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earch

中衛喪俗

中衛喪俗

  中衛人把結婚和喪葬稱為“紅、白喜事”。嫁女娶親,成家立業,視為人生之喜事,很好理解,但把親人闔然長逝、悲痛哀傷當作“喜”事,常人無法理解。這裡就反映出了中衛喪葬中的某些原始風俗以及對死者回歸的古老意識,帶有古文化色彩。

  報喪:是中衛喪俗的一個內容,特別是對耄耋老人去世,視為“大喜”,喪禮極其認真。晚輩除了向老人生前親屬報喪,並隨信送去白布10尺(俗稱“破孝”)。

  蹲草鋪:親人去世後要設靈堂,靈堂地上要鋪滿厚厚的麥草。去世者的長子、長孫或全部子孫要從去世當日到出殯之時一直守在靈堂,表示對已故長輩的孝心,俗稱“行孝”。這種喪禮習俗又稱之為“蹲草鋪”。

  消夜:消夜是中衛農村喪俗的主要儀式。出殯的前一天晚上,這種頗為詼諧的儀式是在歡樂熱烈的氣氛中進行的。要清來吹嗩吶者(當地稱之為“吹鼓手”)打喪鼓、吹喪調,這是中衛地區喪俗的重要組成部分,具有溝通亡靈與祖先的中介職能。其意為吹鼓手代替死者親人追悼亡人。這種喪禮儀式,曲調悲壯蒼涼,帶有遠古時期祭祀儀式中歌、樂、舞為一體的簡樸原始遺風。吹鼓手中一人擊鼓,一人敲鈸,二人各執一嗩吶,吹奏諸如《雪梅弔孝》、《蘇武牧羊》等曲調。若亡人生前信奉佛教,要在出殯前一天晚上請來眾多佛教徒(當地稱“居士”)為亡人唸經超度。這種喪禮習俗被認為是對亡人靈魂早進天堂、免受災難、入土為安的祭祈,即認為老人“老死”有“輪迴轉生”或“昇天成仙”,因而把“消夜”儀式認為是白事中既隆重又熱鬧的一項內容。

  出殯:在中衛一些農村及山區,出殯時棺材不用車拉,只能找來鄉鄰中10幾位身強力壯的已婚小夥子輪流把棺材抬到墓地下葬。下葬時講究時辰、方位,禁止來月事的婦女進入墓地,並舉行祈禱和投硬幣儀式。出殯後,原設靈之屋要專門找來人進行大掃除,當地稱“打掃草鋪”。屋內雜物及堆放的麥草統統掃地出門,然後等送葬者從墳地回來後,點燃雜物和麥草,眾人一一從火堆跨過,意除晦氣。

  中衛人辦喪事,其規模有大有小。舊時,貧苦人家多從簡,有錢有勢的高門大戶則搞得隆重而熱鬧。院子裡搭篷掛孝,靈堂布置講究並設宴招待來客。至親好友多送幛或現錢等,並拿來15個饅頭或油炸麵食乾果(俗稱“換供”)。對事主來說,規模越大,弔喪的人越多,越感到自家名望高,親戚鄰居看得起他,顯得自豪、體面。中衛這種長期積澱下來的古老喪俗,至今仍被當地農村傳承並沿襲下來。

喪俗的赴告、奔喪、唁電解說

  1.報喪人死之後,子女要隨即向親友報告死訊及喪期、葬期等有關事情報喪亦稱“告喪”、 “赴告”、 “訃告”,其形式有寫訃文信畫報告親友的,有子女著孝跟前去報告的,現在有在報上登“訃告”的。孝子前往多是口頭的,間具訃文,舊時訃文與現代的訃告內容大同小異,格式則有所不同。如孔子第七十六代孫孔令購過世時,長於年幼,由孔府當差專班發訃告,是舊式的。

  2.奔喪:是指出門在外的子女及親友接到訃告後,及時奔喪、弔喪。子女接到訃聞後首先要哭悼,然後問明死因等,不顧一切地上路奔喪。臨到家時要“望鄉而哭”,出嫁的女兒有一路哭著走來的。到家後先到靈前跪叩、哭掉,直到有人勸慰才止。因變病、生產等原因而不能奔喪者,要寄物以吊。否則要被世人譏為不孝。親友接訃文後,要攜禮來弔喪,所帶禮是果品點心、輓聯挽賬等。秦晉北部及內蒙西部弔喪攜“大點心”,即大個的饃饃,至親帶整份的,較疏的則帶半份,整份十二個。

  3.弔喪:舊時喪禮之一,是由死者家屬進行報喪,死者晚輩到親族家門“叩報喪頭”,通知死訊後,親族穿喪服,按輩分等級設靈堂,孝男輩女守靈舉哀,每天賓至都要哭靈。弔喪期間家屬親友禁忌很多,通常是非喪不談,面垢不洗,女人忌脂粉,食米粥淡飯,不能吃菜果,以示哀場。 親友來吊,孝子要迎接、陪同。有的地區,當人主和顯客致 宋的肘。候,孝子要齡門跪叩迎親,還要跪送孝帽。孝帽的層數、形制不同,可以分出親疏、尊卑,這是鄉里人十分注重的,一有不合,便要爭吵,故有‘吵孝帽”之說。  孝子賢孫要穿孝衣,孝服不鎖邊,斷處外露,但“五服”之制不那麼嚴格,腰繫麻絲一類充當腰帶,這就是“披麻戴孝”。前來弔喪的人,也要戴孝,要哭喪,這是中國民間喪禮的特色,根據遠近親疏,男女性別的不問各行俗成的限度。對死者若沒人哭喪或者人少或哭得不賣勁,人仍則認為他的人緣不好,或者子孫不孝。該哭的人不哭,被認為不知禮、不孝順,受到譏諷。 哭的種類也很多,男子多不出聲“泣”出聲也不成調,婦女要哭出聲來,還要淚涕滿面,哭出調和詞來。哭詞多是稱頌死者的賢良能於及對死者家人帶來的不幸、哭聲大的為“嚎喪”,沒有哭喪任務的親友,其責任是燒紙。一般靈摳之下放有瓦盒,旁邊有紙錢,火柴,弔喪者進門要跪叩,燒紙,長者可不跪叩。

  4.弔唁:也稱“弔祭”,即哀悼、祭悼死者,慰問死者的家屬。舊時弔唁有一套繁瑣的禮節。死者家屬在室中“哭”,對弔唁者予以歡迎;弔唁者須向死者贈送衣被等。現在主要是透過向死者家屬致唁函或唁電、敬獻花圈,或者赴靈堂參加追悼會等方式進行悼念和慰問活動。

  5.瞻仰遺容:是一種告別遺體的儀式,即看望死者的遺體容貌。向遺體告別,是現代喪葬禮儀之一。在遺體火此之前,死者家屬或系朋好友向遺體告別。這是隨著火葬的推行在中國出現的一種新的喪葬儀式,一般是在殯儀館舉行。

  6.獻花圈:花圈是用花紮成的圓環,是掉念死者的禮儀用品,常用於葬禮或遏墓儀式中。一般是用紙花、紗花、塑膠花或者是鮮花在支架上扎制而成的。將其置於死者的遺體、遺像、靈摳或墳墓前,花圈左右附兩聯飄帶,上聯書寫死者姓名、稱謂,下聯書寫獻花圈者的姓名或單位的名稱。獻花圈原是西方的禮俗,清朝末年傳入中國,現在已普通採用。

  7.唁電:是用以對死者表示悼念、對喪家表示慰問的電報。由死者系朋好友或者有關單位發維死者家屬或死者所在單位。其形式簡便,傳遞迅速,是現代入扔普遍採用的種弔唁禮。

  8.追悼會:是人們對死者追念哀悼的殯儀形式,由死者所在“單位成親友組織舉辦,一般是殯儀館、禮堂等地舉行。會場正方中央放置遺體或骨灰,兩旁放置花籃、花圈,前上方掛著遺像,追悼會的程式一般是:首先全體參加追悼會的人員在哀樂中默哀三分鐘,然後單位領導或有一定地位和聲望的人宣讀悼詞,死者家屬致答詞,向遺像鞠躬,向遺體告別,最後向死者家屬表示慰問。追悼會不是治喪的必須形式,可根據死者的遺願或者喪家的意願從簡或者從免。

愛新基摩喪俗

  愛斯基摩喪俗是美國阿拉斯加愛斯基摩人喪葬習俗。人們認為人死之後靈魂猶存,亡靈與活著的親人應保持度好的強弱以保證雙方生活的安寧。因而他們對喪葬儀式十分重現。人死後;要把房屋所有門都開啟,為死者的靈魂昇天創造條件。死者安葬在墓穴以後,人們要用土細心掩埋,不留一點縫隙,以免亡靈返回。據說死者如果不滿意他的來世生活,就會回到人問溜竊親人,如果有人見到亡靈,就會在短時間死去。因此,死者家的屋門上要安放一個東正教的聖像,以防止靈魂從門口進來。愛斯基摩人相信在復活節期間,靈魂到處遊蕩,所以家家戶戶的門窗上都掛有十字架,以使幽靈遠遁。


興安盟

  喪葬有三種:火葬、水葬、土葬。佛仰、貴族領主死後地火葬;靠瀾滄江一帶的行水葬,其他地方的一般傣族死後行土葬。 按照傣族的風俗,人死後,要把死者抬到房屋中央,由親在或子女用溫水洗屍,然後穿上新衣服。洗臉時,要由下往上,上衣要反穿,即衣釦扣在背部,以示與活人區別。穿上衣服以後再用白布裹屍,並停放於屋內。這時, ...

赤峰的

   蒙古族喪俗病人死後7個時辰不準移動,以乞"回生"。之後著手準備安葬。   弔唁方式,王公貴族死後,全族百姓穿喪服致哀。並請喇嘛誦經超度。平民富戶停屍3~7天,亦作道場,由喇嘛誦經。出殯時,屍身不得從門抬出,要走窗戶。   清以前蒙古族葬俗有三種:   1.野葬葬俗更遙遠一些,即人死後用一 ...

大同

  古代大同的喪俗,禮儀相當繁瑣。一般可以分為小斂、大斂、燒紙、送燈、辭靈、出殯、復三等程式。正如《大同縣志》所述:“親始歿,擗踴哭泣無數,小斂畢,訃於戚友,大功以上皆以麻括髮,名曰:散頭;家人裂布裹首,三日成服齊哀,以下各服其服,始大斂;殯於中堂,朝夕奠;每飯必祀。是日,親戚、僚友,悉以楮紙弔慰,名曰:燒紙 ...

西藏之-天葬

  就天葬的起源.既有本土起源說,又有印度、中亞舶來說.一般公認天葬分兩個階段,西藏先實行的是一種無意識“棄屍於野”的”原始天葬”。到十一、十二世紀,隨著佛教思想的影響,天葬逐漸儀式化,進入“人為天葬”時期,而後數百年間天葬儀軌日臻完善。天葬也成為藏區眾多喪葬習俗中最流行、占主導地位的葬俗。   一套完整的喪 ...

重禮儀

  在世代相傳的風俗習慣中,除大量的歲時風俗外,還有婚喪風俗. 武夷山的舊婚嫁禮俗,一般有下列程式:說媒、相親、換貼(交換生辰八字)送聘、過門、回門。其中“換帖”很微妙,互換庚貼後,庚貼要放置祖先香位前七天,點燃香燭,不讓停熄。如果燭盡香殘或杯盤破損,出生年月又有些牴觸,這起婚事就要告吹。若成,男家憑媒以聘書 ...

端午節食 端午節吃什麼?

  最早出現的端午時食,應屬西漢的“梟羹”。《史記》“武帝本紀”注引如淳言:“漢使東郡送梟,五月五日為梟羹以賜百官。以惡鳥,故食之”。大約因為梟不易捕捉,所以吃梟羹的習俗並沒有持續下來。銼是端午的主角-粽子,在稍晚的東漢就已出現。一直要到晉朝,粽子才成為端午的應節食品。《風土記》:“五月五日,與夏至同,……先 ...

中秋節習俗---中秋宴

  古時漢族的中秋宴俗,以宮廷最為精雅。如明代宮廷時興吃螃蟹。螃蟹用蒲包蒸熟後,眾人圍坐品嚐,佐以酒醋。食畢飲蘇葉湯,並用之洗手。宴桌區周,擺滿鮮花、大石榴以及其他時鮮,演出中秋的神話戲曲。清宮多在某一院內向東放一架屏風,屏風兩側擱置雞冠花、毛豆技、芋頭、花生、蘿蔔、鮮藕。屏風前設一張八仙桌,上置一個特大的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