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earch

見義不為非勇也

見義不為非勇也

  意思:見到應該挺身而出的事情,卻袖手旁觀,就是怯懦。看到需要你做義舉(無償幫助別人)的事情不做 就不是勇敢的人。

  原文出自《論語·第二章·為政篇》 子曰:"非其鬼而祭之;諂也。見義不為,無勇也。"

  註釋:義:人應該做的事就是義。為:做;勇:勇氣;也:表判斷語氣。

  讀解:孔子又提出"義"和"勇"的概念,這都是儒家有關塑造高尚人格的規範。《論語集解》注:義,所宜為。符合於仁、禮要求的,就是義。"勇",就是果敢,勇敢。孔子把"勇"作為實行"仁"的條件之一,"勇",必須符合"仁、義、禮、智",才算是勇,否則就是"亂"。

關於見義智為的事蹟

  1.徐彥兵:2010年4月16日下午,在204國道萊陽收費站一輛超載貨車,拒絕停車檢查,一名協勤人員試圖攔截時,被貨車鉤住。見此情景,徐彥兵毫不猶豫駕車堵住收費口,違法車輛向徐彥兵的車輛猛撞三次才被迫停下,徐彥兵最終把協勤人員救下。

  2.於國立:2011年11月2日中午,在鳳凰臺市場,兩個年輕人著急地攔住於國立的計程車,說有人搶包,催促其快開車,隨後年輕人在車上數錢、分錢。於國立懷疑他們是小偷,將他們拉到商場後,於國立馬上撥打110報警並守住商場門口,最後配合民警將小偷抓獲。

  3.許勇:2012年3月9日傍晚,許勇接孩子放學回家,在路過金城鎮龍埠村水庫時,發現一輛車掉進水庫裡,女司機已經嚇呆了,許勇抱起路邊的一塊石頭跳入水中,冒著嚴寒,在寒冷刺骨的冰水中,將女司機救出,許勇被市民親切地稱為萊州最美“石頭哥”。

故不為苟得也中得怎麼解釋

  1、故不為苟得也中得的含義:得到。

  2、所欲有甚於生者,故不為苟得也意思是:但我所喜愛的還有勝過生命的東西,所以我不做苟且偷生的事。出自:先秦·孟子《魚我所欲也》

  3、原文選段:生亦我所欲,所欲有甚於生者,故不為苟得也;死亦我所惡,所惡有甚於死者,故患有所不闢也。如使人之所欲莫甚於生,則凡可以得生者何不用也?

  4、白話釋義:生命是我所追求的,但我所追求的還有勝過生命的東西,所以我不做苟且偷生的事;死亡是我非常厭惡的,但我所厭惡的還有超過死亡的事,所以有的災禍我不會躲避。如果人們所喜愛的東西沒有超過生命的,那麼凡是能夠用來求得生存的手段,有什麼不可以使用呢?


的解釋

  見義智為:當別人有急需時,採用某種方式方法,在不損害他人或自己的利益情況下對他人的一種幫助。   見義智為區別於見義勇為。雖然只有一字不同,但其含義卻更深刻,其導向更人性化。“智為”沒有牴觸勇為,只要有能力自然可以毫不掩飾地勇敢表現;“智為”也沒有背離勇為,只要是勇敢地面對和付出就是一種勇為。不同是,“智 ...

苟得中的是什麼意思

  為:做,幹。   原文:故不為苟得也。   翻譯:所以(我)不肯幹苟且偷生的事。   這句話選自孟子的《魚我所欲也》,論述了孟子的一個重要主張:義重於生,當義和生不能兩全時應該捨生取義。   孟子在本篇中對捨生取義精神的頌揚,對“萬鍾則不辯禮義而受之”的批判,對後世產生了良好的影響。歷史上許多志士仁人把“ ...

苟得中得怎麼解釋

  得:取得。苟得:苟且取得。這裡指的是苟且偷生的意思。   故不為苟得也出自《魚我所欲也》,全句為:生亦我所欲,所欲有甚於生者,故不為苟得也;死亦我所惡,所惡有甚於死者,故患有所不闢也。   翻譯:生命本是“我”喜歡的,可“我”喜歡的東西還有比生命更重要的,所以“我”不肯幹苟且偷生的事。死亡本是“我" ...

所宜幼學老何的意思

  1、子不學,非所宜。幼不學,老何為翻譯:小孩子不肯好好學習,是很不應該的。一個人倘若小時候不好好學習,到老的時候既不懂做人的道理,又無知識,那麼到老的時候都很難有所作為的。   2、出處:出自宋代更定的中國的傳統啟蒙教材《三字經》,在中國古代經典當中,《三字經》是最淺顯易懂的讀本之一。《三字經》取材典範, ...

手機開了機充電沒反應

  1、對於非原裝充電器,容易出現充不進電,由於充電器規格不達標引起的,更換一個合格充電器即可;   2、請檢視資料線是否正常。資料線外表看似正常,裡面可能已經出現斷裂。檢查方法是借用別人的資料線看是否能充電;   3、顯示插頭符號正常來說是充滿才顯示的,現在充滿還是電量不足,但是可以顯示說明手機尾插無問題, ...

此不足的足什麼意思

  此不足為勇也,翻譯為這可談不上勇敢。足:值得,夠得上。   足的解釋:1.會意。甲骨文字形,上面的方口象膝,下面的止即腳,合起來指整個腳。本義:腳。   2、同本義。秦漢以前,足和趾都表示腳。腳表示小腿。魏晉以後,三者都表示腳,但在書面語中,多用足。   3、充實,完備,足夠。   4、純的 。   此不 ...

是其智弗若與曰的修辭手法

  1、“為是其智弗若與?曰:非然也。”運用了設問的修辭手法,這句話的意思是:他的聰明才智不如前一個人嗎?答:不是這樣的。設問是為了強調某部分內容,故意先提出問題,明知故問,自問自答的一種修辭手法。   2、原文:《學弈》   弈秋,通國之善弈者也。使弈秋誨二人弈,其一人專心致志,惟弈秋之為聽;一人雖聽之,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