化石壁有著密切的關係,今日臺灣的客家人的衣著,飲食,住房建築,婚喪民俗等,均與寧化居民有著許多共同或相似之處。同時透過對“鬼節”的調查,有助於取其精華,棄其糟粕,更好的引導人們開展風俗活動,建設一個健康向上的和諧社會。

  寧化在海內外遐邇聞名。有詩人曾經唱到;“寧化、清流歸化,路隘林深苔滑。”客家民系是漢民族一支系統分明,富有特性的支系。客家先民主要是中原漢人,他們歷經戰亂,輾轉遷徙不斷在新的環境中求生存,圖發展,從而既承襲了中原文化,又接受當地居民的影響。久而久之便逐漸形成了一種較為獨特的風俗習慣。寧化純屬客縣,寧化石壁地處閩西,與江西省石城縣毗鄰,被公認為世界客家祖地。

  由於長途的遷徙,共同的生活經歷,客家人有強烈的血源意識,對自己的祖先充滿了無限的尊敬和崇拜。寧化客家人把列祖列宗統稱為“公太”,“婆太”。認為沒有祖先就沒有自己,因此把祖先看作最可靠的,最有力的精神寄託所在,在寧化的每一個家庭都把祖宗與天、地、各類菩薩等供奉在一起,享受常年的祭祀香火。在日常生活中,寧化人每天早上飯蒸熟後,要用木製的小飯杓盛一杓熱飯,倒扣在碗中,放置在祖宗的神位前已敬列祖列宗。而農曆七月十五更是專門祭祀祖先的節日,意義十分重大,家庭成員中的每一個人都行動起來,齊心協力過好這個節。

  橫鎖村位於寧化縣的南部,距縣城8公里,距石壁鎮20公里。全村以吳姓居多,大多是客家人。臨近5公里的山裡有一村子,叫青洲亢,全村均為少數民族——畲族。從地理方位來說,橫鎖村是漢族和畲族相交的地方,使其地方風俗更具交融性和代表性。


加拿大風情和習俗

  加拿大是北美洲北部國家,面積居世界第二位。人口2,700多萬,是世界上人口密度較小的國家。加拿大   為移民國家,英裔居民佔42%,法裔居民佔27%,還有其它歐洲國家後裔;土著居民為印地安人和因紐特人   。華人約80萬。英語和法語同為官方語言。信奉天主教的居民佔47.3%,信奉基督教的居民佔41.2%。 ...

香港特有的民俗風情

  香港是一個現代化的大都市,不過,細心的觀眾可能會從很多電視劇裡發現一些很傳統的習俗,比如漁民出海時的祭拜儀式、婚嫁儀式中的 上頭 、古老宗族中的點燈儀式等等,這些與香港及華南地區四個主要族群多采多姿的生活習俗有著密切的關係。流傳到今天,有的已經消失,有些簡化後仍然儲存下來。今天就帶您去體驗一下香港本地民間 ...

回族民俗風情

  回族,是中國少數民族中人口較多的民族之一。主要聚居於寧夏回族自治區,在甘肅、新疆、青海、河北以及河南、雲南、山東也有不少聚居區。回族在元代開始進入雲南,全省有回族人口55.9萬餘人,佔中國回族人口的6.31%。分佈廣泛,各市縣都有回族居住。主要聚居在交通沿線的城鎮和附近村寨,具有大分散、小聚居的特點。   ...

衛氏大宗祠外擬建嶺南民俗風情

     恢弘又滄桑的“紅祠堂”心和衛公祠。      衛氏大宗祠裡的燕子斗拱是皇親國戚才能建造的,廣州僅一座。   瀝滘四座古祠新定為“文保” 原改造方案有望調整   海珠區瀝滘村“城中村”改造中,規劃的回遷房擬主要分佈在地鐵3號線以西和南洲水廠東側兩個區域,共計數十座高層樓宇,而衛氏大宗祠外擬建嶺南民俗風 ...

民俗風情自芬芳

  近年來,黎川縣在“一村一品”文化建設中,因勢利導,充分利用悠久的歷史文化傳統推動新農村文化建設,注重保持農村歷史文脈和地方建築文化特色,突出人與自然的和諧,打造一批有特色的農村文化,滿足了廣大農民群眾日益增長精神文化需求,有效促進農村整體的和諧發展,使黎川農村——      圖為湖坊村“坐戲盤”民俗文化活 ...

雲南瑤族民俗風情

     有著悠久歷史和燦爛民族文化,能歌善舞、勤勞勇敢的瑤族共有213.4萬多人,瑤族人民世代生息在祖國南方的廣西、湖南、雲南、廣東、江西、海南等省區的山區,是中國南方一個比較典型的山地民族。 這裡雨量充沛、森林茂盛,自然資源十分豐富,有得天獨厚的植物、動物、礦藏等資源。如有“綠色寶庫”之稱的江華瑤山,號稱 ...

"參之鄉"撫松:深山難覓採參 民俗遺產瀕危

  “第五屆網路媒體吉林行”成員日前赴撫松縣採風。撫松有“人參之鄉”的美譽,全縣去年人參總產值達到40.83億元。不過,隨著時代的變遷,被列入國家級“非遺”的採參習俗,而今已很少再現。   撫松縣是中國的“人參之鄉”,人參面積及產量均居全國之首。人參是撫松的名片,已成為當地的主導產業。2010年,全縣人參總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