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earch

南寧藝術文化奇葩“獅子上金山”

南寧藝術文化奇葩“獅子上金山”

  南寧是中國廣西壯族自治區首府,所以在南寧文化中,壯族的民族文化佔據了極其重要的地位。在南寧地區有許多節慶文化習俗,每逢節慶大街上都是人上人海。“獅子上金山”就是南寧特色的節慶活動之一,下面就讓一起我們來看看什麼是“獅子上金山”吧。

  壯族舞獅套路多,節目豐富,技術精湛,融武術、舞蹈、雜技於一體。“獅子上金山”是獅子攀上20多張疊起、無固定的長凳搭成的“金山”施展雄姿,同時,又能在半空高懸的鋼繩上跳躍翻騰卻如履平地一般,還可以在刀山頂上表演“世界一絕”的刀尖頂肚旋轉……一系列高難度動作極富觀賞性。

  獅子上金山

  在高架上騰空起舞在壯族人眼裡,獅子是祥瑞之物。壯族的舞獅絕技,有高臺舞獅、雙獅戲球、獅子梅花椿、過天橋、刀尖獅技、獅子上金山等。這一招“獅子上金山”,更是險象環生。“金山”是用約35張長條凳疊17層,高8.5米;表演者扮成“獅子”登上“金山”,在晃盪不定的“金山”上跳躍、騰空、起舞,驚險萬狀,令人叫絕。

  南寧地區還有許多類似“獅子上金山”的風俗,例如:板鞋舞、搶花炮等等。

  板鞋舞

  在壯族的文體技藝中最妙趣橫生的就是像軍陣般有威有勢的“板鞋競技”和“板鞋舞”。板鞋競技是以幾個人為一隊,大家同穿一對長板鞋賽跑;參加者必須步調一致,同心全力,誰要是一個不少心,就會令全隊人仰馬翻。相傳板鞋舞源自明代。嘉靖年間,壯族女英雄瓦氏夫人率領廣西郎兵赴浙江抗擊倭寇,她用三人縛腿賽跑的方法訓練郎兵,使得軍紀嚴明、同心協力,後來便演變成這種有趣的運動了。

  搶花炮

  每年三月三民歌節時,南寧被陳運和詩稱為“穿彩裙的城市”,最激動人心的活動就是搶花炮了。參加者以各村寨的壯男各組成一隊,互相競賽。所謂花炮,就是一枚直徑約5釐米,用紅布纏繞的鐵環。將花炮放在裝滿火藥的發射器上,點燃後即“轟”的一聲將花炮射上高空。待花炮落下時,各寨的花炮隊蜂擁而上。

  激烈拼搶,拾得花炮者在隊友的掩護下。衝破對方的搶奪和阻擋,奔向對方的炮臺,將花炮投入花籃中,即為勝利。搶花炮的拼搶非常激烈,其形式有如西方的橄欖球,所以被譽為“東方的橄欖球”。

德昂族的藝術文化“奇葩”舞蹈文化

  德昂族位於我國雲南,他們是雲南獨有的民族。人們都說少數民族的人都很有才華,他們的人口雖然不多但是能夠創造出屬於自己民族特色歌曲、服飾以及舞蹈等等。下面的德昂族文化為您帶來德昂族的舞蹈文化,一起來了解一下吧。

  象鼓舞:德昂族的舞蹈,廣為流傳的是象腳鼓舞。由敲鼓,打著鋩、鈸的男子帶頭,其他男女老少跟在後面,按一定步法,手勢繞圈而舞。也有男女分成兩圈,男子組成外圈,女子組成內圈。由一戴草帽的男子帶頭擊鼓,其他男子跟隨,提起大褲腳,露出腿上所剌花紋,繞場歡舞。婦女組成的內圈,排頭的女青年擊鋩鑼,與擊鼓男青年配合,跟隨的婦女亦與男子並排而舞。

  水鼓舞:水鼓舞是德昂族所獨有的,其步法,形式基本與象鼓舞相同,擊敲時把鼓繩掛在脖子上,水鼓抱在胸前,右手持錘擊大頭鼓面,左手以掌拍小頭鼓面,兩手相互配合,擊出節秦。佛鼓舞,佛鼓,意為“佛”之鼓,德昂語稱“耿冷牙啪拉”,是佛爺(和尚)專門保管,並經佛爺批准才能使用的鼓。用佛鼓作伴奏樂器而跳的舞,叫“佛鼓舞”。

  相傳在佛教傳入德昂地區併產生了自己的佛爺初期,類房裡每舉行一次大的活動,都得由佛爺走村串寨通知百姓,後來有一個叫帕煞達的大佛爺精心製作了一種聲音洪亮的鼓(與象腳鼓類似)。每當類房舉行某種儀式或活動,只要擊鼓,百姓聽到鼓聲就能應聲前來。這種鼓,人們後稱之為佛鼓。平時都置於類房裡,舉行活動時才抬出來,用畢仍放回原處。

  現盈江縣弄璋鄉南算寨,有一座古老的佛寺,現當地居住的傣族老人都稱為“類莊崩龍”,意為“崩龍(德昂)佛寺”。寺中還保留有一個珍貴的牛皮大鼓,鼓身為一大圓木,掏空去皮,長2.8米,腰粗4米左右,鼓面大頭直徑1.14米,尾面直徑1米,鼓身外用白皮裹著,用黑漆漆過;鼓兩端蒙的牛皮原已不存,近些年,當地傣族群眾又重新蒙上牛皮,並在做佛事時使用。

  據幾位八十多歲傣族老媽媽說,鼓的內部原有增加音量的裝置,敲時音量特別大,傳播很遠。敲多了能使正在孵化的母雞孵不出小雞來。佛鼓舞是在佛教節日或晉升佛爺或迎接外寺長老期間,在佛寺的廣場上和“象腳鼓舞”同時跳的。是男性集體舞蹈,舞者有敲佛鼓、擊鈸、敲鋩共三人,在象腳鼓舞圈中表演,然而鼓點、動作與象腳鼓舞都不相同,象腳鼓舞氣氛熱烈歡快,佛鼓舞較嚴肅莊重。隴川縣稱佛鼓舞為抬鼓舞。以兩男子用竹棍將鼓抬起,行走於舞隊前列,一人雙手各執一校敲擊起舞。

  佛鼓主要流傳在德宏州及臨滄地區鎮康縣的德昂族居住區。佛鼓舞以前只能在佛爺晉升或迎接外類房(緬寺)的佛等重大宗教節日時方可擊鼓並表演,表演者限於男子,現在遇有重大節日,也可表演。

南寧藝術文化典範:板鞋舞

  中華民族五千年的歷史瑰寶為我們留下了那一幅幅壯麗的景觀,每一刻我們不再享受著這一份美好,人生如夢,一眨眼就過去了,剩下的只是那些歷史為文化與文物了,下面就請跟著小編我一起來看一看南寧文化藝術典範:板鞋舞。

  板鞋舞:在壯族的文體技藝中最妙趣橫生的就是像軍陣般有威有勢的“板鞋競技”和“板鞋舞”。板鞋競技是以幾個人為一隊,大家同穿一對長板鞋賽跑;參加者必須步調一致,同心全力,誰要是一個不少心,就會令全隊人仰馬翻。相傳板鞋舞源自明代。嘉靖年間,壯族女英雄瓦氏夫人率領廣西郎兵赴浙江抗擊倭寇,她用三人縛腿賽跑的方法訓練郎兵,使得軍紀嚴明、同心協力,後來便演變成這種有趣的運動了。

  這是壯族的“高腳球”,玩起來很像足球。不過卻不能用腳來踢,無論奔跑、拼搶和踢球都能用那對“義肢”。現代足球起源於英國,距今已經有200多年的歷史了,但最初南宋時期踢的可是柚子。原來,早在南宋時,廣西南丹縣人就有踢柚子的遊戲;每逢中秋還要舉行踢柚子比賽,近代發展為踩高蹺踢足球。更是別開生面。它與板鞋舞相結合真是天衣無縫。


佛山藝術文化的一朵“奇葩”——粵劇

  粵劇源自南戲,舊稱“廣府大戲”,又稱“大戲”或者“廣東大戲”,發源於佛山。它繼承了古代代歌舞、百戲、元明南戲、明清傳奇等優秀傳統藝術,經過數百年兼收幷蓄,已成為流傳五大洲的一大劇種,是佛山文化的重要一部分。   早在漢代,佛山已有歌舞表演。明代正統年間,佛山人以演戲助威,阻止了黃簫養對佛山的進攻。據明代《 ...

布依族藝術文化中的一朵“奇葩”布依族儺戲

  布依族文化博大精深,最有特色的布依族儺戲堪稱藝術界的一朵奇葩。神秘奇特的儺戲在布依族已經傳承了上百年的歷史,它是布依族人民生活的真實寫照,也是淳樸善良的布依族人民情感的表達。下面,就讓小編帶大家一起看看布依族儺戲吧。   布依族儺戲起源可追溯到原始社會的“儺祭”、“儺舞”,即先民們戴著神和猛獸的面具舞蹈, ...

彝族“指尖藝術文化”煙盒舞

  彝族的煙盒舞又被我們稱為“跳弦”,是雲南彝族等地的一種群眾性民間舞蹈。隨著時代的變遷,煙盒舞的人文環境也慢慢的發展了變化,傳統的“吃火草煙”的習俗也已經消失。那麼,大家對於彝族的煙盒舞是否瞭解呢?   接下來,就讓我們一起從民族文化的角度一起來看看吧!   煙盒舞的歷史溯源   “煙盒舞”是一種傳統的民族 ...

東北大鼓:坑頭藝術文化

  東北大鼓是主要流行於我們中國東北地區的一種曲藝鼓書,因為一度盛行於瀋陽。東北大鼓融入了一些京劇和東北的民歌唱腔,一說長中、長篇書為主要的內容。那麼,大家對於坑頭上的藝術文化“東北大鼓”是否瞭解呢?   接下來,就讓我們一起從遼寧文化的角度一起來學習學習吧!   東北大鼓的歷史溯源   東北大鼓的起源有二說 ...

獨具特色的民間鄉土文化奇葩——“鯉魚燈舞”

  萬古鯉魚燈舞,是大足獨具特色的民間鄉土文化奇葩。 燈光雪亮,音樂緩緩,環境輕柔,天光水色之中,一群“鯉魚”追逐搶寶、跳龍門、覓食、啄草、遊弋、   產卵每個動作,每個情節,每個造型,無不清楚明白,既優美酣暢,又輕盈快捷;既充滿濃郁生活氣息,又映照出一個魚的世界。這便是萬古鎮已演了近半個世紀的鯉魚燈舞——一 ...

南寧藝術學院

  廣西藝術學院,坐落於廣西壯族自治區首府南寧。是廣西壯族自治區人民政府所屬公辦全日制普通高等學校。是中華人民共和國文化部與廣西壯族自治區人民政府共建高校,是中華人民共和國教育部確定的全國獨立設定的本科藝術院校,是中國6所省屬綜合性藝術院校之一,是教育部批准的具有推薦優秀應屆本科畢業生免試攻讀碩士研究生資格高 ...

奇葩導師們提到過哪些書

  1、《好好說話》,學誠法師。首次將佛經中的說話之道用在日常生活、工作中。你嘴裡所說的人生,就是你的運勢,好好說話,就能改變命運,菩薩一直說好的話、善良的話、智慧的話,最終就成了佛。   2、《說話之道》,蔡康永。別人罵你一句,你會罵他一句,這叫吵架。別人讚美你一句,你回一句讚美,這叫社交。   3、《愛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