遼寧殯葬文化,遼寧各地殯葬文化
西藏的喪葬文化,西藏各地喪葬文化
中國各個民族所處的自然環境、社會形態和宗教信仰不相同,所以各地的風俗文化也大不相同。不管是飲食風俗還是婚喪嫁娶,各地都有著各地的禮儀和方式。在西藏文化中對待人的死亡儀式十分重視,所以有著豐富的喪葬風俗。接下來就讓我們一起來看看西藏到底有哪些你所不知道的喪葬文化吧。
西藏地域遼闊,人死後的埋葬方法也是多樣的。藏族人死後,依經濟和社會地位不同,而採用不同葬法,常見的共有五種:天葬、水葬、火葬、土葬和塔葬,一般人採用天葬。
一、火葬
火葬在衛藏地區過去一般多在高僧和貴族中進行。一般程式是:人死後,屍體捆成坐姿,固定在木架上,抬到火葬場。把屍體放在壘成交叉狀的柴堆上,然後四周用柴相撐。請來的憎人面對屍坐,唸經祈禱死者靈魂被天堂之神接受,同時在柴堆上灑油點火。焚屍完畢,揀起骨頭灰燼,帶到高山之巔順風播撒,或者撒在江河之中,讓流水帶走。
在藏東各地及四川藏族地區也普遍盛行火葬。在新都橋一帶視火葬為聖葬,葬式也很特別,人死後由幾位長者擦洗屍身,把四肢交叉疊起,五官中塞入酥油、然後用白布將屍體纏裹,死者頭布畫上“卐”符號,左胸畫6星星、9弓箭、1魚、1牛頭、1羊頭。再把屍體置於堂屋地板上,請喇嘛念3天經。火葬時給死者準備五穀和糖類一起火化。另外還要161根小木棍39個麥面小餅和39油包,用作燒祭神靈和餓鬼。
二、水葬
水葬主要有兩種形式。其一是整屍拋入江河之中,甘孜雅江扎巴地區奉行此俗。一般是兩人送葬,將屍背至水深急流之處拋入江中,並在人水處燻燒點糌粑,葬儀即告結束。雅江日依一帶,人死後馬上在腰際上砍一刀,然後頭腳相疊捆好。放人背兜之中,口上搭一黑布。當天由一人背去丟人河中。其二是將屍體肢解後再投入江河中。
甘孜德格龔埡地區的水葬習俗,其出殯多在夜晚,葬地選在水勢呈海螺紋漩繞的水域,送葬地有一木墩,屍體首先被置於墩上,用斧按關節從上到下肢解,砍一塊拋一塊,最後連砍斧、屍袋及四周血土一併投入河中。甘孜絨壩岔在水葬時,肢解屍體講究屍的放置,男的臥式置,女的仰面置。
而巴塘南區的普圾一帶,解肢不能沾鐵,只能以加工後的木刀、石斧施行。藏南林區,也多半將屍體肢解後拋入江河。水葬,在康區民間比較盛行。在前、後藏地區,多認為水葬卑賤,只有乞丐、病人、赤貧或患傳染病者才去水葬。
三、塔葬
藏族大活佛基本施行塔葬。一些活佛是屍體火化後,把骨灰存入靈塔;也有些活佛死後,屍體經過脫水後被直接泥塑成佛像。
有名望的大活佛死後,則用鹽抹屍脫水,然後塗上香料等貴重藥物,用綢麻將全身包裹,砌葬在塔中,以為永久儲存。靈塔分金、銀、銅、木、泥各種,根據活佛的地位高低而定。如達賴、班禪圓寂後要建金靈塔,而甘丹赤巴只能建銀靈塔。靈塔建成後分別存放在各寺院裡。
藏族幼兒夭亡,一般不舉行葬禮,而是把屍體放在陶罐之內,蓋好扔進江河之中;也有的把陶罐長期存放於庫房之內。
四、天葬
西藏地區,以天葬最為普遍。藏族稱天葬為“恰多”,即鷲(藏族習慣稱為鷲鷹)。天葬有天葬場,各地有各地的固定地點。人死後,停屍數日,請喇嘛唸經擇日送葬。出殯一般很早,有專人將屍體送至天葬場。司葬者首先焚香供神,鷲見煙火而聚集在天葬場周圍。天葬師隨即將屍體衣服剝去,按一定程式肢解屍體,肉骨剝離。骨頭用石頭搗碎,並拌以糌耙,肉切成小塊放置一旁。最後,司祭者用哨聲呼來鷲,按照骨和肉順序餵食,直到吞食淨盡。
爐霍勒宗四部地區,天葬臺邊有根木樁,屍運至後,解繩脫衣,將屍體面朝下背朝天放於屍臺上,將繩子把四肢分別捆於木樁上,最先割下腦袋,再按刀法劃割,待鷲吃完肉後,再將骨頭和頭一塊砸碎,拌上糌粑酥油等,一併飼鷲。鷲吃得一點不剩,被認為死者生前無大的罪孽,否則死者的家屬還須請僧人為他念經超度。在藏族人的眼裡,鷲是神鳥,是空行母的化身,屍體被鷲吃了以後,死者靈魂可以升往天界。
藏族人民受佛教思想的影響,認為靈魂不滅,肉體只是軀殼,與其讓肉體自然消亡,不如佈施給另外一種生命,從而使靈魂得以解脫,這種葬禮方式充分體現了藏族人民的偉大奉獻精神。
五、土葬
土葬是藏族原始固有的葬俗。但在盛行天葬以後,西藏則改變了認識,以為土葬是最壞的一種葬法。一般用於麻瘋、炭疽、天花等傳染病患者的屍體,或者強盜、殺人犯、被刀殺死者的屍體。西藏和平解放前法律不允許他們天葬或水葬,只允許挖坑埋進土裡,意思是滅其根種。
土葬之俗,主要在四川甘孜和阿壩兩自治州部分地區流行。德格縣城一帶葬地比較固定,葬坑為深約1.5米的圓錐形,下略撒五穀,屍用布包裹,屍呈面西而坐式放入坑內,接著用土打緊填埋,不能壘墳堆,上面放一塊刻有咒經的瑪尼石,插上經幡,葬儀即告結束。白玉河坡一帶,屍下坑後,上面有幾塊白石壘成墳頭,上插一塊木牌,當地藏語叫“巴卡”(防鬼靈牌)。
道孚一帶則喜用一種穴式上葬,即不朝下挖坑。而是在土壁上橫挖一坑。木棺橫推入坑,外面用石塊砌好洞口,再用泥糊平整。有的畫一牛或羊的頭像,上面弄點白灰,插一根經幡。
遼寧殯葬文化,遼寧各地殯葬文化
喪葬文化的歷史由來已久,從遠古時代開始喪葬就成為了人們非常重視的習俗。而不同的地區也有著不同的喪葬文化,即使是同一個城市也有著好幾種不同的喪葬形式。下面的遼寧文化為您帶來遼寧各地的喪葬文化,一起來了解一下吧。
鞍山地區
臨終病人彌留之際,在家的親人須守護在病榻前,謂之“送終”。病人斷氣後,首先放一秤桿於其右手上,再請幫忙裝殮的人為之梳洗、穿壽衣。穿戴齊整後,移放堂屋靈床上;其靈床的放置很在講究,死者為男性,靈床停放於堂屋左側;死者為女性,則停放於堂屋右側。然後,將死者生前用過的床鋪草,搬到屋外燒掉,再在屋門口的樹幹上捆紮幾張黃表紙,直到第三天亡人的“三朝”時,才能將此紙燒掉。
縣地區
義縣漢民葬禮從人死到入殮、入葬、祭祀、葬後有許多程式。人將死時要事先給亡者穿上準備好的壽衣、壽帽、壽鞋。停放在“”春凳子上謂之“停床”。按照佛經信仰頭必須向西方,也就是向西方極樂世界撒手歸西。要把屍體用白布從頭到腳全蒙上,用青麻繩拌腳,口中放一枚銅錢,左右手各放一塊麵餅。斷氣後,由其子用木勺敲上門坎,向西喊三聲:“爹(媽),三條大道從中間走”,謂之“指冥路”。
北鎮地區
北鎮雖然保留了自己的喪葬習俗,但是也避免不了受到漢族喪葬習俗的一些影響。
與漢人同樣,北鎮滿人壽衣也分襯衣、棉衣、袍衣、褂衣、大掛衣,五、七、九件不等。為表示對死者的哀悼,服孝期間與漢人同樣,不準參加各種娛樂活動,三年之內逢春節不貼年畫、對聯。停止嫁娶事宜。每年清明及農曆七月十五、十月初一、臘月三十是上墳日。
阜新蒙古族自治縣地區
阜新蒙古族自治縣位於遼寧省西北部,北與內蒙古交界,西、南、東三面分別與朝陽、錦州、瀋陽相連。政區沿革阜蒙縣史稱“蒙古貞”,1904年設阜新縣,1958年成立阜新蒙古族自治縣。政區劃分現轄20個鎮,15個鄉,17個農林牧漁場,382個村。政區人口面積總人口74萬人,其中蒙古族人口15萬人,佔全縣總人口的20.3%。全縣總面積6246平方公里。政區自然特徵縣境內西部有醫巫閭山和努魯兒虎山脈交匯。
1、傳統的喪葬習俗
蒙古民族在遊牧時期,人死後多野葬;遊牧時期結束定居後,受漢族和其他民族喪俗的影響,也有了火葬和土葬。
①野葬人死後用白布裹上或用白布罩上,然後放在勒勒車上,任其在草原上行駛,屍體顛落何處,此處便是葬地,任飛禽野獸春啄,以為吉祥。倘亡者屍體在原野無損,則請薩滿跳神超度亡靈。
岫巖地區
岫巖滿族自治縣位於遼寧省南部。東鄰鳳城市,西接營口市、蓋州市,南連東港市、莊河市,北與海城市、遼陽市接壤,距鞍山市區130公里。總面積4507平方公里,是個“八山半水一分田,半分道路和莊園”的山區近海縣,又是東三省開放的前沿,其得天獨厚的地理優勢和自然資源享譽海內外。全縣總人口約50萬人,縣內轄15個鎮、7個鄉、2個辦事處。岫巖鎮為縣政府所在地。
滿族先人早期認為人死有靈魂,靈魂是不死的,進而又認為靈魂就是鬼魂,具有一種超人的力量,能保護或危害活人。因此,其喪葬習俗已由拋屍於野、“不封不樹”,進而有了墓葬、土葬以儲存屍體。肅慎、挹婁人時,無停屍之儀,無哭喪之禮,無服喪之制,“貴壯賤老”。到了勿吉時,已發展為“其父母春夏死,立埋之”,並且已於“冢上作屋,不令雨溼”,開始重視親情了。這時的滿族先人還實行火葬、天葬、水葬。
①備材:在老人50歲以上時,子女為老人上山砍木頭,一般是果松(紅松),請木匠做兩口韃子荷包(棺材)準備著,俗稱“旗材”。城市裡一般都不備材,人死後,直接到棺材鋪購買。
②喪儀:早期滿人講究喪禮。當家中死者彌留之際,便更易新衣,俗稱“穿壽衣”。靈床放在南炕前,頭西腳東。斷氣之際,全家老小不許哭喊,靜靜地等候老人安靜離開人世。
端午節吃什麼,端午節各地飲食文化
再過不久就到端午節了,端午節吃粽子,這是中華民族從古代流傳至今的習俗。其實在中國這個地域遼闊的國家,不同的地方習俗有著明顯的差異。想知道各個地方端午節吃什麼嗎?他們的習俗有什麼不同嗎?那麼,大家隨小編一起走進端午節,瞭解一下吧。
吃黃鱔
我國江漢平原每逢端午節時,還必食黃鱔。黃鱔又名鱔魚、長魚等。端午時節的黃鱔,圓肥豐滿,肉嫩鮮美,營養豐富,不僅食味好,而且具有滋補功能。因此,民間有“端午黃鱔賽人參”之說。
吃麵扇子
甘肅省民勤縣一帶,端午節這天都蒸“面扇子”。面扇子用發麵蒸制,呈扇形,有5層。每層撒上碾細的熟胡椒粉,表面捏成各種花紋,染上顏色,十分好看。這種食俗據說是由端午節制扇、賣扇、贈扇的風俗演變而來的。
吃茶蛋
江西南昌地區,端午節要煮茶蛋和鹽水蛋吃。蛋有雞蛋、鴨蛋、鵝蛋。蛋殼塗上紅色,用五顏六色的網袋裝著,掛在小孩子的脖子上,意為祝福孩子逢凶化吉,平安無事。
吃黃魚和“白烏龜”
常武地區,端午節中午飯比較豐盛,常武人家過端午節,不論貧富,要買黃魚(石首魚),要吃“白烏龜”。所謂“白烏龜”就是鵝。東門一帶有“噹噹鍋子買黃魚”的諺語。上世紀五六十年代,黃魚被政府推為“愛國黃魚”端午時人們當飯魚食用。
常州百姓視農曆“五月”為“毒月”,“初五”為“毒日”。五月初五,“重五”,毒上加毒。因此時天氣暖熱,蛇、蜈蚣、壁虎、蜘蛛、蠍子等“五毒”相繼出動以毒傷人,因此瘴氣易生,疫病多發,所以“端午節”的節俗皆圍繞除毒驅邪防疫等展開。而吃黃魚、老鵝等,也是增強體質的一種方法。
吃炒血鴨和釀豆腐
湖南寧遠一帶端午節主要殺鴨慶祝,原因是從清明節一直到端午節這段時間,是水草最豐美的時候,鵝、鴨、田螺等天然食料充足,鴨子個個長得壯實,鴨肉更是皮薄細嫩,這時食用最肥美。
您可能還會喜歡:
飲食文化:上海冬至吃什麼?
飲食文化:廣東冬至吃什麼?
吃貨們的福利:世界各國特色美食
飲食習俗:蘇州冬至吃什麼?
飲食文化,中國宴會禮儀文化
中國向來是注重禮儀的國家,尤其是在經過百家爭鳴之後,以儒家思想為主傳統的中國禮儀文化,即使是爭吵的時候我們也要注重禮儀,君子之間僅動口,而不動手,中國的禮儀應用在方方面面,今天就要為大家介紹宴會上的禮儀。
中國自古以來就是一個文明禮儀之邦。這種“文明禮儀”表現在飲食文化上,便出現了諸多的宴席禮節。首先 ...
老重慶碼頭文化,消失的古老文化
重慶是中國的著名的山城,主城兩江四岸綿延近百公里,是個天然的港口。水運便利,因此,重慶自古就有碼頭文化。
作為一個非常典型的內陸碼頭城市,重慶的碼頭文化是一種特色鮮明的文化。
本期的地區文化帶你去了解老重慶碼頭文化,消失的古老文化。
還想要了解》》地區文化:無錫喪葬習俗
重慶是一座舉世聞名 ...
漢族飲食文化,漢族南方飲食文化
隨著歷史上三次重大的北方漢族南遷,在與各民族文化的不斷交流中,南方的漢族慢慢的建立形成了自己在飲食,建築等等方面獨立的漢族文化。今天就要專門介紹南方漢族在飲食方面與北方有什麼差異。
我國漢族源於北方的華夏族,而南方遠古時代是越、巴、蜀、楚等土著民族的家園。今天的漢族南方部分的形成,是古代北方漢族人民不 ...
中國各地飲食文化,必知!
我國由於地幅遼闊,地域也不盡相同,從而形成了在不同的地區擁有屬於自己的特色飲食文化,再經過歷時變遷之後,不斷交流融合,最終會聚成了中國飲食文化,同時還能保留各地方的傳統飲食。那麼各地飲食都有什麼特點呢?
總的來說是南甜、北鹹、東辣、西酸。江南人喜清淡、甜鹹、爽口,講究營養,樂於質高量小;西北人愛吃帶有 ...
七夕節吃什麼,七夕各地飲食文化
在七夕情人節這個浪漫的節日,很多人在鮮花與巧克力的浪漫中忘記七夕節的飲食是什麼。這個時節很多地方還處於盛夏,吃太多巧克力可不好哦。不妨瞭解一下七夕節各地的飲食文化,為了過一個健康完美的七夕節,下面跟隨小編一起看看七夕節各地飲食風俗,看看他們吃什麼吧。
巧果
七夕的應節食品,以巧果最為出名。巧果又名 ...
喜歡傳統文化,深受儒家學派薰陶的生肖
我們所受的教育不同,所以說流派也不相同。有的人特備喜歡哲學,有的人特別喜歡道教,那麼自然也有人喜歡儒家學派,所以深受儒家學派的薰陶。那麼十二生肖中都有哪些人深受儒家學派的薰陶呢?我們接下來就一起看看這些人的存在吧!
屬牛:重視道德
對於屬牛的人來說道德絕對是不可缺少的東西,如果這個世界沒有道 ...
各地飲食文化
東北人主食多吃雜糧,除大米、白麵、小米、玉米、高粱外,還喜食雜有豆類的二米飯,喜食魚蝦、野味,嗜肥腥羶,重油偏鹹,並喜用拌、蘸食法。河北人主食以麵粉、雜糧為主,副食以豬、牛、羊肉,以及蛋、禽、菜、魚為佳品。口味偏鹹,重油重色,與京津無大差異。山西人重主食,輕副食,主食以面和小米為主,素有一面百樣吃的美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