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earch

《龍船調》與土家魂

《龍船調》與土家魂

  《龍船調》淺談

  《龍船調》原名《種瓜調》,是恩施土家族民歌。在20世紀80年代被評為世界25首民歌之一和《中國民歌40首大聯唱》優秀民歌。90年代它又以鮮明的特點匯入全國56個民族的音樂大海。

  《龍船調》是利川民間劃龍船唱腔的主體。《龍船調》之所以有很強的藝術感染力,主要由於它詞曲都很有特色。歌詞通俗又洗煉,以淺顯質樸的詞成功地塑造藝術形象。歌中描繪了一個活潑俏麗的少婦回孃家時途經渡口,請艄公擺渡過河的一幅鮮明生動畫面。它的音樂特色在於旋律起伏較大,單域較寬,節奏較自由,腔調高亢婉轉,有很強的抒情性,感染力強。

  《龍船調》主要流行於湖北省恩施土家族苗族自治州,原來叫《種瓜調》,唱的是《十二月種瓜》:“正月裡是新年呢(衣喲也),瓜子才進園(羅啊也)……”由於它的流行地湖北利川(也包括恩施)一代並沒有劃龍船的風俗習慣,於是有人就問“恩施利川怎麼會有'‘龍船調’呢?”有的研究者也因此說“《龍船調》不可能是恩施民歌(土家族民歌)”。

  公元1937年下半年,當時的湖北省政府西遷恩施,江漢平原的有些民間文藝形式也隨之在鄂西流傳,“採蓮船”也逐漸盛行與山野,由於山裡本來就無蓮可採,“採蓮船”在老百姓口中喊訛了,就成了“彩龍船”(有“龍”為圖吉利),而且至今如此。1956年,湖北省歌舞劇團和武漢歌舞劇院到鄂西採風,記下了《種瓜調》的旋律,因為聽到的是當地人劃“彩龍船”唱的,就冠以《龍船調》的名稱,此後即搬上專業劇團的舞臺,《龍船調》從此一發而不可收,流傳到全省、全國乃至國外。幾十年來,有獨唱、對唱、合唱、領唱合唱、歌舞、舞蹈等多種形式廣泛地活動於國家以及很多省、市文藝團體的舞臺上,恩施州更是以《龍船調》故鄉引以自豪,無論是業餘還是專業劇團至今都滿腔熱情地反覆對它進行多種文藝形式的改編和再創作。

  有學者研究,《龍船調》的旋律美妙而動聽,其旋法與西漢年間《宋玉對楚王問》中“引商刻羽,雜以流徵”的“巴人”(土家族祖先)歌有關,這是鄂西地區最典型的傳統歌曲特點之一。

  《龍船調》歌詞:

  正月是新年(哪咿喲喂)。

  妹娃去拜年(哪喂),

  金哪銀兒梭銀哪銀兒梭,

  陽雀叫(哇咿呀喂子喲,那個咿呀喂子喲)。

  (女白)妹娃要過河哇,哪個來推我嘛?

  (男白)我就來推你嘛!

  艄公你把舵扳哪,

  妹娃(兒)請上(啊)船,

  (哪個喂呀ZUO,哪個喂呀ZUO),

  把妹娃推過河喲喂!

  三月裡是清明(哪咿喲喂),

  妹娃(兒)去探親(哪喂),

  金哪銀兒梭銀哪銀兒梭,

  陽雀叫(哇咿呀喂子喲,哪個咿呀喂子喲),

  (女白)妹娃要過河哇,哪個來推我嘛?

  (男白)還是我來推你嘛!

  艄公你把舵扳哪,

  妹娃(兒)請上(啊)船,

  (哪個喂呀ZUO,哪個喂呀ZUO),

  把妹娃推過河喲喂!

土家醬香餅的簡介與來源

  簡介:土家醬香餅,簡稱醬香餅或香醬餅,是湖北恩施土家族一種特有的小吃,又號稱“中國披薩”。製作材料有面粉、甜麵醬、郫縣豆瓣醬等。土家醬香餅以香、甜、辣、脆為主要特點,香中有香,甜中帶綿,辣而不燥,外脆裡軟。

  來源:在遠古時,每逢豐收、過節時才能吃得上。據當地人說:土家醬香餅是清朝康熙年間,一位武當山的齋法號為德福的僧人,他用多年自制的齋菜及多種藥材和香料秘製而成。凡上武當山的香客,品嚐後都回味無窮,讚不絕口,後來此技術不慎流傳,幾百年來以他獨特的口感與風味,傳承於土鄉人家。

土家摔碗酒

  

  從地圖上看,恩施在湖北以西的更西,像一根鑽頭,鑽到了湖南和重慶的腹部,或者像一隻靈巧的觸角,腳踩在荊楚,而頭已探出身外老遠老遠;他的三面都不是湖北。也就是說,他並沒有完全浸泡在荊楚風中,倒像個另類,有一種脫籠之鵠的感覺。他雖然與湖南和重慶交織一片,但他也不是湖南,更不是重慶。這地方要他不奇也不行。

  奇地產異俗,譬如此地的摔碗酒。

  恩施土家族的摔碗酒,我見識多年也摔過幾回碗,卻無法參透其中奧妙,頗有敬畏,幾番思量,不敢下筆。想想吧,你被邀請去一個筵席上做客,本是彬彬有禮之事,賓主相見甚歡,大家推杯換盞,長幼尊卑有序,敬酒吃酒,無不禮數到堂,怎奈一陣猛烈的砸碗聲,尖銳的瓷片四處亂飛,人皆驚惶,心臟無力承受,血壓嘣嘣暴漲。這頓飯吃的!

  吃飯在鄂西有些地方如神農架叫呼飯,而巴東叫逮飯。都是很火急很暴烈的樣子,連呼帶逮,再砸幾個碗也就順理成章,不足為奇。

  但再一細想,也覺不對,咋能把自己喝酒的碗給摔碎了,再找主人要新碗的呢?任何人,不管是南方北方,中國外國,假如你在人家裡做客,必須對餐具輕拿輕放,符合起碼的禮節教養。那年月,誰都知道,破損了的碗是不會輕易扔的,還得請鋦匠師傅鋦補。就算是大戶人家也要厲行節簡,沒有鋪張到可以拿一疊碗來讓你砸個滿堂彩。

  但恩施就是這規矩,喝頓酒,貼了酒肉飯菜還要歡迎你把咱家碗摔個七零八落,然後走人。好沒道理!

  摔碗酒說是起源於周朝。按本地的講法,與土家族的英雄先人巴蔓子有關,當年巴蔓子將軍因國內有難,去楚國搬救兵,楚國要求巴國給三座城。楚兵解救巴國後,楚使請巴國割讓城池,巴蔓子不忍割自己國家的城,遂割下自己的頭換取城池。重了信譽,保了國家。“將吾頭往謝之,城不可得也!”而在割頭之前,喝酒後摔碎碗,再拔劍自刎。這種大義人,天下少見,想想也夠悲壯的。後人為紀念他,摔些酒碗也是學他的豪氣,學他的作派,學他的捨身取義,學他的決絕篤誠。

  這只是一種傳說,要將自己的摔碗與歷史英雄聯絡起來,壯膽是主要原因。也應了一句老話:喝酒喝的是氣氛。但凡喝酒之人,都愛賭酒鬧酒。逞了一時英雄,再多的酒倒入肚中,都不見蹤影,只是苦了胃囊。最直觀的豪情當然是將喝乾的空碗摔了,以求結局響亮。叭!這一聲,聲、色、形都到了高潮,戛然而止,酒與人的魅力也到了巔峰。如果主人欣賞的是你摔得越多我越高興,這個風俗也就無可厚非地站住了。

  我猜想應該只有在酒館裡摔。都是一堆男人,都是一群酒仙。沒多少拘束,有多大的力使多大的力,有多少碗摔多少碗。既然來了,都不當這個孬種,不輸這口豪氣,摔了碗,掏錢就是。好在碗不是碗,就是一小土碟,二三毛錢,摔多少也不值幾個子兒,只要大家高興,主客盡興,值!

  這摔碗也有講究,初來乍到的,使了吃奶的力往地上砸,帶著階級仇,民族恨一樣的,可碗砸地,還是整碗。按當地的規矩這要罰酒三杯,再砸三個碗。如果再砸不破,那可就麻煩大了。但我見到的瀟灑摔碗者,是喝淨後,亮底後,三個指頭拈著碗,輕輕從頭頂往後扔過去,一個漂亮弧線,碗自由落體,自然解體,四分五裂。那個美勁兒,那個姿勢,煞是有派。

  說到這叫碗的土碟子,也不是瓷的,應是陶,口沿上了點釉,是防劃傷了嘴巴。酒通常也不是白酒,是土家人的米酒,度數不高。每次也不會斟滿,就一二口,喝了,摔了,再斟。就是白酒,也點到為止,不像如今通常的酒宴上,大玻璃杯上到滿,溢位才為敬,還要一口悶。土家人將一杯酒分解成無數“碗”,真的就是為一個氣氛,為多摔幾個碗,為讓酒館裡多有此起彼伏、噼噼叭叭的爆破聲,酒沒喝多少,碗摔了一地,圖個熱鬧。

  摔碗酒在恩施也叫“biang當酒”,極有趣的名字。 biang當,是個象聲詞,東西落地碎裂的聲音。biang讀一聲,相當響亮。三五好友碰上了,說,走,喝biang當酒去!喝這酒一定是在農家樂,主要是在鄉村。矮桌子,柳木椅,冒辣泡的臘蹄子火鍋,少不了合渣、蕨粑、燻乾子、臘肉,還得有幾碟泡黃豆、泡辣椒、醃韭菜、蘿蔔皮、豆豉、涼拌側耳根。摔碗酒是草根的,下里巴人的,和泥裹土的,不是豪門盛筵裡的東西。我幾次喝此酒都是在村莊裡,一桌有幾個火鍋,煮得熱火朝天,自然會摔得天翻地覆,雞飛狗跳。主人說,摔吧摔吧,碎碎平安!

  以頭換城也好,碎碎平安也好,都是藉口託詞,就是篤定了要摔這個碗,衝著“biang當”來的。因而摔碗要有這種摔碗的環境,要有這種摔碗的衝動和氣氛,桌上定不能有宵小之人。必是合性投意、割頭換頸的朋友才能湊一堆拼命摔一通碗,也沒有旁人呵斥你無禮粗野。我看如今只有像恩施這種外界少擾的地方才能摔這個碗了。山野莽漢,生性率真不羈,待客如火。想起他們的山歌:“皇帝老兒管得寬,管得老子想發癲。”山高皇帝遠,我兄弟們想摔就摔了,癲就癲一回,你又能把爺怎樣?在許久以前的年月,土司要女人們的初夜,官家要老百姓的糧稅,土匪要鄉親們的錢財,生活再怎麼苦,酒碗還是要摔的。這就是強力的生存哲學,男人們不摔幾個碗夠不上巴人後裔白虎血脈,有時女人也摔。摔得稀里嘩啦,轟轟烈烈,這陣勢,就是一個破壞,激烈的、報復的、兇狠的、果決的、壯美的破壞。以破壞完成感情,完成性格,完成民風,完成人生。摔的那個勁頭,就是寧為玉碎,不為瓦全的精神。不破不立,大破大立,重建一個自我,砸掉一個窩囊廢,成全一個純爺們。

  楚之蠻,巴之雄,野風烈土,敢作敢為。生活其實是在傳統無形的道德桎梏之下,人的行為被無數的觀念鎖鏈鎖住了,一刻的衝破與爆發,有生命的新境。

  往往大山大景之地,會有大俗大性。沒有區眉小眼的規矩,不來精雕細鑿的謹慎。豪氣干雲,擲地有聲,想砸就砸個稀巴爛,這才是做人的真性情。

  但也聽說,此俗隨著旅遊的推波助瀾,有愈演愈烈之勢,某家酒館一天要摔一萬個碗。滿地狼藉,不堪入目,驚心動魄。這些碗沒有萬年不能迴歸泥土。如果後人發掘,會恥笑我們是個縱酒肆色,盡情享樂,毫無節制的時代。如將其回收,碎成瓷粉,或者乾脆與水泥一起,鋪成大路,也算是廢物利用。但我建議,若要儲存此俗,最好是做成泥碗,即可降解。但摔聲不脆,不葷不素,不如不摔,食客掃興,生意不興,如何是好?

  讓人又恨又愛的摔碗酒!


湖南禮俗

  土家族人,在社交活動中,重情節、禮行,講友好,尚文明,並形成了人生的四大禮儀;土家族是山地民族,形成了一套山的習俗。   情禮文明   在社會上,土家族與人交往,都很講情禮文明,注重和珍惜民族聲譽。對人稱呼,無論親友長幼,“尊敬”二字為先。   在土家社會中,親戚來往非常密切,禮儀不少,且不問貧富,不論親 ...

薅草鑼鼓——民俗文化經典

  “太陽落土四山黃,情妹出來撿衣裳。雙手巴在欄杆上。望郎不來哭一場。”日前,小編下鄉採訪時,婉轉的歌聲從田野裡傳來。循聲望去,一位古稀老農在莊稼地裡一邊歌唱、一邊勞作。唱歌的老農名叫蒲耀明,71歲。他剛才唱的是薅草鑼鼓的唱腔。據蒲老介紹,薅草鑼鼓在改革開放前還在流行。農民們在除草的時候,常常打薅草鑼鼓。幾十 ...

婚俗中的“過禮”

  土家族是個對於禮儀十分看重的民族,有著悠久而獨特的禮儀文化。修船造屋,婚喪嫁娶,待人接物,都有自己的禮儀和讚詞,這些禮儀和讚詞,大多蘊含著土家族的傳統文化。尤其是讚詞,大多高雅、通俗、順口,以讚譽、祝福為主,體現著土家人對美好生活的追求和嚮往,其中婚禮中的禮儀和讚詞也無不如此。   土家族未婚青年男女在結 ...

客家風情 哭啼辦喜事

  一方山水一方人。每到異鄉,如果僅僅遊山玩水,沒有了解當地的人,沒有欣賞當地的歌舞,沒有學兩句當地的土語,便會留下遺憾。以肝腸欲斷的哭啼迎接喜慶的出嫁,以快樂的歌舞慰藉死去的亡靈,這是土家風俗。而客家人的梅州則總讓我想起黑白片裡的廣州。 以肝腸欲斷的哭啼迎接喜慶的出嫁,以快樂的歌舞慰藉死去的亡靈,男人跳茅古 ...

哭嫁歌

  桃夭時節卜佳期,無限傷心敘別離。哭娘哭嫂哭姐妹,情意綿纏淚如絲。   土家女哭嫁習俗流傳久遠。清代土家詩人彭潭秋記載說?十姊妹歌,戀親;恩,傷離別,歌為曼聲,甚哀,淚隨聲下,是'竹枝'遺意也。"   土家姑娘出嫁前"哭嫁"多在婚禮前三日開始,哭三天三夜。先是在吊腳樓閨房架一方桌,置 ...

張家界姑娘哭嫁習俗

  土家姑娘在接到男方通報結婚的日子前十大半月,就不再出門做活。先是在吊腳樓閨房架一方桌,置茶十碗,邀親鄰九女依次圍坐,哭起嫁歌來,新娘居中,叫“包席”,右女為“安席”,左女為“收席”。新娘起聲,“安席”接腔,依次哭去,不分晝夜。哭有規矩:母女哭,姑侄哭,姊妹哭,舅甥哭,姑嫂哭,罵媒人……哭三五天,有長達十天 ...

趕年

  張家界土家族團聚過年,有其獨特的習俗:若臘月大則二十九過年:臘月小則二十八過年。土家人把提前一天過年稱之為“趕年”。關於“趕年”,民間有這個傳說:   相傳明嘉靖三十三年(1555),由於朝政腐敗,倭寇在我國東南沿海地區不斷大肆襲擾,朝廷曾多次派大軍抗倭,都慘敗告終。尚書張經上奏朝廷,請徵湘鄂西土兵平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