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用嗩吶也能響?華陰老腔的獨特方式
不用嗩吶也能響?華陰老腔的獨特方式
在戲劇文化中,每一個劇種都需要有伴奏,用各種樂器形成適合戲曲的戲本內容,這樣才能構成完美的戲劇舞臺。不過,華陰老腔的音樂,伴奏不用嗩吶,獨設檀板的拍板節奏,構成他們自己的的獨特方式。他們從來都不用嗩吶“鑼鼓喧囂”,只要有他們特有的方式,這部戲曲肯定是優秀的。
華陰老腔的獨特方式:
華陰老腔的伴奏音樂不用嗩吶,獨設檀板的拍板節奏,均構成了該劇種的獨有之長,使其富有突出的歷史和文化價值。
演出開始前,只見十幾個條凳放置在舞臺上。呼啦啦一群身著對襟短打的農民,扛著各種樂器,精神十足地奔上舞臺。其中兩人直接坐在地上,左邊的手持胡琴,右邊的則負責“打擊樂”——自制的梆子和鍾鈴。中間一人是“主唱”兼“第一月琴手”張喜民。他懷抱著的月琴有著獨一無二的六角形。據悉,只有老腔使用六角形的月琴。
最令人驚喜的是演出開始後,從後排有位60多歲的精幹老人張四季一手拿著木塊,一手提著條凳就走到臺前來,忽而讓條凳四腳著地,忽而兩腿著地——變換著姿勢用棗木塊敲打條凳的不同位置,發出節奏鮮明、聲音清脆的巨響。他掄圓了胳膊,力道十足。據該團導演黨安華說,敲木頭的大爺平常還在家種20畝的地。按老腔傳統,是敲擊黃河岸邊的船槳,但是為了適應現在的舞臺需要,改棗木塊與條凳為“樂器”,是為整個團體助威。此外,還有六七把胡琴伴奏。
誕生於黃河、渭河、洛河交界處的老腔,盛行於乾隆元年至十年(1736—1745),以三國故事為主要題材,因而又稱“英雄戲”“好漢戲”,而現在,又因為時代的變遷,加入了一些新劇本。舞臺上的農民演員,個個精神抖擻,甚而殺氣騰騰。在全場近1小時的表演中,每人都投入了百分百的精氣神,以像秦腔那樣幾乎扯破嗓子般的力氣高歌,以讓對面山頭的人都能看見自己的舞動。
故而雖然僅是一位歌手、幾把琴和幾件打擊樂,卻讓最後一排的觀眾每分鐘都覺得震耳欲聾、氣勢逼人。黨安華說,他當初把老腔推向舞臺的原因,就是被其中生命力的部分感動。在這些平時種地的農民身上,絲毫看不到職業演員的“演”戲感。
這股氣勢甚至“嚇”跑了個別坐在喇叭前的觀眾,他們趁著暗場匆匆離開位子。但是,演出結束後,這一氣氛顯然感染了剩餘的九成觀眾。他們的掌聲彷彿是像給帕瓦羅蒂那樣,經久不息。
華陰老腔是哪個地區的
華陰老腔是明末清初,以陝西省華陰市,久為華陰市雙泉村張家戶族的家族戲(只傳本姓本族,不傳外人)。其聲腔具有剛直高亢、磅礴豪邁的氣魄,非常追求自在、隨興的痛快感,聽起來頗有關西大漢詠唱大江東去之慨,此類表演方式也被譽為黃土高坡上“最早的搖滾”。
落音又引進渭水船工號子曲調,採用一人唱眾人幫合的拖腔(民間俗稱為拉波)。
伴奏音樂不用嗩吶,獨設檀板的拍板節奏,均構成了該劇種的獨有之長,使其富有突出的歷史和文化價值,世代流傳,久演不衰。
但又鑑於該劇種這一特殊情形(家族戲),目前依然處於行將消亡的瀕危狀態,迫切需要長期保護。
探尋陝西文化之華陰老腔一聲喊
陝西作為中華文明的發源地,其藝術文化也成了中國歷史上不可多得的一塊寶玉,所以說鑽研陝西傳統文化,對於認識整個中華歷史都有極高的價值,那麼今天的戲劇文化,我們就來看下什麼是華陰老腔吧。
華陰老腔系明末清初,以陝西省華陰市,久為華陰市泉店村張家戶族的家族戲(只傳本姓本族,不傳外人)。其聲腔具有剛直高亢、磅礴豪邁的氣魄,非常追求自在、隨興的痛快感,聽起來頗有關西大漢詠唱大江東去之慨,此類表演方式也被譽為黃土高坡上“最早的搖滾”。
老腔是陝西省非常古老的戲曲表演形式。長期在華陰廣泛流傳,分老腔、時腔兩個劇種,表演方法和全國大致相同,先搭好臺子、撐好“亮子”,然後藉助燈火,以竹籤挑撥用皮革雕成的人物進行舞臺表演。流傳千年的老腔是中國首批國家級非物質遺產保護專案。
2006年,華陰老腔已入選首要一批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2016年,譚維維因電影《白鹿原》與華陰老腔藝術結緣,和華陰老腔的老藝人們在央視春晚上為觀眾帶來一首《華陰老腔一聲喊》。
“他大舅他二舅都是他舅,高桌子低板凳都是木頭,走一步退兩步全當沒走,前奔顱後馬勺都有骨頭……”這就是老腔的魅力,不需要華麗唱腔的炫技,只有那凝結著農民生活智慧和生命激情的原生態力量,才能蕩魂攝魄。
老腔的主要價值體現在劇史的本源性、傳承上的封閉性、劇種上的獨存性、取材風格的張揚性、音樂體系的自律性、審美物件的廣泛性、語言風格的原聲性。它的主旋律是船伕號子的音樂化,是藝術源於生活的見證,取材於歷史戰爭,唱腔亢奮激越,充滿陽剛之美,因而具有獨特的審美價值和民族精神價值。
劇目《徵東一場總是空》節選
徵東一場總是空
難捨大國長安城
自古長安地
周秦漢代興
山川花似錦
八水繞城流
臨陣無有文房寶
該拿什麼當筆尖
狠心口把中指咬
昏昏沉沉疼煞人
中指咬破當墨水
龍袍扯破當紙張
華陰老腔的特點有什麼,五個人撐起的戲
華陰老腔是我國第一批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由於老腔富有突出的歷史和文化價值,因此世代流傳,久演不衰。其實老腔的淵源看起來十分簡單,並不需要有多人的配合就完成。那麼,華陰老腔的特點又是如何?下面,我們一起去了解一下吧。
據說早在西漢時期,華陰市雙泉是一個軍事糧倉所在地,漕運直通當時的都城長安。帶頭船工為 ...
華陰老腔的兩大類:阿宮腔和絃板腔
老腔,平皮影戲的一種,起源於明末清初,其聲腔具有直高亢、磅礴豪邁的氣魄。富有突出的歷史和文化價值,世代流傳,久演不衰。你知道華陰老腔的分類嗎?這兩大類分別都是什麼腔呢?不清楚的小夥伴們趕緊和小編一起去看看吧。
阿宮腔:
也稱北路秦腔。因唱腔具有翻該遏低的藝術特點,亦稱遏宮腔。流行於禮泉、富平、興平 ...
華陰老腔的文化傳承現狀與發展問題
華陰老腔,作為一種民間藝術,在發展的過程中難以避免地會出現危機。如果沒有以好的方式去解決的話,那麼問題只會更加嚴重。畢竟民間藝術的侷限性很大。那麼,直到現在,華陰老腔的現狀和發展都是什麼樣的呢?或許,要傳承下去有困難嗎?
華陰老腔的現狀於發展問題:
華陰老腔傳承上的“封閉性”,在保證了唱腔“純正” ...
人謂“慷慨悲歌”的華陰老腔的聲腔分類
華陰老腔,唱起來聲音高亢,氣勢磅礴,十分富有感染力。在戲劇文化中,對於每一個的劇種來說,他們都有自己不同的戲曲聲色,藝術形式等等。也正是如此,他們才變得更有特色。那麼,現在就讓我們一起去了解華陰老腔的聲控分類吧,從中感受一下老腔的魅力。
就老腔的唱腔音樂而言,可分為兩種:一為唱腔;二為吟誦調。人謂“慷 ...
華陰老腔的兩大家,正宗新秀都驚豔
華陰老腔是由陝西華陰當地民間的一種說書藝術演變而來的皮影戲曲劇種,去掉皮影轉到臺前,就成為了現在的華陰老腔。由於這種老腔明確規定只傳本宗本族本家男性,因此瀕危,迫切需要長期保護。在華陰老腔中,有這麼名家,也正是因為他們才讓老腔變得更好。
正宗老腔傳承人:張喜民
老腔藝人張喜民、張新民等,是華陰老腔 ...
將軍一聲震山川,白鹿原華陰老腔曲詞
華陰老腔的作品《將軍一聲震山川》是林兆華導演的《白鹿原》中出現的。在表演當中,觀眾可以感受到華陰老腔的魅力,被感動到熱血沸騰。這種剛直高亢、磅礴豪邁的氣魄的表演藝術正是老腔的特色。那麼,接下來,就讓我們一起去了解《將軍一聲震山川》的曲詞吧。
將令一聲震山川,
人披衣甲馬上鞍,
大小兒郎齊吶喊, ...
華陰老腔的樂器有哪些,信手拈來的?
華陰老腔的伴奏音樂是不用嗩吶的,題目獨設檀板的拍板節奏,這樣就讓老腔更有突出的文化價值。其實,相對伴奏來說,一個戲曲的音樂也是蠻重要的。因為音樂是幫助我們進入該藝術所呈現的那個角色的生活心理當中的,所以音樂於一場表演中必不可少。那麼,華陰老腔是用什麼樂器?
華陰老腔的樂器:
許多樂器都是自己加工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