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earch

北京什麼地方最具老北京特色

北京什麼地方最具老北京特色

  衚衕北京最長的衚衕:交民巷。

  北京最短的衚衕:一尺大街。

  北京最寬的衚衕:靈境衚衕。

  北京最窄的衚衕:錢市衚衕、高莜衚衕、小喇叭衚衕。

  北京歷史最悠久的衚衕:三廟街。

  北京拐彎最多的衚衕:九彎衚衕。

  鑼鼓巷:外國人遊衚衕必去的地方。

  上斜街:北京最古老的斜街。

獨有的地方食物:老北京炸醬麵歷史

  之所以會叫老北京炸醬麵,老北京,一個老字就能體現出北京炸醬麵的歷史悠久。有著所有面條都比不上的歷史。那麼這麼一種獨有的地方事物,具體的歷史由來是什麼?一起到飲食文化了解。

  在北方,人們都以麵食為主,比如北方人喜歡吃的饅頭、包子、餃子、餛飩、烙餅、麵條都是麵食。可是北京人一提到“面”,就不是這些了,而是麵條,即“面”就是麵條的專有名詞。

  麵條有“長壽”的意思,所以北京人的面裡邊有長壽麵。其實在北京,有這樣一說:“人生有三面,即洗三面、長壽麵、接三面”。

  所謂洗三面,就是小孩子剛出生第三天,舉辦個“洗三”儀式,親戚朋友來吃孩子的麵條,祝福他“長命百歲”;以後每年過生日,都得吃“長壽麵”“挑壽”,意思是祝福他“福壽綿長”;人死之後的第三天,親戚朋友要吃“接三面”,意思是表示對死者的感情連綿不斷。

  其實不僅僅是這些,日常生活中,北京人也非常喜歡吃麵,炸醬麵、打滷麵,好幾種吃法,在這裡我們專門講老北京炸醬麵。

  北京人一般只吃抻面和切面。

  抻面就是把和好的麵糰放在案板上,用大擀麵杖擀成大片,然後製作者右手用刀切條,左手推,讓切好的麵條粘上點乾麵,這樣就不會粘在一起了。最後攢成一把,用雙手拎起來抻,截去兩頭連線的地方後,就立刻放入早已沸騰的鍋裡。

  切面呢,就是先把麵糰擀成薄片,然後灑上乾麵,一層一層地疊起來,切成絲。麵條煮好後,就放“澆頭兒”攪拌,之後即可食用。

  吃炸醬麵,比較常見的就是豬肉丁炸醬麵。吃時,講究冷天吃“鍋兒挑”熱面,熱天吃過水涼麵,並且根據季節再佐以時令小菜,做“麵碼兒”。

  “麵碼兒”分時令不同,各有講究。初春,是掐頭去尾的豆芽菜、小水蘿蔔纓;春末是青蒜、香椿芽、青豆嘴等;初夏則是新蒜、黃瓜絲、扁豆絲、韭菜段等。

找回老北京的魂兒 “暮鼓晨鐘”老北京的象徵

  作為“首都文化中心區,世界城市視窗區”,日前北京市東城區釋出了“十二五”文化發展規劃,將集中打造“歷史文化傳統發展軸”,以中軸線為依託,以故宮、天壇為核心,加強皇城和天壇周邊整體風貌保護,恢復玉河、前門護城河、三里河等水系,多途徑探索鐘鼓樓、南鑼鼓巷、東交民巷、鮮魚口等文保區的保護與更新模式,恢復老北京的記憶和城市風貌。

  護城河,老北京的“魂兒”

  “運河般寬闊的護城河,是這幅風景畫的主體,岸坡下有幼童在蘆葦中像青蛙一樣玩耍,水面上浮游著群群白鴨,濺著水花,發出嘎嘎的聲音回答著主人的呼喚……”

  20世紀初,前三門的護城河在瑞典人奧斯伍爾德·喜仁龍的筆下是如此的美麗、悠閒。如今,這風景畫一般的護城河在北京再也尋覓不到了。

  對北京人來說,護城河不僅僅是一條河,更是一道歷史的印記。北京護城河的歷史,可以追溯至元明時期,但真正成形還得從明代算起。據解放初的測算,北京護城河的總長度為41.19公里,其中前三門護城河從西便門至東便門,長7.74公里。

  “有水才有靈氣”,護城河被稱為老北京的“魂兒”。沒有護城河的北京,古都神韻大為遜色。2002年,北京釋出了“歷史文化名城保護規劃”,專門提出將轉河、菖蒲河、御河予以恢復,並且指出“前三門護城河是貫穿北京舊城的一條重要歷史河道,它的恢復對於保護北京舊城風貌、改善市中心生態環境具有積極作用”。

  玉河是元代著名科學家郭守敬主持修建的,因為從萬寧橋到金閘河的一段在都城內,並流經皇城根,又稱“御河”。當年玉河上貨船來往,兩岸店鋪林立,宛如江南秦淮。

  2006年,東城區啟動了“北京玉河歷史文化恢復工程”,恢復了700年前的古玉河河道480多米,再現了元明時古都的風貌。這次東城區將恢復玉河、前門護城河、三里河水系,將會改善北京中心城區的生態和城市風貌。但也有文保專家擔心,三里河水系已消失百年,北京是一個缺水的城市,如果在城中挖河灌水,不但浪費,而且意義不大。

  隆福寺,“一日能消百萬錢”

  提起隆福寺,許多“老北京”就會勾起香火和廟會的記憶。在東城區“十二五”文化發展規劃裡,隆福寺街將被打造成文化娛樂一條街。

  現坐落在東四北大街的隆福寺,始建於明代,是當時京城唯一的番(喇嘛)、禪(和尚)同駐的寺院。到了清代才成為完全的喇嘛廟。隆福寺曾是朝廷的香火院,也是京城五大廟會之首。據老北京人回憶,逛廟會既可燒香拜佛,又能採買家用百貨,每逢廟會,隆福寺人流如潮,無論是達官貴人,還是平民百姓都結伴而至,繁華熱鬧的場景勝似今天的西單大街。《北京竹枝詞》中說,當年廟會全盛時期“一日能消百萬錢”。

  解放前隆福寺街是僅次於琉璃廠的文化街,光古舊書店就有30多家,胡適、張中行等大學問家在回憶文章中多次提到這裡的書店。新中國成立後,隆福寺大街與西單、王府井、前門齊名。

  1993年,作為隆福寺地區核心建築的隆福大廈意外失火,此後近20年間雖經改造重建,卻風光不再。近年來不斷有人大代表、政協委員呼籲,在隆福寺街恢復傳統的廟會形式,挖掘隆福寺老北京傳統小吃、民間手工藝品、商販擺攤叫賣等,讓老百姓找回逛廟會的感覺。

  東城區政府有關負責人表示,隆福寺本身就是一個金字招牌,有望和王府井、東單“銀街”等形成風格定位上的“完美互補”。

  中國工程院院士、北京市人民政府園林綠化顧問組組長孟兆禎在日前召開的第九屆歷史文化名城保護論壇上表示:北京的城市發展,既要繼承歷史文化傳統,也要與時俱進地結合現代社會的休閒生活,在保留歷史原貌的基礎上有所創新,以深厚的文化根基推動現代世界城市的自然和諧發展。

  “暮鼓晨鐘”,老北京的象徵

  “我的家就在二環路的裡面,我的家就在鐘鼓樓的這邊,我的家就在這個大院的裡邊……我的家啊!我的家!”10多年前,搖滾歌手何勇的一首《鐘鼓樓》,相信打動過許多北京人。

  10多年前,何勇說:“今天的鐘鼓樓,跟以前的不一樣了。”10多年後何勇感嘆道:“鐘鼓樓沒有變,是我們長大了!”

  2010年,美國《時代》週刊曾經把北京鐘鼓樓評選為“消失前最值得一看的地方”。今年,東城區啟動“歷史文化資源保護工程”,計劃在5年內修繕鐘鼓樓。

  鐘鼓樓坐落在北京中軸線北端,始建於元代,後毀於大火,元明清幾次重建。鼓樓置鼓,鐘樓懸鐘,是元、明、清三代都城的報時中心,昔日文武百官上朝,百姓生息勞作均以此為度。目前所見到的鼓樓建於明代,鐘樓則建於清代。

  在古代,鼓樓定更擊鼓、鐘樓撞鐘報時極有規律。每晚定更(即一更,19點-21點)和亮更(即五更,3點-5點)先擊鼓後撞鐘。定更時鐘聲響城門關,亮更時,鐘聲響城門開,稱為“晨鐘暮鼓”。1924年清朝最後一個皇帝溥儀離開紫禁城後,鐘鼓樓便失去了報時功能。如今,“晨鐘暮鼓”已成為老北京人記憶中永不消失的場景,鐘鼓樓在人們的心目中已成為“老北京”的象徵,散發著北京城最濃重的悠悠古韻。

  古城如何保護,東城區已經邁出了第一步。正如作家馮驥才所說,我們要保護的一是城市的個性,如傳統城市風貌、街道、建築這些物質遺產;二是城市的記憶,如城市原住民的生活和他們的文化風俗、傳統這些非物質文化遺產。如果這些東西丟失了,那麼城市的個性也就沒有了。


鎮江地域特色的飲食文化

  鎮江作為聞名中外的歷史文化名城,同樣也是美食之鄉。鎮江人對飲食有著獨特的解讀。選用的做菜的材料,烹飪方法,飲食習慣都具有地方特色。鎮江的特產“三怪”更是鎮江飲食文化的精髓。我們一起去看一下鎮江文化吧。   從中央電視臺的一檔美食類節目——《舌尖上的中國》開播以來,以它生動、寫實的敘述方式吸引了人們的眼球, ...

風土人情的北京叫賣

  北京是座文化歷史悠久的城市,在歲月中積澱而出的北京文化,淋漓盡致的展現的北京這城市的特色,其中很大一部分都隱藏在民間。就比如說這老北京的叫賣,這一聲聲的叫賣聲,隨著歲月叫出了濃濃的京味。   “小樓一夜聽春雨,深巷明朝賣杏花。”這是陸游的名句,從中可知,宋代都市中已普遍出現了叫賣聲。叫賣,亦稱吆喝,是一種 ...

2021北京五一去哪旅遊合適 五一北京遊玩必去的地方

  2021北京五一去哪旅遊最合適 五一北京遊玩必去的地方   圓明園第二十六屆踏青節   在福海景區賞丁香花,小有天園賞海棠,正覺寺西賞碧桃,還有分佈在園區各處的二月蘭,這麼多花一次全打卡。除了賞花,也能泛舟,更有圓明園大講堂,百年夢圓——圓明園馬首銅像迴歸展,靈動可愛的百鳥圖展等,豐富的文化活動,帶大家漲 ...

北京的建築有哪些特色

  老北京建築,主要是明清的皇家建築古國內閣和極具特色的民間建築四合院;   1、皇家建築:是明成祖朱隸仿照南京宮營建北京宮殿,基本上是蘇州香山幫的設計風格。   特點:紫禁城的建築群集合了中國傳統的建築理念和哲學思想,以及規劃嚴謹的佈局,主次分明的宮殿群,靈活多變的建築組合,完整的體現了東方文明的精髓和成就 ...

北京打滷麵正宗的做法

  材料:五花肉、幹香菇、幹木耳、幹黃花、雞蛋、麵條、醬油、鹽、香油、蔥姜、澱粉、雞精、料酒、八角。   製作步驟:   1、五花肉切成大片,焯水備用;   2、把焯好水的肉片加入蔥姜、大料和開水煮至肉片8成熟;   3、提前泡發的木耳、香菇、黃花洗淨切成塊;   4、鍋中放入油爆香蔥姜碎;   5、下入煮好 ...

北京風味的麻豆腐怎麼做好吃

  1、麻豆腐在炒前壓去其中的殘餘水分,直至鬆散乾燥才下鍋。500克麻豆腐(約一大碗),約需用豬油200克。再加豬肉200克,一半剁肉末,一半切小肉丁;   2、先將肉丁下鍋煸焦待用,再下肉末稍炒,加黃醬、醬油、蔥薑末及少量水,最後加入麻豆腐一起煸炒。炒時逐漸變色,越炒越幹,不斷加水,加油,邊炒邊調勻,直至呈 ...

北京特色小吃介紹幾種

  驢打滾:驢打滾又稱豆麵糕,是北京小吃中的古老品種之一。餡卷得均勻,層次分明,外表呈黃色,特點是香、甜、粘,有濃郁的黃豆粉香味兒;   艾窩窩:北京傳統風味小吃,一年四季都有供應;   糖卷果:北京風味小吃中的名品,深受中外食者青睞。糖卷果主料用山藥和大棗,配以青梅、桃仁、瓜仁等輔料。山藥鮮品營養豐富,含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