婺源山區村莊,多依山傍水而築,亦有另一情況,溪水從村中而過,房屋建在溪的兩岸。溪水寬約丈餘,有的窄約四一尺,水深及人腰,常年不涸。
溪水兩岸人家來往,*橋。橋有數種,一為單洞拱橋,一為平板石橋,三是木橋。木橋簡易,將幾根木頭拼在一起,一面削平,架去便是;如果是平板石橋,其工程超過木橋;沒有長石,那必得在河溪中做個橋基。單洞拱橋,則用石城或磚塊,耗費不多,而外型又頗秀美。但是建何種樣式的橋,不僅僅是一種財力,還得受一種鄉俗制約。一村要建單洞拱橋,並不能隨心所欲,相傳應視該村福祿壽情況而定,否則,不遭天譴,人亦嘲諷。
原因這“橋”與“轎”諧間,單洞拱橋中部隆志,宛如行進中的四抬或八抬官轎,哪種人物能享受此特殊待遇,便不言而喻了。
從資料中得悉,目前,婺源縣尚存有單洞拱橋三百三十座,橋均命名,上塗絲漆,依稀可見。
龍山鄉坑頭(桃溪)潘村,村長約半里,卻建了三十六座半橋,對外號稱“百橋”。村族規定,凡任七品以上官員,允許建橋一座。一個宗族內部還分房分派,有的房派出的官多,因而橋亦多,多則兩橋相隔只十數步;有的房派沒有官員,大段路途卻是空空,只好“佔”別房別派的光。有一房派一氣之下,化錢捐了一個七品知縣,村族卻認為這是敗壞了官翰世家名聲。後因該知縣政績卓著著,才允許在村外極不顯眼的地方建橋半座。何謂半座?蓋此橋搭在一塊伸出的岩石上,坑頭單洞拱橋各有橋名,不取官職而另有含義,如“迎恩橋”、“澤民橋”、“留萌橋”。
秋口鄉李坑(理田)李坑,明清兩朝出了三十位進士。早在宋真宗年間,李仁義以戰功封安南開毅在將軍;宋孝宗乾道二年,李知誠殿試得得中武狀元;明末李起官至副總兵;清代李晗煒任戶部右侍郎。雖村運亨通,畢竟與坑頭潘村、裡坑餘村、大畈汪村相比,又望塵莫及。同時舊俗有重文輕武之風,因此,村裡只建了三座橋,究竟紀念哪位人物,上輩均緘口。該村在村外還有四座小型拱橋,中有一橋,名“中書橋”,及中書舍人李侃所建,因為建在主要通道,故顯得冷冷清清。
段莘鄉的慶源詹村,村長近二里,三百多戶人家。村裡建有十六座平板石橋,板石寬五尺,厚六寸,長丈餘,比那單洞拱橋代價多數倍。為何不建拱橋?惟是該村官運著實欠佳,只出了一位從五品的官員,且是由商人轉入仁途又管的是糧秣之類。此人念及趙公無帥,特在村口建了一座中弄拱橋,上建廟宇,供奉財神。該村在水口處還建了二座拱橋,一橋亦上建廟宇,塑有文曲星神象,另一座橋西向一個文風極盛的村子,欲引進風水而衍生狀元或尚書。結果是,文曲星神廟遭到火焚,另一橋被洪水沖垮,老輩人認為上蒼不容,只能平頭百姓平平而過。
高砂鄉考水胡村,有橋七座。一橋名“以靈”,蓋水底有石,狀類龜蛇,龜蛇壺神話靈物,故名。亦曰:該村靈地靈水,雖沒有顯赫仕宦,但出了內外聞名的學者胡伸(宋人,與學者龍圖閣學士汪藻齊名,有語“江南二寶,胡伸汪藻”)、胡次焱(宋)、胡炳文(元)等。另因村內出了四位賢德女子,教子助夫,後均為夫人,他們是尚書潘潢之母、福建副史方舟之母、山西按察僉事潘選之妻、江西右參潘釔這妻,所以建了“四封橋”以記。
值得一提的是,他們護佑了一位太子,此人及唐昭帝之子,後梁朱溫來唐,其流亡得孝水胡清相救,潛至該村,改名胡昌翼,實盼他能飛起來,最終在後唐同光三年中了明經科進士,為志此等心情,特建一木橋,名“明經橋”。原想保密,不斷,離考水約數里的一村,卻建了一座大型單洞拱橋,取名“太子橋”,村名也定為與橋同名,外貌象是十六人抬的皇家轎子。
七月十五中元節,在寧化客家地區民間又稱為:“七月半”,“月半節”,“鬼節”等。對它的考察有助於我們瞭解客家人的精神文化世界,同時可以使我們更深的體會客家民俗中中原文化與地方文化的交叉和融合。此外,還有利於海峽兩岸的彼此瞭解和文化上的認同。這是因為臺灣客屬同胞與寧化石壁有著密切的關係,今日臺灣的客家人的衣著,飲食,住房建築,婚喪民俗等,均與寧化居民有著許多共同或相似之處。同時透過對“鬼節”的調查,有助於取其精華,棄其糟粕,更好的引導人們開展風俗活動,建設一個健康向上的和諧社會。
寧化在海內外遐邇聞名。有詩人曾經唱到;“寧化、清流歸化,路隘林深苔滑。”客家民系是漢民族一支系統分明,富有特性的支系。客家先民主要是中原漢人,他們歷經戰亂,輾轉遷徙不斷在新的環境中求生存,圖發展,從而既承襲了中原文化,又接受當地居民的影響。久而久之便逐漸形成了一種較為獨特的風俗習慣。寧化純屬客縣,寧化石壁地處閩西,與江西省石城縣毗鄰,被公認為世界客家祖地。
由於長途的遷徙,共同的生活經歷,客家人有強烈的血源意識,對自己的祖先充滿了無限的尊敬和崇拜。寧化客家人把列祖列宗統稱為“公太”,“婆太”。認為沒有祖先就沒有自己,因此把祖先看作最可靠的,最有力的精神寄託所在,在寧化的每一個家庭都把祖宗與天、地、各類菩薩等供奉在一起,享受常年的祭祀香火。在日常生活中,寧化人每天早上飯蒸熟後,要用木製的小飯杓盛一杓熱飯,倒扣在碗中,放置在祖宗的神位前已敬列祖列宗。而農曆七月十五更是專門祭祀祖先的節日,意義十分重大,家庭成員中的每一個人都行動起來,齊心協力過好這個節。
橫鎖村位於寧化縣的南部,距縣城8公里,距石壁鎮20公里。全村以吳姓居多,大多是客家人。臨近5公里的山裡有一村子,叫青洲亢,全村均為少數民族——畲族。從地理方位來說,橫鎖村是漢族和畲族相交的地方,使其地方風俗更具交融性和代表性。
香港是一個現代化的大都市,不過,細心的觀眾可能會從很多電視劇裡發現一些很傳統的習俗,比如漁民出海時的祭拜儀式、婚嫁儀式中的 上頭 、古老宗族中的點燈儀式等等,這些與香港及華南地區四個主要族群多采多姿的生活習俗有著密切的關係。流傳到今天,有的已經消失,有些簡化後仍然儲存下來。今天就帶您去體驗一下香港本地民間習俗,加深您對香港歷史的瞭解和認識。
香港有水上人、福佬人、岸上人、客家人四個族群。開埠之初的香港是一個小漁村,所以,水上人家的種種生活習俗和信仰構成了香港民俗的重要組成部分。早年的香港,岸上人和水上人的界限極其分明,水上人不能上岸,一輩子的生活起居飲食全都在船上進行,一條漁船就是他們謀生的工具和棲身的房子。
因為在海上謀生不易,水上人供奉很多神,比如每年新春就會拜祭船頭工,感謝他在過去一年的佑護,還有天后、家仙等等其他的一些信仰。而對船左右兩邊的功能水上人也分得很清楚。
香港歷史博物館館長 林國輝:水上人對船分的很清楚。船頭左邊他們覺得是做好事的地方,右邊是不好的地方,所以你可以看到船裡面,左邊是供奉神位的地方,從鏡頭裡貼近我的位置,你可以看到有一個紅色的小箱,那是供奉神像的地方,在船的左邊。而水上人家的廚房也在左邊,所以在船尾的地方你可以看到。
在早年的香港經濟中,水上人家一些傳統技術起到了很重要的作用,比如曬鹽和做蝦醬。曬鹽早已在香港絕跡,但做蝦醬仍舊有跡可尋。香港的蝦醬曾經名盛一時,出口東南亞和北美地區。
香港歷史博物館館長林國輝:捉蝦的時期是很短的,銀蝦生活的時期大概是農曆4、5月。在水面的時候,銀蝦是在凌晨3、4點鐘,就要去捉了,捉了之後,就將銀蝦立刻交到工廠去,將銀蝦絞爛後加了鹽,然後再去醃和曬制,過程雖然很簡單,但所花工夫也很長,也要花很多的人力和武力。很辛苦的,過去沒有機械將銀蝦絞爛,要用人腳去踏這些蝦醬,銀蝦本身有一些刺,所以水上人家郊區岸上作坊的工人就會去踩這些蝦,踩碎弄爛它 ,中間也很辛苦。
現在蝦醬製作已改變了傳統的做法,而水上人家也都上了岸,搬進香港仔和屯門一帶政府建造的房屋居住。改變的不只是一些技術,也有很多族群的風俗習慣。像福佬人,過去也在水上漁船生活,迎親時要撐船去接新娘,現在已經變成了跳龍船舞代替。
香港歷史博物館館長林國輝:為什麼會有龍船舞呢,就是因為過去福佬人他們是在水上生活。他們男家要去接新娘的時候,男家的女性親戚,比如說姑姑,姐姐就會撐著輪船去接新娘,但現在很多時候已經搬上岸了,於是就有龍船舞取代了撐船。也是有男家的女性親戚,比如說姑姑,姐姐,表姐妹一起去跳這些舞,到今天也還是穿上傳統的服裝去跳。她們自己打鑼敲鼓,吶喊一下,這就是他們跳舞的時候,基本的音樂。
在四個族群中,岸上人的點燈儀式和婚嫁儀式是極富特點的。點燈儀式每年農曆正月舉行,目的是告訴祖先和保護神,族裡新填了男丁。花燈在祠堂裡掛起,上面通常有很多吉祥物,和一些祝福的話
香港歷史博物館館長林國輝:中國人過去也很重視這些所謂的見證,在點燈儀式的時候,嬰兒也要抱過來,宗族的父老會見到小嬰兒,就證實證明了這個嬰兒是他們族裡的一分子,同時將他們裡頭會有丁頭簿,將嬰兒的名字證實記錄下去,以前的生活沒有人口登記的,傳統的人口登記還沒有這個制度建立,點燈儀式就是一個最傳統的人口登記方式。
過去的婚嫁儀式非常考究,講究三書六禮,新娘要鳳冠霞帔,坐四人大轎。不過到現在,很多已經簡化,僅剩了上頭儀式、三朝回門等一些環節。通常上頭儀式是在凌晨時分或者早上天沒亮的時候進行。有些圍村還保留了在祠堂裡作上頭。在上頭時一邊梳一邊會說一些吉祥的話,一梳梳到尾,二梳白髮齊美,三梳兒孫滿地這幾句話流傳至今。
客家人早年以農耕生活為主,從收割到打禾,到曬穀,到處理穀粒都有一套完整的程式和工具。很多農具不久前還在使用,一些收割的鐮刀、簸箕、禾耙、攪風機等等都是從新界農民中徵集而來。村屋內也以簡樸實用為主,充分反映客家人艱苦檢樸的生活。
而民俗展館最矚目的部分是一個仿照長洲太平清醮蓋搭的場景,包括包山、戲棚、飄色、舞獅和道壇等,色彩繽紛,熱鬧紛呈。
香港歷史博物館館長 林國輝:鏡頭最左右這個就是十大士王是觀音的化身,右手邊是山神,通常這個 太平清剿儀式請很多他們的保護神來參與,太平清剿是一個酬神的慶典,大士王是用福佬人的形象,用福佬人的傳統所作的大士王,民間的紙紮工藝可以看到不同族群他們的特徵,比如這個大士王是單腳的,就是福佬人專用的大士王,其他人比如潮州人,或我們叫做本地人的,或者東莞一帶用的大士王,運用雙腳或者直立在這裡的。
太平清醮融合了不同族群的特點,直到今天,這項盛事仍然會吸引上萬人參加。在已經高度都市化的香港,在一個濃縮的空間,可以感受到傳統的文化習俗,無論是對大人還是孩子,都是一件相當有吸引力的事情。
香港小學生:以前這些我根本不知道是什麼資料,但現在看了之後,我覺得我知道很多這一些,關於香港的歷史。
記者:太平清醮有沒有看到,和現在有沒有一樣?
香港小學生:我覺得他們畫的也挺像,和我在常州親身體驗過是一模一樣的。我最喜歡還是帆船那個部分,因為那裡可以體驗到誰是第一個來到香港,是目前水上人還有,我看到以前經濟不是那麼好,和他們在船上幹活好像很辛苦,現在很少了,所以看這些也覺得很好看。有空的時候,我想過來,多來看一次。
(責任編輯:admin)
回族,是中國少數民族中人口較多的民族之一。主要聚居於寧夏回族自治區,在甘肅、新疆、青海、河北以及河南、雲南、山東也有不少聚居區。回族在元代開始進入雲南,全省有回族人口55.9萬餘人,佔中國回族人口的6.31%。分佈廣泛,各市縣都有回族居住。主要聚居在交通沿線的城鎮和附近村寨,具有大分散、小聚居的特點。
...
恢弘又滄桑的“紅祠堂”心和衛公祠。
衛氏大宗祠裡的燕子斗拱是皇親國戚才能建造的,廣州僅一座。
瀝滘四座古祠新定為“文保” 原改造方案有望調整
海珠區瀝滘村“城中村”改造中,規劃的回遷房擬主要分佈在地鐵3號線以西和南洲水廠東側兩個區域,共計數十座高層樓宇,而衛氏大宗祠外擬建嶺南民俗風 ...
近年來,黎川縣在“一村一品”文化建設中,因勢利導,充分利用悠久的歷史文化傳統推動新農村文化建設,注重保持農村歷史文脈和地方建築文化特色,突出人與自然的和諧,打造一批有特色的農村文化,滿足了廣大農民群眾日益增長精神文化需求,有效促進農村整體的和諧發展,使黎川農村——
圖為湖坊村“坐戲盤”民俗文化活 ...
有著悠久歷史和燦爛民族文化,能歌善舞、勤勞勇敢的瑤族共有213.4萬多人,瑤族人民世代生息在祖國南方的廣西、湖南、雲南、廣東、江西、海南等省區的山區,是中國南方一個比較典型的山地民族。 這裡雨量充沛、森林茂盛,自然資源十分豐富,有得天獨厚的植物、動物、礦藏等資源。如有“綠色寶庫”之稱的江華瑤山,號稱 ...
納西族主要聚居於雲南省麗江納西族自治縣,其餘分佈在維西、中甸、寧蒗、德欽和四川鹽邊、鹽源、木裡及西藏的芝康等縣。納西族原是中國西北古羌人的一個支系,大約在公元三世紀遷徙到麗江地區定居下來。
早在一千多年前,納西族創造了這個民族珍貴的文化遺產—東巴象形文字和用這種文字寫成的東巴經。東巴象形文字,納西語叫 ...
“山哈”是指山裡客人的意思。先來為主,後來為客,先來的漢人就把這些後來的畲民當為客人。畲族自稱“山哈”,是與他們的居住環境、遷徙歷史有關。
畲族是我國人口較少的民族之一,散居在我國東南部福建、浙江、江西、廣東、安徽省境內,其中90%以上居住在福建、浙江廣大山區。畲族是我國典型的散居民族之一。他們 ...
作為全國最大的漁家樂基地,日照市針對沿海漁家樂民俗旅遊文化進行了新的增值與提升。在日照市旅遊局和東港區旅遊局的帶動下,旅遊資訊化主管部門對各漁家樂民俗旅遊戶進行了旅遊資訊化系統的學習培訓,使他們充分認識到了旅遊資訊化的重要性,深切體會到以往“門內等客,門外攬客”的落後和被動,改變了從前閉門造車的尷尬局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