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earch

青海花兒:獨樹一幟的“藝術奇葩”

青海花兒:獨樹一幟的“藝術奇葩”

  花兒在西北民族民間文學中的地位

  花兒是流行於我國甘肅、青海和寧夏、新疆等四省區七、八個民族中的一種民歌。她有著獨特的歌詞格律和音樂旋律,作品浩繁,曲調豐富,文學藝術價值很高。她是我國民間文學中的一枝秀麗多姿、豐彩閃爍的“花兒”,特別是在西北民族民間文學中,顯得尤為鮮豔奪目,香氣迷人,具有不可輕視的重要地位。

  從流行地區看,甘、青、寧三省區農業區的絕大部分地區以及青海的都蘭、門源和新疆的呂吉、焉耆等地區,到處都有她的歌聲。每當春夏之際,其歌聲更加嘹亮動人,此起彼伏,遙相呼應,覆蓋面積縱橫廣袤,達幾十萬平方公里,這在中外其它民歌種類中是極少見的。其它的民歌往往只侷限於某一個具有相同特徵的小地區,比如“信天游”只流傳於陝北,“爬山歌”只流傳於內蒙的一些地方,其它如白族的“三月街”、瑤族的“耍歌堂”、壯族的歌墟等活動上所唱的民歌,都是在一個地區內流傳,很少有能跨越兩三個省區的。而花兒(主要是河湟花兒)就突破了這一小地區(如河湟或青海)的限制,既流行於黃土高原,也悠揚在青藏高原,甚至傳唱於天山南北,地域上要比其它種類的民歌廣大得多。

  從流行民族看,其它民歌一般只流傳於某一個民族中間,如藏族的“拉伊”,苗族的“飛曲”,壯族的“歡”,侗族的“侗歌”等,都沒有超出本民族的範圍。即使有超出的,也一般是兩三個民族唱一種歌,而且有一些前提條件,如這兩三個民族的宗教信仰或者語言文字是一致的,他們共同生活在一個小地區內等。內蒙有一種民歌叫“蒙漢調”,只流傳在伊克昭盟的準噶爾旗和達拉特旗交界地帶,這裡蒙古族與漢族雜居,他們在語言上相互交流,幾乎都能用蒙、漢兩種語言流利地對話,所以他們都唱這種山歌。但是,花兒就打破了這一點,她流行於回、漢、土、撒拉、東鄉、保安、裕固(部分)、藏(部分)等八個民族中間,而且這些民族的宗教信仰和語言不是一致的。藏族、土族、裕固族等民族信奉藏傳佛教( 其中絕大部分信奉黃教,也有的信奉紅教) ,而回族、撒拉族、東鄉族、保安族等民族信奉的是伊斯蘭教,漢族則信仰中原佛教和道教。他們信奉的宗教不同,文化心理結構上也就有著諸多差異。同時, 漢、撒拉、土、裕固、藏等民族還有自己的語言,有的民族甚至擁有自己的文字。但是,他們卻基本上用漢語唱花兒,並且都喜歡唱。在這點上,也不是其它民歌所能相比的。

雅魯藏布江畔的藝術奇葩:山南昌果卓舞

  山南昌果卓舞是藏族傳統的文化之一,作為民族傳統體育的文化當中一個比較特別的民族專案,這種表演手段以及唱腔的風格都與其他的古老民族傳統的體育專案比較相近。那麼,大家對於這種文化是否瞭解呢?

  接下來,就讓我們一起從城市文化的角度一起來尋找答案吧!

  “果卓”的藏語本義是“圓圈舞”,漢語又稱“鍋莊舞”,為現存世界各民族傳統舞蹈文化中最為古老的專案之一。同時,作為藏族傳統舞蹈文化中一種比較特殊的藝術形式,山南昌果卓舞以其神奇瑰麗、魅力彌久,不僅深受藏族人們的喜愛,也引起了外來各個民族和各個國家人們的青睞和激賞。2006年5月20日,山南昌果卓舞經批准列入第一批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

  山南昌果卓舞歷史溯源

  相傳公元八世紀中葉,第三十七代藏王赤松德贊在蓮花生等佛教大師的協助下,在雅魯藏布江北岸上興建西藏第一座寺院桑耶寺時,白天工匠們辛辛苦苦修建的牆壁到了晚上就被妖魔毀掉。為了迷惑鬼神,蓮花生大師從達布地區邀請了卓巴七兄弟(跳卓舞的演員)跳卓舞鎮魔,從此卓舞就在山南盛行開來。山南大部分村莊都有卓舞隊,後來這一舞蹈形式又逐漸流傳到其他地區。這表明山南昌果卓舞距今至少已有1300年的歷史了。

  山南昌果卓舞的表演形式

  山南昌果卓舞所用的腰鼓鼓幫上拴有兩條鼓帶,一條圍紮在表演者腰上,一條圍紮在表演者大腿根部,將圓鼓豎著固定於腰左。表演時傳統的隊形基本為圓形,表演者分領舞(阿熱)和群舞(卓巴)兩類。在整個表演隊伍中領舞者人數2至6名不等,他們不帶腰鼓,主要是提醒動作變換順序,控制節奏速度,其動作韻律性強,姿態基本上同於群舞,但難度較小,領舞者均由熟知整個卓舞的動作、順序、有較長表演經歷的人員擔任。群舞表演者邊擊鼓邊按鼓點節奏起舞,同時舞蹈動作把長髮辮子揮舞成形態,動作粗獷豪放,剛勁威武,節奏感強,變化多端。

  山南昌果卓舞共由18段組成:1、三步鼓點;2、鸚哥;3、安土淨地;4、蓮花生巖上打樁;5、雄獅跳躍;6、虎獅爭鬥;7、連環套;8、旃檀仙女;9、桑耶牆角的基石;10、三擊臥地;11、擊鼓;12、烏鴉行金剛步;13、國王上座;14、財運門;15、臣民;16、禮拜供施;17、大象側臥;18、九步鼓點。山南昌果卓舞集動作、韻律、技巧、節奏於一身,各方面相互協調、高度統一,因難見巧,魅力無限。

  山南昌果卓舞是藏民族在雪域高原這一人類生存極限之地創造的至今仍然鮮活存在於社會生活中的輝煌燦爛的西藏文化遺產。可以說,果卓作為藏族傳統舞蹈文化中一個獨特的景緻,在世界舞蹈之林中也是獨樹一幟的。同時,山南昌果卓舞的不僅是藏族悠久、燦爛舞蹈文化的傑出代表,也是現存民族體育文化中歷史最悠久、最能體現藏族體育特色、影響最為深遠的一個專案,是全人類的極為寶貴的藝術財富。

青海文化的一朵奇葩:青海結婚習俗

  青海省是一個多民族聚居的地區,所以青海文化存在多元化的特徵,許多傳統的習俗在青海都有完全不同的表現形式。那麼在青海文化中,婚嫁習俗又與其他地區有什麼不同呢?下面就讓我們一起去了解一下。

  在青海,西寧附近的漢族婚禮中,融合了很多漢族傳統的古禮和當地藏、蒙、回、土等各少數民族的婚俗習慣,整個婚禮從開始的求媒、說媒、回門、認親等等有幾十道程式要走。其中,最熱鬧的是迎到婆家後的一系列程式。

  傳統的青海式鬧洞房:有用棍子打新郎,用針扎新娘的,有故意刁難的,有“很黃很暴力”的遊戲的等等……這些貌似低俗、粗魯的背後,卻有著一定的合理性。曾經,在舊時的青海,男女雙方成親的年齡都很小,而且雙方都是在洞房的時候才知道對方的模樣。

  於是,為了對兩個新人進行一些成人教育,還有就是為了讓雙方加速去了解對方,避免日後長時間的尷尬,人們才使用了一些極端的方式,來強迫新娘和新郎做一些帶顏色的小遊戲。最瘋狂的時候,還用用手鉗子、針、棍子等體罰行為。但幾百年時間證明,這是一個成功的、有效的方式。如今,隨著時代開發,很多年輕人都是自由戀愛,但鬧洞房的形式還是保留了下來,只是比過去少了很多很黃很暴力的方式,更多的也只是圖個熱鬧。

  在青海人婚宴上,給什麼樣的客人上什麼菜?上菜的順序如何?筷子下幾雙?方向又如何?座次怎麼安排?等等有著一系列嚴格的講究。

  無論婚喪嫁娶,因為招待的客人很多,所以青海人習慣搭建一個簡易的臨時火槽來煮茶、煮肉等,並有專人照看。一般客人較多的人家火槽能長達十來米。

  青海人持酒的習慣,敬酒的人必須是雙手端著一個小碟子,裡面放有4-8個小酒杯來敬客人。喝酒的人必須先像少數民族那樣,先用手指沾頭兩杯或者一盤的酒向空中點三下,以示敬天地人(也有說是佛法僧),然後再雙手各持一杯而飲。也有的是在喝酒之前,將頭兩杯酒向盤子中稍微倒點,以示敬天地,然後再雙手各持一杯飲酒。

  青海婚喪嫁娶等各種民間宴席上,負責跑堂的都是親朋好友或者是隔壁鄰居,他們端給客人的木盤子中,菜、餐具等各種擺放也有一定的講究和說道。

  婚宴的賬房一般是村裡德高望重的人物來記錄。在青海的宴席中,上方和炕上的席桌永遠是長輩和尊貴的客人。婚宴上,這是專門為孃家人留的。

  必須上給孃家人的頭道菜叫“全盤”,實際上也就是一個冷盤拼盤。裡面是涼拌三絲,外面用豬肝、火腿、肥膘肉、豆乾等覆蓋著,周邊再以橘子、櫻桃、香菜等點綴。這道菜象徵著以後生活中的事情五花八門,但不管怎麼樣,大家都是一家人了,任何事情都要以家庭齊全和睦為主。

  孃家人來到婆家的第一件事情叫“抬針線”。一來是認識、打點婆家人,拜託婆家人以後多多照顧自己的女兒;二來是在各位親友面前展示孃家的嫁妝,同時顯擺下女兒的女紅。

  “抬針線”第一個要抬的是婚宴的主廚(一般都是民間自學成才的廚師,他們不以此為業,只是在婚喪嫁娶的宴席上去顯身手)。先給主廚掛紅(綢緞被面),然後敬酒,最後獻上新娘的女紅(以前一般是新娘繡的枕頭皮或者枕巾,現在很多女孩都不會繡制,所以多是買來的。)其實這樣做的目的很簡單,就是希望大師傅吧菜的味道做好點,讓孃家人和婆家人在親友面前有面子。

  “抬針線”第二個,是要感謝媒人撮合了這段姻緣。其實,在青海的婚禮中,媒人依然起著十分重要的作用,即使你們是自由戀愛,但在婚禮中必須要請一個德高望重的人來做媒人。有時還要請媒公、媒婆兩個。

  謝過媒人後,要按照婆家人輩分的大小,依次往下給七大姑八大姨敬酒、送女紅。待到公婆的時候,一些鄰居、親友會事先準備好一些道具,當然還有菜油+鍋底灰。在給公婆敬酒的時候給他們圖個大花臉,有的甚至把公婆綁在柱子上,讓新娘用冰水混合物給二老洗腳。這樣一來是圖個熱鬧,二來是給公婆一個下馬威,以後要對自己的兒媳婦好點。

  婆婆的帽子上寫的“老牛角”,是想說婆婆這個人脾氣牛,但很吃得苦,也寓意以後的日子越過越牛。

  公公的帽子上寫的“越燒越旺”,衣服裡還插著幾個燒火棍,其中寓意我想大家也能明白。

  在所有人中,抬針線送的東西一般是根據血緣遠近來送不同的東西,但一般也是枕巾、皮鞋之類的生活用品。唯獨對小姑子,抬的必須是手工製作的花布鞋、花鞋墊、花圍巾或襪子。因為一般而言,嫂子和小姑子之間的關係是最不好相處的關係之一,這也是為了討好小姑子,在以後大家和和氣氣的生活。


瑪尼石解密石刻藝術價值

  在西藏各地的山間、路口、湖邊、江畔,經常都可以看到一座座以石塊和石板壘成的瑪尼堆。這些石塊和石板上,大都刻有六字真言、慧眼、佛像、各種吉祥圖案,它們也是藏族民間藝術家的傑作。   瑪尼堆最初稱“曼扎”,意為曼陀羅,是由大小不等的石頭壘加起來的、具有靈氣的石堆。每逢吉日良辰,人們一邊煨桑,一邊往瑪尼堆上新增 ...

民間工藝蠟染藝術

  蠟染,是一種古老的防染工藝,古稱“蠟纈”,與絞纈、夾結一起被稱為我國古代染纈工藝的三種基本型別。蠟染工藝品的魅力除了圖案精美外,還在於蠟冷卻後在織物上產生龜裂,色料滲入裂縫,得到變化多樣的色紋,俗稱“冰紋”。同一圖案設計,做成蠟染後可得到不同的“冰紋”。   蠟染的製作過程:   蠟染的材料:繪製蠟染的織 ...

滾山珠民族歌舞奇葩

     (地龍滾荊:苗族蘆董笙舞“滾山珠”,獲世界民族民間藝術最高獎—“金山仗獎”,攝影:周學光)      (納雍苗族蘆笙舞“滾山珠”在荷蘭街頭 攝影:張興福)   納雍苗族人民以自己的才華,創造了本民族燦爛而 獨具特色的文化。她是一個能歌善舞的民族,音樂舞蹈更具有悠久的歷史和獨特的風格。在眾多的苗族歌舞 ...

青海花兒王子馬俊的資料詳細

  馬俊:回族,1963年,青海民和縣官亭鎮人,祖籍甘肅省東鄉縣。   1986年在海東地區民歌調演中再次奪魁,他英俊灑脫的形象,粗獷、奔放、富有魅力的歌聲,在表演場上贏得了雷鳴般的掌聲,也引起了縣、地、省有關部門的重視。同年8月他代表青海省參加了全國第三屆民間音樂舞蹈調演,獲得二等獎。1988年,青海崑崙音 ...

文化淺談剪紙藝術現狀及其未來發展

  剪紙藝術歷史悠久,勞動人民發揮自己的聰明才智,在長期的藝術和生活實踐中錘鍊和完善這門傳統技藝,使得在很長一段時間內,剪紙藝術遍及民間,受到人們的喜愛。但近些年來,剪紙藝術在人們的生活中卻越來越難以見到了,這是為什麼呢?一起來了解剪紙藝術現狀及其未來發展。   我國“入世”後,在世界經濟一體化浪潮下,民間剪 ...

門巴族的藝術奇葩“門巴戲”

  門巴族是一個歷史悠久的民族,他們有著屬於自己民族特色的傳統文化,這些傳統文化也得到了很好的傳承及儲存。其中門巴戲是最具民族特色的一種文化,它主要流行語門巴族內。那麼你知道門巴戲的多少內容呢?下面的門巴族文化為您帶來更多內容,一起來學習一下吧。   “門巴戲”從起源到形成經過了一個漫長的時期。據史料記載,“ ...

石家莊藝術奇葩”——井陘拉花

  太行山東麓的石家莊井陘縣有一種奇葩的民間藝術——井陘拉花。井陘拉花以其舞姿剛柔並濟,舞樂滄涼悽美,藝術魅力獨特成為我國民間藝術百花園中的一朵奇葩,也是一種全國獨有的優秀民間舞蹈藝術。現在井陘拉花已成為石家莊文化的名片,一起來了解下吧。   傳統井陘拉花雖屬秧歌範疇,但又有其顯著的自身藝術特色。她以“擰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