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earch

藏族的社交往來習俗

藏族的社交往來習俗

  

  交往

  假如家裡來了客人,主人家要親自出大門迎接,並讓客人先行。進了鍋莊房,火塘四周的男女老少都要起來連聲說“阿多各沙各羅”(請上邊坐),把客人讓到上首“卡普”或右方“卡西戈”的位置上坐。坐定後,主人家就馬上給客人奉上酒或茶。假如是男客人,就由男主人接待,主婦斟上的酒或茶,要先遞給男主人;再由男主人雙手敬給客人;假如是女客人,則由女主人接待。坐在火塘四周的家眷們,與接待客人無關的,要等客人坐定,開始與主人交談時,才悄然離去。不能客人一進門就紛紛離開,那樣,就會使客人十分尷尬。藏族在這方面的禮儀是十分周到的。

  晚上睡覺前,對客人要說“薩爾寐”(請睡),道“薩爾寐古哇得”(晚安)。早晨起慶後要問候“薩爾寐莫拉得”(睡得可好)?或“讓莫薩莫拉得”(早安)。

  路上碰見熟悉或不熟悉的人,都要伸出手請對方從上首方先走,自己站在路邊,並互相道“那拉喲”(請慢走)或“壽拉得禮“(走好,別摔倒)。

  金川綽斯甲、馬爾康黨壩等地嘉絨藏族,見面時還要行屈膝禮。行屈膝禮時,雙手放在膝蓋上,兩膝略一彎曲。這主要在同等人之間或晚輩對長輩之間進行,長輩對晚輩則不還禮。現在藏族已經普遍使用握手問好的禮節,不再使用屈膝禮了。

  但是,在土司頭人時代,除了上面述及的這些日常禮儀外,貴族與平民、農奴之間卻有十分嚴格的禮儀規定。

  平民和農奴在路途中碰見貴族,必須退避到路邊,側身彎腰讓貴族先過路。

  平民百姓和農奴有事見貴族,進門就必須放下頭上的髮辮,低頭回話。黨壩土司則規定必須下跪。要離開時,也必須低頭倒退著走出房門,出了門以後,才能重新把髮辮盤在頭上。

  明、清兩朝先後給嘉絨地區十八土司頒發了印信。非凡是清王朝加強了對這一地區的統治,更嚴格規定了朝貢禮儀。十八土司在乾隆皇帝四十三年(1778年)以前,每年都要派人到京城納貢。

  正因為嘉絨十八土司十分忠誠於清王朝,清王朝的一些政令、規定也就在這一地區受到尊重。尤其是清朝規定男子必須蓄辮,在嘉絨地區不但得到徹底推行,而且把辮子視為最高統治的象徵,每個人頭上的辮子就代表土司,所以,無論發生什麼糾紛,甚至鬥毆,也絕對不答應抓對方的辮子。抓了對方頭上的辮子,就被認為是對土司的挑戰和欺侮,不管你在糾紛中佔有多大理由,抓了對方辮子,就註定不但要輸理,而且還要受到處罰。這種禮俗,直到土司制度解體,才逐漸消失,但一些年紀大的人,卻一直保留著蓄髮辮的習慣。

  人們在交往過程中,非凡重視信譽,一旦因事反目,則永不往來,成為仇家。在歷史上,假如相互有仇的兩個村寨或兩家人非打交道不可,則採用“放當頭”的方式。

  比如在很長一段時間,雜谷土司與綽斯甲土司之間有很深的矛盾,相互之間繼絕來往,這種情況延續了數百年。雜谷土司所屬的一個叫做巴凹的地方,與綽斯甲土司轄地僅一河之隔,兩岸說話的聲音都可以順風傳到對方耳朵裡,但就是沒有“外交關係”。隨著時間的推移,兩地後來也有一些貿易交往,維繫這種效的交通工具是牛皮船。當這種交往發生時,要先站在河岸喊話,待對方同意,派人過河交涉,一旦交涉妥當,必須先由對方把親生子女送一個過河來作“當頭”,這一方才把貨物透過牛皮船運到河對岸。一直要等到交易完成,這一方的人帶著錢平安回到自己一方的土地上,才會把作為人質的“當頭”送返河對岸。推而廣之,當平時與不熟悉或信不過的人作交易時,也採用這種“放當頭”的方式,先由對方交出一定的定金或實物,再出示自己所要交換或出售的東西。

  敬獻哈達,是藏族最崇高聖潔的禮節。

  但是,敬獻哈達的習俗,最早並不是藏族形成的。這種禮節,最早是內地皇室對外邦使者的答謝和恩寵方式。元朝時,西藏藏傳佛教薩迦法王八思巴,受忽必烈邀請,到涼州會見忽必烈。元世祖忽必烈獻給八思巴一根兩端有長城圖案,並繪有吉祥如意字樣的哈達。八思巴把哈達帶回西藏後,便在藏族中逐步形成了敬獻哈達的習俗。

  哈達的顏色有白、藍、綠、紅、黃等五種顏色。白色是白雲的象徵,藍色是藍天的象徵,綠色是江河的象徵,紅色是空間護法神的象徵,黃色是大地的象徵。除了白色哈達外,藍、綠、紅、黃彩色哈達,賦與了宗教含義,認為是菩薩的衣服,所以,是最隆重的禮物,平素很少使用,一般在寺廟開光典禮時,獻給神的塑像或最受愛戴的活佛。同時,也可獻給新修房子的親戚,作為在房頂做守護神的彩箭之用。

  白色哈達象徵素潔的祥雲,互相敬獻哈達,表示祝對方吉祥如意,幸福無邊。

  向別人敬獻哈達是有規矩的,要求褶縫不能對著對方,一定要雙手捧獻。接受哈達的人也要雙手捧接。下級或晚輩敬獻給上級或長輩哈達,對方不再回贈。哈達假如獻給有名望的活佛、喇嘛,則會馬上把所敬獻的哈達回贈給你,有時直接給你掛在脖子上,假如掛在脖子上不方便,須轉贈時,你要身子前傾,腰微躬,接過哈達高舉過頭頂,表示深切的謝意後,再掛在脖子上。

  同級和同輩之間互贈哈達,則平等地向對方贈予相同質地的哈達,不一定掛在脖子上,僅僅作為一個見面禮節就行了。

  送禮和待客

  走親戚或朋友家做客,是必須帶禮品的。一般禮品主要是一砣酥油、一兩斤酒,或一塊豬膘、一個燒饃饃等等。主人在客人離去時,一定要送回禮。要把客人的褡褳或掛包裝滿。回送的禮不能跟客人送的禮品種一樣,以免誤認為是主人家不喜歡客人的禮物,又退給客人的。回送的禮物一般是豌豆、葫豆、海椒、奶渣等,不及客人的珍貴,其意義只在不能讓客人空手回去。

  寨子裡有嫁娶喜事,是必須送禮的,以送酒和錢的居多。不同的地方,也有一些差別,如金川一帶送頭帕、頭線或酒的多一些,觀音橋一帶則送燒饃饃,象徵婚姻美滿。

  葬禮則每戶須送一幅嘛哩旗,其次就是送酥油、酒和豬膘。但送的禮要嚴格區分,凡是專門送給死者的,酥油就作點酥油燈或火葬時用,其它食品則在火葬時同死者一併燒掉。送給死者家屬的,則大家食用。

  到藏族家作客,主人會熱情地向你敬獻酒和茶。

  當客人坐定之後,主人馬上就給客人端上一杯香甜的青稞酒。其禮儀是:先斟滿杯,客人喝一口,主人馬上又添滿,客人再喝一口,連續添三次,客人喝三口,最後添滿一杯,客人就必須一飲而盡。此後,主人還會勸酒,但客人可根據酒量的大小,量力自由喝酒了。

  有時到主人家作客時,主人家敬獻的是酥油茶。喝酥油茶也是大有講究的。主人家熱情地邊陪著客人閒談,邊注重隨時給客人把茶碗添滿。客人則不能一口把酥油茶喝乾。假如剛在別人家喝過茶,此時不想再喝了,主人敬獻給你的茶就不要動;假如喝了一半,主人再添滿後,不想再喝了,也不要動它,等到你告辭離去時,再把沒有動過的酥油茶一口氣喝乾。

  逢年過節時,到主人家作客,無論酒和茶,當主人家敬給你時,則必須先喝三口,再把斟滿的一飲而盡,主人家就很興奮,不然,就會怪你不懂禮節了。

上海松江的社交往來習俗

  親戚往來

  親戚間往來一般保持到血親第三代,即堂兄弟、表姐妹間還有走動。逢年過節,對方有婚、喪、生病、喬遷等事,需備禮前去探望、祝賀、相助。接到邀請後無故不去,又不打招呼;家中有婚禮、喪事等要事,故意不邀請對方,表示彼此斷絕往來。過後,雙方關係好轉,有意恢復往來,可在家中有事時邀請對方,對方應邀,即恢復親戚關係。平時走動不講究送禮,有事必備禮,俗稱“做客人”、“做人客”。

  親戚間的往來,主要表現在家庭事務上,著重於家庭與家庭之間的聯絡。這種往來僅僅表現為一種形式,或是服從於習俗的束縛。親戚之間有情投意合,說話投機的,猶如知己朋友,彼此之間的交往是一種快樂;但是如果雙方沒有好感,話不投機,即使是一種負擔,遇婚喪等事也非得前去作客或是邀請對方來作客不可。

  除禮節性的往來外,親戚間最大的往來是經濟上的相互支援。一方有麻煩,首先想到的是到親戚家去借錢,在松江人的觀念中,問親戚借錢是天經地義的事,且沒有到期還息的習慣。常有比較富裕的人囿於傳統觀念,被親戚借錢搞得不堪負擔的事發生。

  近年來,城區市民,特別是年青人有淡化親戚關係的趨勢,親戚間的交往大大少於朋友、同事、同學間的交往。比如自己有戀愛問題、工作問題、有喜怒哀樂,甚至經濟上有困難,不一定先去找親戚,大部分是先去找朋友商量、分析、幫忙;平時的娛樂活動大多是和朋友在一起。

  鄰里、熟人關係

  熟人相見,互打招呼,互致問候,稱“叫應”。迎面相見,故意不理睬對方,俗稱“不叫應”,常被視作是對自己的侮辱,是非常不禮貌的行為。有時有表示斷絕往來的意思。

  70年代前,鄰居間大多彼此知根知底,來往密切,貨物可先用後借,燒菜缺少油醬可隨意取他人的應急,突然下雨自有鄰居代收晾曬的衣物,大多親如一家人。偶爾發生矛盾,一經勸說,也就釋然。鄰里串門稱“講張”、“白相”,較隨便,可在門口,可在房中,多已婚女性所為。鄰居有喪事,不請自到,幫助料理後事;逢喜慶,非要邀請才能參加,送禮稍薄於親戚。近年來,居民大多搬進了獨立單元的新樓房,鄰居間缺少溝通與瞭解,樓上樓下彼此不知姓甚名甚,見面不打招呼,互不往來。

  朋友交往,青年人多蕩馬路、遊公園、上娛樂場所,偶爾聚餐;中老年人以喝茶、聊天、敘舊為主。過去,市民住房狹小,朋友很少在家中聚會,今家庭聚會逐漸增多。朋友有紅白事,相互邀請,送禮如親戚,有的禮金甚至更高。平時來往不備禮,招待不講究儀式。

  送禮

  逢婚喪喜慶,親友間例須送禮,稱“送人情”。遇紅白事,所備禮物的價值,略高於前番對方贈送給自己禮物的價值,稱“抬一抬”。一般作客不計較禮物的價值,送與不送,送多送少無所謂,但上門探望病人,或準備在主人家吃飯的一般是要送禮的。禮物分錢、物兩類,50年代前,平時作客送禮盛行“黃籃頭”,粗竹篾編成,上覆紅紙,內裝水果;“包紮”,又稱“牛頭包”,黃粗紙包成長方梯形,上覆紅紙,內裝桂圓、蜜棗、胡桃、紅、白糖等;“盒頭”,厚紙盒裝貯的糕餅類。賀壽送麵條、壽糕,造屋上樑送饅頭、糕,遷新居送麵條、定勝糕,探望產婦送胡桃、雲片糕、紅糖,喪事送緗布、紙綻,年節有清明節送青綠餃,端午粽子,過年送鮮魚、豬肉、雞、鴨、年糕等。60-70年代,禮輕。80年代起,賀生育送滋補品和童裝等,賀壽多蛋糕,喬遷送蛋糕、工藝品等,喪事送“白人情”,有錢、被面、紙綻等。年節子女孝敬老人送補品,其餘親戚來往多送蛋糕、水果。舊俗送禮的如今大多改為送錢。送錢歷來用紅封袋,馬虎的用紅紙包裹。只有逢喪事用白紙。錢額喜事成雙數,喪事成單。人情花費以賀婚禮最大。

  作客、待客

  客到,主人先接過客人手中的物品。客人帶有汙穢物、溼傘,不帶入主人家中,置於門外。作客不能帶藥包上門(主要指中藥包,為主人購買的除外),此為大忌。另,家中有喪事,一般未過頭七,不宜出門作客(規矩大的人家要過了五七才出門作客)。

  客人入室,主人先要讓坐;主人未讓坐,客人不坐下。遇喜慶事,先敬客以糖湯,再敬茶、煙。主人敬茶,客人站立雙手接。客人不將茶水喝乾,不將茶葉吐在桌上、地上。主人家要有人陪坐說話,至少不能冷落客人。客在,主人不掃地,不打罵孩子。

  留客吃飯,至少備8只菜,備酒,稱“吃便飯”。進餐時,凡整隻雞、鴨、蹄膀、全魚等菜餚,主人未請,客人不吃。喝酒沒有一杯一口乾的習慣,大多小口慢呷,不行酒令。就餐用筷有六忌,一忌半途筷,將食品夾住又放下;二忌亂筷,挑精揀肥,在菜碗中亂翻亂攪;三忌窺筷,手握筷,目光盯住菜餚;四忌碎筷,用嘴撕拉筷上食物;五忌籤筷,以筷當牙籤;六忌淚筷,夾食品時滴湯不止。客未喝完酒,主人不先吃飯;客未吃完飯,主人不離桌。

  客人告辭,送至大門口或樓下。主人不相送,甚至不起立,被看作是很不禮貌的行為。

  攀親眷

  朋友間情誼篤深,為加深關係,或保持長久聯絡,就採用攀親眷的方法。攀親眷主要是“攀過房親”,即認乾兒子、乾女兒,還有拜兄弟、認姊妹等。

  攀過房親有多種原因,一是結婚多年,未生育,俗以為,認個過房兒子或過房女兒後可以得子女。二是生育兒子後,怕其夭折,又經算命術士胡謅,須過繼給某始人氏,即可太平無災。三是兩家交往甚密,再以過房形式發展為親戚關係,以增強聯誼。四是一方有財有勢,另一方竭力巴結,攀個親戚來找個靠山。近年來,城鎮居民攀過房親的越來越少,農村中仍有流行,多為感情需要和尋靠山型別,以迷信目的的不多見。

  兩家一經商定攀過房親,就要確定攀親吉日。攀親那天,過房女兒或過房兒子打扮一新,其父母備厚禮,帶爆炸、鞭炮前往乾爹媽家。松江人稱乾爹媽為“寄爹”、“寄媽”。稱“過房兒子”有兩個概念,一是乾兒子,二是入贅的上門女婿。

  過房兒子到了寄爹家,過去要行磕拜大禮,叫寄爹、寄媽,日前磕拜禮已除,僅存“叫應”而已。拜畢,燃放爆竹、鞭炮,以示慶賀。如孩子尚小,不會叫應,就在門口置一竹梯,父母將孩子從空格中遞給寄爹、寄媽,代為叫應。叫應後,寄爹、寄媽酌給孩子“見面錢”,或稱“壓歲錢”。寄爹家備豐盛酒菜招待過房親,有時也邀請至親好友同來慶賀。有的寄爹還要為過房兒子或女兒取個“寄名”,請人將寄名寫在紅紙上,過房兒子或女兒將其帶回,高貼在客堂間或臥室牆上。

  寄爹、寄媽在春秋兩季,要給過房兒子或女兒送些夏衣、冬裝,一般是第一年較認真,以後就馬虎些。過房親和其他親戚一樣看待,凡親戚間一應交往禮俗,都按此辦理。

  認姊妹,多為未婚姑娘所為。彼此性格相投,感情深切,互認為異姓姐妹,以姐妹相稱。人數或多或少,少則二人,多的有結九姐妹、十姐妹的。認姊妹形式各異,舊時,大多到尼姑庵一齊向觀音菩薩磕拜,再互拜。拜完,吃頓團聚飯。認姊妹的姑娘互助互利,彼此關照。出嫁後,仍然保持關係的也有,如親戚一般。日前認姊妹習俗已少見。

內蒙古社交往來習俗

  

  見面要互致問候,即便是陌生人也要問好;平輩、熟人相見,一般問:“賽拜努”(你好),若是遇見長者或初次見面的人,則要問:“他賽拜努”(您好)。款待行路人(不論認識與否),是蒙古族的傳統美德,但到蒙古族人家裡做客必須敬重主人。進入蒙古包後,要盤腿圍著爐灶坐在地氈上,但爐西面是主人的居處,主人不上坐時不得隨便坐。主人敬上的奶茶,客人通常是要喝的,不喝有失禮貌;主人請吃奶製品,客人不要拒絕,否則會傷主人的心。如不便多吃,吃一點也行。

  獻哈達也是蒙古族的一項高貴禮節。獻哈達時,獻者躬身雙手託著遞給對方,受者亦應躬身雙手接過或躬身讓獻者將哈達掛在脖子上,並表示謝意。

  蒙古族待客十分講究禮節和規矩。例如,吃手把羊肉時,一般是將羊的琵琶骨帶肉配四條長肋送給客人。如果是用牛肉待客,則以一塊帶肉的脊椎骨加半節肋骨和一段肥腸送給客人。招待客人最隆重的是全羊宴。全羊宴包括薦骨、四肢、肋骨、胸椎、羊頭,有的地區還要加羊心、羊肝、直腸和羊肚。製法是將全羊的各部位倒入大鍋,水溫上升後,再加入一定量的熟嗜酸奶文火煮開,並經常翻動。腸、肚、心、肝和燎好的羊頭另鍋煮爛。另配調料。開宴時將煮熟的各部位放入大盤子裡,尾巴朝外,羊頭上要刻有象徵吉祥如意的“十”上桌。食用時主人要請客人切羊薦骨,或由長者先動刀切割,然後大家才同吃。姑娘在出嫁之前,孃家人須煮羊胸脯肉給姑娘吃,以此表示送別。烤全羊過去多用來進行祭典或祭敖包時才用,現在已成為盛大節慶或迎接貴賓用的一種特殊菜餚。


河北社交往來習俗

  受禮,這裡當然是指接受錢、物而言。但是作為受禮者,首先對“禮”的物質表達方式和精神表達方式要一視同仁,不能厚此薄彼。“禮”,在我們民族的傳統中,起碼有四五種解釋。“禮”最初本是敬神的意思,後來逐漸引伸為禮貌和敬禮;也可以理解為表示敬意或為了表示隆重而舉行的儀式,如婚禮、喪禮。“禮”還泛指貴族等級制的社會規 ...

湖北襄樊社交往來習俗

  家族 舊時,襄樊土著或外地遷入者定居一處,因人丁興旺而發展為大家族,有的村即以姓氏命名。如市郊董臺的董家、陳家營的陳家、劉家河的劉家,他們聚族而居,有族產、族規、族普,家族事務由族長掌管。家道富裕而輩份高的族人也有一定發言權,族內組織常常與鄉里政權組織混成一體。有的族長就是鄉長或保長、甲長、集族權政權於一 ...

青海藏族社交習俗

  青海省藏族、蒙古族宴飲時,俗人不能坐在僧人的上位;牧民不能坐在頭人的上位;婦女不能坐在男人的上位。過節請客時,也必須按各人社會地位的高低,分坐在高低不同的座位上。地位高的大活佛,如果沒有和他相等人可以同席,就要為他另設一席。入席和離席,都是依照不同的等級,按秩序先後行動,不能逾越。主人送客時,要送出牲畜圈 ...

藏族傳統節日習俗

  1、謝水節   流行於冕寧縣一帶。每年農曆三月初六舉行。其主要內容是求雨和祈子。是日,喇嘛帶上用糌粑做成的青蛙、蛇和癩蛤蟆,每家隨去一二人。來到水溝邊,喇嘛一邊唸經一邊把糌粑做的動物放到水中。返回時,大家打著雨具,嚷嚷鬧鬧,表示雨已下起來了。接著,人們去敬一個圓形的塔子。塔內放有一把刀子和一個小鑼鍋,代表 ...

陝西關中的往來習俗

  詩曰:“每逢佳節倍思親”。陝西人民重視親戚往來,親戚往來大體上可分為:賀有喜,慰有疾,吊有喪,平時往來,節日互訪,特殊聚會。   一、賀有喜   賀婚禮親戚中遇婚姻大事,根據關係之親疏,分別送不同禮物,有送衣服的,有送喜聯的、喜幛的,有送其它物品的,最多的是送禮錢,名為“人情”、“喜禮”。送東西多用紅包袱 ...

藏族的春節習俗

  主要居住在西藏自治區,其餘分佈在四川、青海、甘蕭、雲南四省和其他地區。雲南又主要聚居在迪慶州、少數散居在麗江、怒江等地、州,有11.1萬多人。 藏族聚居在高原,那裡海拔較多。幅員遼闊、山峰連綿、山巒起伏,風光神廳而壯美。傳說藏族最初是由“神猴”和“巖魔女”結合而產生的。據史料記載、藏族源於我國古代遊牧民 ...

甘南藏族民間性宗教習俗煨桑

  煨 桑 藏族民間性宗教習俗之一。煨桑的地方是神山神壇。煨桑時,先用一大捆柏香樹枝放在煨桑臺上,然後一邊點火,一邊口唸禱詞,再用乾淨的勺將調好的原料倒在慢慢燃燒的柏樹枝上,使其產生更多的桑煙。煨桑的物件一是對戰神、凶神、財神、山神、寨神、河神、林神等的祭祀;二是禱告大慈大悲的佛祖,而更多的是祝願自己全家及親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