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earch

五寨民情風俗

五寨民情風俗

  現時婚嫁禮儀基本上破除了封建迷信的陳規陋習,但仍保留了一些傳統習慣,形成了一種新的禮俗。其程式一般是訂婚、結婚、回門。起初,有男女交朋友自由戀愛的,有經人介紹提親的,但均得雙方自願,爾後男方送聘禮於女家,即為訂婚,亦可領取結婚證書。結婚時要舉行婚禮儀式,宴請親朋,親朋則要酬以賀禮。翌日,新娘回孃家,新郎隨同,稱“回門”,當日或三日後返回。近年盛行旅行結婚或舉行集體婚禮,簡便易行,深受未婚青年的歡迎。 婚禮亦會出現新的改革。

  喪葬俗儀,解放前後變化亦較大,現行過程有入殮、報喪、守靈、叫廟、出殯、復三、過百日、過三週年等。新式殯儀向遺體告別,開追悼會,雖有試行者,但尚未普及。

  已婚婦女生頭胎後,要過滿月慶賀。孃家及親朋贈送賀禮,婆家擇吉日設宴招待。

  祝壽過生日,喬遷新居,如今一般於家內示賀,不再邀請親朋。

  上述禮儀全縣各地大同小異,唯有宴席差異較大。席面分素席、葷席兩類。素席以豆腐、粉絲、蔬菜為主菜。葷席上肉。菜餚上法,種類繁多,平川鄉村以四冷勝利熱四碗居多,北面山村大多以碗為主。每桌八人,坐席有首席、伴席和配席之分。今城鎮設宴皆用圓桌,一席10人,座席無上下之分,菜餚全用炒盤,主食為白麵、大米。鄉村雖有革新,但仍有操辦舊席的。

臘八節民情風俗

  相傳“臘八節”起源於遠古時的“臘祭”,傳說每年臘日,古人要舉行祭祖,祭諸神活動。另據宗教界所傳,農曆十二月初八又是佛祖釋迦牟尼得道成佛的日子,最初稱為“成道節”。自周代將農曆十二月定為臘月,南北朝時此月要舉行重大祭祀活動,以祈求五穀豐登,吉祥平安。據說“臘祭”有八種神,於是便將初八確定為固定祭日,後來相沿成俗。

  有關“臘八粥”的來歷,民間有多種說法,也演繹出許多有趣的典故。據傳為了感念佛祖臘月初八成道之日,各寺院僧侶在這一天集會紀念、誦經演法。並把從八方化緣來的米、麥、豆、谷雜糧,及採集的棗、慄、核桃等乾果彙集在一起,用大鍋熬成粥做供品,祭祀佛祖,然後眾僧共享修道成果。遇有進香者,寺院以粥施捨。後來此舉逐漸成為善事,被流傳至今。隨著佛教的不斷傳播,這種活動由寺院傳到世俗民間,熬“臘八粥”漸漸演變成民俗習慣。到了宋代,“臘八粥”廣泛盛行。不論是朝廷、官府、平民百姓乃至寺院,必在此日熬粥祭佛敬祖,併合家團聚共用,或饋贈友人,以此祈求吉利平安。“臘八節”不僅成為民間重要傳統節日,喝“臘八粥”民俗也被世代相傳下來。

  北京建都以後,老北京人民對“臘八節”有了更深的歷史文化情緣,據說還有個典故:明太祖朱元璋小時候給人家放牛,回來正飢餓難忍,忽然發現牆角處有個鼠洞,便想逮只田鼠充飢。不料竟從洞中掏出不少糯米、黍谷、麥粒、花生及豆類,於是得把這些雜糧洗淨煮成了粥,美美地吃了一頓飽飯。後來他當了明朝皇帝,整天山珍海味,吃得口膩心煩,又想起了小時掏鼠洞煮粥喝的往事,便命宮廷廚師仿製,請眾臣一起共嘗,不料大家無不稱妙。這一天恰好是臘月初八,朱元璋就為其起名“臘八粥”。後來在民間也有了喝“臘八粥”之習俗。

  對於“臘八粥”的民俗習情,歷代都有許多記述。晉代《大臘》一詩中寫道:“日躔星記,大呂司晨。玄象改次,庶眾更新。歲事告成,八臘報勤。告成伊河,年豐物阜。”古人以“臘祭”形式,感謝百神保佑生活平安美滿。北齊魏收《臘節》文曰:“凝寒迫清祀,有酒宴嘉平,宿心何所道,藉此慰中情”,表達了人們數九隆冬之時,祭神敬神之情懷。詩人陸游在《十二月八日步至西村》中寫道:“臘月風和意已春,時因散策過吾鄰。草煙漠漠柴門裡,牛跡重重野水濱。多病所須惟藥物,差科未動是閒人。今朝佛粥交相饋,更覺江村節物新”,生動描繪了臘日裡人們互贈、食用佛粥(即臘八粥),更感受清新氣息迎接春天的來臨。

  到清代,朝廷在臘八這天有賜粥風俗,自雍正皇帝起至宣統退位,對此節十分重視。每逢臘八,必在雍和宮用數口大鍋熬粥,由喇嘛誦經,並派大臣前往拈香上祭。道光皇帝在臘八之日,也要舉行“臘祭”活動。各道院以舍粥為善,民間百姓都以粥敬神。親朋好友互送“臘八粥”,以此來增加情感。《燕京歲時記》載:清代“臘八節”,雍和宮備四口大鍋,直徑達二米,深一米五,可容米數擔。第一鍋粥奉神,第二鍋粥賜給太后、帝后家眷;第三鍋粥賜給諸王府及少主府,第四鍋賜給喇嘛。當時京城食粥情景熱烈非凡。有詩為證:“一陽初始中大呂,谷粟為粥和豆煮。應時獻佛矢心虔,默祝金光濟眾普。盈幾馨香細細浮,堆盤果蔬紛紛聚。共嘗佳品達沙門,沙門色相傳蓮炬。童稚飽腹慶卅平,還向街頭擊臘鼓”。可想而知,施濟“臘八粥”和皇家君臣、百姓平民在此節之時,必然是萬頭攢動,人湧如潮,空前壯觀。

  早年間,老北京還有一種典故,據說“臘八節”與上古五帝之一顓頊氏有關。其三個兒子死後變成惡鬼,專門出來驚嚇兒童。因人們非常迷信,害怕鬼神,認為所有疾病都是由於疫鬼作祟,但這些惡魔天不怕地不怕,單怕赤豆。故臘八這天,專以紅豆、赤豆熬粥,可祛疫迎祥,繼而引發出“赤豆打鬼”之傳言。

  老北京人對“臘八節”有著一種特殊的情感,受古都文化影響至深,在繼承民俗傳統方面獨有風情,在食文化上也不斷推陳出新。經過長期的探索,再加上宮廷內外的相互的勾通,因此在“臘八粥”的用料,做法上不斷改進,粥的花樣、品位也愈加講究。

  宮廷御膳在“臘八粥”中加入了桂圓、蓮子、果仁、魔芋、銀耳等營養精品,使其成為冬補的美食佳餚。普通百姓也要想法兒把五穀雜糧多攢一點兒,使“臘八粥”的味道香甜可口。人們認為,喝了“臘八粥”能驅寒暖身,大補陽氣有利健康。而喝上“臘八粥”,就是邁進了年的門坎兒。記得小時候,到了隆冬季節,總盼著能美美地喝上一頓新糧做成的“臘八粥”。而每家每戶的大人孩子們,都願意聚集在熱炕頭上,享受那熱乎乎的家庭美食帶來的歡樂與溫馨。雖說北京冬日冷風刺骨,“臘七臘八凍死寒鴉”,但喝了“臘八粥”,人們會將室外的冰天雪地拋到了九霄雲外,忘記了寒意。那濃濃的人情味,時時溫暖著淳樸勤勞的京城人。

  老北京人歷來對“臘八節”十分重視,把它看成春節即將到來的訊號。北京民間曾流傳一首民謠:“老太太您別煩,過了臘八就是年”、“臘八粥喝幾天,哩哩啦啦二十三,送完灶王就到年”。舊京還流傳一句兒歌:“小孩子,你別饞,吃罷臘八飯,馬上糖瓜粘,盼到新年穿新衣,吃好飯,還有人給壓歲錢。”

  過了“臘八節”,便拉開了春節的序幕,歡樂的事會連連不斷展現眼前。婦女們忙著做針線,做新鞋、繡枕頭,裁新衣,為著過年做打算。民間花會也開始操辦,文化活動抓緊了演練。儘管“臘八”時節正值數九嚴寒,但滿懷豪情喜迎新年的京城市民,家家戶戶積錢備物,盡享辛勞一年的好收成。火熱的心溫暖著和諧的幸福家園,使生活充滿了無限歡樂與溫馨。

  記憶中的舊京,進了臘月已有了年的氣息。到了“臘八節”,街市店鋪開始籌集玩具、小吃等年貨,商品漸增。許多家婦女提前動手製作小磨豆腐、飠各餷之類吃食,還要抽空碾些豆麵、黃面等以備春節前炸丸子、蒸糕之用。記得以前從臘月初六晚飯後,母親總會把大米、小米、江米、玉米米查、高粱米、紅小豆、芸豆篩選好,再把核桃、杏仁去皮,把花生米、紅棗洗淨待用,到臘七晚間便開始熬粥。母親做吃食很有經驗,先把不易煮爛的豆類下鍋。待豆軟湯紅時,再把棒糝、米類、果仁下鍋,並不斷攪動。約一個多小時後,濃濃的香氣從蓋沿四溢,讓人垂涎。待粥熬到又黏又稠時,就可以出鍋盛入瓦盆內待用了。除此之外,母親還要蒸兩屜白麵加棗兒、金糕條的大發糕。上面放上青紅絲、瓜仁,用大料瓣點上蓮花形紅點,象徵吉利滿門。到晚上,奶奶、姐姐要剝蒜皮,然後浸入盛滿醋的壇內泡成臘八蒜。

  初八晌午,母親把“臘八粥”、“吉祥餅”加上紅糖、白糖溫熱,端上炕桌,全家人在溫暖如春的房間裡,歡歡樂樂共度“臘八”,共同品味傳統節日的溫馨與祥和。喝完粥,我隨姐姐提罐出門,把特意準備好的“臘八粥”和發糕,送到親友家,大人們也備好茶水糖果接待上門的親友。那種和諧的氛圍充滿了深情厚誼,至今想起來仍感到溫馨。

烏孜別克族的民情風俗

  烏孜別克族主要分佈在喀什、莎車、葉城等縣市,同維吾爾等族雜居,也有一些小的聚居村落。

  烏孜別克族源於14世紀蒙古帝國四大汗國之一的金帳(飲察)汗國的烏孜別克汗,元史上稱為“月即別”、“月祖伯”等。烏孜別克族的先民很早就從中亞遷入新疆。元代,常有金帳汗國的烏孜別克人沿著“絲綢之路”經新疆到我國內地經商,其中一部分人途中便留居於喀什、阿克蘇等地。

  烏孜別克語屬阿爾泰語系突厥語族卡爾魯克語支,與維吾爾語、塔塔爾語十分接近。其文字是以阿拉伯字母為基礎的拼音文字,現多通用維吾爾、哈薩克語言文字。烏孜別克族信仰伊斯蘭教,在衣食住行、婚喪嫁娶、禮儀、節慶、文娛及其他風俗習慣方面,與維吾爾族基本相同。

  服飾:男女都喜戴燈芯絨或黑絨製作的各式各樣的小花帽,婦女在小帽外加戴方頭巾。男子一般上穿滾花邊的襯衣,外穿名為“託尼”的長袍(類似維吾爾族的袷袢),腰束三角形繡花腰帶。婦女喜穿色彩鮮豔、寬大多褶名為“魁納克”的連衣裙,外穿黑色坎肩,也穿短上裝及裙子,不束腰帶。男女習慣穿平底皮靴,外加絨幫套鞋。

  飲食:喜食麵、大米、牛羊肉及乳製品,最喜歡吃“庫爾達克”(土豆燉肉)。用煮熟的肉切碎,加入皮牙孜、胡椒、酸奶子等,與米飯攪拌混合,再倒上肉汁而製成的“納仁”,是最富有民族風味的食品,也是待客的上品。

  烏孜別克的傳統住房為磚木結構的長方形平頂平房,也有像樓房似的名為“阿瓦”的圓頂房。牆上砌有壁龕,裡面放置各種擺設和用具。取暖多用壁爐,也有在地下挖坑置爐取暖的。

  烏孜別克族是能歌善舞的民族。民間音樂曲調婉轉曲折,優美動人。舞蹈輕快而富於變化,傳統的手鼓舞別具風格,引人入勝。烏孜別克族婦女善於刺繡、工藝精良。

  烏孜別克族家庭多是父子、兄弟分居,也有祖孫三代同堂的。婚姻實行一夫一妻制,主要在本民族內部通婚,也有與維吾爾、塔塔爾族聯姻的傳統。嚴禁同胞兄弟姐妹和輩次不同的異性間結婚,但按照習慣姑表、姨表、堂兄妹之間可以通婚。如哥哥未結婚,妹妹不能出嫁;姐姐未婚,弟弟不能娶妻。

  烏孜別克族的婚禮別具情趣。結婚儀式在女家舉行,白天女家用抓飯、糖果招待來賓,晚上按伊斯蘭教規舉行儀式。此後,新娘隨新郎去男家。第二天,新娘要主辦“胡吉爾克派克”(聯歡會)。再過兩天,新娘父母要舉行“恰別拉爾”,即請新郎及其父母親友等作客,並向新郎贈送禮物,新郎的父母為表示答謝,也要舉行“恰別拉爾”,請新娘的父母親友作客。在婚禮過程中,還有“請新娘”(由新郎的親友將新娘請去作客)和“搬新娘”(新娘的親友將新娘接走)等活動。


正月初五"破"的各種風俗

  “破五”的各種不同的風俗   農曆正月初五,俗稱破五。這一天,許多地方時興一種叫做趕"五窮"的風俗。人們黎明即起,放鞭炮,打掃衛生。鞭炮從每間房屋裡往外頭放,邊放邊往門外走。說是將一切不吉利的東西、一切妖魔鬼怪都轟將出去,讓它們離我們遠遠的,越遠越好。打掃衛生是一種徹底的大掃除。從每間房屋 ...

山西面魚

  捏面魚,就是用麵粉捏成魚的形狀,然後放到蒸籠裡蒸熟,再把蒸熟後的面魚放冷,著色加彩,描線點睛。經過藝術處理的面魚,自然是色彩豔麗,栩栩如生了。在著色加工的基礎上,再用文火烘乾,便可將面魚當工藝品收藏了。經過加工的面魚,或贈送親朋,或贈送好友,或給家人外出時作乾糧,儘管用途不一,但已經成為一種工藝品了。   ...

當召風俗

  每年的農曆三月二十一日,在正殿舉行春祭儀式,這一天,人們從四面八方來到這裡,獻哈達、焚香、供祭品,極其隆重,祭典結束後,還要舉行賽馬、射箭、摔跤等傳統活動。 ...

面魚

  捏面魚,就是用麵粉捏成魚的形狀,然後放到蒸籠裡蒸熟,再把蒸熟後的面魚放冷,著色加彩,描線點睛。經過藝術處理的面魚,自然是色彩豔麗,栩栩如生了。在著色加工的基礎上,再用文火烘乾,便可將面魚當工藝品收藏了。經過加工的面魚,或贈送親朋,或贈送好友,或給家人外出時作乾糧,儘管用途不一,但已經成為一種工藝品了。   ...

西安戶縣民情風俗

  一、春節   農曆正月初一過春節,家家貼對聯、放爆竹,除舊佈新,家人團聚在一起,歡渡新春佳節。除夕迎祖宗,供年神,晚上放爆竹封門,通宵守歲。初一拂曉吃長面(也叫臊子面),堂前點起大紅燭,祭上糕點茶果,依輩分長幼拜祖先,然後家中晚輩向長輩拜年,長輩給幼小者賜以“壓歲錢”。早飯後出門,相互拜年,見面相互行拱手 ...

里鎮風俗習慣

  一、 飲食習慣   主食以大米、小麥,兼雜糧。建國前,鎮境以小麥、大麥、胡豆、豌豆、玉米、紅薯為主糧,大米少量。八十年代開始雜糧除用於調劑口味外已很少食用。現在的飲食習慣稍有改變,即保留秦地吃麵條、饅頭,又兼有楚川吃大米、甜食的習慣。每天飲食次數因地而異,一日三餐或兩餐。烹調以燉、蒸、煎炸紅燒為主,一般要 ...

七月十是什麼節日 七月十有什麼風俗

  七月十五是什麼節日   七月十五是一個以祭祀為主的節日,稱之為中元節。古代會有祭祀活動。七月十五也是民間最大的祭祀節日之一。   七月十五有複雜的歷史文化背景,七月十五最重要的核心就是祖先的崇拜,一切的出發點都是祖先。早在很早的時候就形成了祖先崇拜意識,中國的宗教意識最初是很淡薄的。後來儒家提煉出宗教結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