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earch

電白疍家風俗文化

電白疍家風俗文化

  電白縣古時為百越族人聚居地,南北朝和隋時,為俚人的活動中心。俚人的生活習性是“水行而山處”,日常據山洞,“巢居崖處,盡力農事”,也常下江、下海,“以船為車,以楫為馬,往若飄風,去則難從”,諳熟水性。唐宋後,漢人自福建、粵北大量移入,俚漢同化,這些人“以舟楫為家,採海物為生”,形成了電白沿海一帶的疍民。

  在封建社會及民國時期,疍民被視為下等人。他們不準上岸定居,不許與陸上人通婚,不許入學讀書,不準穿鞋著襪。有的雖准許上陸定居,也只能於海灘上搭高腳木屋居住,俗稱“疍家棚”。解放後,電白縣地方政府取消一切歧視疍民的陋規。人民公社化時,於水東、博賀相繼成立了水上人民公社,稱疍民為水上居民。後又劃建水上居民新村,原居住的海邊高腳木屋,相繼全部拆除。水上居民與原陸上居民已基本同化,但水上居民由於一千多年所形成的一些特殊風俗習慣至今仍有保留下來。

  特色民居

  舊社會,疍家多以艇為居室,一家數口擠住其中,也有三代、四代合住一艇的,艇就是家,因此,豬、三鳥等家禽也在艇舷邊圈養。另一些獲准上陸居住的疍戶則於緊靠圩鎮的海濱,搭木棚聚居。這種木棚以竹木為架,以木皮或竹籬為牆,以茅草為頂,以一些光滑的木條、木板釘合為地板,以板為鋪,不另設床。這種木棚小的僅幾平方米,大的也不超過10平方米,一律為鴿籠式的高腳吊樓。海潮漲時,棚底與海水僅隔幾釐米,如遇暴潮,棚板則為其所沒。解放後,疍民雖陸續上岸建房居住,水東的海濱新街,博賀的水上居民新街幾乎都是疍民聚居的樓房,但他們大多數仍保留著居住艇、棚的習慣。樓上地板多用優質木板鋪就,光潔鋥亮,一塵不染,以板為鋪,不另設床。

  生活習俗

  男人嗜酒。過去,多穿長不過膝的唐裝褲,衣服多為染以薯莨水的粗棉布,今已與一般居民相同。女人普遍帶耳環、項鍊、手鐲,穿鑲花邊的唐裝衫褲,腰扎繡花圍裙,戴“銅鑼帽”,帽帶與衫褲均以銀線紡織而成,今為多色尼龍絲線。

  民俗婚慶活動

  婚嫁,男女青年多於月白風清之夜以互唱漁歌表達情意,然後男方託媒人以金銀鏈為聘禮到女家求婚。再以送繡圍裙之布為催婚信物。婚前20天,新娘便開始哭嫁,俗稱“唱嘆歌”。結婚當天,媒人先將男家彩禮,用一圓形銀盤盛裝,送到女家。女家組織10多名年青女子,穿著美麗的衣服圍著銀盤歌舞,以示慶賀。然後由四個命好(三代同堂以上,子孫齊全者)的漁婦揹著新娘送到男家,送嫁的禮隊由一名美麗的姑娘撐著大紅羅傘前行,八音樂隊、禮盒和載歌載舞的送嫁妹隨後。禮盒中放著一隻大碗、一雙筷子、一條花邊圍裙、一頂“銅鑼帽”,其它禮悉如一般陸上居民。另外,疍家還有一種婚俗,新郎不在家也可結婚。如果新郎出海在外,新娘可在子夜過後按一般禮俗入夫家,新娘只要在神臺上燒一炷香便算拜。

疍家文化是什麼

  疍家文化是在生產生活中形成的職業文化。在長期的生產生活中,北海的疍家人形成自己獨特的生活習俗和風土文化,常見的文化活動是唱鹹水歌,最具特色的是疍家婚俗。鹹水歌是疍家人在日常生活中隨意哼唱的小曲,詠男女戀情、嘆生活艱辛。疍家婚俗中至今保留著新娘面臨與父母分離而哭唱幾天才出嫁的“嘆家姐”曲調、對新郎進行家庭教育的“喃伴郎”兩大咸水歌系列。

  疍家、漢族的分支,日常生活中與疍家通用。是廣東、廣西、福建、海南一帶,一種以船為家的漁民。疍家分為福州疍民以及廣東疍家人。福州疍民講閩方言,福建閩東稱福建疍民為“曲蹄”、福建漁民。廣東疍家人講粵方言,被稱作“水上人”或漁民、疍家人等。由於他們經常生活在遊船上,他們的腳同生活在陸地上的人略有差別,因而得一矮化稱謂“曲蹄”。

梅州風俗文化

  客家傳統

  客家人作為古代中原人的後代,繼承了中華民族的優秀文化傳統,可集中概括為艱苦奮鬥、熱情好客、尊師重教、愛國愛鄉。客家人從中原遷移到閩粵贛地區,由於平原地區已被原住民佔據,一般只能定居在貧瘠山區,因而生活艱苦,必須奮鬥。客家人的拓荒精神、白手起家能力也就十分突出。尤其是客家婦女,以勤勞賢淑聞名天下,農活家務都出色,家庭觀念特別強,有“鐵漢”之稱;早期客家人作為移民,居住在人煙稀少、落後偏僻的山區,人際交往的心理需求和團結互助共同克服困難的意識也就特別強,雖然生活艱苦,但養成了熱情好客的文化傳統;客家先民從中原“衣冠南下”,大多數都有是出身於“書香門第”,因而文化素質較高,歷來有重視文化教育的傳統。其中梅州表現最為突出,被譽為“文化之鄉”。

  廣東漢劇

  廣東漢劇舊稱“外江戲”、“興梅漢戲”,1933年改稱漢劇。流行於廣東的梅縣、汕頭和粵東北、粵閩贛邊區各地。清雍正至乾隆間,徽劇傳入廣東後形成。 廣東漢劇的表演程式與京劇、湘劇、祁劇、湖北漢劇等劇種大同小異,但也有自己的特點和風格。它的武功屬南派,臉譜有百多種,以黑、紅、白三色為主,黑色象徵剛勇,紅色象徵忠賢,白色和青色象徵陰險、奸詐。廣東漢劇的音樂唱腔以皮黃為主,兼收崑曲、高腔、吹腔、小調等,並儲存很多古老的曲牌。樸實淳厚,高昂悲壯,是廣東漢劇音樂唱腔固有的風格特點。其角色行當分公腳、老生、小生、老旦、正旦、花旦、紅淨、烏淨、醜腳等九大行。它的伴奏樂器也頗有特色,頭弦、大蘇鑼及號頭是廣東漢劇特有的伴奏樂器。 廣東漢劇傳統劇目有八百多個。較著名的有《百里奚認妻》、《齊王求將》,現代劇目《一袋麥種》。

  客家方言

  客家方言是以梅縣話為中心的一支方言。它主要分佈在廣東的東部和北部地區,全省約有二十多個縣市屬客家方言區。它以梅縣話為標準,因為梅縣話影響大,語言較清晰。客家方言也是在民族遷移中形成的一種漢語方言。東晉以前,客家先民原來聚居在中原一帶。西晉末,中原地區發生了各種戰爭和自然災害,客家先民不得不向南移。有的移居於湖北、湖南等地,後又經唐末五代十國的離亂,又有的進一步南遷移居江西、福建等地。到南宋末年,宋元交兵,天下大亂,客家先民又進一步移入廣東,逐漸入居粵東一帶。宋代戶口有主戶和客戶之分,分,後來者入客戶,故有客家之稱。在移居的過程中,由於在湖南湖北停留了近四百年時間,至唐、宋時期方入粵,因此其方言較接近兩湖方言。在廣東四種方言中,也顯得與普通話差異最小。客家方言有六個音調,平、入聲分陰、陽,上、去聲不分,保留了六個古人聲韻尾。其書面語與口頭語在語音上有較大差別。此外,客家先民本用北方話,入居廣東後,受著不同廣東方言和地理歷史環境影響,因而逐漸消失了捲舌音。


薅草鑼鼓——土民俗文化經典

  “太陽落土四山黃,情妹出來撿衣裳。雙手巴在欄杆上。望郎不來哭一場。”日前,小編下鄉採訪時,婉轉的歌聲從田野裡傳來。循聲望去,一位古稀老農在莊稼地裡一邊歌唱、一邊勞作。唱歌的老農名叫蒲耀明,71歲。他剛才唱的是薅草鑼鼓的唱腔。據蒲老介紹,薅草鑼鼓在改革開放前還在流行。農民們在除草的時候,常常打薅草鑼鼓。幾十 ...

神獸麒麟的風俗文化

  古老的中國有非常濃厚的中華文化,麒麟也是其中之一。麒麟是以鹿類的特徵為主,融合了牛、羊、馬的特徵。它的始作者究竟是誰,其源流怎樣,還不是很清楚,有學者推測可能是周民族的祖先,因為周人原居西北,那時的西北,水草豐美,適宜鹿類的生長。到了奴隸社會與封建社會,龍、鳳被最高統治者所攫取,便失去了原來的圖騰綜合的意 ...

廣東東莞重現婚俗

     資料圖片:點紅油燈      資料圖片:身著傳統疍家特色的迎親隊伍   中新社東莞4月12日電 小編今天從廣東東莞沙田鎮政府獲悉,該鎮將在今年10月舉行的沙田文化藝術節上推出真實版的疍家水上婚禮,重現“媒聘”、“花艇迎親”、“哭嫁”、“對歌”等習俗,沉寂了20多年的沙田疍家婚俗將重現民間。   疍家 ...

漁女出嫁

  出嫁漁女“逃婚”又結婚   電白古代沿海一帶的漁民生活貧苦,並長期受陸上居民的歧視和排斥,因此,在一般情況下只能在同行業內通婚,婚嫁習俗要經歷躲嫁、逃婚、接親三個程式。   漁民的女兒從小就在家庭中擔負著與男性不相上下的捕魚、採珠、織網等勞動,因長年的日曬雨淋皮膚黝黑,只有在結婚前一個月才可以呆在岸邊搭建 ...

住宅

  據舊縣誌記載,明清時電白“室無華棟”。其結構大體為3種:   草房   以木條搭成屋架,以禾草和黃泥抹在木架上成牆,俗稱“水籬牆”,以禾草或茅草蓋頂。此為舊時窮人的住屋。   草屋   以泥磚沾黃泥砌成牆,以茅草或禾草蓋屋頂,此亦為一般窮人的住宅。80年代中期,草屋已基本絕跡。   瓦屋   其牆體有幾種 ...

商人習俗

  過去電白縣沒有大商家,都是小本生意人,最怕虧本,因而一切活動都圍繞著“利”。春節時貼的揮春是“生意興隆通四海,財源廣進達三江”,橫批是“一本萬利”;大年初二開鋪做生意,要買一條活鯉魚來拜神,“鯉”利諧音,有鯉即有利;商人所敬的財神是關帝,舊曆每月初一、十五都有燒香拜神,祈求生意興隆。招聘學徒一般都是在鄉間 ...

古時農作習俗

  春日競看土牛,預兆一年的天時。立春前先用泥、禾草、竹等為材料,塑成土牛,也稱春牛,置於城東門安定寺。立春前一日,縣太爺與縣衙官員、鄉紳身穿禮服到東郊“迎春”。行完跑拜禮祭儀式後,執事抬著春牛在前,縣太爺及各官紳依次隨後,將春牛迎送至土地祠,各官再行禮拜後回衙。立春當天,全城百姓聚集土地祠,競看春牛,占卜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