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earch

九寨溝民俗風情

九寨溝民俗風情

  藏族文化,博大精深,源遠流長。五百年前,九寨溝的先民們從遙遠的“世界第三級”--西藏阿里遷徙至此,世世代代,繁衍生息,與周圍的羌族、回族、漢族攜手合作,創造了獨特的康巴文化。

  至今,九寨溝人的衣食往行、婚喪嫁娶和生產方式等,還保持著濃郁而古樸的藏族傳統:精美的服飾,剽悍的腰刀,香醇的青稞酒、酥油茶,潔白的哈達,歡快的踢踏舞,穩健的二牛抬槓,是對生活的熾愛;遍地的馬尼堆,高聳的喇嘛塔,迴圈不息的轉經輪,是對宗教的虔誠。

  寶鐿巖下的扎如寺,飛閣流丹,晨鐘暮鼓,肅穆巍峨,是建於明末的藏傳苯教寺院,每年的“良敏王清”和“麻芝廟會”,神聖而隆重。但是,九寨溝的民風民俗又不完全同於西藏,由於這裡正處於從藏區到漢區,從牧區到農區的過渡地帶,因此具有厚重的邊緣文化色彩。在九寨溝周圍,藏羌回漢各民族和睦相處,互相促進,共同繁榮:草地上英俊的騎手,清真寺膜拜的回民,岷江畔大禹的傳人,咂酒與鍋莊,雕樓與羌笛,一起譜寫了一首悠揚的民族融合之歌。

  寶鏡巖下,翡翠河旁,綠蔭掩映中有一片飛閣流丹、金光耀眼、肅穆的建築群,這就是九寨溝內唯一的宗教活動場所----扎如寺。該寺建於明末,歷史候鳥。原佔地面積為1.5萬平方米,結構精巧,特點突出,具有民族風格。整個建築群包括大殿、藏經樓、樂臺、房、庫房、迎客樓、喇嘛和尚居室等七個部分。屋脊金頂閃光,室內地毯豪華,彩色佛像莊嚴神聖。寺內有喇嘛3人,和尚百餘人。

  正月初五是扎如寺的“良敏王清”廟會,為了紀念苯教有名喇嘛圓寂昇天,這天除全寺喇嘛和尚都要到廟裡唸經外,當地藏族群眾也要換上乾淨的衣服到寺院參拜,以表示自己對宗教的誠篤和心靈的聖潔。每年5月“麻孜會”,是扎如寺的宗教盛典。會前3天,全寺喇嘛和尚都要集中寺院吃齋唸經,排練節目。5月1日,九寨溝周圍的松潘、若爾蓋、包座、大錄、塔藏、龍康等地的藏民,盡情梳妝打扮,聚會扎如寺院,參加慶典,贈送哈達,觀看藏戲表演。然後三五成群分散在翡翠河畔、松樹林中,席地而坐,樸素祝酒,共敘友情。青年男女則雙雙對對,進入密林深處,海誓山盟,自訂終身。

  九寨溝藏族的先民,是原始苯都的信仰者。儘管後來佛教戰勝了苯教,而今天的當地藏民信仰的是既不同於印度佛教,又有別於中原佛教的藏傳佛教。在當今一年一度的扎如寺麻孜會上,令人依然戴著法王、鬼怪仙人、保護神等苯教的面具跳神,降服驅邪鎮魔。這些面具有的巨齒獠牙,披頭散髮;有的三目圓睜,眉似火焰;有的頭頂骷髏,猙獰醜陋,它們已超越傳統意義上的美學內涵,表現出一種怪誕美與震撼人心的精神力度。

  在扎如寺及村莊道旁,人們還可看到一排排高矮參差的旗幟,如同一條條彩龍,隨風翻卷,蔚為壯觀。這些經幡,是以長數丈的紅、白、黃等色的布料或綢緞,印上經文,豎掛在旗杆上。據資料記載,遠在吐蕃王朝鼎盛時期,征戰不斷,干戈邊年。每逢征戰之後,統治者為了獎勵功臣,欽賜勇士,激勵鬥志,除了賞給金銀珠寶、美女佳餚、牛羊絲匹之外,還要贈給哈達,以示榮耀。而世界大戰勇士們則往往把所贈哈達,高懸在帳房四周,以榮顯門庭。後來,為了取得佛教在藏族地區至高至尊的地位,教徒們借用藏族同胞這種早為大家所接受的開工,宣揚宗教。宣稱只要在布帛上印上經文,高高掛在房外,昭示日月,代行唸經,就可達到修築各行,隱惡揚善,懺悔罪孽的目的。這種手段,使藏族同胞找到了精神上的寄託,帶給他們些許安慰。他們希望以此獲得上蒼給予的溫煦陽光、和曖春風、滋潤雨露、肥壯牛羊……所以,藏胞們在寺廟及房前屋後懸掛經幡的習俗,淬至今,歷久不衰。

九寨溝狂歡夜為民俗風情月畫上圓滿句號

  

  4月16日晚7點,由九寨溝管理局主辦、天堂部落風情園承辦的以“舞動炫麗民俗,體驗九寨風情”為主題的“中國四川九寨溝第五屆民俗風情月藏羌風情狂歡夜”在天堂部落風情園舉行。此次活動是本屆民俗風情月最後一項內容。

  

  狂歡夜伊始,九寨溝管理局向參加活動的遊客朋友們贈送了景區資料。

  晚會現場,一首首動人的民歌,詮釋著九寨溝兒女滿腔的豪邁與熱情。獨具特色的系列民族舞蹈,展示了九寨溝豐富的本土民俗文化。

  本屆民俗風情月自3月15日開始以來,受到了廣大遊客朋友們和旅行商的關注。藏族特色濃郁的服飾展示、九寨溝民俗文化展示、特色當地名小吃展示等,讓遊客從視覺、味覺、心靈上體驗和感受到九寨溝的魅力所在。

福建寧化縣客家人“七月半鬼節”的民俗風情

  七月十五中元節,在寧化客家地區民間又稱為:“七月半”,“月半節”,“鬼節”等。對它的考察有助於我們瞭解客家人的精神文化世界,同時可以使我們更深的體會客家民俗中中原文化與地方文化的交叉和融合。此外,還有利於海峽兩岸的彼此瞭解和文化上的認同。這是因為臺灣客屬同胞與寧化石壁有著密切的關係,今日臺灣的客家人的衣著,飲食,住房建築,婚喪民俗等,均與寧化居民有著許多共同或相似之處。同時透過對“鬼節”的調查,有助於取其精華,棄其糟粕,更好的引導人們開展風俗活動,建設一個健康向上的和諧社會。

  寧化在海內外遐邇聞名。有詩人曾經唱到;“寧化、清流歸化,路隘林深苔滑。”客家民系是漢民族一支系統分明,富有特性的支系。客家先民主要是中原漢人,他們歷經戰亂,輾轉遷徙不斷在新的環境中求生存,圖發展,從而既承襲了中原文化,又接受當地居民的影響。久而久之便逐漸形成了一種較為獨特的風俗習慣。寧化純屬客縣,寧化石壁地處閩西,與江西省石城縣毗鄰,被公認為世界客家祖地。

  由於長途的遷徙,共同的生活經歷,客家人有強烈的血源意識,對自己的祖先充滿了無限的尊敬和崇拜。寧化客家人把列祖列宗統稱為“公太”,“婆太”。認為沒有祖先就沒有自己,因此把祖先看作最可靠的,最有力的精神寄託所在,在寧化的每一個家庭都把祖宗與天、地、各類菩薩等供奉在一起,享受常年的祭祀香火。在日常生活中,寧化人每天早上飯蒸熟後,要用木製的小飯杓盛一杓熱飯,倒扣在碗中,放置在祖宗的神位前已敬列祖列宗。而農曆七月十五更是專門祭祀祖先的節日,意義十分重大,家庭成員中的每一個人都行動起來,齊心協力過好這個節。

  橫鎖村位於寧化縣的南部,距縣城8公里,距石壁鎮20公里。全村以吳姓居多,大多是客家人。臨近5公里的山裡有一村子,叫青洲亢,全村均為少數民族——畲族。從地理方位來說,橫鎖村是漢族和畲族相交的地方,使其地方風俗更具交融性和代表性。


香港特有的民俗風情

  香港是一個現代化的大都市,不過,細心的觀眾可能會從很多電視劇裡發現一些很傳統的習俗,比如漁民出海時的祭拜儀式、婚嫁儀式中的 上頭 、古老宗族中的點燈儀式等等,這些與香港及華南地區四個主要族群多采多姿的生活習俗有著密切的關係。流傳到今天,有的已經消失,有些簡化後仍然儲存下來。今天就帶您去體驗一下香港本地民間 ...

回族民俗風情

  回族,是中國少數民族中人口較多的民族之一。主要聚居於寧夏回族自治區,在甘肅、新疆、青海、河北以及河南、雲南、山東也有不少聚居區。回族在元代開始進入雲南,全省有回族人口55.9萬餘人,佔中國回族人口的6.31%。分佈廣泛,各市縣都有回族居住。主要聚居在交通沿線的城鎮和附近村寨,具有大分散、小聚居的特點。   ...

衛氏大宗祠外擬建嶺南民俗風情

     恢弘又滄桑的“紅祠堂”心和衛公祠。      衛氏大宗祠裡的燕子斗拱是皇親國戚才能建造的,廣州僅一座。   瀝滘四座古祠新定為“文保” 原改造方案有望調整   海珠區瀝滘村“城中村”改造中,規劃的回遷房擬主要分佈在地鐵3號線以西和南洲水廠東側兩個區域,共計數十座高層樓宇,而衛氏大宗祠外擬建嶺南民俗風 ...

民俗風情自芬芳

  近年來,黎川縣在“一村一品”文化建設中,因勢利導,充分利用悠久的歷史文化傳統推動新農村文化建設,注重保持農村歷史文脈和地方建築文化特色,突出人與自然的和諧,打造一批有特色的農村文化,滿足了廣大農民群眾日益增長精神文化需求,有效促進農村整體的和諧發展,使黎川農村——      圖為湖坊村“坐戲盤”民俗文化活 ...

雲南瑤族民俗風情

     有著悠久歷史和燦爛民族文化,能歌善舞、勤勞勇敢的瑤族共有213.4萬多人,瑤族人民世代生息在祖國南方的廣西、湖南、雲南、廣東、江西、海南等省區的山區,是中國南方一個比較典型的山地民族。 這裡雨量充沛、森林茂盛,自然資源十分豐富,有得天獨厚的植物、動物、礦藏等資源。如有“綠色寶庫”之稱的江華瑤山,號稱 ...

麗江納西族民俗風情

  納西族主要聚居於雲南省麗江納西族自治縣,其餘分佈在維西、中甸、寧蒗、德欽和四川鹽邊、鹽源、木裡及西藏的芝康等縣。納西族原是中國西北古羌人的一個支系,大約在公元三世紀遷徙到麗江地區定居下來。   早在一千多年前,納西族創造了這個民族珍貴的文化遺產—東巴象形文字和用這種文字寫成的東巴經。東巴象形文字,納西語叫 ...

山裡客人——畲族的民俗風情

  “山哈”是指山裡客人的意思。先來為主,後來為客,先來的漢人就把這些後來的畲民當為客人。畲族自稱“山哈”,是與他們的居住環境、遷徙歷史有關。      畲族是我國人口較少的民族之一,散居在我國東南部福建、浙江、江西、廣東、安徽省境內,其中90%以上居住在福建、浙江廣大山區。畲族是我國典型的散居民族之一。他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