貓虎形狀相似,故貓舞又稱“虎舞”,流行於桃江縣。表演時,由一兒童扮“虎”,身著虎皮紋衣褲,頭戴虎盔;另一成年男子扮“武士”;手持鋼叉,“虎”由鋼叉導引,每逢入戶,即翻跟斗躍人堂屋,而後盡情翻舞,或隨叉跳躍,或依叉伏地;周圍則由另一部分人表演拳、刀、槍、棒,各顯身手。兩者相互配合,十分熱鬧。到表演結束,“武士”舉叉指向門外,“虎”即伏叉上,由“武士”託著跨出大門,以示伏“虎”取勝。
貓虎形狀相似,故貓舞又稱“虎舞”,流行於桃江縣。表演時,由一兒童扮“虎”,身著虎皮紋衣褲,頭戴虎盔;另一成年男子扮“武士”;手持鋼叉,“虎”由鋼叉導引,每逢入戶,即翻跟斗躍人堂屋,而後盡情翻舞,或隨叉跳躍,或依叉伏地;周圍則由另一部分人表演拳、刀、槍、棒,各顯身手。兩者相互配合,十分熱鬧。到表演結束,“武士”舉叉指向門外,“虎”即伏叉上,由“武士”託著跨出大門,以示伏“虎”取勝。
俗稱“耍龍燈”。春節、元宵或其他重大喜慶節日時流行。益陽境內流行的“龍”,多用竹木布紙彩扎,有9~15節不等,每節皆置木柄,舞動時人各1柄,前有綵球引路,作龍戲珠狀。龍舞分“翻龍”∫絞龍”兩種。舞動時,鑼鼓、鞭炮齊鳴,氣氛熱烈。另外還有兩種“龍”,一為龍身較長、節數較多的“擺龍”,節內燃燈,只擺不舞;一為稻草編扎的“草龍”,表演者多為少年兒童。20世紀80年代後,隨著文化事業的全面開禁,益陽各種“龍燈會”“龍舞賽”頻頻舉行,重大節日時尤甚。但沿襲舊法者多,創新者少。
地花鼓又稱“對子花鼓”。清同治年間開始在益陽流行。多於春節或重大喜慶節日演出。分一旦一醜單花鼓,二旦一醜雙花鼓和多且一醜或多旦多醜群花鼓幾種。當地人稱醜為“小花臉”或“三花臉”,頭戴無邊草帽,系白裙,執青摺扇,演出時多走矮子步。旦著綵衣裙,戴鳳冠,演出時一手舞巾,一手舞扇,多走搖步、膛步、雲步和閃步。向有“旦角風擺柳,丑角巴地梭”的說法。最具特色的舞蹈組合動作為“車窩子”,分為單雙窩子、滾筒窩子、陰陽窩子等數種。按音樂分,又有弦子花鼓和嗩吶花鼓兩種。伴奏樂器以鑼鼓、嗩吶和大筒為主,唱詞多為七字句。主要曲目有《望部》、《對花》、《十鏽》、《送子》、《挨角》、《比古》、《月照山》等。地花鼓表演時,四周圍以龍舞者叫圍龍花鼓。新中國成立後,經過挖掘整理,益陽的地花鼓有較大創新。1963年,地區群眾藝術館編印地花鼓專輯,供各縣、市選用。1980年,益陽市舉辦地花鼓專業人員培訓班,透過廣泛徵集和整理,編成《益陽地花鼓》專輯,收有《十杯酒》、《拖地板》、《紅燈歌》等26個曲目。安化縣創作的《老伴瞧山》、《偏偏愛你作田哥》等,深受群眾歡迎,曾獲湖南省文化廳嘉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