萍鄉民俗文化絢麗,採茶俚調、民間燈綵、古樸漆畫繁衍流傳,歷久彌新。淵源於楚巫的儺文化"三寶俱全"(儺面、儺舞、儺廟),被稱作"藝術的活化石"。在民間的群眾藝術活動品種多、活動多,代代相傳。至今仍儲存下來並在民間流傳的尚有30餘種:春鑼、漁鼓、花鑼鼓、茶燈、牛燈、漁仔燈、圍鼓、風箏舞、蓮花鬧、撲蝶舞、泥塑、瓷雕、盆景、彩扎、竹編及民間繪畫(農民畫、磨漆畫、剪紙、烙花、微雕、根雕)等。特擇要簡述1種。春鑼-最具有萍鄉特色的。春鑼起源於清末,興於民間,流行萍鄉及宜春、萬載、瀏陽、醴陵、等周邊縣(市)。藝人用紅綢系一面直徑為15公分的小鼓,鼓邊掛一面直徑比鼓大2-3公分的小鑼。擊鼓敲鑼做過門,春節時走門串戶向人報春。唱詞多為每句7字,兩句韻,語言為地道的萍鄉方言,通俗情切。曲目均為短篇,多為見贊(看見什麼贊什麼)。建國後,唱詞的內容擴充套件到時事、故事,計劃生育、新人新事等,篇幅擴大到中篇,形式上也加上了二胡等樂器伴奏,更為優美,很受群眾喜愛,成為各種文藝晚會演出的重要節目之一。新曲目《敬酒歌》、《千年春來萬年絲》、《見贊》、《巧媳婦撮合老鴛鴦》、《喜盈門》等錄製成光碟,發行5萬餘張,風行一時,能喚起海內外萍鄉籍同胞的思鄉激情,是港、澳、臺及海內外萍鄉籍同胞歡迎的禮品。
女性服裝
西方一位著名的服飾大師曾經說過,服裝反映人的型別和時代精神;這句話對我們談論泉州人的服飾民俗文化,是有一定的參考價值。
服飾反映人的型別,表現在許多方面,如尊卑之別、貧富之別、職業之別等等,其中之一即為男女之別。有一位明代人叫康太和,在舉第貴顯前,因家貧而內穿其婦之褲子。遊學永春時,館東獲悉,故意藏匿酒鍾欲搜之,康太和堅決不肯,寧願賠酒鍾也不讓搜查,以免露餡而受辱。
服裝的變化同社會環境緊密相連,因此在體現時代精神方面,表現得尤為突出。清代泉州女性服裝,上裝為右在“大裾衫”,下裝為裙或褲,裙有布裙、綢裙、百褶裙等,農家婦女多穿寬筒“鬥籠褲”。上、下裝同色居多,年老婦女多選黑、藍、褐三色,年輕女子不拘,大致夏求淡雅,冬多濃豔。富有人家女裝,其襟、袖、裙,褲之邊緣,常以配色鑲邊美化。城鎮婦女多纏足,得穿木後跟的尖頭繡花布鞋。農村婦女多天足,勞動時習慣赤足,只有出嫁、過年或祭祀典禮時才穿鞋。城外婦人負擔入城時,常穿芒屐(以芒草為材料編織成的草鞋)。民國改制,泉州人的服飾民俗也因迅急的思想觀念變革而受到衝擊,不願為封建傳統禮節所束縛的開放婦女,力求依照自己的主觀情趣來表達對現實生活的感受。經改進後的旗袍,至40年代在泉州城鎮已成為通式女服。被稱為“番仔衫”的連衣裙,也出現在僑鄉“番客嬸”的身上。這一時期的女中、小學生一律穿上衣衫配黑裙的學生裝。民國後,纏足婦女大多數放腳復原,穿上自制的合脊塵頭鞋,俗稱“半縛鞋”。膠底鞋。皮鞋、涼鞋、雨鞋等也漸漸進入婦女生活,而以黑色橫帶的“紐邊布鞋”最為普遍。襪子有針織的線襪和絲襪。
新中國成立後,衣著以樸素為榮,男、女服裝的色彩、式樣均較為單調,年輕女性多穿機織花大裙衫,50年代後期及60年代,則以穿西式長褲為多。50年代人們在家裡休歇常著的木屐,至60年代已為塑膠拖鞋所取代,鬆緊鞋、田徑鞋、尼龍襪、錦綸襪等也開始在市場上出現。“文化大革命”期間,綠色軍裝、軍鞋、軍帽,甚為流行,尤為男女青少年所喜愛。
改革開放以後,人們思想大解放,衣著也發生了巨大變化,服裝講究美觀、時髦,注重質地、牌子(名牌),尤其是女裝,款式變化繁多,令人目不暇接,有的甚至由遮蔽保守趨向於坦露開放。80年代的長襪短裙,曾是老人們眼中的一道奇觀:“臘月隆冬冷不收,深閨貴婦擁重裘。風流少女寒無畏,長襪短裙到處遊。”女性鞋襪由經濟實用轉向高檔趨時,高跟、半高跟的皮鞋,涼鞋,普遍受到歡迎。
在泉州女性服裝民俗中,以黑褲、藍(綠)衣、黃笠為基本格局,具有很強色彩感染力的惠東女服裝別具一格,被視為“中國服飾精華的一部分”。有首打油詩形象地勾畫出了惠東女傳統服裝的特徵:“封建頭,民主肚,節約衣,浪費褲。”頭部被頭笠和頭巾包裹得僅露出一張臉---“封建”;而腰部卻暴露無遺--“民主”。大筒褲的褲腳寬達0.4米--“浪費”;而上衣卻短得連肚臍也遮不住--“節約”。於是,所謂思想的“封建”與“民主”,衣料的“節約”與“浪費”,在惠東女的身上有機地結合在一起,表達了一種內涵豐富的審美觀。不過,自改革開放以來,越來越多的年輕惠東女穿起了茄克衫和束管褲。
男性服裝
清代泉州男裝,有便服與禮服之分。便服上著短式漢裝,其款式初為大裾,後改對襟;下著寬筒深檔褲,摺疊腰間繫以褲帶,禮服是著大裾右衽的長衫,外加馬褂,馬褂有馬甲式和漢裝式兩種。與女子不同,男子大多戴帽,尤其是老人和兒童。帽子有瓜皮帽、布風帽、紗猴帽,羊毛帽等。瓜皮帽亦可作禮帽,為顯示身份,官紳豪富之帽前常綴以碧玉或瑪瑙。鞋子多為自制的平底布鞋,配以白布襪。平民百姓,許多人整年沒鞋穿,長途肩挑和遠行,則穿草鞋。
民國初期,處於新舊文化形態激烈碰撞的歷史交替之際,服飾式樣的變化更具有文化革命的意味。中國服飾史中具有劃時代意義的中山裝,自30年代起在泉州逐漸流行,其穿著範圍,至40年代已由城鎮發展到農村。穿西裝的人也日趨增多。男學生與女學生一樣統一著裝,初中、高小學生為童子軍服,載船形或平邊的“童子軍帽”,高中學生為中山裝,戴“鴨舌帽”。俗稱“遮瓢”的呢禮帽,由上層社會逐漸擴充套件到城鄉平民。鞋襪多為男女通用。
新中國成立之初,西裝。長衫幾乎絕跡,灰色和藍色的“列寧服”、“幹部服”、“八角帽”風靡一時。50年代後期及60年代,青年男裝多為小翻領對襟衫及西式長褲。在“文化大革命”期間,有兩種職業性服裝頗受男人歡迎:一是男式綠色軍裝,在青少年中十分趨時;一是惠安、晉江沿海一帶漁民常穿的“討海衫”這是用荔枝柴汁(俗稱紅柴汁)染成的暗紅色粗布衫,亦稱“紅柴汁衫”,為年紀較大者所喜愛。以穿軍裝為時髦,主要與當時國內“全國學解放軍”的大氣候有關。而愛穿“討海衫”,其原因可能是其具有耐穿不易髒的實用性,以及更能體現勞動人民樸素本色的特點。
80年代以來,作為觀念更新和思想解放的表現形式,泉州男性服裝也變化甚大,以往呆板、單調的服飾格局完全被打破了。服裝店裡,各種時裝,琳琅滿目,或本地名牌,或海外進口,任君挑選。青少年偏愛富有朝氣的T恤衫、牛仔服、運動服等。色彩單調的中山裝仍為老年人所常服,不失老者風度。兒童服裝更是五彩繽紛,其價格甚至不亞於成人服裝。泉州男裝最為大眾化的當為前克衣。出席莊重的場合,男人多穿西裝、結領帶、著皮鞋。甚至在鄉下耕地種田者,身穿西裝,腳著鞋襪的也不在少數。
髮式、飾品
與注重形式、理性和偏愛整齊劃一的傳統文化心理有關,中國人對髮式的態度,曾是非常慎重和嚴肅的,甚至把它納入禮法統轄的範疇。古代兒童“垂髻”,讓頭髮自然下垂;稍長“總角”,把頭髮束為左右兩結;成年時,女子束髮穿笄,男子結髮加冠。清代髮式與政治掛鉤,男子被強制剃髮留辮。民國建立,剪辮留髮,其時泉州人的髮式,有平頭、光頭、分發(發分左右,有“二八分”和“三七分”兩種),“滿堂發”(全發後梳)至頸剪齊)等等,幼童留護滷發。清末民初的女髮式,幼女留雙短辮,少女梳單長辮,成年婦女挽髮髻。泉州有一位熟悉閩南風俗人情的藝術家叫張春霖,在他所作的泉州民俗畫中,有一幅是《泉州民間婦女頭髻》,形象地向我們介紹了曾流行於泉州民間的崇武頭、蟳埔頭、辮子頭、包子頭、打結頭、目鏡頭、面幹頭、鮑魚頭、扁針頭、雙魚頭、粗腳頭,信杯頭等十幾種婦女頭髻。抗日戰爭時期,推行“新生活運動”,男學生一度推行剃光頭,女學生則剪短髮。
新中國成立後,髮式變化不大。開放改革,極大地激發了人們的愛美本性,人們對自己的頭髮比歷史上任何時代都更捨得掏錢。以前僅見於“番客嬸”的燙髮,自80年代以來已成為泉州女子追求的新潮,連老年婦女也不甘落後。女髮式各取所宜,或齊耳短髮,或披肩長髮,或扎“馬尾巴”。青年男子亦講究髮式時髦,80年代流行遊泳發、短披髮,長鬢髮,燙髮也時有所見。
自古以來,飾品為女性所重。愛美的泉州女,盛行戴花之俗,有鮮花,也有絹花,花色以紅、白、黃為多,喜慶時須插紅花。頭飾有笄(簪)、釵等。耳飾有耳墜、耳環、耳鉤、耳柱等。項飾有各式項鍊,以及胸飾,手飾有戒指、手鍊、手鐲。足飾有腳環、腳鏈,上述飾品多為金、銀、玉等所制,男於亦有戴項飾、手飾,足飾一般為兒童所佩新中國成立以後,提倡樸素,再加上50年代未的“獻金”運動,銷金匿玉,金、銀、玉飾品遂逐漸斂跡。至80年代,重新興起飾品熱,男女佩帶戒指、項鍊者,為前所未有。佩金帶玉,不僅體現了一種傳統的審美觀念,而且還蘊含著避邪趨吉的潛在意識。
2012年安徽定遠縣藕塘首屆民俗文化節於日前拉開帷幕。為期3天的文化節,迎來了省內外近20萬遊人、香客,展現了厚重的民俗文化和豐富的山水旅遊資源,有力地推動了該縣旅遊文化的發展。文化節期間,該縣組織開展了民俗文化巡街表演,特色產品展示活動,廟事感恩祭拜活動及經貿洽談等一系列活動。
藕塘是中國共產黨領導建立的全國十九塊抗日革命根據地之一,是全國100個紅色旅遊經典景區之一。劉少奇、葉挺、張雲逸、鄧子恢、徐海東、羅炳輝等老一輩無產階級革命家曾在這裡戰鬥和生活過。藕塘令狐山廟會至今已延續近2000年。據瞭解,該縣計劃運用山水及歷史資源打造楚漢文化街及紅色旅遊景點,目前革命歷史景區已規劃選址即將建設。
王 文 汪長園攝影報道
(責任編輯:周單)
3月7日,令人矚目的文化盛會首屆西安樓觀 中國老子文化節圓滿落幕。在這個盛大的舞臺上,弘揚的是老子哲學的普世價值和時代意義,活態傳承的是以集賢鼓樂為代表的周至特有的非遺專案,啟用的更是一批對周至人來說生活中不可或缺的民俗文化。
欣賞《豆村大蜡》的獨特與別緻,領略樓觀鎮《牛鬥虎》的熱鬧與有趣,在喧囂之外 ...
冬季的中國白褲瑤之鄉——廣西南丹縣白褲瑤部落,氣溫宜人。當地民眾身著節日盛裝,唱起深情纏綿的情歌,跳起激越粗獷的銅鼓舞,並上演驚心動魄的大刀砍活牛、精彩趣味的陀螺賽、原汁原味的長桌宴,讓五萬餘名來自中國、美國、泰國、越南等國家和地區的賓客大飽眼福,陶醉其中。
白褲瑤族民眾純樸、勤勞、勇敢,總人口三萬多 ...
時值上海市社會科學普及活動周之際,長橋街道舉辦了我們的節日“飄香美食秀健康粽情端午話民俗”長橋社群第五屆“快樂長橋”家庭廚藝大賽,吸引了眾多社群居民的熱情參與。
昨天上午,西南文化藝術中心2樓大廳內人潮湧動。街道工作人員早已將提前泡好的一盆盆糯米、紅豆餡與葦葉端了出來,需要的各類餐具也都一應俱全。九點 ...
從方言、館廟會看十堰人口流動
人口遷徙流動從一個側面反映了一個地方開放的程度。十堰是一個移民區,歷朝歷代都在自發滾動流入人口。我們從方言和館廟會狀況可以瞭解大概。十堰的方言十分複雜,大體分為五個大方言區:除城區是普通話區外,鄖縣、丹江日為一方言區,鄖西、房縣、竹山、竹溪各為一方言區,最為特別的是竹山和 ...
“太陽落土四山黃,情妹出來撿衣裳。雙手巴在欄杆上。望郎不來哭一場。”日前,小編下鄉採訪時,婉轉的歌聲從田野裡傳來。循聲望去,一位古稀老農在莊稼地裡一邊歌唱、一邊勞作。唱歌的老農名叫蒲耀明,71歲。他剛才唱的是薅草鑼鼓的唱腔。據蒲老介紹,薅草鑼鼓在改革開放前還在流行。農民們在除草的時候,常常打薅草鑼鼓。幾十 ...
中新網陝縣9月7日電9月4日上午,為期一週的首屆陝縣民俗文化節在“中國地坑院民俗文化之鄉”——陝縣西張村鎮廟上村開幕。文化節期間將舉行民間書法大賽、民間剪紙大賽、民間婚俗表演、民俗實物展、陝州鑼鼓書演唱會、民間故事演講會、地方戲劇演出、民間特產和小吃展銷等八項活動,展示民俗文化的獨特魅力和發展成果,促進民 ...
曹氏風箏藝術家孔炳彰正在展示風箏作品。新華社小編李紫恆攝
一個是人類體魄美的極限,另一個是東方精神美的極致———這兩種似乎搭不上界的東西,在人文奧運理念的催化下,終於在北京有了千載難逢的因緣際會。當採自雅典的奧林匹克聖火點燃了“鳥巢”主火炬的剎那,孕育於古希臘的西方文明開始了與中華五千年文明破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