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earch

蒙古族舞蹈

鄂爾多斯蒙古族舞蹈

  蒙古族舞蹈久負盛名。鄂爾多斯是舉世矚目的民族藝術之鄉,這裡的舞蹈以它獨具地方特色和民族特色的魅力,躋身於偉大祖國的民族舞蹈藝術之林。

  鄂爾多斯民間舞蹈反映了歷史文化、民族團結、生產生活和愛情故事,它深深地植根於鄂爾多斯古老的文化和當今沸騰的牧民生活沃土之中。《筷子舞》雄健有力,節奏強烈,民族特色濃郁,給人以明快、歡樂的氣氛。它由四男四女集體舞蹈,間有獨舞。男的右手持筷子一把,女的雙手各拿筷子 一把,以筷子擊打肩、手、腰、腿、腳等部位,有時打地,邊打邊舞,時而旋轉,時而跪下,兩肩和腰隨之相應扭動。此外,細膩柔美的《盅碗舞》、節奏歡快的《碟子舞》、飽蘸激情的《鄂爾多斯舞》都以優美的舞姿、動聽的音樂表現了蒙古族人民純樸熱情、剽悍勇敢的性格和熱愛生活的美好追求。“察瑪”,是蒙古族喇嘛寺廟中的宗教舞蹈。跳舞者頭戴假面具,在古樸典雅的音樂聲中翩翩起舞。舞步奇特,“表情”神聖,更讓人感到新鮮的是伴舞時用的樂器特別有趣:法號長4公尺,深沉宏亮;林卜的聲音像吹鎖吶似的那麼清脆;振鈴,錚錚有聲;大鼓、小鼓、鋼朗、哈格、鐃、鈸一起奏鳴,旋律奔放,節奏悠揚。每年,準格爾旗的準格爾召、伊金霍洛旗的石灰廟、烏審旗的烏審召都要舉辦這種別開生面的活動。

蒙古族舞蹈

  蒙古族舞蹈熱情奔放,剛健,同時又細膩含蓄,伸展穩定,以優美挺拔見長,更以詼諧、爽朗明快、憨厚聞名中外,性格多樣化,表現力極為豐富。

  “沙吾爾登”舞是流行於新疆蒙古族民間獨具特色的傳統舞蹈,“沙吾爾”蒙古語,指馬跑動時,馬頭上下不停地彈動的動作,“登”則是“託布秀爾”琴彈奏出的“登登”樂曲聲音。“沙吾爾登”舞是一種樂舞一體的舞蹈藝術,在“託布秀爾”樂器的彈奏下,隨著不同節奏的樂曲,變換舞姿。“沙吾爾登”樂舞的特點是舞的走動幅度較小,腳下節奏緩慢,動作較少,而上身動作卻豐富多彩,舞姿翩躚,搖曳多姿,有如雄鷹抖羽,雁翔長空,還用雙腿踢踏,變換馬步,抖動雙肩,做出各種風趣逗人的動作。

蒙古族舞蹈的特點風格等等

  特點是渾厚、含蓄、舒展、豪邁。風格凸顯力量感,表現蒙古人民豪爽的性格。

  蒙古族舞蹈,中國內蒙古自治區以及吉林、黑龍江等省蒙古族聚居地區的民間舞蹈。蒙古民族的舞蹈文化與他們的狩獵、遊牧生活有密切聯絡。蒙古民族祖先的原始舞蹈形態,在新石器時代、青銅時代鑿刻的陰山崖畫、烏蘭察布崖畫中,有著生動真實的表現。蒙古族是中國北方的遊牧民族,從事畜牧狩獵生產。由於長期生活在草原的地理環境和氣候條件下,自古以來崇拜天地山川和雄鷹圖騰,因而形成了蒙古族舞蹈。


蒙古族民間舞蹈有那些

  蒙古族因族內地區差異導致民間舞蹈形成了多種多樣的舞種,蒙古族舞蹈有:1、自娛性民間舞蹈《安代》;2、宗教性舞蹈《薩滿舞蹈》《查瑪》;3、表演性民間舞蹈《筷子舞蹈》《蠱碗舞蹈》《好德欽》等舞蹈。這些舞蹈表演形式雖然不多,但都有其深遠的歷史背景及其深邃的蒙古族的民族文化內涵。 ...

最初的宗教舞蹈蒙古族安代舞歷史起源

  本期蒙古族文化為我們帶來蒙古族安代舞歷史起源,安代舞的起源有三十餘種說法,其中最有代表性的說法認為安代最初是用來醫治婦女相思病的宗教舞蹈,也含有祈求神靈保佑、消災祛病之意。我們一起來看看吧!   歷史淵源   安代舞的起源有三十餘種說法,其中最有代表性的說法認為安代最初是用來醫治婦女相思病的宗教舞蹈,也含 ...

獨特的蒙古族民間舞蹈“頂碗舞”

  頂碗舞是蒙古族的一種非常有特色的民間舞蹈,動作非常的優美、氣質高雅,具有濃郁的民族特色,也是少數民族都比較喜愛的一種舞蹈形式,當然更是蒙古族文化的一種標誌。那麼,大家對於這種獨特的舞蹈有什麼瞭解嗎?   接下來,就讓我們一起從民族文化的角度一起來看看吧!   頂碗舞是蒙古族從元代承傳下來的民間舞蹈。相關的 ...

蒙古族的民間舞蹈:頂碗舞

  在蒙古族文化中,有一種傳統的民間舞蹈,叫做頂碗舞,這種舞蹈也影響了不少其他的少數民族,比如維吾爾族和傣族等。   那麼,蒙古族的頂碗舞究竟是什麼樣子的呢?一起隨小編來看看吧!   頂碗舞是蒙古族從元代承傳下來的民間舞蹈。相關的史料記載,《頂碗舞》的出處與佛教有著一定的淵源。佛教教義當中有多種對佛的供養儀式 ...

蒙古族白節的習俗

  “白節”,蒙語稱“查干薩日”,又稱“席尼吉勒”,意為新年、春節。蒙古人以白色為純潔、吉祥之色,故稱春節為白節,稱農曆正月為“白月”。白節首日即農曆正月初一,過白節是從古代沿襲下來的習俗。元世祖忽必烈在位時,就非常重視過白節。據《馬可波羅》所載:“其新年確始於陽曆二月,屆時大汗及其一切臣屬復舉行一種節慶…… ...

蒙古族--簡 介

    蒙古族的分佈幾乎遍及全國各地,主要聚居在內蒙古自治區,少數聚居或散居在新疆、遼寧、吉林、黑龍江、青海、甘肅、寧夏、河南、河北、北京等北方地區,西南地區的四川、雲南等地也有少量的蒙古族居住。“蒙古”,是蒙古人的自稱。其意為“永恆之火”。   蒙古族有一個特點,就是離不開馬。他們的祖先曾騎著馬四處征戰,創 ...

蒙古族喪葬習俗

  指路( 蘇訥思穆日扎合 )   人死後要請喇嘛唸經、指路,讓死者到 德娃珍 去。( 德娃珍 :民間認為那裡沒有灰塵,是享福的地方。)   喪服   有的地方死者穿藍褲,白布衫。蒙古民族以白為純潔,以藍為民族本色。布用平紋,不穿綿衣。兒女不許伸手給死者穿衣。死者遺留衣服,多贈給為死者穿衣服的人。   停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