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earch

客家喪葬習俗淺談,客家喪葬習俗

客家喪葬習俗淺談,客家喪葬習俗

  人的一生有三次最重要的儀式:第一次呱呱落地,第二次是成家立業,第三次是撒手人寰。葬禮是否用心是對已逝之人的尊重。如今還有著許多的少數民族用著崖葬這樣特殊的喪葬習俗,你知道客家喪葬習俗是什麼嗎?本期民族文化一起了解吧!

  不一樣的地方過歲:人在病危彌留時,其子孫要守護在床前待其斷氣。舊時老人過逝時,要祖上有血緣關係的裔孫,才能在廳廈裡斷氣。而女人是外人,故不能在廳廈裡斷氣。所以男去世曰“正寢”,女人去世曰“內寢”。現在男人、女人都在間房裡斷氣後才抬出廳堂。

  人在臨死時,要拆掉其眠床上的“天仙架”和“蚊帳”:據說人死後,其靈魂要歸西方,如果死時不拆“天仙架”、“蚊帳”,對死者不利。拆下死者的四塊眠床板,拿到廳廈裡(上廳)搭一個鋪位,放遺體。但有規定:在廳廈男人放在左邊,女人放在右邊。

  人死時,子孫等親人要跪在其床前為其“過世”。人死後,要為死者洗澡。由做媳婦的或妻子、女兒去河裡或井裡買水。舊時買水的人要哭著去,回來的時候不能哭。否則對孝家不利。買水前要往河裡或井裡丟若干個錢幣,向河唇伯公或井水伯公買水。買水時,反手用碗一次舀水,多少都不能再舀第二次。水買回後給死者象徵性的洗身,只在死者從頭到腳抹下去。

  洗澡這項工作由其子孫和請一些人幫忙。洗澡完畢,穿上壽衣、壽鞋、壽帽。抬到廳堂上預先擺好的鋪位上放好。抬遺體出廳堂時,孝堂先掛好孝簾。如果死的當日的日子(即不是重喪日)就可以同時響鑼開孝。響鑼後就可以在治喪內的早晚響鑼開孝。

  如果死的日子不好(即重喪日)就要等交好日子時才可響鑼開孝,這時響鑼前要先碎火缽,才對主家有利。“火缽”是把燒紅的火碳裝在一泥缽裡,向天褥告:“紅紅旺旺,越燒越旺”這類的好話,當天碎破。

  放遺體有規定:“男左女右”。即男人放在正堂的左邊,女人放在正堂的右邊。死者頭上方放一盞燈,叫“頭燈火”。據說陰間地府黑暗“頭燈火”照亮死者行路。遺體放好後,主家便可隨時燒化預先準備好的“路票”紙錢等。然後擇吉時安靈入殮等治喪儀式。

  遺體停放好後,孝主有幾件到事同時進行的:①理事禮生、②買棺木、③揀治喪日課、④如果是婦女去逝,要馬上派人通知死者的孃家(俗稱“報生”)。

  請理事、禮生,舊時,孝主要到本房或本族內有身份、有治喪經驗的人家中哭著地跪請求他來料理喪事。當理事人來到孝堂時,孝主按自身的能力把錢交給理事人,由他們去操辦喪事。孝子孝孫們則在靈堂守孝。理事人會根據治喪日課安排好治喪事宜。首先,擬好做佛事、桌席、工作人員的通盤計劃。做佛事是請和尚還是齋姑;桌席根據治喪工作人員、親戚人數和場面來估算人數。

  治喪工作人員一般分為:理事、招待(男女若干人)、禮生、執事、採買、保管、接、掛橫彩、司香、扶孝子、廚師、幫廚、煲開水、電工、送葬(其中:路炮兼撒路紙1人、頭鑼2人)、燈籠2人、彩旗2人、銘旌1人、鑼鼓(若干人)、抬柩(若干人)。治喪工作要有機結合,分工合作。

  禮生是懂禮儀全過程的人。他會根據日課寫好“訃告”,佈置好靈堂,做銘旌,寫孝單,根據死者身份為人擬寫好喪聯和根據死者生平寫好“哀章”、“奠章”。

  行祭時,禮生要唱唸禮儀。如果是男人死,禮生由本姓族負責,如果是女人死,因為“請諡”、“成服”、“孝子禮”要由外氏負責,所以外氏(妹家)來奔喪時,要請其姓裡有聲望的男人一起來,其中要有禮生,買棺材。遺體停放好後,因為舊時鬆口地區都是停柩做佛事後移柩還山土葬的。

  為防遺體腐爛,日課師都會揀在死後一對時(24小時內)進行入棺小殮、大殮,所以要儘快準備棺木,舊時,有的人生前已準備了棺木。不管是新買的還是預先準備的棺木都要用“桐油石灰”在棺木內把縫隙油好,以防“腐汁”滲漏。小殮時孝子、孝孫等五服親人到齊“祭腳底”。

  後安靈、小殮時把遺體用“扛巾布”抬進棺木裡,按男左女右放在上堂。棺蓋用兩塊柒片架著,親人從外面還可見遺容。大殮時,孝子全家及五服內親人作最後向遺容告別。用手醮黃酒在死者口中抹一下,表示最後一次的侍奉,然後響鑼加棺蓋釘上四枚大鐵釘(如果日子不好,便不能響鑼,叫“偷殮”)。遺體入殮後棺材就稱為“靈柩”。

  揀日課。日課師會根據死者的死日好壞(即死日是否重喪日)揀好能否響鑼或何時響鑼,安靈、小殮、大殮、起壇做佛事、出柩、還山等。時日和大、小殮、出殯時那些屬肖的生人是不能看或不能近前。

  報生。如果死者是婦女。遺體停放好後馬上派人到其孃家“報生”(其實是“報喪”)孃家便組織人員前來“探青”,孃家探青的人要在入殮前到來看遺容。據說是孃家人前來驗證是否正常死亡,有無虐待迫害致死的情況。舊時有“男死怕屋下,女死怕妹家”的說法。

  如果其姑婆受虐待非正常死亡,妹家會鬧靈堂下不了臺,舊時如果妹家未來探青,不能入殮。孃家探青時,要請其族內會哭嘆的女人,將到孝堂門前時一路哭著進門,這時孝主全家要在大門外跪著哭著迎接。女人先行,男人在後。

  女人哭著直入孝堂,孝子孝孫等要等男外氏來扶他們才能起身,舊時,如果有不孝子孫、外氏有意不去扶他們,讓他們久跪在地。舊禮教森嚴,不敢不從。在正常的情況下,接外氏的場面是非常悲痛感人的,旁人都會陪著流淚。探青的外氏要回去,不在那裡留宿。回去便準備奔喪事宜。

  遺體大殮以後,請人做好“靈屋”,銘旌。鬆口地區死者的銘旌,用木框作架,紅紙黑字,男人死後寫上:“中華人民共和國公民”(諡)△△幾十幾壽,△△(名字)某(姓)府君之靈柩。“如果是女人則寫”中華人民共和國庶婦“(諡)△△幾十幾壽某(姓)母某(女姓)孺人之靈柩”。

  字數要合生老(即合一、二或六七數位“諡”字在側不算數字)其中的“之”字是供合“生、老”之用,可有可無。現在推行火化,沒有靈柩,可直接寫“靈旌”。銘旌上端,把紙紮師做好“銘旌頭”固定好。

  如果是男人死,銘旌放在“靈屋”的左邊,女人死便放在右邊。靈屋放在“八仙桌”上面,中間放好靈位(目汁牌)供安靈之用。舊時出殯送葬時,銘旌是專請叔公頭(女人妹家頭)擎上山去,現在只擎出大門,另請別人擎上山。

  如果有佛事做,佛事起壇前二、三天要把“訃帖”送給各親戚,送訃帖的人不要把訃帖送進其屋內,也不要手對手交接,只能放在大門外,男死則在大門左邊,女人死便放在右邊。親戚出門看後把訃帖當天化掉,問明一些情況,用蛋煮米粉謝酬,現在給一個紅包給送帖之人。收到訃帖後親戚們便準備好祭品,做好橫彩,請一人擔在起壇該日前去奔喪。

  女人死時,妹家奔喪人數一般有十多個人,有該姓的妹家頭有懂禮儀的禮生執事。接妹家時,孝家子孫等要到大門外響鑼跪接(形式與探青時一樣),其餘親戚來奔喪時孝子不必到門外接。可在靈屋前跪接,親戚行香後才扶起他們。舊時,男人在靈前行香,女人哭著直入靈柩前哭靈。孝媳、孝女等在靈柩陪哭。內宗婦女在旁攙扶勸慰場面十分傷感。

  起壇做佛事。鬆口地區做佛事俗稱“做齋”。人死後請和尚或齋姑超度亡靈(有的有錢人還在世時就先做齋,叫做生齋)做佛事,有請和尚的,也有請齋姑的,也有請和尚、齋姑一起做的。一般人家做“半夜光”:也有較有寬裕人家做“一日一夜”。舊時,鬆口曾有人做過“七日七夜”的佛事。做佛事時,和尚或齋姑要先當朝“起壇”。

  做“半夜光”是在當天下午選吉時起壇至凌晨4時左右,“一日一夜”則要在當天早上起壇至明天凌晨4時左右,起壇後才吃早餐。起壇是把神佛請到孝堂才開始做佛事超度亡魂。如果不是在家中過世的人,起壇前要先在三叉路口招魂入屋,半夜光的佛事,包括:起壇、下關、奠飯、三辰苦、二簡懺、開光、過十王大勘,打關燈(女人則打蓮池、拜血盆)。拜彌陀、拜鴻福、懺井、送神。

  “一日一夜”的佛事,包括上述的外,還有佛子過橋、七星懺、鯉魚穿花等。

客家文化特色民居建築,客家圍龍屋圖片

  客家文化中,不僅僅是飲食文化聞名天下,客家圍屋也是很值得研究的。據說客家圍屋是用來抵抗外敵的一種建築風格,也反映了客家人團結互助的美德。本期的客家文化帶你去欣賞客家圍龍屋圖片。體會客家圍龍屋的魅力。

  客家圍壟屋所隱含的文化精神:

  第一、反映了客家人團結互助、敬老尊賢、禮貌文明、知書達理的傳統美德。圍龍屋內的大小天井一般配置有小型假山、魚池和盆景,正屋後面半園“花頭”和正門前面半月形池塘四圍均載有各種花木和果樹,圍龍屋背後的山頭林木叫“龍衣”,嚴禁砍伐,整座建築掩映在萬綠叢中,一年四季鳥語花香,環境優美而靜雅。圍龍屋內的柱、梁、枋、門等雕繪上山水花鳥、飛禽走獸等栩栩如生的圖案,並塗上鮮豔奪目的油漆,顯得金碧輝煌,古色古香,十分壯觀、氣派。一般來說,一座圍龍屋聚居著一個近親家庭,相互之間和睦共處,尊老愛幼。逢年過節,男女老少齊集正屋上廳祭拜祖宗,在正中大門前的禾坪上舞龍舞獅,敲鑼打鼓,盡情歡樂,呈現出一派喜悅、祥和景象。

  第二、客家圍龍屋的風格是原始住宅風格的傳承。據考古資料,處於黃河流域的原始社會中後期的半坡氏族和龍山氏族,他們居住的區域就是由幾十座樣式為方形和圓形的土夯房屋組成。這說明客家人的居住觀念潛意識地蘊含了對祖先某些住宅經驗的復甦和借鑑。

  第三、圍龍屋的建築特色也是古代陰陽思想的投射。集中體現在講求建築物體與天然地形的協調統一,而合符“天人合一”的哲學道理。如遇上不盡人意的地形則透過增加半月形花臺或池塘或建築半門調整座向,以達到陰陽平衡和適應環境。這種陰陽思想,後來又夾雜了不少講究“風水屋場”的巫術文化,如俗諺:“風水人間不可無,全憑陰陽兩相扶”等。

民族文化淺談,布朗族人口及其分佈所在

  布朗族是我國西南歷史悠久的一個古老的土著少數民族,根據2000年人口普查資料顯示,布朗族總人口為9.19萬人。那麼,布朗族人口及分佈都是怎麼樣的呢?下面,就讓我們一起到布朗族文化中瞭解吧。

  我國的布朗族在全國的31個省、市、自治區、直轄市中均有分佈,主要分佈在雲南省西雙版納傣族自治州的勐海、景洪和臨滄地區的雙江、永德、雲縣、耿馬及思茅地區瀾滄、墨江等縣。根據2000年第五次全國人口普查統計,布朗族人口數為91882。

  2000年人口普查資料顯示,布朗族總人口為9.19萬人。其中:男性4.75萬人,女性4.44萬人;性別比為107.18。增長率為11.51%,平均年增長率1.05%。、

  在布朗族人口中,城鎮人口有0.55萬人,佔總人口的5.97%;鄉村人口8.64萬人,佔總人口的94.03%。與10年前相比,布朗族城鎮人口比率提高了3.64個百分點。

  布朗族在全國的31個省、自治區、直轄市中均有分佈,主要集中聚居在雲南省,共有9.04萬人,佔布朗族總人口的98.37%。另外,布朗族人口在其它地區均不足300人。

  布朗族0-14歲的人口比重為29.93%,勞動年齡人口(15-64歲)比重為65.15%,老年人口(65歲及以上)佔4.92%,與1990年相比,少年兒童人口比重下降了8.88個百分點。

  布朗族15歲及以上人口有6.44萬人,在15歲以上的人口中,文盲人口比率為23.43%,與1990年相比,下降了36.36%。

  布朗族總和生育率為2.00。出生性別比為118.84。


古希臘文化發展的歷史興衰

  這期古希臘文化帶來的是古希臘文化發展的歷史興衰,古希臘神話是原始氏族社會的精神產物,是古希臘人集體創造的,也是西方世界最早的文學形式,大約產生於公元前8世紀以前。跟隨小編繼續來看看吧!   英雄時代   公元前12世紀至公元前8世紀是古希臘世界從氏族公社制向奴隸制社會過渡的時期,史稱“英雄時代”,又稱“荷 ...

東北喪葬習俗與習慣

  常言道:人固有一死,或重於泰山,或輕於鴻毛。人是哭著來到這個世界,總不能死的時候也愁眉苦臉的,所以有些地方人死了是放歡快的音樂來悼念。你知道東北喪葬習俗與習慣嗎?不妨城市文化裡看看。   死者   按照年齡:少年一般不會操辦,中年人去世叫不足壽,不允許穿壽衣,老年人去世叫喜喪。   按照性別:男人去世會在 ...

來說一說棗莊喪葬習俗有哪些

  俗語云:活養死葬。在古代,喪葬儀式是非常繁瑣的,不僅要守孝一年,有的甚至要陪葬。不過在現在看來,喪葬習俗已經變得簡單了。那麼,棗莊喪葬習俗有哪些?本期城市文化為你揭曉答案。   舊時,年老死在家中,停靈在堂屋正中間,俗稱“壽終正寢”。人死了,忌說死字,一般說“老了”、“走了”、“過去了”、“回去了”、“去 ...

小欖菊花傳統飲食習俗:菊花入饌 清雅芳香

  花魚球、菊花水欖、菊花八寶糯米飯等(荼薇蛋卷、釀荼薇酒也是菊花飲食習俗的一大種類)。當地百姓每天早餐吃及第粥時,也喜歡加入洗乾淨的菊花瓣。小欖的酒樓紛紛以菊花入饌製作菊花宴,接待從海內外前來小欖賞菊的遊客,令人對小欖菊花有 齒頰留香 的美好印象。早在清代,就有文人墨客寫下了對菊花飲食的讚美詩篇。其中,清代 ...

客廳傢俱擺設風水傢俱形狀也有說法

  客廳是一家人共聚的地方,因此,客廳傢俱要擺放得以才可以,也符合風水說,那麼在客廳風水中客廳傢俱的擺放有什麼樣的講究和禁忌呢?本期帶你去介紹客廳傢俱擺設風水,傢俱形狀也有說法?   客廳傢俱擺放風水,客廳傢俱不宜太多。若客廳狹小,忌擺放大型的沙發、餐桌、組合槓、書櫃、音響器材及電風扇等,因為空間過於擠迫地擺 ...

燒大塊客家長汀的風味名菜

  每一個地方都會有幾道風味名菜。不管是大城市,還是小的小縣城,都會有一個地方出名的風味菜,而名字也總讓人想不通,本期閩菜文化,讓我們一起來看看客家長汀的風味名菜:燒大塊的做法是什麼。   在客家長汀一帶,大塊紅燒豬肉是一道風味名菜。燒大塊,又名紅燒大塊,一般選用一百公斤以內中等大豬的五花肉為原料,加工時將肉 ...

自己動手豐衣足食客家黃酒煮雞的做法

  客家黃酒煮雞,一聽到這名字,就垂涎欲滴了好嗎。客家黃酒煮雞是一道傳統的漢族名菜,屬於客家菜,是客家人最愛的一道佳餚之一了。你想要學習這道佳餚嗎?本期的客家文化帶你去了解客家黃酒煮雞的做法。   客家黃酒煮雞是一道傳統的漢族名菜,屬於客家菜。香甜爽口,補氣,補腎,最適產婦食用。正宗客家糯米酒,三黃雞,生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