荊楚飲食習俗
荊楚飲食習俗
荊楚大地是著名的“魚米之鄉”,漢代史學家司馬遷在《史記》中稱這裡是“飯稻羹魚”,肥沃的土地,豐饒的物產,為荊楚飲食文化的發展提供了得天獨厚的條件。
“民以食為天”。楚人飲食在屈原的 《楚辭·招魂》和《大招》中便有記載。從屈原記述的楚宮廷食饌,可以看到荊楚飲食習俗的風貌。《楚辭·招魂》所列的選單大致為:全家歡聚在故鄉,把精美的食物品嚐。大米、小米。新麥和黃梁。肥牛腱子肉,煨得爛又香。切好的菜和肉,做成吳國式羹湯。做菜五味並用,酸鹹甘甜辣,口味多樣。燉裙鱉、烤羔羊,調味要用新榨的甘蔗漿。酸味熬大雁,清燉野鴨盛進缸。油煎天鵝肉,煎得酥又黃。滷雞用火烤,還上一道龜羊湯。味道濃郁、烹調精細,吃了不傷胃和腸。點心用蜜的米麵煎成餅糯米和白麵扭成環。宴席沒有完,冰酒抬上案,吳國善酒釀,白曲如馨香。楚瀝清灑味更醇。玉色的是春酒,蜜酒更貴昂。獻酒的器具真精美,精雕細漆名羽觴。”這份選單表明,荊楚烹飪技術之精湛達到相當高的水平。《楚辭·大招》也記述有一份選單,菜餚中增加有鴿子、黃鶴、老鴉、鵪鶉、斑鳩等,還有狗、狼、青魚、河蚌等,以水鮮、飛禽和野味為主。後世酒宴中的葷素搭配、菜點搭配、菜酒搭配與此一脈相承,沿用至今。
以上所述的是楚地的筵席風貌,在平常,楚人的飲食也很有特色,如吃飯,楚人喜歡將精細的糧食相互摻合著做成飯食。又如楚人喜愛飲湯。湯的主要原料可以是動物也可以是植物的,傳統名菜“冬瓜鱉裙羹”在宋代就聞名於世了。
荊楚節日飲食在《荊楚歲時記》中也有記載:“如立春,親朋會宴,啖春餅生菜”;“正月初一,……進椒柏酒,飲桃湯,進屠蘇酒,膠牙湯,下五辛盤”;“正月七日,以七種菜為羹”;夏至節日食粽”;“歲暮家傢俱餚蔌,以迎新年,相聚酣飲。”從這些記載中可以看出,歲時節令不同,荊楚的節日飲食也不相同,許多菜點不僅蘊含著優美的掌故軼聞,而且寄託著人們的美好願望。
楚人在飲食習俗上也有一些避諱禁忌,較為典型的有:在臘月辦年貨期間,炒黃豆、炒蠶豆、花生及米泡謂“炒臘鍋”。炒臘鍋有“炒七不炒八”之俗。其意是說炒臘鍋不能在臘月二十八日,因“炒”與“吵”、“八”與“發”諧音。如這天炒臘鍋就會導致經常“吵嘴”,因不和睦而影響“發財”。又如:楚人除夕的團年飯桌上必有一碗煎魚。“魚”諧“餘”,是年年有餘的象徵。實際上此魚是一碗“看菜”,可吃“餘”有不寬“餘”之嫌。這些習俗一直沿習至今,為人們普遍接受。
荊楚民間舊時殯葬習俗
荊楚民間舊時殯葬習俗,從亡者停止呼吸時始,即有一套完整的程式,它們依次為:
燒“落氣紙”:即死者直系親屬,在已經確認死者亡故之際,便置一瓦盆於靈床前,在盆中焚燒冥鈔或紙錢,意為讓亡魂“持幣上路”。
淨身:由死者直系親屬打一盆清水,用一方白布帕給死者擦淨軀體,通常以“三袱子”為限,即抹拭時將布帕浸水擰乾三遭,稱“三把”。一把抹頭臉,二把抹胸腹,三把抹腳腿。淨身亦稱“洗喪”。
換衣:給亡者換上乾淨衣褲鞋襪。若是青壯年夭折上有父母者,手臂上應戴黑紗;老年人的褲帶用白棉線合股系扎,合股線的支數以其年齡而定,老年人換衣稱“穿壽衣”。
開弔;將亡者抬上靈床,置於靈堂的白布帳幔之後。供桌上置燭臺香盆和死者遺像。直系親屬的女眷一邊哭一邊訴說死者生平,內容多為敘述死者一生中所經魔磨難,聲調哀婉動人,悽切悲慟,稱“哭靈”。親友前來祭奠,進門前先放一掛爆竹,喪家亦燃放爆竹以示應答。弔客上香,通常以三炷為限,或鞠躬致禮,或跪拜叩頭,皆由死者親屬中的男性直系晚輩在靈堂左側跪拜答謝,稱“孝子謝”。停靈時間以單數為限,三日、五日或七日不等。開弔期間,有的延請僧、道做法事以超度亡魂;夜間還聘邀專門的民間藝人來唱“喪鼓”,其鼓詞多為民間神話故事。弔客所送“祭儀”多為布料,須寫好挽籤懸掛於靈堂兩側,稱為“掛祭帳”。
出殯:即送亡者前往墓地,抬死者上路之始,稱為“起靈”, 起靈時,孝子需將焚化紙錢的瓦罐擲碎在靈堂供桌之前,稱為“甩盆”。抬靈床多為八名精壯漢子,死者親屬須排除在外。出殯亦稱:“送葬”,有的請道士執桃木劍在前“開路”,孝子則披麻戴孝躬行於靈床(或靈柩)前引導,眾至親好友一路將其送至墓地。送葬佇列行進途中,有親友在道旁設香案“路祭”的,孝子須下跪答禮。
設靈與圓墳:亡者落葬後,家中應設靈位於廳堂左側,稱“設靈”;三日後親人去墳前祭掃,稱為“圓墳”。以死者去世之日算起,親人在每一個第七日應在靈位前點燭燃香,舉行祭奠儀式,到第五個“七日”為止,稱為“做五七”。三年孝滿,遂將靈位焚化,謂之“除靈”。
荊楚人家的飲食習俗
荊楚大地是著名的“魚米之鄉”,漢代史學家司馬遷在《史記》中稱這裡是“飯稻羹魚”,肥沃的土地,豐饒的物產,為荊楚飲食文化的發展提供了得天獨厚的條件。
“民以食為天”。楚人飲食在屈原的 《楚辭·招魂》和《大招》中便有記載。從屈原記述的楚宮廷食饌,可以看到荊楚飲食習俗的風貌。《楚辭·招魂》所列的選單大致為:全家歡聚在故鄉,把精美的食物品嚐。大米、小米。新麥和黃梁。肥牛腱子肉,煨得爛又香。切好的菜和肉,做成吳國式羹湯。做菜五味並用,酸鹹甘甜辣,口味多樣。燉裙鱉、烤羔羊,調味要用新榨的甘蔗漿。酸味熬大雁,清燉野鴨盛進缸。油煎天鵝肉,煎得酥又黃。滷雞用火烤,還上一道龜羊湯。味道濃郁、烹調精細,吃了不傷胃和腸。點心用蜜的米麵煎成餅糯米和白麵扭成環。宴席沒有完,冰酒抬上案,吳國善酒釀,白曲如馨香。楚瀝清灑味更醇。玉色的是春酒,蜜酒更貴昂。獻酒的器具真精美,精雕細漆名羽觴。”這份選單表明,荊楚烹飪技術之精湛達到相當高的水平。《楚辭·大招》也記述有一份選單,菜餚中增加有鴿子、黃鶴、老鴉、鵪鶉、斑鳩等,還有狗、狼、青魚、河蚌等,以水鮮、飛禽和野味為主。後世酒宴中的葷素搭配、菜點搭配、菜酒搭配與此一脈相承,沿用至今。
以上所述的是楚地的筵席風貌,在平常,楚人的飲食也很有特色,如吃飯,楚人喜歡將精細的糧食相互摻合著做成飯食。又如楚人喜愛飲湯。湯的主要原料可以是動物也可以是植物的,傳統名菜“冬瓜鱉裙羹”在宋代就聞名於世了。
荊楚節日飲食在《荊楚歲時記》中也有記載:“如立春,親朋會宴,啖春餅生菜”;“正月初一,……進椒柏酒,飲桃湯,進屠蘇酒,膠牙湯,下五辛盤”;“正月七日,以七種菜為羹”;夏至節日食粽”;“歲暮家傢俱餚蔌,以迎新年,相聚酣飲。”從這些記載中可以看出,歲時節令不同,荊楚的節日飲食也不相同,許多菜點不僅蘊含著優美的掌故軼聞,而且寄託著人們的美好願望。
楚人在飲食習俗上也有一些避諱禁忌,較為典型的有:在臘月辦年貨期間,炒黃豆、炒蠶豆、花生及米泡謂“炒臘鍋”。炒臘鍋有“炒七不炒八”之俗。其意是說炒臘鍋不能在臘月二十八日,因“炒”與“吵”、“八”與“發”諧音。如這天炒臘鍋就會導致經常“吵嘴”,因不和睦而影響“發財”。又如:楚人除夕的團年飯桌上必有一碗煎魚。“魚”諧“餘”,是年年有餘的象徵。實際上此魚是一碗“看菜”,可吃“餘”有不寬“餘(裕)”之嫌。這些習俗一直沿習至今,為人們普遍接受。
荊楚民間殯葬習俗
荊楚民間舊時殯葬習俗,從亡者停止呼吸時始,即有一套完整的程式,它們依次為:
【燒“落氣紙”】即死者直系親屬,在已經確認死者亡故之際,便置一瓦盆於靈床前,在盆中焚燒冥鈔或紙錢,意為讓亡魂“持幣上路”。
【淨身】由死者直系親屬打一盆清水,用一方白布帕給死者擦淨軀體,通常以“三袱子”為限,即抹拭時將布帕 ...
驚蟄節氣的飲食習俗--24節氣之驚蟄
驚蟄天氣明顯變暖,飲食應清溫平淡,多食用一些新鮮蔬菜及蛋白質豐富的食物,如春筍、菠菜、芹菜、雞、蛋、牛奶等,增強體質抵禦病菌的侵襲。驚蟄時節,乍暖還寒,氣候比較乾燥,很容易使人口乾舌燥、外感咳嗽。生梨性寒味甘,有潤肺止咳、滋陰清熱的功效,民間素有驚蟄吃梨的習俗。梨的吃法很多,比如生食、蒸、榨汁、烤或者煮水 ...
彝區各地的飲食習俗
千里彝山,勝境天成。獨具魅力的雲貴高原和青藏高原東南邊緣地帶,是彝族人民世居的地區。彝族人民憑藉這裡的多彩的自然環境、豐厚的資源,用勤勞的智慧,創造著幸福美好的生活,傳承著獨具特色的飲食習俗,書寫著豐富多彩的飲食文化。
彝族居住的地區,地理環境和自然條件複雜,植物和動物資源極為豐富。居住在山區和半山區 ...
埃及飲食習俗
飲食:我們在埃及的飲食基本上就是西式自助餐+所謂的中餐。西式自助餐沒什麼好說的,基本上能吃到飽,主要以牛羊肉為主,再加以各式麵包(有幾種還非常不錯)和蔬菜水果。蔬菜中有種菜瓜,味道吃上去像夜開花,一般作色拉或炒食。水果質量不太好,特別少水分,尤其是有種柿子,個頭就和聖女果一般大,其味甚澀,很難入口。據導遊 ...
裕固族飲食習俗
裕固族飲食習俗
居住在甘肅河西走廊一帶的裕固族,牧業是其主要的生產方式,飲食習俗一般是三茶一飯或兩茶一飯。早晨起床後,牧人們將熬好的茶水(或清水)舀一勺,撒在帳篷周圍,然後開始喝茶;吃過早茶,就出去放牧;中午吃炒麵或燙麵烙餅,喝午茶;下午再喝一次酥油茶;晚上,一切活路都幹完後,一家人才在一起做米飯或麵 ...
哈尼族日常飲食習俗
哈尼族過去日食兩餐主食是當地產的稻米,玉米為輔,喜把大米、玉米蒸成米飯粑粑、米線、卷粉和豌豆涼粉等。居住在西雙版納的哈尼族分支僾尼人喜將瘦肉剁細,與大米、薑末、八角面、草果面一起熬粥,並以此為主食的上品。擅長利用當地土特產原料醃製鹹菜、烹製肉類及各種風味菜餚。如白旺是用凝固的牲家禽血塊拌上炒熟的花生、薄荷 ...
白族飲食習俗
白族日常飲食以一日三餐為主,農忙或節慶用則增加一次早點或午點。平壩地區多以大米、小麥為主食,山區常吃玉米、洋芋和養麥。主食一般蒸作乾飯,下地攜帶。此外也喜愛粑柏、餌塊、湯圓、米線、稀粥、糖飯(糯米與幹麥芽粉制)等。三餐都配新鮮蔬菜,也善於調製鹹菜、院菜、豆瓣醬、豆鼓與面注。用洱海特產的海菜花加工成的海榮炒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