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earch

羌族特色飲食:洋芋餈粑待客之道

羌族特色飲食:洋芋餈粑待客之道

  每個民族所居住的地方不一樣,因為受其環境、氣候的影響。所以造成每個民族的飲食習慣不一樣。而羌族的飲食偏向於自然與生態的美食,其中大多數都是羌族人民自產的。

  那麼,下面隨小編一起來看一下羌族文化吧!

  羌族飲食的特色與羌族的生活習慣與環境息息相關,總體上而言,羌族食材大多源於自產:以臘肉、玉米、小麥、豆類、洋芋及蔬菜為主食,佐以大山中的野菜與獵物。羌族的主要肉食有豬、羊、牛、雞等,又以羌臘肉最具特色。

  鮮為人知的是,這張羌族的“美食名片”,製作洋芋餈粑的土豆看似簡單,品種選擇卻大有講究。土豆一般選擇當地的品種,因其個小,加上產量不高,現在山外一般很少播種了;時間上,要以二伏天后挖起來的土豆為主,因為那時的土豆已經上了粉,舂出來的土豆泥韌性好。洋芋餈粑的製作方法是:將蒸熟的土豆放入特殊木頭製成的木臼內舂成很糯的土豆泥,稱為洋芋餈粑。煮食時,將洋芋餈粑一一掐製成面塊狀放入鍋中,佐以高山上採來的野菜“飄帶蔥”醃製出的特色酸菜,再放入小塊老臘肉油膘;食用時,可在碗中加入醬油、鹽、蔥等調料,就成了美味可口的洋芋餈粑麵湯。

  在羌族林林而群、種類繁多的飲食習俗中,洋芋餈粑麵湯只是最有代表性的美食之一,但它卻幾乎濃縮了羌族美食的主要特點:由於長期以來生活自給自足,羌族特色的美食主料大多源於自產;在烹製土豆、玉米等粗糧時,智慧的羌族粗糧細作,獨創出許多精細的加工方法;由於地處高山寒帶,天陰霧重,羌族偏愛酸食,以去溼驅寒;從大山中採集而來的眾多野菜,成為羌族獨具匠心的原料。這些特色的綜合運用,使得自然與生態,成為羌族美食文化最為顯著的特色。

  您可能還喜歡:

  苗族酒文化,苗族飲酒習俗

  盤點苗族節日文化大全

  源遠流長的回族宗教音樂

  回族的宗教信仰,你知道嗎?

羌族特色美食:羌族十三花是什麼?

  說起我國的少數民族,就不得不說他們的飲食文化了,各具特色。而今天小編要與大家分享的就是羌族的“十三花”,可能很多人都沒聽過,不過不要緊,一起到羌族文化中看看所謂的十三花是什麼吧。

  北川羌族長期以來形成的各類喜慶宴席模式,根據家庭經濟狀況和原材料擁有的具體情況決定其檔次和形式。凡修房造屋、婚喪壽慶,席桌上的配菜、盤、碗都有規定,下酒菜、下飯菜大體分開,其形式多為“十三花”(即十三個菜),下酒菜“十三花”,即以臘肉為主的五葷幹盤子加核桃花、豆腐乾、野生菜菌為主的四素,另加三個炒菜、一個工藝性品碗。

  下飯菜“十三花”,即最簡單也不低於四葷,好一點的就以全雞、全魚、全肘、燒白、龍眼、甜肉等六至八個葷菜,其餘以比較名貴的野菜、野菌配足“十三花”。

  上菜、開席、撤席均有規矩,違者視為對客人不敬。開席時晨一到,支客司宣佈上菜,先上堂屋正中一桌帶品碗的“十三花”,即可,主人開始敬神、鳴炮、燒香、招呼祖老先人就位,然後將品碗回籠。待各席桌上擺好九個幹盤子、餐具等,支客司向眾親有宣佈設宴目的,並按客人的不同身分(輩分)的高低按上下左右順序入席就餐、鳴炮。

  每桌由支客司安排一名主方客人坐正面右側下角陪客斟酒,待客人全部入座後,隨之上炒菜三盤;待酒過三旬,上品碗、鳴炮,支客司代表主家向客人致詞,並由主人分別向客人敬酒,邊敬酒邊唱酒歌,敬酒完畢,便將菜盤全部收撿,再上下飯菜“十三花”,陪客不斷向客人勸菜,直至客人酒足飯飽;待所有客人全部下席後,方可撤席。

黎族的待客之道

  世居在美麗富饒的海南島上五指山的黎族人民,對待來賓獨具特色。主人先取檳榔盆,讓客人吃檳榔,表示歡迎。接著,主人把客人隨身攜帶的東西拿進屋保管好。然後,安排客人休息,主人開始做飯菜。若是女客,先吃飯後喝酒,如果是男客,先飲酒後吃飯。在酒席上有規矩,不能亂坐,要面對面就坐。接待客人以殺雞佐酒為厚禮。佐飯菜不重視,只要有酒醉就認為以禮相待。

  有的地區,待客禮節很特殊,主人不陪客人吃飯,認為主人在場,客人會講客氣,吃不飽飯。若是女客到黎家,不能在一家吃飽,必須留有餘地,好應酬其他家主人的邀請,這樣才算客人有禮節。是男客,就沒有這個規矩了,只在一家吃飯就行了。黎族習俗規矩,客人吃完飯,由自己洗滌碗筷,並放回原來的位置。主人請客吃飯,不能將筷子義叉放碗上,交叉筷子是對客人的不尊敬或有意見。也不能將兩根筷子首尾放碗上,倒放意味著是“抬死人棺材的竹槓”,是對客人的極大侮辱,客人則將碗口倒蓋起來,並在上面放一根筷子,表示“埋死人的墳墓”以達到報復的目的,從此,主客就斷絕交往了。

  黎家人向客人敬酒,先雙手舉碗向在座的眾人表示起碗敬酒,客人雙手接過酒並將酒飲盡,接著主人用筷子夾一塊肉送進客人口中,即表示主人有誠意有禮貌。

  客人辭別時,不得由自己拿走行李或其他東西。如果這樣做了,被視為對主人的不尊重,或者是對接待有意見。主人送客,不能在屋內就將東西交給客人,更不能主人在屋內、客人在門外,將東西遞給客人。這樣會被認為主人不許客人第二次進家門。必須將客人送出村寨路口,才將東西給客人,這樣才算有禮貌。

  世居在美麗富饒的海南島上五指山的黎族人民,對待來賓獨具特色。主人先取檳榔盆,讓客人吃檳榔,表示歡迎。接著,主人把客人隨身攜帶的東西拿進屋保管好。然後,安排客人休息,主人開始做飯菜。若是女客,先吃飯後喝酒,如果是男客,先飲酒後吃飯。在酒席上有規矩,不能亂坐,要面對面就坐。接待客人以殺雞佐酒為厚禮。佐飯菜不重視,只要有酒醉就認為以禮相待。

  有的地區,待客禮節很特殊,主人不陪客人吃飯,認為主人在場,客人會講客氣,吃不飽飯。若是女客到黎家,不能在一家吃飽,必須留有餘地,好應酬其他家主人的邀請,這樣才算客人有禮節。是男客,就沒有這個規矩了,只在一家吃飯就行了。黎族習俗規矩,客人吃完飯,由自己洗滌碗筷,並放回原來的位置。主人請客吃飯,不能將筷子義叉放碗上,交叉筷子是對客人的不尊敬或有意見。也不能將兩根筷子首尾放碗上,倒放意味著是“抬死人棺材的竹槓”,是對客人的極大侮辱,客人則將碗口倒蓋起來,並在上面放一根筷子,表示“埋死人的墳墓”以達到報復的目的,從此,主客就斷絕交往了。

  黎家人向客人敬酒,先雙手舉碗向在座的眾人表示起碗敬酒,客人雙手接過酒並將酒飲盡,接著主人用筷子夾一塊肉送進客人口中,即表示主人有誠意有禮貌。

  客人辭別時,不得由自己拿走行李或其他東西。如果這樣做了,被視為對主人的不尊重,或者是對接待有意見。主人送客,不能在屋內就將東西交給客人,更不能主人在屋內、客人在門外,將東西遞給客人。這樣會被認為主人不許客人第二次進家門。必須將客人送出村寨路口,才將東西給客人,這樣才算有禮貌。


十二星座的待客是什麼

  “有朋自遠方來不亦樂乎”,兩千多年前,我們的大思想家孔子就提出了中華的好客美德。時至今日也是一樣,我們總是很重視待客之道。有朋友從遠方來,我們總是會極盡自己所能的來招待對方,只是大家的待客重心不一樣。那麼十二星座心中的待客之道都是怎麼樣的呢,讓我們一起來看下吧。    ...

待客什麼意思

  1、屬於親友的客人:要尊重他,禮遇他,要讓他有賓至如歸的感覺。   2、屬於有關係的客人:例如工商、記者、警察等,要給予善意接待,儘快解決問題。   3、屬於臨時的客人:偶然的訪問,可因人、因時、因事而定,但總要給人歡喜,給人滿意。 ...

待客的基本原則

  待客之道的基本原則是迎送禮讓、細心安排、熱情相待。如果是親友或者是關係比較親近的人,待客時要做到面帶微笑、熱情相迎,如果是職場上待客,要做到禮貌問候、注重禮儀。   當客人來到家裡時,一定要出門迎接,並且面帶微笑,表示熱烈歡迎,適當的時候說說客氣話,不讓客人覺得尷尬和呆板,真誠相待。   中國素有禮儀之邦 ...

特色小吃豆腐腦的飲食文化

  中國小吃一直以來都是外國人餐桌上的嚮往,在他們的印象裡中國味算是人間美味。中國飲食文化源遠流長,博大精深。我們就從中國小吃中最普通的豆腐腦說起吧,它是一道傳統小吃,北方偏鹹食,而南方偏甜食,依據地方口味,各有不同。下面隨小編一起看看中國特色小吃:豆腐腦的飲食文化吧。   由來   淮南王劉安,是漢高祖劉邦 ...

柯爾克孜族待客飲食柯爾克孜族烤全羊

  說起新疆地區的少數民族,大家一定就會聯想到烤全羊,羊肉串等等新疆少數民族的特色美食。烤全羊其實是柯爾克孜族的傳統美食,柯爾克孜人稱其為“卡瓦布”。柯爾克孜族的烤全羊味道鮮美吃起來吃起來外脆內嫩,別具特色。那麼接下來就讓我們一起去見識一下柯爾克孜族文化吧。   新疆解放以前,烤全羊是達官貴人、地主巴依等上層 ...

特色民族飲食哈薩克族食俗

  世界永遠是多姿多彩的,文化也是五彩繽紛的,這樣的世界才是美麗的,如果都一模一樣,就感受不到文化的衝擊,沒有了借鑑和融合,在我國的哈薩克族就有非常講究的食俗,你對哈薩克的食俗有多少了解呢?本期哈薩克文化為你解析。   哈薩克族主要分佈在中國新疆北部。他們大部分從事畜牧業,除了少數經營農業已經定居外,絕大多數 ...

朝鮮族特色飲食文化打糕

  朝鮮族文化豐富多彩,最有象徵性的文化就是飲食。朝鮮族最著名的小吃就是打糕,打糕在朝鮮族很受歡迎,不僅是一種傳統的小吃,而且還蘊含著很多含義。   打糕在朝鮮族人民的心裡佔據很大的位子,人人可以沒肉吃,但不能沒有打糕。下面,大家就隨小編一起看看朝鮮族特色飲食文化:打糕吧。   在秋冬時節,朝鮮民族經常製作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