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earch

禪修入門:禪修經典佛經目錄

禪修入門:禪修經典佛經目錄

  禪修是一種源自佛門的修行方法,在現實生活中的意義十分大。其實,學習禪修最重要的一點和了解佛經也有很大關係,這是禪修境界能夠提升的基礎。那麼,都有哪些景點佛經是可以做禪修入門呢?到禪修文化中瞭解吧。

  《阿毗達摩概要精解》

  《清淨道論》

  《內觀基礎》(馬雜湊尊者著)

  《禪修入門》(隆波帕默尊者著)

  佛說阿彌陀經

  佛說觀無量壽經

  大方廣圓覺陀羅尼經

  維摩詰所說經

  解深密經

  阿難問事佛吉凶經

  佛說無量壽經

  地藏菩薩本願經

  妙法蓮華經觀世音菩薩普門品

  四十二章經

  佛說父母恩重難報經

  般若波羅蜜多心經

  六祖壇經

  妙法蓮華經

  佛說阿彌陀經

  般若波羅蜜多心經

  佛說般舟三昧經

  金剛經

  《六祖壇經》自序品第一

  《六祖壇經》般若品第二

  《六祖壇經》決疑品第三

  《六祖壇經》定慧品第四

  《六祖壇經》妙行品第五

  《六祖壇經》懺悔品第六

  《六祖壇經》機緣品第七

  《六祖壇經》頓漸品第八

  《六祖壇經》護法品第九

  《六祖壇經》付囑品第十

  摩訶止觀卷第一

  摩訶止觀卷第二

  摩訶止觀卷第三

  摩訶止觀卷第四

  摩訶止觀卷第五

  摩訶止觀卷第六

  摩訶止觀卷第七

  摩訶止觀卷第八

  摩訶止觀卷第九

  摩訶止觀卷第十

  楞嚴經【卷一】

  楞嚴經【卷二】

  楞嚴經【卷三】

  楞嚴經【卷四】

  楞嚴經【卷五】

  楞嚴經【卷六】

  楞嚴經【卷七】

  楞嚴經【卷八】

  楞嚴經【卷九】

  楞嚴經【卷十】

  華嚴經【世間淨眼品第一之一】

  華嚴經【世間淨眼品第一之二】

  華嚴經【盧舍那佛品第二之二】

  華嚴經【盧舍那佛品第二之三】

  華嚴經【四諦品第四之二】

  華嚴經【淨行品第七】

  華嚴經【賢首菩薩品第八之二】

佛經故事:禪修靜坐

  在世界上宗教林立,西方比較多的人信仰基督,而東方更多的人信仰佛教,佛教作為我國非常重要的宗教之一,教義已經是深入人心,就算不是信徒,也是相當的瞭解,而有關禪修更是在各個影視作品中浮現,本期佛經故事為你解說禪修靜坐的故事。

  明朝末年時,有一位出家比丘,大清早便望著山門發楞,他時而走到門口,時而徘徊在禪堂前,一副坐立不安的樣子;原來比丘心中正想著:“在這裡參禪打坐已經八年了,也該到各處參學,反正都是用功,增長一下見聞,也沒什麼不好。”想著、想著拿定了主意,趁著天還亮著,匆匆忙忙打點了簡單的行囊,便出了山門,往下山的路疾行而去。

  不知不覺太陽已西下,比丘正巧行經到半山腰的地方,附近連一戶人家都沒有,眼看天色已昏暗,只好就近找了一塊平坦的大石,倒頭便睡。

  睡著睡著,耳邊忽然傳來一陣婦人的啼哭聲,比丘心中納悶著:在這荒山裡,怎麼會有人半夜在這裡哭?循著哭聲看去,原來人就在石頭旁邊的草叢中。比丘慈悲地問著這位婦女:“老人家,大半夜的,怎麼一個人在山裡哭?有什麼事讓你想不開?山裡不安全,我看你明天一早趕快回家去吧,省得家人擔心。”沒想到老婦人哭得更傷心。“怎麼,我說錯了嗎?先別哭,你說說看,也許可以幫上一點忙。”

  老婦人哽咽地說:“我沒有家,我是出來找我兒子的。”

  比丘心想雖然這位老婦人沒家,不過還好有個兒子,這就有辦法幫她了。“那你兒子在那兒?”

  比丘話剛結束,老婦人哭得更大聲,比丘這時趕緊安慰老婦人,好不容易才讓老婦人止住了啼哭,於是老婦人開始述說她的遭遇:“不瞞您說,我不是人,我是冥界的鬼魂;在世作人時為了生活,養兒育女,造了種種惡業,所以死後墮到地獄中,我和其他罪人們每天被獄卒用鐵叉推到血湖受刑,日夜不曾停止。”

  比丘這時好奇地詢問:“那找你兒子做什麼呢?他能救你嗎?”

  老婦人接著又說:“原先我已經不用在地獄受苦了;獄卒們告訴我,因為我的兒子出家修行,安住在道場,並且每日禪修靜坐,精進辦道,所以仗此功德,赦免我在地獄的惡刑。”

  “那不是很好嗎?”比丘又問,婦人停頓了一下,顫慄地說:“可是就在今天,獄卒們又來捉我了。”說到這裡,老婦人忍不住又開始哭泣,比丘勸慰著:“這倒是奇怪,你先別哭,把話說清楚,我才能幫得上忙。”

  老婦人幽幽地說著:“獄卒們說我兒子已離開道場,退失道心,所以限我三日內,回到那腥臭汙穢、苦不堪言的血湖繼續受報。哇……”婦人此時想到還要再回到哀號聲不斷、受極大苦的地獄,便再也忍耐不住地放聲大哭了起來。

  這時候比丘心中開始有了一些些疑惑,便問:“老人家是那裡人氏?叫什麼名字?”

  婦人答非所問的說著:“只有他回道場安住,繼續用功,我才能脫離地獄的業報,只要找到他就好。”

  “老人家先別傷心,你總得說個姓氏,才有辦法找人。”經比丘這麼一提醒,婦人才回過神似地一一告訴比丘。

  比丘一聽,羞愧地喊著:“娘!我正是您要找的不孝子”,便悲慟地哭了起來;就在這時候老婦人突然消失了蹤跡。

  此時比丘生起大慚愧心,有所省悟的自語著:“原來我在道場參禪用功的功德,可使得母親不用受地獄罪報。今日因自己的妄想,懈怠放逸,而離開常住,卻連累往生的母親受地獄的苦報。我連基本作人的孝道都沒有盡到,還參個什麼學,談什麼修行?”

  眼看著天色微微露出魚白,比丘便邁開腳步循著來時路往回走。回到寺中立即慚愧懺悔、痛改前非,發願日夜精進禪修以報母恩。後來這位比丘明悟心地,成為當代的大善知識,其所度化的僧俗四眾弟子不計其數。有一天,往生的母親託夢告訴法師:“因為您修行的功德,我已得生人道了,特來感謝。”

  省思

  禪修靜坐的功德實殊勝、難思議,古德雲:“若人靜坐一須臾,勝造恆沙七寶塔,寶塔畢竟化為塵,一念淨心成正覺。”透過禪修靜坐,幫助我們返照自心,進而達到無念、無住、無為的境界,才能以清淨智慧利益眾生,此方為真實報恩者。

禪修文化:虛雲禪師禪語瞭解

  虛雲禪師被譽為五宗法脈之禪宗泰斗,一生為佛教界做出了巨大的貢獻,無論是重興寺院還是培養儲備大量高僧,都有十分重大的作為。今天,要透過禪修文化介紹的是關於虛雲禪師的禪語,讓我們一起去了解吧。

  1、“凡學佛貴真實不虛,盡除浮奢,志願堅固,莫貪神通巧妙,深信因果,懍戒如霜,力行不犯,成佛有日,別無奇特。本來心佛眾生原無差別,自心是佛,自心作佛,有何修證?今言修者,蓋因迷悟之異,情習之濃,謬成十界區分。

  倘能了十界即一心,便名曰佛。故不得不盡力行持,消除惑業,習病若除,自然藥不需要。古云,但盡凡情,別無聖解。喻水遭塵染,一經放入白礬,清水現前。

  故修學亦如是,情習如塵,水如自心,礬投濁水,濁水澄清。凡夫修行,故轉凡成聖也。”

  2、“要知今日之人,未能進步者,病在說食數寶,廢棄因果律儀,此通弊也。若禪者以打成一片之功夫來唸佛,如斯之念佛,安有不見彌陀?如唸佛人將不念自念寤寐不異之心來參禪,如斯參禪,何愁不悟?總宜深究一門,一門如是,門門如是。

  果能如此用功,敢保人皆成佛,那怕業根濃厚,有甚習氣不頓脫乎?此外倘更有他術能過此者,是則非吾所能知也。”

  3、“每嘆學道之士,難增進勝益,多由偷心不歇,喜貪便宜。今日參禪,明日唸佛,或持密咒,廣及多門。不審正助,刻刻轉換門庭,妄希成佛,毫無佛行,造諸魔業,共為魔眷。待至皓首無成,反為訕謗正法。

  古云,‘欲得不招無間業,莫謗如來正法輪。’今逢大士勝會,同心慶祝,各各須識自家觀自在。大士從聞思修,入三摩地。阿難縱強記,不免落邪思。將聞持佛佛,何不自聞聞?反聞聞自性,性成無上道。”

  4、“吾人須是從平實處見得親切,從平實處行得親切,才有少分相應,才不至徒託空言。平實之法,莫如十善。十善者,戒貪、戒嗔、戒痴、戒殺、戒盜、戒淫、戒綺語、戒妄語、戒兩舌、戒惡口,如是十善,老僧常談。可是果能真實踐履,卻是成佛作祖的礎石,亦為世界太平建立人間淨土之機樞。”

  5、“教化人不在於多談,行為好,可以感動人心。如《怡山文》所說‘若有見我相,乃至聞我名,皆發菩提心,永出輪迴苦’。你行為好,就是教化他,不要令人看到你的行為不好,而生退悔心,這會招墮無益。”

  6、“修道如栽田,穀子變秧,插秧成稻,割稻得米,煮米成飯。佛性如種子,眾生本性與佛無異,自心是佛,故曰佛性,這種子和秧稻米飯相隔很遠。不要以為很遠,就不相信這種子會成飯。

  成佛所以要先有信心,即把種子放在田裡,等它發芽變秧,這時間又怕焦芽敗種,錯過時光,就是說修行要學大乘,勿誤入小乘耽誤前途。

  插了秧以後要鋤草,等於修道要除習氣毛病,把七情六慾,十纏十使,三毒十惡,一切無明煩惱都除淨,智種靈苗,就順利長成,以至結果。”

  7、“孔子《論語》二十篇,第一句說:‘子曰學而時習之。’子者,孔夫子;曰者,說也。孔子教人將學過的東西,時常溫習,語默動靜,念念不忘;若所學彷彿大意,功夫就不相應,不究竟了。世法佛法都是一樣,要學而時習之。”

  8、“更須自己勤奮。不可依賴他人。阿難尊者以王子佛弟。舍其富貴。出家從佛。希望佛一援手。即得超登果位。詎知仍須自己悟修。不能假借。”

  9、“蔥蒜五辛。不可進食。為免助長慾念。所謂除其助因。修其正性。更加精勤增進。自能漸次成就。”


的正確方法法之一心念佛

  研究禪修,有很多方法。今天,要透過禪修文化介紹的是關於“一心念佛”這個禪修的正確方法。那麼,接下來,就跟小編一起去了解一下吧,看看你的禪修方法是否有需要進行一定程度的調整和改變。   1、“起行宜辨正助,或唸佛為正,以餘法作助,餘法都可迴向淨土。唸佛貴於心口不異,念念不間,念至不念自念,寤寐恆一,如是用功 ...

請問四八定的具體法~

  四禪:   1、一個人進入欲界未到地定後,如果他的定力越來越深,原本靜下來的身體,慢慢地會感覺到又再動起來;   2、當一個人進入初禪後,就會發現覺、觀的心念很粗,所謂覺就是對境物的感受;觀就是起種種的思想;   3、當他繼續修到三禪,心遠離喜的躁動,就會進入更深的定,他會感受到另一種樂;   4、進入三 ...

生肖為兔的文人學者

  楊修(公元175年~219年),字德祖,今陝西華陰人,是東漢末年的文學家。楊修學問淵博,極聰慧,任丞相府主簿。史載,“是時,軍國多事,修總知外內,事皆稱意”。   楊修是楊震的玄孫,楊彪的兒子,出身世代簪纓之家。《後漢書》說“自震至彪,四世太尉”。為人好學,有俊才,建安年間被舉孝廉,除郎中,後擔任丞相曹操 ...

一句語一種人生的經典句子

  1、不懂得自愛的人,是沒有能力去愛別人。   2、不洗澡的人,硬擦香水是不會香的。名聲與尊貴,是來自於真才實學的。有德自然香。原來別人,好是給自已心中留下空間,以便迴旋。   3、不要刻意的去猜測他人的想法,如果沒有智慧與經驗的正確判斷,通常都會有錯誤的 ...

想不想凡人傳說如何修煉

  我們在玩想不想修真:凡人傳說的時候,可以透過修煉提升修為,要說修為有什麼用,我也不知道,肯定是一種基礎的特性,下面就告訴大家,想不想修真:凡人傳說如何修煉?   首先我們在手機桌面點選想不想修真:凡人傳說遊戲圖示,登入遊戲後,進入到遊戲當中。   然後我們進入到想不想修真:凡人傳說遊戲裡面,點選下面的【修 ...

經典佛經之一華嚴經主要講的是什麼

  華嚴經,大乘佛教主要經典,華嚴宗的立宗之經,是釋迦牟尼成道之後,於菩提樹下為文殊、普賢等大菩薩所宣說。這本經書是經典佛經之一,是學佛者必讀的。那麼,華嚴經的主要內容是什麼呢?一起到佛經大全中看看吧。   《華嚴經》,全名《大方廣佛華嚴經》,是大乘佛教修學最重要的經典之一,被大乘諸宗奉為宣講圓滿頓教的“經中 ...

經典佛經名句大搜羅楞嚴經中的名言

  佛教據記載早在先秦時就傳入中國,那時的前秦對於佛教的到來還是處於牴觸狀態,到了東漢末年開始盛行。在佛經大全中能保留到現在的經文甚是珍貴。那麼今天小編要為大家講的是《楞嚴經》中都有哪些經典名句,希望大家喜歡。   一切眾生,從無始來。生死相續,皆由不知常住真心性淨明體。用諸妄想。此想不真,故有輪轉。   諸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