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earch

2020年夏天什麼時候開始入伏+進入三伏天要注意什麼

2020年夏天什麼時候開始入伏 進入三伏天要注意什麼

  2020年夏天什麼時候開始入伏 進入三伏天要注意什麼

  2020年夏天什麼時候開始入伏:7月16日入伏,共三伏,40天。

  初伏:2020年7月16日-2020年7月25日,共10天。

  中伏:2020年7月26日-2020年8月14日,共20天。

  末伏:2020年8月15日-2020年8月24日,共10天。

  入伏是什麼意思

  入伏意思是進入三伏天。 “夏至三庚數頭伏”,這是確立初伏的依據。

  曆書規定:“夏至三庚便數伏”,意思是說,“從夏至日”開始往後數,數到第三個“庚日”便開始入伏了。

  這裡的“庚日”是指古代的“干支紀日法”中帶有“庚”字頭的那一天。

  庚日的日期是有變化的,並不固定,所以每年入伏的日期不盡相同,但入伏日期總是在7月11日至7月20日之間。第四個庚日到第五個庚日為中伏,立秋後的第一個庚日到第二個庚日為末伏。每一個庚日相隔10天,中伏天數不固定,夏至到立秋之間有4個庚日時,中伏為10天,有5個庚日時,中伏為20天。

  關於三伏含義

  “三伏”是指初伏、中伏和末伏,約在7月中旬到8月中旬這一段時間。

  夏至以後,雖然白天漸短,黑夜漸長,但是一天當中,白天還比黑夜長,每天地面吸收的熱量仍比散發的多,近地面的溫度也就一天比一天高。

  到“三伏”期間,地面吸收的熱量幾乎多於散發的熱量,天氣也就最熱了。再往後,地面吸收的熱量開始少於地面散發的熱量,溫度也就慢慢下降了。

  所以一年中最熱的時候一般出現在夏至的“三伏”。

  從夏至後第三個“庚”日算起,初伏(10天)中伏(10或20天)末伏(立秋後的第一個庚日算起,10天),是一年中天氣最熱的時間。

  進入三伏天要注意什麼

  1、少吃瓜,換吃參

  防備中暑,是每個人首想到的問題。夏季水果浩瀚,出格是西瓜,確實能解暑,但不能多食。因其性寒,一樣平常可配些紅糖薑茶以均衡其寒性。

  炎天最好的補氣藥是西洋參,這是參中唯獨一個不上火、不傷陰的參。即便有陰虛、口乾口渴的成績,西洋參也仍是合用。因為它是氣陰雙補的,特別是汗出過量,人以為很怠倦、心慌的時分,適合用西洋參泡茶飲,對苦夏者很有益。

  2、不吃冰飲、雪糕,冷粥祛溼最好

  假如怕熱,能夠喝常溫的涼白開,樸實而養身。假如你能對峙一個三伏天不碰冰飲、雪糕,即使不特地去“冬病夏治”,體內的固執冷氣也能自己好一大半。炎天不能吃冰淇淋,不能吃生冷的,可是冷粥來上一碗仍是能夠的。這個冷粥,不是說加了沙冰的那種,而是冷藏以後,恢復到室溫稍帶涼意的粥。

  3、吹乾頭髮再睡

  很多人認為,夏天氣溫高可以不吹乾、擦乾頭髮就睡,但實際上這是很不好的習慣!

  夏天時,人洗澡特別勤。有的人頭髮溼漉漉的,就坐在空調屋裡,甚至頭髮不吹乾就睡覺,導致“溼邪”在不知不覺中入侵身體。所以,夏天也要把頭髮擦乾再入睡。

  4、頸椎、腰身不要對著空調

  從外面一身汗回來或者運動後,對著空調使勁吹涼風,溼氣會藉機順著張開的汗毛孔進入人體,損傷陽氣。

  現在冬天很少見到真正著涼感冒的病人,夏天反而比比皆是,就是因為用空調導致汗液揮發不出來淤積體內。

  在空調房裡穿衣服,要過肘過肩,女性不露腰,男性不露頸椎。

  5、乘涼熬夜是大忌

  很多人喜好熬夜,從西醫角度來講,就寢缺乏就是脾虛的病症,標明體內溼氣太重。

  三伏這幾天該當要補一個午覺,30——60分鐘都能夠。過了1個小時的午覺,就會影響早晨的就寢了。

  6、久坐不起

  炎熱天氣動一動就出汗,現代人不像從前,愛動。久坐會令人供血缺乏,減輕乏力和肌肉痠痛,影響溼氣的掃除。

  夏天三伏,就是通知我們,炎天不可以完全不動,應該要稍微活動一下。

  7、夏練三伏,但別傻練

  常說的“夏練三伏”,並不是讓大家不分時間、地點、情況地去鍛鍊。

  醫學研究表明,夏天當氣溫超過 35℃、日照超過 12 小時、溼度高於 80% 的時候,人體會出汗;且情緒調節中樞就會受到明顯影響,人也容易心煩意亂。

  這個時候練一練的方法很簡單:端坐、閉目、吞津,就是一個好方法。簡單步驟如下:

  兩臂自然下垂,放在腿上,雙目和口微閉,調勻呼吸;待口中津液較多時,將其吞嚥,可連續吞嚥 3 次;然後,上下牙叩動 10——15 次,可起到養心安神、固齒健脾的效果。

2020年哪天入伏共幾個伏 什麼時候三伏天開始2020

  2020年哪天入伏共幾個伏 什麼時候三伏天開始2020

  2020年7月16日入伏,共三伏。具體三伏時間:初伏:公曆2020年7月16日——2020年7月25日;中伏:公曆2020年7月26日——2020年8月14日;末伏:公曆2020年8月15日——2020年8月24日。

  “三伏天”是按照我國古代的“干支紀日法”確定的。每年夏至以後第三個庚日(指干支紀日中帶有“庚”字的日子)為初伏,第四個庚日為中伏,立秋後第一個庚日為末伏,合起來稱為三伏。俗話說“熱在三伏”,按照我國傳統曆法,今天開始進入夏季常年相對最熱的“三伏天”。三伏是指初伏、中伏和末伏三個連續時段。夏至後第三個庚日為初伏始日(今天是今年的初伏始日),第四個庚日為中伏始日,立秋後的第一個庚日為末伏始日,每伏10天,但有些年份中伏為20天,比如今年。一般說來,“三伏天”中又以“中伏”的平均氣溫最高。

  當然,古人的這種推算方法並不十分科學,並不一定與當年的氣象實際緊密結合,各地全年中的極端最高氣溫也不一定出現在“中伏”,甚至不一定在“三伏”。但不管怎麼說,“三伏天”確實是盛夏酷暑的時候,大家要注意防暑降溫。

  入伏後北京人吃什麼?

  在夏至後氣溫驟升,形成灼熱的暑天。把最熱的暑天稱為“伏天”,是起源於春秋時期的秦國,《史記·秦紀六》中雲:“秦德公二年(公元前676年)初伏。”唐人張守節曰:“六月三伏之節,起秦德公為之,故云初伏,伏者,隱伏避盛暑也。”古代伏天時跟其他節令一樣,民間傳承著很多食俗。

  老北京民間有句俗語:“頭伏餃子二伏面,三伏烙餅攤雞蛋。”就說的是舊京數伏天家家信守的飲食民俗。為什麼有這個食俗和俗語呢?據說與節氣和那時菜農生產技藝有關:農業落後,也沒有暖棚設施,沒有更多夏令青菜供應百姓,夏至數伏時正是蔬菜青黃不接斷檔之時,也因老北京伏天時特炎熱,汗流浹背的人們都願在此時弄些簡單少油又清淡爽口的飯食,所以就衍生出伏天吃餃子、麵條、烙餅的食俗。

  餃子,已有一千多年的歷史了,餃子最初稱“餛飩”。據史載:三國魏人張揖著的《廣雅》一書中就記述一種餛飩食品:“今雲餛飩,形如偃月,天下之通食也。”在吐魯番一個唐代古墓裡出土的木碗中就發現了十多個餃子,其形狀跟餃子一模一樣。到清代時吃餃子稱為煮餑餑,《燕京歲時記》上雲:“每屆初一,無論貧富人家皆以白麵做角食,謂雲煮餑餑。”以上可見老北京人吃餃子歷史之悠久。

  北京人一年四季都愛吃餃子,在伏天餃子的品種及用餡也多種多樣,有水煮餃子、燙麵餃子、油煎餃子、鍋貼餃子等。餡有一個肉丸的,有肉拌南瓜倭瓜或西葫蘆的,有一年四季吃不膩韭菜餡的,還有用鮮藕、木耳、雞蛋、口蘑製成的藕餡餃子。小時候家裡還喜歡製作瓜餡的鍋貼餃子。

  鍋貼餃子也叫“伏(福)貼”或“貼伏(福)”餃子,“伏”與“福”諧音,有納福吉祥富貴之意。

2020入伏從什麼時候開始 2020年夏天什麼時候開始入伏

  2020入伏從什麼時候開始 2020年夏天什麼時候開始入伏

  2020入伏時間:2020年07月16日,持續到2020年8月24日才結束三伏天。

  三伏天是中原地區在一年中最熱的三十或四十天,三伏是按農曆計算的,大約處在陽曆的7月中下旬至8月上旬間。每年入伏的時間不固定,中伏的長短也不相同。簡而言之,即從夏至後第3個“庚”日算起,初伏為10天,中伏為10天或20天,末伏為10天。

  三伏的日期是從夏至日後數到第3個庚日是初伏,第四個庚日到第五個庚日為中伏,立秋後的第一個庚日到第二個庚日為末伏。(每一個庚日相隔10天)中伏天數不固定,夏至到立秋之間有4個庚日時,中伏為10天,有5個庚日時,中伏為20天。

  文言講,伏即為潛伏的意思。“三伏天”的“伏”就是指“伏邪”.即所謂的“六邪”(指“風、寒、暑、溼、燥、火”)中的暑邪。在夏日裡暑邪會逐漸的深伏於體內,而不為人知。如暑邪不除,到了秋天,火邪克金,而傷肺氣,導致人的免疫力下降,而患感冒、咳嗽、發熱等疾病。而進入冬季以後,這些病會反覆發作,“……秋為痃瘧,奉收者少,冬至重病。”

  因此,黃帝內經明確指出要“使氣得洩,若所愛在外”.不要因怕出汗而躲在空調房裡。冷飲不但消不了暑氣,反而會傷了脾胃。要知道茶是解暑的最佳飲品。一杯熱茶喝下去雖會出一些汗,但隨之而來的是一陣陣的清涼。凡事不能只看眼前,眼光放遠些。

  入伏後需要天天艾灸嗎?

  三伏天艾灸, 一般情況下,每天可灸一次,每次灸30分鐘即可,大約一週左右為一個療程。需要注意的是,做艾灸的時候 要注意避免燒燙傷,皮膚距離身體有保持一定的位置,不能太近,以免燙傷,一般以區域性感覺微微灼熱為度 。

  從年齡方面來看,成人的貼敷時間為1-4小時,小兒1個小時左右。從體質方面看,個人體質不同,如貼藥後 自覺區域性癢、刺痛的,可適當縮短貼藥時間,如貼藥後無任何不適反應的,可適當延長貼藥時間至四小時或 更長。一般小孩及皮膚較嫩薄的患者可適當縮短貼藥時間。

  以下這些人不適合艾灸:

  1、虛寒型疾病中禁貼人群

  儘管“三伏貼”適合虛寒型疾病的治療,但這類患者中也有禁忌人群。如糖尿病患者、心腦血管疾病發作症狀嚴重者、肺結核患者、溼熱型胃痛患者都不適合“三伏貼”治療。

  2、小兒、孕婦不可貼三伏灸

  小於2歲半的兒童和孕婦不可貼三伏灸。

  3、熱性疾病不可貼三伏灸

  一切屬於熱性的疾病都不適合用“三伏灸”療法 因為該療法選擇的中藥都屬辛溫大熱的,熱天用熱藥,無異於“火上澆油”。例如咳喘伴有吐黃痰、咯血、發燒的患者、肺結核活動期伴有咯血的人都不能用“三伏灸”治療。從中醫角度說,患有這些疾病的人,體內都存著不少的“火氣”,如果再用熱性的藥物,會使陽更盛,陰更虛,不僅會加重發熱、咯血等病情,而且有危及生命的可能。

  4、特殊體質不可貼三伏灸

  對貼敷藥物極度敏感、有嚴重心肺功能障礙的疾病,或患有支氣管擴張的患者、特殊體質、接觸性皮炎等皮膚病患者都不適宜貼“三伏灸”。


2020小暑是入伏嗎 小暑節氣是三伏天

  2020年小暑是入伏嗎 小暑節氣是三伏天嗎   小暑不是入伏,入伏在夏至後第三個庚日。從時間來看,三伏天出現在小暑和處暑之中。   三伏天之所以稱之為“伏”,是因為也有不少寒冷因素在內。三伏是中原地區在一年中最熱的三、四十天,三伏是按農曆計算的,大約處在陽曆的7月中下旬至8月中下旬。   每年入伏的時間不 ...

2020三伏是從哪一天算起 2020三伏天注意些什麼

  2020年三伏是從哪一天算起   2020年三伏天一共四十天,時間從7月16日開始算起,一直到8月24日結束。初伏是公曆7月16日到7月25日;中伏7月26日到8月14日,這也是最熱的時候;末伏則是8月15日至8月24日,然後氣溫就開始逐漸轉涼了。   三伏天是什麼意思   三伏天,是出現在小暑與處暑之間 ...

2020什麼時候入伏 2020入伏吃什麼食物

  2020年什麼時候入伏   2020年7月16日開始入伏,入伏就是初伏,初伏時間段是2020年7月16日至2020年7月25日,共10天。一般入伏之後,地表溼度變大,每天地面吸收的熱量較多,散發出來的熱量較少,地表層的熱量累積,所以一天比一天熱。   2020年入伏要吃什麼食物   吃麵   伏日吃麵習俗 ...

2020什麼時候入伏 三伏天2020時間表

  2020年什麼時候入伏三伏天2020時間表   2020年三伏天在7月16日入伏,8月24日出伏。   具體2020初伏、中伏、末伏時間表如下:   初伏:公曆2020年7月16日——2020年7月25日;   中伏:公曆2020年7月26日——2020年8月14日;   末伏:公曆2020年8月15日— ...

2020哪天入伏 2020入伏從哪天算起

  2020年哪天入伏 2020年入伏從哪天算起   2020年7月16日入伏。2020入伏時間表:公曆2020年7月16日(農曆五月廿六)—2020年7月25日(農曆六月初五),共計10天。   入伏,意指進入三伏天。“夏至三庚數頭伏”,這是確立入伏的依據。   三伏天出現在小暑和立秋之中,是一年中氣溫最高 ...

2020何時入伏 2020幾號入伏几號出伏

  2020年何時入伏 2020年幾號入伏几號出伏   2020年入伏的日期:2020年07月16日,星期四,庚子年(鼠年)五月廿六。   2020年出伏的日期:2020年08月15日開始出伏,一直到8月24日結束。   2020年三伏天分初伏、中伏、末伏,共40天,具體如下:   初伏:公曆2020年7月1 ...

2020什麼時間入伏 2020入伏的頭一天是哪一天

  2020年什麼時間入伏 2020年入伏的頭一天是哪一天   2020年入伏的頭一天是7月16日,入伏時間段是2020年7月16日至2020年7月25日,共10天。一般入伏之後,地表溼度變大,每天地面吸收的熱量較多,散發出來的熱量較少,地表層的熱量累積,所以一天比一天熱。   2020年入伏時間表   第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