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earch

仫佬族概況

仫佬族概況

  民族概況

  仫佬族是我國人口較少的一個山地民族。他們自稱“伶”、“謹”。壯族稱之為“布謹”,漢族稱之為“姆佬”。建國後統稱仫佬族。絕大多數居住在廣西羅城仫佬族自治縣。其餘散居在忻城、宜山、柳城、都安、環江、河池等縣境內,與壯、漢、瑤、苗、侗、毛南、水等族雜居。根據2000年第五次全國人口普查統計,仫佬族人口數為207352。仫佬族使用的仫佬語與毛難語、侗語、水語相近。大多數人兼通漢語,部分人還會說壯語。通用漢字。

  仫佬族是由古代的“僚人”發展演變而來的,晉人常璩《華陽公志。南中志》中,即有關於“僚人”在雲貴高原雲嶺山脈南沿一帶活動的記載。唐宋以後,《嶺外代答》、《溪蠻叢笑》等史籍中出現了“僚”、“伶”人們共同體的記述。《天河縣誌》、《大清一統志》說:“伶人又名僚,俗名姆佬”,可見仫佬與僚、伶有密切的淵源關係。學術界一般認為,仫佬族是從僚、伶中分化出來形成的單一民族,其時間大約在宋代。

  據歷史記載,宋太祖開寶五年(972),以桂州琳洞地置羅城縣,先隸融州,後屬慶遠府。就目前掌握的材料所知,仫佬族至晚在元代或明初已居住在羅城一帶地區。明朝繼承宋、元制度·在羅城、天河、宜山等仫佬族聚居區設立流官,社會基層設立裡甲。同時在縣官之下,增設土巡檢司、鎮和寨堡等機構,利用當地頭人任職,把流官與土官統治結合起來。人民須向朝廷交納夏秋兩稅。清代將仫佬族地區縣以下劃分為“裡”,在“裡”下設“冬”。每“冬”約十餘戶,有“冬頭”,由大家推選,負責籌糧收款。“冬”原為繳納糧款而劃分的社會基層單位,由於仫佬族大部同姓聚族而居,因此“冬”以下又分“房”,實際上又成了封建宗法制度下的姓、房組織。1912年後,設立團總、保董、甲長等,利用原來的“冬頭”為保、甲長,統治仫佬族人民。1933年以後,隨著國民黨勢力的深入,建立了區、鄉、村的保甲制度,鄉長兼任民團隊長及小學校長,實行所謂“三位一體”、“五戶連保”的反動統治。仫佬族中一些“鄉老”、“族長”也往往上通官府,下攬族權,左右與土匪勾結,強迫群眾遵守“鄉約”、“族規”,竭力維護封建宗法制度。仫佬族人民和其他兄弟民族一起,曾多次掀起反封建統治的鬥爭。在抗日戰爭和解放戰爭中,一批先進的仫佬族青年參加了中國共產黨領導的柳北抗日挺進隊和柳北人民解放總隊。羅城縣的解放就得到了仫佬族人民的有力配合。

中華民族:仫佬族

  主要聚居於廣西羅城等縣,其餘散居在羅城附近的宜山、柳坡、都安等地。“仫佬”一詞在民族語言中,就是“母親”的意思。

  仫佬族有自已的語言,仫佬語屬漢藏語系壯侗語族水語支,但無文字,多數人通漢語和壯語,使用漢文。信奉道教,有的信佛教。

  仫佬族主要從事農業,以水稻、玉米為主。耕作技術、作物種類和生產工具基本上與附近的漢、壯族相同。仫佬族山鄉素有“煤鄉”之稱,採煤已成為生產和生活中的重要組成部分。

  習俗

  仫佬族的禁忌有:挖煤時不許講不吉利的話;進門時不能踏門檻;忌食貓肉、蛇肉,有的地方還忌食狗肉和豬心。

  食俗

  仫佬族大都習慣日食三餐,早餐為粥,午餐食用早餐留下的粥,晚餐吃米飯和比較豐富的菜餚。農忙季節一般都是早餐吃粥,午餐和晚餐為飯。紅薯是仫佬族主要輔助糧之一。黃豆平時的都經炒、煮後吃,節日和婚喪大事時用來製作豆腐。每年秋天,家家都要做二十至三十斤的豆醬,用以佐粥。

  仫佬族一向喜冷食,飯菜煮熟之後,晾涼了才吃,一餐吃不完,下餐再吃也不用再加熱。平時一般都喝生水。仫佬族烹調肉類習慣於“白氽”,即把大塊豬肉或宰淨的整個雞鴨放入水中白煮,然後切成小塊,食用時再加鹽,或蘸鹽水。魚類多用油煎,牛肉常作單炒。

  仫佬族喜食酸辣,家家備有酸壇醃製各種醃菜,有醃豆角、蒜頭等。民間早、中兩餐,只用酸辣小菜佐飯。蔬菜習慣先用水煮,再加油鹽。當地特產煤砂罐是仫佬族特有的燒飯、菜、燒茶的飲具。

  仫佬族典型食品有:豆腐餚;白饃,仫佬族傳統點心,用熟糯米飯製成。

  節慶

  仫佬族過去崇信多神,節日較多。一年之中除十月、十一月之外,幾乎每個月都有節日。三年一次的“依飯”節也叫“喜樂厚”較為隆重。依飯節在立冬後的“吉日”舉行。做“依飯”的目的主要是向祖先還願,祈保人畜平安、五穀豐收。全村舞獅耍龍,唱歌唱戲,連續進行三天,因影響生產現已不多見。

  每逢節日除進行各種慶賀活動外,家家要置辦豐盛食品。如:雞、鴨、魚、肉及糯米食品,還要按節令製作不同的節令飯菜。糯米制品是各個節日和喜慶日子裡的主要食品。結婚、小孩滿月等均要製作餈粑,此外還要做豆腐,辦酒席。

  仫佬族的祭祀活動多在節日中進行,過去凡遇重大節日,全村或數村聯合舉行集體禮拜儀式,所祭神主,根據節期不同而有所不同,每祭一次神,所用祭品的費用大家平攤,祭祀活動後,祭品按戶平分,稱為“拈份”。個人所得的拈份,回家後可用於祭祀祖先,然後作節日食品。四月八“牛生日”,當天要讓牛休息,並備雞、鴨、酒、肉,蒸糯米飯祭拜“牛欄神”,並給牛吃一團糯米飯。

仫佬族 --簡 介

    仫佬族主要分佈在廣西壯族自治區北部山區,90%聚居於羅城仫佬族自治縣。“仫佬”一詞在民族語言中,就是“母親”的意思。

  仫佬族語屬漢藏語系壯侗語族侗水語支,與毛難語、侗語非常接近。由於仫佬族人民與漢、壯族人民交往密切,仫佬語中吸收了不少漢、壯語詞彙,絕大多數人兼通漢語,部分人還會說壯話。

  仫佬族主要從事農業,以水稻、玉米為主。耕作技術、作物種類和生產工具基本上與附近的漢、壯族相同。仫佬族山鄉素有“煤鄉”之稱,採煤已成為生產和生活中的重要組成部分。

  仫佬山鄉是景色迷人的山水畫廊,山如劍排,水似綢緞,素有“小桂林”之稱。


喪葬習俗

  人死後,先由長子報喪,入殮前孝子必須給死者"買水",到河邊燒些紙錢,將水取來。死者是男子,"買水"必須取順流水,如是婦女則取逆流水。用買水替死者洗臉洗身,穿上新衣,放入棺中,然後請人來"開路燈",意是即將其靈魂送到詞堂去。舊時仫佬族,還有其父母去世,其兒女須 ...

概況

  民族概況   仡佬族是雲貴高原中部的一個古老民族,大部分散居在貴州省的西北、西南和北部,包括遵義、仁懷、安順、關嶺、普安、清鎮、平壩、黔西、大方、織金、金沙、貞豐、晴隆、六枝、水城等20多個市縣;少數分佈在廣西壯族自治區隆林各族自治縣和雲南省文山壯族苗族自治州的廣南、馬關、富寧等縣。根據2000年第五次全 ...

藝術——音樂

  仫佬族的音樂   仫佬族是一個能歌善舞的民族,婚喪嫁娶、祭祖都要用山歌來表達自己的情感,每逢春社節日,仫佬山寨便歌聲不斷,頗有繞樑三日的感覺。仫佬族民歌多以男女二聲部的對唱來進行。有“古條”歌、“隨口”歌和“口風”歌三類。“古條“歌即敘事歌,如《唱羅城》、《孟姜女》、《劉三姐》等。“隨口”為即興吟唱的山歌 ...

宗教信仰

  仫佬族沒有統一的宗教,由其先民的自然崇拜,發展到信仰多神。過去仫佬族地區佛寺眾多,即信佛教,又通道教。在道教之中又分茅山教和梅山教兩種。仫佬族信仰多神,十分複雜,有家神和外神兩種,這是仫佬族地區科學技術沒有完全普及的緣故,人們過去對自然界許多現象,對人自身的生老病死現象迷惑不解,於是把美好、善良的願望寄託 ...

春節活動——舞龍草

  民間體育與民間遊藝是民族社會生活的重要組成部分。仫佬族的民間體育和民間遊藝之間沒有明顯的界限,兩者互相滲透、相輔相成,民間體育運動裡有遊藝部分,民間遊藝活動中,有角力競技、賽技巧的民間體育性質。   舞草龍   舞草龍是仫佬人春節活動專案之一,體育運動與娛樂活動兩者內容兼而有之。   草龍的做法是:將禾稈 ...

的姓氏是什麼

  近代仫佬族中有羅、銀、吳、謝、潘、梁、周、韋、張、黃、呂、包、覃、盧等姓,其中以羅、銀、吳、謝為大姓,人口最多。   仫佬族,民族語言為仫佬語,屬漢藏語系壯侗語族侗水語支,沒有本民族的文字,通用漢字,仫佬族主要分佈在廣西壯族自治區,貴州省也有分佈,在廣西壯族自治區,多數聚居在羅城仫佬族自治縣的東門、四把、 ...

日常食物,都有哪些

  在我們日常的生活中,每個人家中的食物都會有所不同,只是在同一個民族裡。日常的食物都也不會相差多少。但是不同的民族之間的食物相差的就會不同很多。所以本期的仫佬族文化,就要帶你一起來看看仫佬族日常的食物都有哪些。   白饃   白饃是糯米制品,其做法是:先把糯米蒸成熟飯,放在石臼裡搗爛,然後捏成拳頭大的糰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