荀子思想夾雜了大量的法家思想,他的兩個弟子也是法家的著名代表人物,因此被儒家視為另類,也被法家排斥,隨著法家的衰弱和儒家的興起,荀子的學說逐漸不受統治者重視,因此不出名。
荀子,名況,字卿,華夏族,戰國末期趙國人 。著名思想家、文學家、政治家,時人尊稱“荀卿”。西漢時因避漢宣帝劉詢諱,因“荀”與“孫”二字古音相通,故又稱孫卿。曾三次出任齊國稷下學宮的祭酒,後為楚蘭陵令。
荀子對儒家思想有所發展,在人性問題上,提倡性惡論,主張人性有惡,否認天賦的道德觀念,強調後天環境和教育對人
荀子思想夾雜了大量的法家思想,他的兩個弟子也是法家的著名代表人物,因此被儒家視為另類,也被法家排斥,隨著法家的衰弱和儒家的興起,荀子的學說逐漸不受統治者重視,因此不出名。
荀子,名況,字卿,華夏族,戰國末期趙國人 。著名思想家、文學家、政治家,時人尊稱“荀卿”。西漢時因避漢宣帝劉詢諱,因“荀”與“孫”二字古音相通,故又稱孫卿。曾三次出任齊國稷下學宮的祭酒,後為楚蘭陵令。
荀子對儒家思想有所發展,在人性問題上,提倡性惡論,主張人性有惡,否認天賦的道德觀念,強調後天環境和教育對人
相同點:
都提出了“仁”的思想,孔子認為“仁”就是“愛人”,孟子發展了孔子“仁”的思想,主張“仁政”,荀子也主張施政用“仁義”;都包含有民本思想,孔子主張“為政以德”,孟子認為“民貴君輕”,荀子提出“君舟民水”。不同點:在人性論方面的認識不同,孔子認為“性相近”;孟子主張“性本善”;荀子提出“性惡論”。
1、荀子的“性惡論”是其最主要的思想主張之一。2.荀子的“天人論”是荀子思想中最具積極進步意義的思想之一。
3、隆禮重法、人而能群,“分等級而治”是荀子的又一重要思想主張。
4、“性惡論”即禮義等善良的品性和德行是靠後天的人為的努力得來的,而不是天生就有的。這一思想主要反映在《荀子性惡》篇中,荀子認為:“人之性惡,其善者偽也。”荀子所說的“性”是指與生俱來、自然而成的“自然之性”或生理本能。“偽”不是“真偽”、“虛偽”的“偽”,而是“人為”之義。
5、“天人論”主張“天行有常”、“人可制天命而用之”。荀子並沒有迷信或畏懼於“天”,而是把“天”看作是一種不依人的意志為轉移的獨立執行的自然。
6、荀子是主張隆禮的,而且主張國家應分等級而治,尊君重法。荀子認為人之性惡需要用禮義法度來加以制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