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據《醫療事故處理條例》第十八條,患者死亡,醫患雙方當事人不能確定死因或者對死因有異議的,應當在患者死亡後48小時內進行屍檢;具備屍體凍存條件的,可以延長至7日。屍檢應當經死者近親屬同意並簽字。
醫療糾紛的處理方法主要有以下幾種:
1、醫患雙方本著自願、合法、公正的原則,在縣人民調解中心醫患糾紛調解室負責人的主持下進行調解。
2、患者或其家屬可以向縣衛生局醫政股申請,進行醫療事故技術鑑定。
3、患者或其家屬可向縣人民法院提出訴訟申請,由法院組織安排司法鑑定或醫療事故鑑定,並依據鑑定結論,依法做出民事判決。
【法律依據】
《醫療事故處理條例》第四十六條規定,發生醫療事故的賠償等民事責任爭議,醫患雙方可以協商解決;不願意協商或者協商不成的,當事人可以向衛生行政部門提出調解申請,也可以直接向人民法院提起民事訴訟。
醫療糾紛處理原則是公開、公平、公正、及時、便民的原則,在歸責原則上採用了過錯責任原則。
【法律依據】
根據《醫療事故處理條例》第三條,處理醫療事故,應當遵循公開、公平、公正、及時、便民的原則,堅持實事求是的科學態度,做到事實清楚、定性準確、責任明確、處理恰當。
1、和解
所謂和解是沒有第三方介入,雙方當事人自己協商談判,對各自訴訟權利和實體權利的處分。可分是訴訟前或訴訟中和解。如果是訴訟中和解的,應由原告申請撤訴,經法院裁定撤訴後結束訴訟,雙方當事人再達成和解協議。
2、調解
調解是指在衛生行政機關、第三方法人或自然人,或著在法院的主持下,對當事人之 ...
醫療糾紛和解過程中應注意的問題有:
1、注意區分醫療事故技術鑑定前的調解和醫療事故技術鑑定後的調解;
2、在協商過程中最好要求患方有懂醫的人員參與;
3、調解協議附加條款。
【法律依據】
根據《侵權責任法》第五十四條,患者在診療活動中受到損害,醫療機構及其醫務人員有過錯的,由醫療機構承 ...
依據《醫療糾紛預防和處理條例》第二十二條規定,發生醫療糾紛,醫患雙方可以透過下列途徑解決:(一)雙方自願協商;(二)申請人民調解;(三)申請行政調解;(四)向人民法院提起訴訟;(五)法律、法規規定的其他途徑。 ...
處理醫療事故的法律條文如下:
1,首先處理醫療損害責任糾紛的法律依據主要是《侵權責任法》第7章第54-64條的規定。
2,其次是《最高人民法院關於審理人身損害賠償案件適用法律若干問題的解釋》,自十七條起到最後的那些法律條款。這些條款告訴您如果出現醫療糾紛以後,應該怎麼索賠,有哪些費用可以索賠
...
醫療事故賠償種類依照《醫療事故處理條例》第五十條、第五十一條、第五十二條的規定來進行。
發生醫療事故的賠償等民事責任爭議,醫患雙方可以協商解決;不願意協商或者協商不成的,當事人可以向衛生行政部門提出調解申請,也可以直接向人民法院提起民事訴訟。已確定為醫療事故的,衛生行政部門應醫療事故爭議雙方當事人請求 ...
醫療糾紛處理流程是:
1、醫療單位或其主管部門接到投訴後應立即指派專人妥善保管原始資料;
2、組織醫療行政管理部門展開調查,並形成調查報告,必要時報告上級衛生行政部門;
3、醫療糾紛處理領導小組或醫療單位根據調查結果進行具體研究,查詢問題;
4、先與病人家屬協商解決,協商不成的可進行起訴處 ...
1、醫務人員過錯,必須向醫院追討賠償;
2、醫療機構有三項免責事由(患者不配合、搶救生命垂危已經盡力、當時醫療水平所限)。
【法律依據】
根據《侵權責任法》第五十四條規定:“患者在診療活動中受到損害,醫療機構及其醫務人員有過錯的,由醫療機構承擔賠償責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