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earch

莆田是廣東哪個省

莆田明代石塔雁陣塔重建 20名老人當義工

  

  屹立在莆田涵江區雁陣山上的明代石塔雁陣塔,百年來為往來的航船照明護航。抗戰年代,由於目標明顯,石塔被炸燬。從此,重建雁陣塔成為涵江鰲山村幾代人的心願。幾年前,村裡20位老人成立建塔理事會,他們籌款集資,去年終於把建塔提上日程。時隔一年,新塔即將完工,可老人們卻有可能背上鉅債。

  ·

  沿著彎曲的公路上山,耳邊傳來機器切割石塊的轟鳴聲。石材盡頭,一座白色的石塔映入眼簾。石塔尚未完工,周圍支著安全架,頂上三層罩著綠色安全網。

  牽頭建塔的雁陣宮董事會董事長龔振秋說,新雁陣塔按照雁陣塔原來的模樣重建,為七層八角塔。邀請福建省古建築設計專家做設計,總高度38.8米,底層直徑12米,內為空框,外用特大條石、石雕欄杆砌成,具有抗颱風、防震、避雷的功能。如今只剩塔頂還未建好。按照設計,塔頂將設一個葫蘆,配上照明燈,仍作為燈塔。站在塔上可看到整個涵江,還能看到江口和北高。

  “新塔預計今年5月份封頂,7月份竣工。”龔振秋說,他們還規劃在新塔周圍建6座休閒亭和一座山門,立一座媽祖石雕像,再配上綠化和停車場,成為旅遊風景區,將向群眾免費開放。

  為節省開支老人們當義務工

  雁陣宮建塔理事會成員黃玉森手上有一份明細賬,記錄著群眾捐的每一筆數額。他在新塔附近的雁陣宮前支起“紅榜”作為公示。

  黃玉森說,籌建新雁陣塔資金全部是民間集資,目前共收到550人次的捐款,捐款額500多萬元。捐款人有華僑,有企業家,還有普通農民。

  但是隨著建材和工人工資的上漲,建塔的成本已遠遠超出他們此前的預算。“按照原來的預算,造價約為800萬元人民幣,現在看來要花1200萬元。”龔振秋說,為了節省開支,他們不敢請監工。20位老人每天2人值班,監督安全質量,不敢多請工人,老人們自己一趟趟把石料運到雁陣山。這些老人平均年齡65歲,年紀最大的已80歲,都是義務工。

  龔振秋髮愁地說,目前資金存在很大缺口,建完新雁陣塔,他們可能得背上鉅債。

  □相關連結

  雁陣山位於涵江僑鄉鰲山村,地處海拔約60米的東海之濱,是囊山餘脈的丘陵地。它東面臨海,是木

  蘭溪入海之處。在市級文物保護單位雁陣宮裡儲存著唯一一張昔日雁陣塔的照片。

福建莆田過年前後風俗習慣

  福建莆田是個神奇的地方,因為人多地少,近三分之一的莆田人到世界各地謀生意、求發展。中國工藝品市場、民營醫院、建材工業有宏大的莆田人隊伍,僅民營業醫院莆田人開辦的佔全國70%。另外,莆田人自古過年都有獨特的形式,這與莆田歷史事件密切相關並一直沿襲至今,正如莆田地方方言具備古漢語一樣,很值得我們研究和了解。

  從農曆十二月十六尾牙(也是中國春運第一天)到二月初二頭牙,莆田風俗有著奇特的方式。

  一、做尾牙

  “做牙”,亦稱“祭牙”。這一節俗,原本是莆仙生意人的祭祀方式,後才延伸成莆仙民間普遍的節俗。

  相傳在明代有個叫陳米牙的,是專門經營米業的商人。同是生意人,陳米牙的經營方式與眾人不同,人家賣米唯利是圖,一味賺錢;而他賣米是薄利多銷,生意不成仁義在。陳米牙做生意老少無欺,在江南民間傳為美談。莆仙生意人為紀念和仿效他,便在每年農曆二月初二出外做生意和十二月十六日趕回家過年時,舉行祭祀陳米牙的儀式,後簡稱為“做牙”或“祭牙”,並把每年農曆二月初二定為“頭牙”,十二月十六定為“尾牙”,後來,一些生意人還把這一節俗延伸為每月初二和十六日都要“做牙”。

  舊時,莆仙民間做“尾牙”那天,大、中商家必備酒席邀請同行和本店夥計們。一是聯絡商友之間的感情,二是決定所僱夥計的去留。按俗例,本店夥計吃“尾牙”後,即算結束僱約,至次年二月初二日,店的夥計若再被店主邀請“做頭牙”,則是被繼續受僱的信約,三是以“做牙”祀神、祀福,求生意興旺。

  受商家影響,莆仙民間即使沒有經營生意的家庭在農曆每月初二和十六日,也有“做牙”的風俗。在莆仙山區和沿海一帶,民間還有為“婆姐做牙”的風俗。仙遊一帶稱為“安婆媽”。“婆姐”即嬰兒的保姆之神。凡家有嬰兒的,每月初二、十六日都要為“婆姐做牙”。黃昏備辦乾飯一小碗、青菜一小碟,俗稱“菜甌飯”(小花碗盛乾飯),在臥房前祭祀“婆姐”,祈求其照顧嬰兒睡眠平穩,飲食正常,無病無災,快快長大。若嬰兒睡眠中臉有微笑,就認為“弄婆姐”,意即“婆姐”在教嬰兒微笑。

  二、掃巡

  莆田話把年前大掃除叫“掃巡”。“掃巡”的時間,各地都沒有統一。有的地區群眾從“

  尾牙”(農曆12月16日)後開始,一般是在農曆十二月二十六和二十八。也有提前,都選個“雙日”中的大晴天(“雙日”是莆仙群眾的吉利數碼),俗語說:“千補萬補,洗淨見先祖”、“掃巡四面光,洗淨見祖公”。把家裡能搬動的東西,都搬到戶外,先洗刷乾淨,再讓太陽曬乾。然後室內再用竹竿綁著樹枝(帶葉),作成一把大大的掃把,把每個房間打掃的乾乾淨淨,這就叫“掃巡”。有的地區不受限制,臘月初直至年關前進行。群眾“掃巡”的日期一般都選擇雙休日和天氣晴朗的日子,以示吉利。“掃巡”的工具農村用蘆葦、甘蔗尾巴和稻草捆成一大把像掃把,並貼上一小塊紅紙,然後縛在竹竿上,用於打掃清理室內外牆壁、屋樑、樓梁、樓板和天花板上附著的灰塵、蜘蛛網等汙物。室內打掃清理垃圾和廢物;鋪地板磚的進行洗擦、廚具、桌椅、眠床等傢俱、被鋪、蚊帳全部進行洗滌。透過清洗、打掃把室內全面進行一次衛生大掃除。有的地區群眾在“掃巡”之後全家人吃一餐“擦粉”(用線面為主料配些佐料煮成的大雜燴),期望來年闔家平安。“掃巡”意味著把舊一年裡的灰塵穢氣打掃出門,以嶄新的氣象喜迎春節,跨進大吉大利的新一年。這個有益於人身健康,有保持生活環境衛生的風俗習慣,千百年來莆田人民一直保留下來沿襲至今。

  三、除夕辭年祭天地

  莆田民間除夕子時要祭天地,方言叫“上供天地”或“辭年”。

  天地崇拜在中國漢民族和少數民族中由來已久,原始社會人類面對難以征服的大自然,就認為自然界中有一個主宰者,從而產生了想象中的“天地神靈”,並因而產生了“玉璧以祭天,玉琮以祭地”,衍生出許多祭拜天地的儀式。而這些儀式,最主要的目的還是要祈福消災,永葆安康。

  道教造神中天廷的最高統治者是玉皇,民間就一直把玉皇大帝指認為天。宋代皇帝還封一位“后土皇地祗”的神為“地母”。這樣天地就各有主神。只是老百姓不懂那麼多,一般只認為“天地就是玉皇大帝”。據說每年除夕子時起,玉皇都要巡安人間,所以老百姓都在這個時候備辦祭品上供,感謝他對自己的庇佑,期望來年他再給自己帶來好運。

  “辭年”的祭品十分豐富,花果茶酒齊備,“六齋”、“十味”、線面、“龜”、“團”、雞、鴨、魚鮮,還有“隔年飯”,擺滿供桌,燭火高燒,香菸繚繞。還要擺上“五果”,這是一種小米糕,印成圓形和方形兩種,寓意天圓地方。更重要的是一定要燒“貢銀”、“天金”。傳說家家“辭年”,天地吃不下,只收走“貢銀”,所以祭畢茶酒要“噴銀”(倒在燒“貢銀”的灰上)。

  神比祖宗大,所以祭完“天地”,把供桌換個位置,這些祭品可以再用來祭祖宗。祭祖時不用茶酒,但必要增添“菜、飯”,還要燒“紙錢”或“銀寶”、“銀紙”。

  “辭年”習俗延續至今,除夕子時起,家家燈火輝煌,鞭炮聲此起彼伏,煞是熱鬧。

  四、除夕

  莆田除夕又稱為過年、做歲、三十暝(夜)、圍爐等,有的年份農曆十二月二十九日過年,亦稱三十暝。

  莆田人過年之前要做大量的準備工作,為使年過得熱鬧、旺意,莆仙民間,尤其是農村,各家都要備辦“紅團”“番薯起”、薄糕、油炸豆腐、紅柑、茶酒等,並要殺雞(鴨)、殺豬(羊)、魚等,稱為三牲,以備祭天地、神、祖先等辭年之用。

  莆仙人辭年大致在臘月二十到小年夜之間的某個晚上,一般以二十八或二十九日為多。這天中午,家家都吃“擦粉”,晚上,開始辭年時,要在院前擺一張繫著金錢繡花桌裙的供桌,桌上擺著五果、六齋、三牲和貼著福、祿、壽紅紙花的幹線面,燃放爆竹後,全家人由年長的領頭,依次拈香跪拜天地、祖先,祈祝全家平安,來年幸福。然後在供桌前燒貢銀、銀紙,並再次燃放爆竹,表示辭年結束。

  莆仙人看重親情,除夕夜圍爐時,大家一定要千方百計地趕回家裡團聚。在圍爐時,如果有人確實無法趕回家,那也要在餐桌上給他放上一副碗筷。莆仙民間圍爐時餐桌上的菜大多都有吉利的寓意,如鯽魚(俗名鯽母,諧音積寶)、蟹(要十腳全的,寓十全十美之意)、蝦(諧音和,一家和和氣氣,和氣生財)、甜丸子(莆仙方音稱軟粿,意即日子過得甜甜美美的),上述這四道菜是必不可少的。有些講究古例的人家,還把木炭燒紅放要烘爐裡,置於餐桌下面,表示一家親熱團圓、興旺發達。

  圍爐後,上輩人要給16歲以下的未婚男女分壓歲錢;也有子女給爸爸、媽媽、爺爺、奶奶壓歲錢的;還有丈夫給沒職業的妻子壓歲錢的。過年分壓歲錢的意思對小孩子是已增一歲了,對上輩人是孝敬,對妻子則是夫妻恩愛。壓歲,其諧意是壓祟,即禳災驅邪之意。

  五、探亡日與白額春聯

  新年正月初一吃完飯後親友登門互相拜望,叫做“拜年”,說些吉利話兒,這種習俗和全中國都一樣。但以正月初二為“探亡日”,這一天互不登門,以表示對倭寇侵害中死難親人的哀悼。至今莆田人每年這一天,都不互相串門拜年,或者走親訪友,害怕把黴頭帶給別人。(不過我們年輕人偏偏挑這一天進行聚會之類的活動,就因為街上人少,正合適。)

  貼春聯也是中國人特有的春節風俗,它是把各種吉祥的祝福語寫在大紅紙上貼在門的兩邊。紅色在中國是喜慶的顏色,用紅紙來寫春聯是一般中國人約定俗成的習慣,是家家必須要遵守的,否則會有不吉利的嫌疑。但在莆田正因為有這段倭寇侵害的歷史的緣故,莆田境內卻流行著貼白額春聯的風俗。原先,莆田正月初二“探亡日”每家都貼上白聯,但在初四“做大歲”,又要按慣例貼上大紅春聯,在哀思親人與吉慶佳節的矛盾中,人們選擇了一個折中的辦法,那就是在剛貼過的白聯上面,覆蓋大紅的春聯,將白聯露出一截(約10釐米),用來表示心有餘哀。從此以後,莆田地區在春節時,便流行貼白額春聯的風俗。

  六、做大歲

  在歷史上,莆仙地區是“衣冠南渡,如閩者八族”的聚集地和擴散地之一,“風俗好尚,有東周齊魯遺風”,至今仍遺存著十分獨特的年俗,如大年三十晚上不動刀,擔心招來殺氣,正月初一早晨不能掃地,擔心掃走財神等。莆仙還有一項特別的風俗,就是“正月初四做大歲”。

  關於莆田初四“做大歲”,有一段悲慘的歷史記載:明嘉靖四十一年(1562),倭寇侵犯福建,佔領寧德橫嶼、福清牛田和莆田林墩等地,興化府城(今莆田城)在農曆十一月二十九被倭寇攻陷,並被佔據達兩個月之久。興化城內被焚燬殆盡,死亡3萬餘人。直到次年正月廿五日,抗倭英雄戚繼光兵到,興化城才得以光復,逃亡山區的老百姓於二月初二返回家裡。這時,年節已過,人們在二月初二那天互相探望之後,於二月初四重新做歲。

  為紀念莆田這段悲慘的歷史,莆田民間約定正月初四“做歲”,(因農曆二月農事正忙,若在二月初四“做歲”,時間也拖得太長),並將年三十晚上改為“做小歲”,正月初四晚上稱為“做大歲”。同時將正月初二日作為探望親友傷亡的不祥日子,至今莆田人每年這一天,都不互相串門拜年或走親訪友。

  正因為有這段歷史的緣故,莆田境內也流行著貼白額春聯的風俗。原先,莆田正月初二探亡日每家都貼上白聯,但在初四“做大歲”,又要按慣例貼上大紅春聯,在哀思親人與吉慶佳節的矛盾中,人們選擇了一個折衷的辦法,即在剛貼過的白聯上面,覆蓋大紅的春聯,將白聯露出一截(約10釐米),以示心有餘哀。

  貼白額聯的習俗,在莆田民間又一傳說,清順治五年(1648)3月,明朝東閣大學士莆田人朱繼祚率義軍收復興化城。清兵多次反攻,城內不少百姓傷亡,家家都有喪事,門貼白聯。至年終,清政府強令家家貼紅聯,城內居民巧妙地貼上紅聯時,留下原來白聯的一截,以示對逝去的親人和明朝故國的懷念之情。

  七、元宵

  莆田元宵節與全國各地不太相同,有著濃厚的地域特色。在莆仙地區,人們過元宵節總離不開燈,正月十五晚,家家戶戶張燈結綵,許多村鎮還舉行彩燈遊行,俗稱“大遊燈”。遊燈中各類彩燈琳琅滿目,爭奇鬥豔,有龍燈、鳳燈、荷花燈、麒麟燈、月兔燈等,燈上繪有人物、故事、花草蟲魚、飛禽走獸、山水樓閣等圖案。

  元宵節期間,莆田有“行儺吃元宵”的風俗。行儺吃元宵是民間以敬神為名,實為互相請吃,增進相互友誼的一種民俗。“行儺”意即神在民間的巡遊,“行儺仔”是元宵夜接待親朋好友作點心的食品,有用糯米粉搓實心和用糖作餡的兩種,這些丸仔,象徵著全家團團圓圓,日子過得甜甜蜜蜜,幸福美滿。

  莆田元宵節期間,不論山區或是沿海各村落,大多舉行跳棕轎表演活動。跳棕轎即棕轎舞,是莆仙地區的一種民俗舞蹈。每隊舞蹈者各抬一架高不到一米,寬不到三十多釐米,頂部飾以棕片的竹製或木製四方小轎,在廣場,沿街或庭院大坪上進行表演,表演時街道、場院燃起篝火,年輕力壯的男性表演者身著各色統一服裝,腰扎布帶,個個英姿煥發,抬著棕轎、踏著節奏,繞著篝火遊舞,人們一個接一個竄過火堆形成“8”字形穿梭跳躍,週而復始,直到火焰熄滅為止。

  莆仙地區元宵節宗教色彩較為濃厚。從正月初六至二十九日,各村社分別按時間舉行元宵(每社一天),有的宮廟還舉行總元宵,如涵江鯉江廟、江口東嶽觀、拱辰外頭亭瑞雲祖廟等。總元宵實際上是“出遊”,有馬隊、妝閣、彩旗隊、車鼓、十音八樂、弄龍戲獅等,熱鬧非凡。

  莆仙沿海,特別是湄洲島上,有舉行媽祖元宵節的風俗。媽祖元宵的正日是正月初十,元宵期間,媽祖宮廟內有點“燭山”的俗例,媽祖元宵要一直延續到正月二十九日才結束。

  元宵中的“福首”人家。元宵,莆田農村一年中最熱鬧的活動,它有別於其它地方。從正月初六開始,各個自然村不同姓氏人家依照傳統習慣,在祖祠祭拜祖宗和神靈。這種祭祀儀式從一直鬧到正月二十九,由莆田東巖山、文峰宮舉行“媽祖尾夜燈”才結束。

  在元宵活動中的,各個自然村不同姓氏人家每年根據年齡輩份流輪選出“福首”。在人們的傳統習俗中,能當上“福首”就是族姓中最有福氣的人,“福首”一定是男性,一生只能做一次“福首”。據說,做“福首”會給主人帶來好運,每個輪到“福首”人家都會十分重視,村上幾個“福首”人家也會相互攀比,都想把排場搞得大一些。有的要花費幾萬元來籌備各種活動,還要籌辦幾十桌酒席招待親朋好友。元宵前幾天“僮身”就開始忙裡忙外,一些親朋好友也會場主動前來幫忙:有的忙於搭彩門、掛紅燈、裝彩車、擺宴桌,有的忙於殺豬屠羊、準備各種祭祀用的物品,大家都想把“福首”人家的祭祀活動搞得熱鬧一些。元宵這一天,同族的親戚都會挑來裝有肉、面、蛋等賀品的“十盤擔”前來賀喜,族人在“福首”的帶領下來到祖祠的大廳中按照傳統儀式舉行祭祀活動。

  “福首”除了在家舉行祭祖招待親朋好友,更重要的是在村裡廟會活動中充當主祭,亦稱“捧手爐”。元宵期間,宮廟中的菩薩抬出來遨遊本村境內,遊行路線按各村習俗約定,稱為“行道”遊行。村裡幾位“福首”捧著香爐,隨著媽祖神像或其它“社公”在旗花、涼傘的護送下,不分晝夜挨家挨戶繞境賜福。所到之處家家戶戶設宴桌迎神祭拜,給菩薩壓歲錢。法師誦經做道,嗩吶車鼓輪番助興,棕轎繞大埕不停擺動,大家俯首叩拜,求神保佑,在濃濃的鞭炮聲中把慶賞元宵推向高潮。

莆田元宵習俗

  古時,正月十五日是上元節。漢代始,皇城規定於每年這天夜上大放花燈,與民同樂。因正月又稱元月,夜與宵同義,於是漢文帝就將正月十五定為“元宵節”,這一夜稱作元宵。那時,村中25家立一社宮,100家成立“總社宮”,故各村元宵,多在社宮裡舉行後再在“總社宮”舉行,叫做“總元宵”。莆田正月的元宵節,正是沿襲這一傳統習俗的。 莆田的元宵節,不僅限於正月十五日這一天,有的村提前十來天,有的村則延長到正月底。鬧元宵,既是勞動人民寓春祈秋報、納福迎祥之意,又是他們在春耕前開展文娛活動的大好日子。 莆田鬧元宵的節目,來自民間,豐富多彩。有五彩繽紛的彩燈遊行,還有曲徑通幽的“假山”;有古色古香的書畫展覽,也有雅俗共賞的詩謎競猜;有“莆田一絕”的涵江區延寧社群延寧宮“疊蔗塔”(計劃申報吉尼斯世界紀錄),也有巧奪天工的“擺齋菜”……各鄉鎮村落都上演莆仙戲“大棚”、演木偶戲、遊燈、踩高蹺、放焰火、舞龍、戲獅等,幾乎通宵達旦。明代戶部尚書仙遊人鄭紀曾寫詩讚道:“最愛春光浮合月,好將福夜殿元宵。” 莆田的元宵節與全國各地不太相同,有著濃厚的地域特色。 大遊燈。在莆仙地區,人們談到元宵時,總離不開燈節的話題。“正月裡來鬧元宵,家家戶戶掛工燈。”每逢正月十五晚,莆仙地區家家戶戶都張燈結綵。許多村鎮還舉行彩燈遊行,俗稱為“大遊燈”。遊燈中各類彩燈琳琅滿目、爭奇鬥豔。有龍燈、鳳燈,有荷花燈、麒麟燈、月兔燈、鰲魚燈,還有玉珠燈、琉璃燈等,燈上繪有人物、故事、花草蟲魚、飛禽走獸、山水樓閣等圖案。仙遊楓亭鎮大遊燈最為壯觀。遊燈中,有走馬燈、猜謎燈、塔燈、六角燈、蜈蚣燈、彩藍燈、菜頭燈等。 民間傳說,菜頭燈的出現始於宋代。在北宋年間,楓亭鬧遊燈,名揚京城,皇帝聽說後,也為之動心,要親自前往觀燈。為迎聖駕,官府傳令,家家戶戶都要製作一盞精緻的花燈,以供元宵燈會之用。然而“富家一盞燈,舉家抱頭哭。”當時,家居學士街的一位木雕老藝人也因制燈之事發愁,他氣得拿起蘿蔔往地上狠狠一摔。這時,他忽然想起,我何不用白蘿蔔製作一盞燈?於是他立即把白蘿蔔精雕細刻成一朵花,再配些樹葉,點上豬油,就成一盞晶瑩如玉的花燈了。從此,這種用白蘿蔔製成的燈,便成楓亭元宵節遊燈中別具一格的花燈了,並一直流傳到現在。 “跳棕轎”。在莆田元宵節期間不論山區或是沿海各村落,大多舉行跳棕轎表演活動。跳棕轎即棕轎舞,是這個地區的一種民俗舞蹈。每對舞蹈者各抬一架高不到1米、寬30多釐米的竹製或木製四人小轎,排成好長的隊伍在廣場,沿街或庭院大坪上進行,表演時街、場院,燃起篝火,一隊年輕力壯的男性表演者身著各色統一服裝腰扎布帶,個個英姿煥發,抬著棕轎、踏著節奏,繞著篝火遊舞,人們一個接一個竄過火堆形成“8”字形穿梭跳躍。週而復始,直到火熄而止。 吃元宵。在莆田,家家戶戶有吃元宵吃“行儺仔”的風俗。“行儺仔”吃元宵是莆田民間敬神的一種風俗。在元宵之夜,村中家家堂上排香案,燈燭通明。當“行道”(即“行儺”的轉音)的執事和福首擇“福爐”繞境一週時,有的接入堂上,有的在大門口,焚香禮拜,燒貢銀,放鞭炮,玩焰火,祈求閤家平安,萬事如意,俗叫“接行道”,正如莆田元宵竹枝詞中《行儺》所云:“鉦鑼革鼓鬧春聲,里巷喧闐道路鳴。父老當頭巫殿後,家家熾火禮神明”。後來“行儺”逐漸演化為鄉人互相請吃增進友誼的一種民俗。據當地人講“行儺”意即神所走的沿途路線。“行儺仔”是元宵夜接待親朋好友作點心的食品。有用糯米粉搓實心和用糖作餡的兩種,將它切成塊狀,這些湯丸糖果,象徵著全家團團圓圓,日子過得甜甜蜜蜜,幸福美滿。 總元宵。在莆仙地區特別是農村的元宵節,其宗教色彩較為濃厚。從正月初六至二十九日,各村社都按舉行元宵節的時間(每社1天),人神共慶元宵佳節。在這期間有的宮廟還舉行總元宵,如涵江鯉江廟、江口東嶽觀、頭亭瑞雲祖廟等許多宮廟都舉行總元宵的風俗。總元宵,實際是文藝“出遊”,熱鬧非凡。“出遊”隊伍中有馬隊、妝閣、彩旗隊、俥鼓、十音八樂、弄龍戲獅等,從早上八時起,一直游到晚上十二點回宮廟。 “出遊”節目中最值的一提的是“妝閣”遊行。竹枝詞中對出遊“妝閣”的描繪,有聲有色。《妝閣》雲:“姣童巧扮翠珠圍,宛似宮妃出禁闈。錦簇花團騎俊馬,旌旗鼓吹壯聲威。”“妝閣”,俗稱“妝架”、“轎底”,多由童男、童女打扮,其妝扮人物多為群眾所喜聞樂道的“梁祝”、“穆桂英掛帥”、“嫦娥奔月”、“水漫金山”等。早期是男扮女裝的,是一種造型的民間表演藝術。“妝閣”遊行時,伴以十番、八樂,靜中有動,聲色俱佳,觀眾格外喜愛。 莆田元宵竹枝詞中有不少描述了鬧元宵的盛況。如《元宵》雲:“節到元宵興倍生,普天人共樂昇平。有樓紫陌繁華盛,燈火輝煌不夜城。”它描述了元宵節上元祈福的盛事一派,“火樹銀花不夜天”的繁華景象。《龍燈》雲:“不羨池魚變化神,浣紗截竹自成形。千家燈火當門滾,為獻河圖永珍春。”莆田的龍燈,系削竹為骨,布幔為身,五彩斑斕,長十幾丈。它腹點紅燭(今用電燈),口吐濃煙,戲弄龍珠,沿街獻瑞,俗稱“弄龍”,人們喜愛它是獻瑞之徵。《觀劇》雲:“忽聞鼓吹與笙簧,引類同觀錦繡妝。戲謔聲音兼笑貌,珠喉韻囀和宮商。”元宵之夜,村村演戲,“戲鼓侵明發”,“兒女相攜看市優”,“大半人多在戲場”(引文見邑人劉克莊詩詞)。《觀燈》雲:“更深月色正當頭,歌舞聲中燈滿樓。欲住欲行歸去晚,春宵都是醉人遊。”它描繪人們於元夕觀燈時,在月色溶溶、花燈點點的燈月交輝下,遊人如醉,流連忘歸的情景。 元宵夜晚看新娘 正月十五元宵節夜晚看新娘,大概可算是莆田一個與眾不同的習俗。這風俗流行於莆田東部沿海一些地方,做法是:凡元宵節前一年嫁到本地來的新娘,都要於元宵夜打扮一番,濃裝盛服,或坐於自己家的廳中或排坐在各里社的門前,讓人們觀看,是謂看新娘。在福建,一般說看新娘與鬧新房連在一起,多是在新婚夜裡進行,那主要在於增添熱烈氣氛。莆田和閩南一些地方把看新娘放在元宵夜,或說開頭出於“補課”性質。這因為,有的人結婚時,鄰居鄉里人多忙於生產活動或出外謀生,未及時一睹新娘的丰采,特在元宵節夜晚讓大家補看一次。莆田鄰縣仙遊則放在正月初一。如今整個婚姻習俗都在變化中,這種元宵夜看薪孃的做法,也有了變化。


莆田有什麼特產

  莆田蜜柚,又名度尾“文旦柚”,屬食膳雙宜的美味佳果,曾被清朝列為貢品,果實品質優良,氣味芬香,肉嫩汁醇,甜酸適度,口感好,風味獨特,原國家主席李先念品嚐後稱它是“無籽蜜柚”。 二、莆田荔枝 莆田荔枝始於唐代,北宋蔡襄《荔枝譜》稱興化荔最為奇特。其味香甜、醮核率高,具有止渴、滋補功效。郭沫若先生六十年代 ...

莆田將舉辦第四屆南少林武術文化節

  據福建省莆田市人民政府新聞辦的訊息,第四屆中國(莆田)南少林武術文化節將於今年11月1日下午在莆田南少林寺舉行。屆時,來自海內外的佛教界高僧、南北少林武僧、武當峨眉高手等將亮相,共襄武林盛事。   本次武術文化節以“中華神韻·武林盛典”為主題,內容包括大型祈福法會、大型武術匯演等。大型武術匯演是本次武術文 ...

廣東省徑流係數最大的河流

  漠陽江,廣東省徑流係數最大的河流。發源於省境雲浮縣西南大雲霧山南側,初向西南行,流經陽春縣馬南山後漠陽江折向東南,在陽江縣的北津流入南海。幹流長169公里,流域面積6042平方公里。漠陽江的西面和北面有天露山等一系列東北—西南走向的山脈阻擋,使來自海洋的季風和颱風在山地前緣產生大量降雨。漠陽江谷地以雨量豐 ...

踩高蹺舞魚燈 莆田民俗盛宴鬧元宵

        元宵節將至,僑鄉福建省莆田市各地自正月初六開始鬧元宵,將持續一個多月,而正月初八至十五則是當地鬧元宵最紅火的一段時間。圖為正月初八開始的莆田市荔城區“民俗文化周”,60多支民俗文藝代表隊參加展演,共同歡慶元宵佳節。 ...

莆田習俗

  1.一年過兩次年   明末清初.福建總受倭寇侵犯.當時正好是大年三十.當地村民有些逃到山上避難,躲過一劫.等風平浪靜之時,已是大年初二.當地老百姓各回家中,家裡慘不忍睹.於是.人們決定再過一次年.各各鎮.各各村不一.有些是大年初四.有些是大年初五.再補過一次年.因此.在中國是很難找到一年過兩次年的習俗. ...

三角埕齋菜今日莆田

  涵江三角埕齋菜,幾百年至今依然名聞遐邇,慕名觀賞者,雖數十里之遙也兼程而來。 這齋菜非同一般。古時把香菇、金針菜、紫菜、花生等素食呼為齋菜,而三角埕齋菜則必須把這些通常的素食,加工製作成不同的人物山水花鳥形象,塑造成某個故事的場景,因此,極具濃厚的觀賞價值。可以說,三角埕齋菜既是供品,又是食品,更是一種藝 ...

莆田車鼓

  在我的故鄉莆田,元宵節是農曆正月裡繼春節之後的又一漫長的節日。因為與其他地方的習俗不同,莆田的元宵節從正月初十就開始了,直到正月二十二才告結束。 莆田的元宵節基本上是各種形式上的祭神活動和民間廟會,形式之隆重甚於春節。在這漫長的元宵節慶祝過程中,都離不開一種民間的儀仗隊——車鼓表演。 據《興化府志》記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