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earch

舊文化的變革與新文化的融合:滿族服飾

舊文化的變革與新文化的融合:滿族服飾

  明朝時期,滿族從通古斯遷到東北地區時,服裝仍是以布、皮兼用,直到皇太極時期,滿族的服飾才開始有了定製,之後慢慢隨著時間發展。

  那麼,在滿族文化中,滿族服飾是如何變革的呢?一起隨小編來看看吧!

  清代滿族基本都編入八旗,有旗人之稱,故這種滿族男女老少四季皆宜的服裝被人們稱為旗裝。式樣分男女兩種。清初男子旗裝為圓領、大襟、箭袖(馬蹄袖),四面開衩,係扣袢,腰中束帶。四面開衩是為了騎射自如,箭袖是為射箭方便,又可禦寒保護手背。冬季在棉袍外往往套一件長到肚臍、四面開衩、對襟的短褂,俗稱馬褂(滿語鄂多赫)。亦有外套一馬甲(俗稱坎肩)者。清末。由四開衩改為左右兩開衩,箭袖多改為平袖。女式旗裝基本與男袍同,只是在領口、前襟、袖口等處鑲飾花邊,天寒時則外加馬褂或馬甲於袍外。民國年間,旗裝多改為胸襟寬鬆、腰身微緊、臀部稍寬、下襬略收的式樣,這種貼身合體的旗裝,更能顯示出婦女端莊典雅及身段之美。本世紀五十年代末,男式旗裝在滿族聚居區才逐漸廢棄。

  馬蹄袖是清代滿族男女旗裝之袖式,亦稱箭袖。清初,滿族男子所服旗裝,袖口較窄,袖端多加一長可露指的半圓型獸皮(後改布質),因其狀酷似馬蹄而名之馬蹄袖。優點是征戰、打獵時射箭方便,禦寒保護手背。清中期以後,該袖式的服裝漸從便服轉為禮服,便服多為平袖,禮服仍為馬蹄袖。平時多捲起,在辦公事、喜慶節日、拜見上司、叩見長輩時,必須先左後右地放下馬蹄袖,才可行拜見禮。亦有將馬蹄袖用鈕釦繫於便服袖口以為禮服之用者。滿族婦女禮服亦多為馬蹄袖式。民國年間,逐漸不用。

  窩龍帶,亦稱馬甲,實為無袖的馬褂。有領,衣長及腹,多為兩側開衩,在領、襟等邊緣處飾以各色花紋。有對襟、大襟、琵琶襟等式和棉、皮、夾、紗之分。內蒙古的滿族男子多喜琵琶襟式坎肩。其式是將衣襟縫成弧形,即襟從領口至右肩處貼胸而下,但不到底,而又左轉至肚臍處,以致下襟缺一小截,其式是為上下馬方便之故。女式坎肩多為對襟式,對襟下端多為如意頭式,衣緣多鑲以豔麗花邊。清代該服飾窄小,多穿於旗裝內,清末以來尚寬大,多套於旗裝外。因其美觀實用,至今在科爾沁右翼前旗滿族屯滿族鄉及喀喇沁旗十家滿族鄉仍有年長者穿著。

  烏拉是滿族傳統的防寒靴鞋之一。以豬、牛、鹿等獸皮縫製而成。形狀為前尖後圓,鞋幫貫以六個鞋耳,鞋口近腳處墊以襯布,並用一細皮帶聯結靴耳。鞋較寬大,穿用時須在鞋中充墊“東北三寶”之一的烏拉草。由於烏拉質柔量輕,行動自如,既可防寒,又利於軍事征戰及狩獵生活,故得以沿用下來,至今在內蒙古呼倫貝爾市的一些偏僻山村還可見到。

民族服飾欣賞:滿族服飾圖片

  滿族人因以紅纓為傳統帽飾,故而又有紅纓滿洲之稱。滿族是中國最古老的民族之一。其人口在吉林,黑龍江,河北都有分佈。而這個少數民族的服飾會是什麼樣呢?本期中國傳統服飾就帶你一起來看看。 

   

   

  旗裝,滿語稱“衣介”。分為單、夾、皮、棉四種。這種“衣皆連裳”(古代上為衣,下為裳)與漢族的上衣下裳的兩截衣裳有明顯區別。它是滿族男人喜著的服飾,也叫大衫、長袍。滿族男子穿的旗裝,其樣式和結構都比較簡單,原為滿族騎射時穿用的圓領(無領後習慣加一假領)、大襟、窄袖、四面開禊、左衽、帶扣絆、束帶,適於騎馬射獵。

  滿族婦女穿的旗裝,樣式美觀大方,講究裝飾,領口、袖頭、衣襟都繡有不同顏色的花邊,有的多至十幾道,穿起來勻稱苗條,婀娜多姿。有一種女式旗裝叫“大挽袖”,把花紋繡在袖裡,“挽”出來更顯得美觀。滿族婦女所穿旗裝,從樣式到做工都十分講究。

  在旗裝領口、衣襟、袖邊等處鑲嵌幾道花條或彩牙兒,有的還要鑲上18道衣邊才算是美。旗裝的樣式後來發生了一些變化,開禊從四面改成了兩面;下襬也由寬大改為收斂;袖口也由窄變肥,又由肥變瘦,使其穿起來更加合體。

陳佔彪:傳統文化缺位與社會危機

  

  中國傳統文化-古琴

  近年來,重新意識到傳統文化的價值,並有意識地推動傳統文化的復興,已成為學界、官方和民間的共識。傳統文化復興的“必要性”蘊涵在長期以來與傳統文化缺失相關的三大社會危機之中:從文化安全層面看,面臨著開放社會中文化的“失傳”和“失守”問題;從精神慰藉層面看,面臨著物質社會中精神的“空洞”和“空虛”問題;從道德重建層面看,面臨著市場社會中道德的“失序”和“失範”問題。而這三大社會危機的解決都能在傳統文化中找到或多或少的回應,這是復興傳統文化的必要性所在。

  文化安全與文化的“失傳”和“失守”

  我們常常會聽到生物安全、軍事安全、國家安全、能源安全之類的說法。今天資訊交流極為便捷的網際網路時代,出現了一種新的安全觀,即“文化安全”,我們面臨著突出的文化安全問題。倡揚傳統文化以應對中國文化在當代社會的“失傳”和“失守”,有利於強化國家民族的身份認同,維護“文化安全”。

  當我們指稱一個國家一個民族時,雖然會強調其所處地域、種族特徵等因素,但“文化屬性”是更為重要、更為根本的因素。我們向來就有以文化而不是以地域、種族等因素來分別你我、區分中外的傳統。錢穆稱,“中國人言天下,乃指社會人群,興亡則指文化道統。”對中國人來說,一個國家之覆亡往往不在於軍事之失敗,而在於其語言、文化、學術之滅亡,“只要政體不變更,王室推移,無關重要,至於衣冠文物,則為民族文化之象徵,不肯輕變。”兩漢對待匈奴、西羌諸族的招撫懷柔,南北朝時北方士族與諸胡合作都無不是基於此“文化決定論”。

  這樣我們就不難理解知識分子尤其是易代之際或危亡之際的知識分子對中國固有學術文化倍加重視的原因。他們無非是想藉此能為華夏學術文化留存一線香火,以圖儲存中華,這就是文化救國的理路,章太炎在《國學講習會序》中說:“吾聞處競爭之世,徒恃國學固不足以立國矣,而吾未聞國學不興而國能自立也。吾聞有國亡而國學不亡者矣,而吾未聞國學先亡而國仍立者也。”章太炎的弟子魯迅也相信文事之力終勝於武事之力的道理,他說,“遞文事式微,則種人之運命亦盡,群生輟響,榮華收光;讀史者蕭條之感,即以怒起,而此文明史記,亦漸臨末頁矣。”

  “文化亡而國家亡”,正是基於這樣的認識,處於亡國之際的中國知識分子明白儲存語言、文化、學術之於保全國家種族身份的重要性。

  同樣,對於他國異族的侵略者來說,他們何嘗不懂“欲亡其國必從文化上亡其根本”的道理呢?當年日本軍國主義進行殖民統治時,他們不光是從武力上征服反抗者,而且更著眼於從文化上根本改造“殖民地人民”。他們陰險惡辣地從語言、歷史、文化、宗教、信仰等層面上,切斷殖民地的故國文化脈絡,使其徹底忘記自己的奴隸身份,完成國民身份的重新塑造。

  文化對於一個國家民族的身份認同起著根本作用,文化很大程度上甚於軍事、政治、地域、種族的力量之原因正在於此。今天,我們重新倡揚中國文化何嘗不也是維護全球億萬炎黃子孫的共同血脈和精神家園?

  然而,今天在現代開放社會中,由於歷史和現實的雙重因素,我們的文化處於一種“不安全狀態”,這體現為傳統文化在當代的“失傳”和“失守”兩個方面。


文化交流融合的名句

  文化交流與融合的名句為:疆理雖重海,車書本一家。盛勳歸舊國,佳句在中華。出自唐詩人溫庭筠的《送渤海王子歸國》。   溫庭筠 ,生於約812年,死於870年,唐代詩人、詞人。本名岐,字飛卿,漢族,太原祁人,是花間詞派的重要作家之一,唐初宰相溫彥博之後裔。   《送渤海王子歸國》講述的是唐朝時期在東北有靺鞨族 ...

滿族文化滿族不吃什麼肉

  我國有不少的少數民族忌吃狗肉,比如錫伯族、拉祜族、哈尼族、土家族、藏族等,滿族也是一個不吃狗肉的民族。那麼,在滿族文化中,他們為什麼不吃狗肉呢?除了狗肉以外,他們還有什麼忌吃的食物嗎?想知道的話,現在就跟小編來看看吧。   滿族是人口較少的民族,他們一些習俗也非常有趣。據說,滿族人不殺狗、不吃狗肉、不戴狗 ...

滿族文化滿族八旗的由來

  滿族人民自古以來就處在動盪之中,為了能更好的生存下去,除了族內的人民上下齊心,還有就是開闢一個適合在亂世生存的制度,滿族文化裡的八旗由此就是在這麼一個背景下出現的,了嗎滿族八旗的由來有什麼故事嗎?   八旗由來   八旗制是清代兵民合一的社會組織制度,由太祖努爾哈赤在女真人牛錄製度上建成的,明萬曆二十九年 ...

晉商文化對我們的啟示要有胸懷眼光

  晉為山西省之簡稱,晉商指的是山西商人,尤其是以山西太谷、祁縣、榆次、平遙等地為代表的晉中盆地商人。晉商的歷史可遠溯至春秋戰國時期,明清以來,晉商成為中國十大商幫之首,在神州大地上留下了燦爛的商業文化。那麼,今天就隨小編一起來了解,晉商文化對人們有什麼啟示。   一、誠信義利的價值觀念   山西人受孔孟之道 ...

民族文化滿族婚俗文化

  婚俗文化在文化中也是重要的一部分,但是它屬於隱形文化,平常並不會表現出來,只有在結婚的時候才會表現出來,滿族文化中也有自己的婚俗文化。   那麼,滿族婚俗文化是什麼樣的呢?一起隨小編來看看吧!   滿族自皇太極當政之日起,就嚴禁家族內婚,嚴禁童婚,但通婚範圍僅限於滿與滿蒙等族之間,禁止與漢族通婚,1902 ...

民族文化滿族的由來

  滿族是咱們中國北方的一個少數民族,散居在中國的各個地方。滿族其實原本就有一些屬於自己的語言、自己的文字等等。我們對於滿族的印象或許都停留在古裝劇。很多人都不知道滿族的由來是如何的?   那麼,接下來,就讓我們一起從滿族文化的角度來學習一下滿族的由來吧!   滿族的由來:   以愛新覺羅家族為代表的滿族之所 ...

中華民族 - 滿族

  滿族主要分佈在中國的東三省,以遼寧省最多。另外,在內蒙古、河北、山東、新疆等省、自治區以及北京、成都、蘭州、福州、銀川、西安等大中城市均有少數散居滿族。   滿族歷史悠久,可追溯到兩千多年前的肅慎人,其後裔一直生活在長白山以北、黑龍江中上游、烏蘇里江流域。1644年清軍入關,統一了中國,形成滿漢長期雜居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