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earch

莊子的哲學思想

莊子的哲學思想

  莊子在哲學上繼承發揚了老子和道家的思想,形成了自己獨特的哲學思想體系和獨特的學風文風,他認為道是客觀真實的存在,把道視為宇宙萬物的本源,講天道自然無為,在政治上主張無為而治,在人類生存方式上主張返樸歸真,把提倡仁義和是非看作是加在人身上的刑罰,對當時統治者的仁義和法治進行抨擊,他對世俗社會的禮,法,權,勢進行了尖銳的批判,提出了聖人不死,大盜不止,竊鉤者誅,竊國者為諸侯的精闢見解,在人類生存方式上,他崇尚自然,提倡天地與我並生,萬物與我為一的精神境界,並且認為,人生的最高境界是逍遙自得,是絕對的精神

魏晉南北朝的社會狀況與哲學思想

  魏晉南北朝,指公元220年曹丕代漢、至公元589年楊堅滅陳,這為期三百六十九年的歷史階段。這個時期,是封建國家長期分裂、門閥地主階級加強統治、科學技術也有了新的發展的時期。這一時期哲學上玄學與反玄學,及有神論與無神論之爭,反映了這一時代的思想上的特點。

   在中國的歷史上,魏晉南北朝是十分混亂、黑暗的時期。政治上東漢豪強地主發展起來的門閥士族地主階級實行專政統治,統治者佔有大量土地,擁有大批奴婢、 佃客、家丁等,享有免稅、免役等特權,而且腐化墮落、爭權奪利、互相殘殺,使社會經常處在分裂變亂中,農民起義和民族戰爭不斷,人口傷亡,物質和精神文化 均受破壞,尤其中原地區更加慘重。在北方,曹魏、西晉初年及後來鮮卑拓跋魏統一時期,結束了中國自董卓之亂以後,長達九十年的分裂割據的混戰局面。經濟上 實行了屯田、佔田、均田政策,晉武帝司馬炎在位二十六年中重視增加中原的人口,用行政辦法將大量流動人口安置到土地上去進行生產,並注意開墾荒地、興修水 利。這些都對恢復和發展生產起了積極的作用。這一時期中國在物質、精神發展上並沒有完全停滯。江南還有二三百年的偏安時期,農業、蠶絲業有了進一步發展, 成為中原之後全國的富庶地區。

  同時,這一時期的科技有了新的發展,三國時張仲景的《傷寒論》,建立了陰陽表裡的辨症說;王淑和的《脈經》,對生理、病理和疾病的關係作了系統的說明;劉徽發明了重差術,對數學和測量學作出了重要貢獻;南北朝時祖沖之對圓周率的計算,達到了當時世界最精密的水平;北魏時賈思勰系統總結了中國農業生產經驗,著有《齊民要術》;錢樂之制了著錄世界上最早最多星球儀的銅渾象。這些也都推動了哲學思想的發展。

  魏晉南北朝時期哲學思想的特點之一是:玄學的興起。所謂玄學,其廣義泛指一切抽象的理論,也稱“形而上學”,即研究超經驗東西的學說;其狹義就指魏晉玄學。“玄”指虛無玄遠、高深莫測,它起源於《老子》的“玄之又玄,眾妙之門”。

  魏晉玄學是對漢代經學的揚棄。東漢王朝被推翻後,傳統儒學威嚴掃地,魏晉統治者試圖以老莊解釋儒經,把《老子》、《莊子》、《周易》三本書抬 出來,以“玄談”為其腐朽的生活方式辯護,魏晉玄學便應運而生,並且迅速發展。第一階段是以著名的玄學首領人物何晏、王弼的“貴無論”,開創了“正始玄 風”、“天下萬物皆以‘無’為本”的玄學。第二階段是以樂廣、裴頠對“以無為本”進行了修正,提出了“崇有”論的玄學。第三階段是以郭象《莊子注》中的 “獨化”論,綜合了“貴無”和“崇有”的主張,把玄學推向了頂峰,為門閥士族壟斷政權提供了理論支柱。

  玄學與反玄學之爭除有無之辨外,還有言意之辨。玄學家們利用認識過程的複雜性,片面誇大言意的差異和矛盾,以論證其虛無本體論,歐陽建則以“言不盡意”論戳穿了虛無本體論。

薩特哲學思想的主要內容

  1、薩特的哲學是一種激進的自由意志主義。所謂自由意志是和決定論相對的,決定論認為人是被某種存在的意義束縛著,而薩特則認為人類有絕對的自由;

  2、“上帝已死”,尼采名言可以看作薩特哲學的一個基本前提。人是被拋棄的,是自由的。所謂的自由,就是人沒有存在的意義,也沒有先於存在的正義或者價值,脫離一切束縛的絕對的自由;

  3、薩特說“人是被判定為自由”時想要表達的意思就是作為一個人並不是自願存在於世的,然而一旦存在,他就是自由的;但同時他要對自己所做的一切負責;

  4、由於沒有存在的意義,所以人類就有了創造意義的需要。簡言之,存在就是存在,人類也一樣,只不過人類會追求存在一張的東西而已。


莊子思想

  1、莊子的核心思想是“道”,莊子是道家學派的代表人,思想精髓是主張“道德”,莊子繼承和發展了老子思想,故歷史上老莊並稱,道家思想又稱為老莊思想。   2、無為而治。莊子的無為理由,與老子完全不同。老子的無為,其理由是反者道之動。也就是說,為了實現真正的偉大社會成果,你不要妄動而要遵循規律。老子的無為是為了 ...

老子上善若水的哲學思想

  “上善若水” 這四個字,出自於老子的《道德經》第八章:“上善若水。水善利萬物而不爭,處眾人之所惡,故幾於道。居善地,心善淵,與善仁,言善信,正善治,事善能,動善時。夫唯不爭,故無尤。”   翻譯如下:   最高的善像水那樣。水善於幫助萬物而不與萬物相爭,它停留在眾人所不喜歡的地方,所以接近於道。上善的人居 ...

莊子思想主張

  1、清靜無為,或者說是“無為而治”。主張順其自然,不求名、不求利,淡視生死。   莊子認為,“道”是客觀真實存在的,“道”是宇宙萬物的本源。《莊子·讓王》說,大道的真髓、精華用以修身,它的餘緒用以治理國家,它的糟粕用以教化天下。   莊子的無為,其理由是萬物都是自由自在的時候才能接近幸福,管制越多,規矩越 ...

老子哲學思想產生背景

  老子哲學思想道家起源為遠古的隱士傳統。   道家的起源他們從旁觀察世局,認真思索宇宙的真象,使用著抽象度高且不帶意識型態的執著的語言,描述天道與人事變化的法則,屬於原理性研究的層次是他們的專長。   先秦的老莊二子總攝整理了道家思想的綱領之後,道家形上思想的深度立刻影響了儒家與法家的形上思想,儒家《易傳》 ...

蘇格拉底的哲學思想是什麼

  1、心靈的轉向:蘇格拉底要求作“心靈的轉向”,把哲學從研究自然轉向研究自我,即後來人們所常說的,將哲學從天上拉回到人間,他認為對於自然的真理的追求是無窮無盡的,感覺世界常變,因而得來的知識也是不確定的;   2、靈魂不滅說:蘇格拉底明確地將靈魂看成是與物質有本質不同的精神實體,在蘇格拉底看來,事物的產生與 ...

濠梁之辯體現莊子什麼思想

  體現莊子對於知識論的見解。在莊子的世界裡,物我是渾然為一的,所以他才會知魚之樂。   但是也表現了莊子的詭辯風格,他犯駁惠子的時候,抓住了一個"安"字,就是說惠子已經認可他是有知魚之處的。   “濠梁之辯”記載於《莊子﹒秋水》篇中。講述的是是指春秋戰國時期的兩名思想家莊子和惠子的一次辯論。 ...

老子和莊子思想上有哪些異同

  老子的道偏重於道與德,前者論述的是整個宇宙萬物初始,以及生與滅的哲理,精微而深奧。莊子則是對個人在世間的生活做出建議,怎麼樣才能做到與道相合,以及治理國家與人相處的藝術。   莊子的道雖然是繼承了老子,而非是繼續論述老子的道,他的道更側重於人的出世藝術與入世生活的無為之法,強調的大多都是個人的生存之道,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