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earch

家國短評:臺灣人請不要嘲笑簡體字

家國短評:臺灣人請不要嘲笑簡體字

  筆者不止一次聽到臺灣地區的一些人士對大陸推行的簡體字的嘲笑。這些人都不是普通人,而是高階知 識分子,以大學教授為主。他們一提到大陸的簡體字,總是抑制不住想要多說幾句,而且總愛引用這句順口溜:“親不見,愛無心,廠內空空,產不生。麵無麥,導 無道,兒無首,飛單翼,湧無力。開關無門,鄉裡無郎,聖不能聽也不能說,進往井裡走。”意思是說簡體的“親,愛,廠,產,麥,導,兒,飛,湧,開關,鄉, 聖,進”等漢字,失去了原來表意的部分,變得讓人不易理解。

  誠然,漢字簡化以後是有一些字原來的意義不容易被看出來,但是漢字簡化並非無一是處。我們應該全面看待漢字簡化現象。任何事物都存在正反兩方面的因素,有好有壞。簡體字也不例外,它固然有一些缺點,但是它也有很多優點。

  目前大陸使用的簡化字是1956年1月28日審訂透過的,以後雖根據使用情況而略有改變,但 一直使用到今天,成為中國大陸的用字標準。1977年,曾公佈《第二批漢字簡化方案》,在報刊上試用很短的一段時間後宣佈廢除。至今臺灣、海外一些攻擊簡 化字的文章,所舉的例子往往都是這個方案的,他們以為它還在大陸通行,說明他們對此不瞭解。

  有人認為現在的簡化字改得不倫不類,不利於小學生學習,簡化字雖然減少了一些筆畫,可以方便 文化程度低的人,但卻犧牲了漢字系統的機理,還使一部分漢字失去了表音功能,割裂了整個漢字體系,並且認為簡體字形體筆畫比較醜陋,甚至認為簡體字傷害了 中國傳統而古老的書法藝術,這就難免苛之太過。五十多年來的簡體字推廣以來,已經廣泛被國人接受,小學生學起來也沒有出現太大障礙。簡體字也並沒有犧牲漢 字系統的機理,更沒有割裂整個漢字體系。至於說簡體字形體醜陋、不好看,就更不是什麼理由了,審美是因人而異的,看慣簡體字的人也覺得簡體字很有美感。再 說到簡體字傷害中國的書法藝術,這個罪名加的就更大了,漢字簡化以後,現代書法藝術依然在繁榮發展。

  其實漢字一直處於不斷的變化中,而且一直向簡化的方向變化。從甲骨文、金文、小篆、楷書一直 在不斷地變化。近代漢字簡化運動,源於太平天國,為了提升識字率,在太平天國玉璽及官方檔案都書簡體。經非正式統計,太平天國總共使用一百多個簡體字,其 中80%為後來採用。五四運動的白話文運動為大家所知悉,事實上,文字簡化運動應和白話文運動相提並論,因為兩者都是新文化運動的一部分。在此期間,許多 人提出提升國人知識水平的方法,要提升知識水準就先提升識字率,增加識字率就要將複雜的漢字簡化,這也是許多知識分子所贊成的。

  建國初期,從國內環境來看,我國文盲太多,急需文化普及,提高國人文化素質;從國外背景來 看,世界經濟、文化、政治等領域都發生深刻變化,中國人需要用最快的速度學習,不僅學習國內的文化知識,更需要虛心學習外國的先進知識、技術、科學。面對 這樣一個時代背景,制定《漢字簡化方案》也是一個正確的決策。

  漢字簡化以來,大大提高了漢字的傳播速度,提高了全體國民的識字水平和文化水平,並且,簡化 後的漢字依然保持了漢字的基本特點,六書也基本適用簡體字,還仍然保持了方方正正的漢字字型,其形體美並沒有受到太大影響。單就提高漢字的傳播速度來說, 簡體字的推行就非常必要,《漢字簡化方案》的實施功不可沒。眾所周知,當今世界,文化的傳播對於提高一個國家的綜合實力也非常重要,而文字作為文化傳播的 載體,對文化傳播起著至關重要的作用。我國的文化古老、豐富、有魅力,這麼光輝燦爛的文化理應走向世界。然而,複雜的繁體字往往令外國人叫苦不迭,一定程 度上阻礙了我國文化的傳播。簡體字在一定程度上解決了這個問題,為外國人學習漢語提供了便利。目前,在中國的外國留學生都必須參加漢語水平測試,他們大部 分人都能順利透過這項考試,這一定程度上促進了漢語言在世界範圍內的傳播。

  簡體字已經推廣這麼多年,提議迴歸繁體字的呼聲依然不斷,其實大可不必如此。一來,簡體字已 被社會普遍接受,很多人不習慣繁體字的複雜筆畫;二來文字本來就是一種符號,符號不可避免有一定的抽象意,適當的簡化也是可以接受的。而且,漢字雖被簡 化,但是繁體字並沒有被廢除,一些高階知識分子仍然會研究傳承繁體字。

請列舉五代十國著名人物2人

  1、後梁太祖朱溫:五代十國後梁開國皇帝。

  後梁朱溫,852年-912年,別名朱全忠、朱晃、朱三,五代十國後梁開國皇帝。朱溫曾參加黃巢之亂,多有武功;據中原四戰之地,建立強盛一時的後梁王朝;廢除重稅,鼓勵農業發展等;還結束289年大唐,翻開五代十國亂世;生性殘暴,殺人如草芥。朱溫最後於乾化二年六月被親子友珪所害,終年61歲,諡號神武元聖孝皇帝,廟號太祖,葬於宣陵。

  2、劉知遠:五代十國時期後漢開國皇帝。

  劉知遠,895年-948年,別名劉暠,沙陀族人,五代十國時期後漢開國皇帝。劉知遠早年追隨石敬瑭,曾兩次救護石敬瑭脫難;公元947年,遣牙將王峻向契丹奉表投降,後晉滅亡。同年,劉知遠看準時機,在太原稱帝,建立了後漢政權,公元948年大赦天下,稱帝。公元948年正月,劉知遠駕崩,時年54歲,諡號睿文聖武昭肅孝皇帝,廟號高祖,葬於睿陵。

鄭博士:正月如何請財神?

  鄭偉建博士/文

  正月如何請財神?這跟農曆正月初五有關,正月初五又稱為“牛日”。自秦漢以來,傳統的看法是正月初一日為雞日,初二日為狗日,初三日為豬日,初四日為羊日,初五日為牛日,初六日為馬日,初七日為人日。傳說這是因為女媧創造萬物生靈的時候,先造的六畜,後造的人,因此初一到初六都是六畜之日。

  一、“破五”的來歷

  的確,“破五”是送年的意思,過了這一天,一切就慢慢恢復到大年三十以前的常態了。正月初五,民間習慣稱為“破五”,是春節後的一個重要節日。傳說姜太公封老婆為窮神,並令她“見破即歸”,人們為了避窮神,於是把這天稱為為“破五”。

  據說,這風俗來源於姜太公封老婆為窮神,並令她“見破即歸”的故事。還有一個略為不同的傳說是,大年三十人們請神時,把髒神——姜太公的老婆給忘了。於是她氣不過,便找彌勒佛鬧事。彌勒佛滿臉堆笑,就是不答腔。這髒神氣得捶胸頓足,七竅生煙。眼看事情要鬧大了,彌勒佛才開口說:“這樣吧!今天是初五,讓人們再為你放幾個炮,包一次餃子,破費一次吧!”

  實際上,“破五”有不同來歷:

    1. “破五”的第一種說法:

  有些地方又把初五日叫做“圓年”,意思是說年過完了,到這一天要做一個總結,劃句號了。其實,這是“破五”的變種,是由於不知“破五”的由來,慢慢的演變出來的。

  據《封神榜》所說,姜子牙封神,把背叛他的妻子封為“窮神”,有令她“逢破即歸”。神話傳說中,姜子牙的妻子是很讓人討厭的背夫之婦,封了窮神以後,就更讓人討厭了,還沒聽說有誰是喜歡窮神的是不是?所以人們就在初五這一天“破”她,讓她“即歸”----馬上滾回去吧!

  2. “破五”的第二種說法:

  還有一說,初五是財神的生日,所以人們要在這一天大擺宴席,燃放鞭炮,搞多種多樣的慶祝活動,寓意就是迎接財神的到來。

  3. “破五”的第三種說法:

  有好多地方,在除夕夜是要把祖宗請回來過年的,在堂屋的正中,高掛祖宗牌位,燒香上供,意為請祖宗過年,吃好的,不忘祖宗的意思。到了初五,就要送祖宗“回去”了,過年過完了,所以,這一天要燒香,燒紙錢,恭送祖宗。

  4、“忌針節”,在每年農曆的正月初五日。舊時,漢族民間過春節有很多迷信禁忌,如不得用生米作飯,婦女不能用針縫紉等諸多禁忌,在過了初五之後即告解除,故而稱此日為“破五”。這天,民間通行的食俗是吃餃子,俗稱“捏小人嘴”,據說,這樣可免除讒言之禍。習慣上,過了“破五節”,商店酒樓五行八作方才正式開張從業。如有鋪面變化、櫃檯增減之舉,一般多在初六定奪。

  二、“破五”打破諸多禁忌

  “破五”意為“破五前諸多禁忌過此日皆可破”。一般說來,從除夕至初五期間,有許多節規和禁忌,如不能做新飯、不能出門稱忌門、不能說不吉利的話、不能掃地灑水、商店不能開門等。但到了初五,所有的禁忌都打破了。舊俗春節期間大小店鋪從大年初一起關門,而在正月初五開市。俗以正月初五為財神聖日,認為選擇這一天開市必將招財進寶。

   

  三、“破五”就是“趕五窮” 

  鄭博士告訴大家,所謂"五窮"也叫"五鬼"。指"智窮、學窮、文窮、命窮、交窮"等五種窮鬼。曾見於韓愈的《送窮文》。這位詩文大家說,"凡此五鬼,為吾五患",所以要送而走之。文人無論內心如何思謀,行文總是比較平和,雖屬我的大患,還是客客氣氣送走了吧。到了老百姓便實話實說,"趕五窮","填窮坑",而且動用了爆竹掃帚,不能客氣。這畢竟不是請客送禮。趕盡殺絕,當是其中最為慷慨激昂淋漓盡致者。

  正月初五“送窮”,是我國古代民間一種很有特色的歲時風俗。這一天各家用紙造婦人,稱為“掃晴娘”,“五窮婦”,“五窮娘”,身背紙袋,將屋內穢土掃到袋內,送門外燃炮炸之。這一習俗又稱為“送窮土”,“送窮媳婦出門”。

  破五這一天,許多地方時興一種叫做“趕五窮”的風俗。人們黎明即起,放鞭炮,打掃衛生。鞭炮從每間房屋裡往外頭放,邊放邊往門外走。說是將一切不吉利的東西、一切妖魔鬼怪都轟將出去,讓它們離我們遠遠的,越遠越好。放“二踢腳”稱“崩窮”,把“晦氣”、“窮氣”從家中崩走。人們從初一至初四已經四天沒幹活了,日出之前放炮崩窮後,要努力幹一天活,稱“恨窮”。“破五”意味著只要在新的一年裡,不辭勞苦勤勤懇懇便可過上好日子。

  打掃衛生是一種徹底的大掃除。從每間房屋裡把垃圾掃出門外。臘月三十到正月初五以前,一般是不允許搞衛生的,也掃掃地,但只能在屋裡掃,垃圾只能先放在屋裡的拐角處。特別大年初一,那是一掃帚也不能動的,說是動了就將好運氣弄掉了。可到破五這一天,卻非徹底地搞一回大掃除不可了。等到垃圾掃出大門,掃到一個角落,便也將鞭炮從屋裡放到了屋外,於是拿來一個極大的爆竹,放在那垃圾堆上,點燃了,轟隆一聲,儀式完畢。人們說:這下子,一切窮氣窮鬼都給趕跑了!於是吃飯。

  四、“破五”當天勿串門

  由於地域不同,節日習俗也有差異。“破五”早晨進勞苦大眾祈求吉利、幸福的日子。這天忌串親訪友,也不準串門,因為走親會把晦氣帶到別人家、讓親戚沾著了窮氣。在北京一帶,婦女不許於此日串門,串門則不詳。在河南一些地區,人們於此日不勞作,否則本年內遇事破敗。

  五、“破五”各地風俗不同

  不同的地兒,“破五”這天的過法兒不一樣,就是同一地方,過法兒也不完全一樣。

  這風俗,南北方有差異。但在放完大炮以後,所吃食物,不盡相同。比如有的地方吃攪團,說是要把一切不如意的東西都用這糨糊般的食物粘住粘掉。用來填窮坑。北方大多是吃餃子,也不叫餃子,叫煮角。先一天夜間包好,第二天早上煮了吃。也包肉餡。妙在包餃子時,須點一支香,在那盛餃子餡的盆上邊繞去又繞來,然後才包那餃子。這是為什麼?這是將"五窮"之類趕攏了來,包將起來,煮熟了,吃掉。這樣做,竟不只是趕走"五窮",而是要趕盡殺絕,有點"食其肉寢其皮"的味道。

  天津人破五這一天,家家戶戶吃餃子,菜板要剁得叮咚響,讓四鄰聽見,以示正在剁“小人”。天津人把不順心的事歸結到“小人”的身上,除掉“小人”才能大吉大利,順順當當,初五晚上放鞭炮,也有避邪免災的意味。原來,大年三十,人們請神時,把髒神給忘了。她氣不過,便找彌勒佛鬧事。彌勒佛滿臉堆笑,就是不答腔。這髒神氣得捶胸頓足,七竅生煙。眼看事情要鬧大了,彌勒佛才開口說:“這樣吧!今天是初五,讓人們再為你放幾個炮,包一次餃子,破費一次吧!”

  在晉西北,傳統上這天太陽未出山,要掀起炕蓆,打掃一些炕土送到野外,外加鳴炮、燒香、敬紙;晉北民間習慣則是用彩色紙剪成人的影象,小孩子拿到街頭,互相交換。把自己的紙人送給別人,稱為“送走窮媳婦”;把別人的紙人換回來,稱為“得到有福人”;到了晉東南,民間習慣將爛衣服扔到牆外。

  山東初五是個重要的民俗節日,既為“馬日”,又為“破五”,還為“財神日”,商家愛選在這一天開業;南方不少地兒則在正月初五祭財神。清代顧祿《清嘉錄》上記著:“正月初五日,為路頭神誕辰。金鑼爆竹,牲醴畢陳,以爭先為利市,必早起迎之,謂之接路頭。”在上海,舊俗中正月初四子夜,就備好祭牲、糕果、香燭等物,還得鳴鑼擊鼓焚香禮拜,虔誠恭恭敬財神。

  陝西韓城一帶,破五這一天忌出門,而且要將鮮肉放在鍋中炙烤,還要爆炒麻豆,令其崩裂發聲,認為這樣可以崩除窮氣,求得財運。此外舊時除夕或正月初五要吃得特別飽,俗稱“填窮坑”。民間廣泛流行的送窮習俗,反映了我國人民普遍希望辭舊迎新,送走舊日貧窮困苦,迎接新一年的美好生活的傳統心理。

  六、大小店鋪“破五”開張

  按照舊俗,春節期間大小店鋪從大年初一起就關張了,而到了正月初五這天,家家又都重新開張了。所以,求財也是這一天的重要主題。據說放鞭炮也與求財相關,正月初五零時零分,開啟大門和窗戶,燃香放爆竹,點菸花,向財神表示歡迎。接過財神,大家還要吃路頭酒,往往吃到天亮。大家滿懷發財的希望,但願財神爺能把金銀財寶帶到家裡,在新的一年裡大發大富。

  正月初五是春節的尾聲,也是年假之後新生活的開始。所有為過年而關門休息的大小商店,“破五”過後一般都要選擇吉日開張營業,通常是選擇大年初六。舊時,買賣人過大年,一般從初一至初五關鋪,商號停業,一律上門板,戲院子封箱不唱戲,門上貼初五開市。俗以正月初五為財神聖日,認為選擇這天開市必將招財進寶。商號酒肆五行八作在年初五開張從業,如有鋪面變化、人員增減之舉,一般多在初五定奪,俗稱“破五”。

  七、“破五”要請好請對財神

  鄭博士提醒朋友們正月初五是財神爺生日,財神爺最為“風光”的時候。財神,俗稱財神爺,能保人發財。家家戶戶在這一天都要迎財神。那麼,“財神”究竟何許人也?

  在中國人創造的華夏諸神裡, 有一位響噹噹的尊神, 那就是財神。財神, 俗稱財神菩薩, 是掌管天下錢財的。農曆年初五是迎財神, 這天早晨, 雄雞報曉的時候, 鞭炮聲就響徹雲霄, 黎明即起的人們相互作躬,說上幾句“恭喜發財”、“大吉大利”的話.據說, 在舊銀錢行業, 更為隆重, 他們每逢舊曆正月初四深夜, 就有迎財神儀式,商店全體人員都要向中堂張貼的財神像頂禮膜拜, 祝禱新的一年利市。

  財神是掌管天下財富的神祗;倘若得到他的保佑眷顧,便肯定可以財源廣進,家肥屋闊。做生意供奉財神是一種傳統習俗,在中國是歷代相傳。因此很多人會擺放財神的像在家裡或單位裡,希望求取好兆頭。而有些人更是朝夕上香供奉。但很多人均有同一疑問,便是民間流傳的財神有很多種類,到底哪一種才適合自己擺放或是供奉呢?民間流傳的財神雖然很多,但大致可分為文財神和武財神兩種。

  (一)、財神分為“正財神”及“邪財神”

  財神像大致上可分為“正財神”及“邪財神”二類:

  1、正財神可分為二種:文財神;武財神

  2、邪財神如四面佛、車公元帥等之類。 

   

  (二)、正財神種類

  1、文財神種類

  文財神有四,分為財帛星君、福祿壽三星以及公正無私的比干以及生財有道的智慧財神範蠢。大多數人都喜歡供奉此類財神,因若能放置在財位上,財源立刻滾滾而來。

  (1) 財帛星君:

  也稱“增福財神”,他經常與“福”“祿”“壽”三星及喜神列在一起,合起來為“福、祿、壽、財、喜”。他的外形很富態,是一個面白長髭的長者,身穿錦衣系玉帶,左手捧著一隻金元寶,右手拿著寫上“招財進寶”的卷軸,相貌厚重,讓人一看就知是富貴之相。相傳他是天上的太白金星,屬於金神,他在天上的職銜是“都天致富財帛星君”,專管天下的金銀財帛,有求必應,最樂於助人;所以,很多求財的人,對他都非常尊敬,有些甚至日夜上香供奉。有正常生意的人士,可以供奉這一位財神。 

   

  (2) 福祿壽三星:

  “福星” 手抱嬰兒,象徵子女昌盛一團和氣、福澤綿綿;“祿星”身穿華貴朝服、腰圍玉帶,手抱玉如意,一臉富貴容相。為人間信男信女加官進爵,添財進祿有求皆遂意。“壽星”手捧壽桃,面露幸福祥和的笑容,面上皺紋可以看出他壽與天齊,象徵長壽無病無災;象徵安康長壽。

  福祿壽三星中,本來只有“祿星”才是財神;但因為三星通常是三位一體,故此福、壽二星也因而被人一起視為財神供奉了。倘若把福、祿、壽三星擺放在財位內,有這三星拱照,滿堂吉慶,撇開風水不談,單是視覺上及心理上也會覺得十分舒服的。

  (3)文財神比干:

  傳說比干為商朝忠臣,天帝憐其忠貞,因無心而不偏私,故封為“財神”。又因為比干是一位文臣,所以也被稱為文財神。

  (4) 生財有道的智慧財神範蠢:

  范蠡一生艱苦創業,積金數萬;善於經營,善於理財,又能廣散錢財,所以稱其為文財神就理所應當了。

  2、武財神種類

  武財神在民間常供奉的有兩位:一是黑口黑麵的趙公明,一是紅面長髯的關帝聖君。 

  (1)趙公明:

  這位財神黑口黑麵、又被人稱為趙玄。這位財神法力很大,可以降龍伏虎、驅邪斬妖、群摩懾伏、招財利市。趙公明這位武財神,民間相傳他能夠伏妖降魔,而且又可招財利市,即招財化煞而保屋宅平安,所以北方很多商戶均喜歡把它供奉在商鋪中;而在南方的商戶則大多供奉關公。

  (2)關公:

  紅面長髯的關公原名關羽,字雲長,是三國時代的名將,與劉備及張飛結義兄弟,形象威武,正忠義膽,可鎮宅平安,招財進寶。形象威武,他不但忠勇感人,而且能招財進寶,護財避邪。傳說關雲長管過兵馬站,長於算數,發明日清薄,而且形狀威武,講信用、重義氣、能招財進寶,護財避邪,小人橫事不敢來犯,生意便可以興隆、財源廣進,故為商家所崇祀,是人們經常供奉的武財神。

  關公像可分為二種:

  紅衣關公像--可安放在家中,保屋宅平安。

  綵衣關公像--可安放在商鋪之內以招財。

  南方人特別喜歡供奉關帝聖君在屋宅或商鋪內。

  (三)、邪財神

  邪財神主要有一種:他就是四面佛。四面佛是婆羅門教的一位神,又稱為四面神。四面佛掌管人間的一切事務,其四面所求各不相同。一說是:四面分別代表事業、愛情、健康與財運。正面求生意興隆,左面求姻緣美滿,右面求平安健康,後面求招財進寶。

  另一說是:代表慈、悲、喜、舍...凡是祈求昇天者必須勤修這四種功德。他不宜置放在神翕內,因為四面佛應該環視四方才能產生效應。倘若供奉在神櫃上便變成了三面壁,效力便大打折扣,極不應該。

  通常四面佛是置放在花園內,用玻璃架蓋上而供奉,或者露天供奉也無問題,這樣他便能四面兼顧,以收制煞招財之效。

  “破五”要請好請對財神,否則,適得其反。因此朋友們瞭解了財神的種類,還需要更多瞭解相關知識,否則,你恭請財神可能會不按規矩,那樣,效果就會一般,甚至請錯了財神,陷入“請神容易送神難”的尷尬境地。請參看鄭博士已經推出的相關文章,供大家瞭解和恭請財神,鄭博士希望朋友們財到福到,但願財神爺能把金銀財寶帶到朋友們家裡,在新的一年裡大發大富。


感恩節美國的一天

  作家歐·亨利把每年11月的第四個星期四稱為“純美國式”的節日。感恩節不是一個宗教節日,但它有宗教方面的含義。在美國人的心目中,感恩節的重要性僅次於聖誕節。這是一個感恩的日子,人們按習俗前往教堂做感恩祈禱;這是一個團圓的日子,身處天南地北的人們聚到一起分享火雞;這也是一個歡慶的日子,舉國上下舉辦各式各樣的狂 ...

臺灣結婚禮俗

  結婚前夕   祭拜:男方在婚禮前天要祭拜祖先,告知有婚事要舉行。   安慶禮:依八字、房屋座向等等,拜母床。   大喜之日   祭祖:男方出門迎娶前,應先祭祖。   迎親:迎親車隊以雙數為佳,六的倍數最佳。   燃炮:迎親禮車應於路途中燃放炮竹以示慶賀。   食姊妹桌:新娘出發前要與家人一起吃飯,表示別離 ...

臺灣的祖靈祭

  祖靈祭在原住民各地區都有,原住民對祖靈的信仰,只是泛靈崇拜的一種表現,而未達到人格化的個別祖先的靈魂觀念。祖靈是泰雅族一切祭儀的主要物件,有時甚至把獵首攜歸的敵人的靈魂也包含在內。中部的阿里山曹族則幾乎沒有祖靈觀念,僅在其年終祭儀中舉行道路祭。賽夏、布農、阿美諸族的農神與祖靈觀念相混淆。排灣、魯凱與卑南族 ...

臺灣的誕生儀禮(一)

  高山族對孩子非常珍視,泰雅人認為“孩子乃神明所賜”。對於孩子的降生和命名,各族群各有不同的禮俗。   嬰兒出生後普遍施行沐浴禮。平埔人認為神靈、觀音與三保太監在江河中投撒了聖藥,給嬰兒體浴則可長命百歲,無災無病,而且“他日縱沒有勳業,為鯨為鯉為蛟鼉”,成為一名有作為的青年。卑南人在嬰兒出生後先舉行汲水儀式 ...

臺灣的誕生儀禮(二)

  相傳,這種“分餅”的習俗已經有100多年的歷史了。分餅時間為正月二十日,也是廣興宮主神謝府元帥的誕辰日。廣興宮俗稱“元帥府”,王殿奉祀謝府元帥,左殿配祭註生娘娘,右殿祀土地公,為典型的閩式神宇。廟宇是四個村莊的信仰中心。每年正月十八日早8點左右,以在神前以唱名“擲杯”的方式,選出管理廟宇的爐主,負責公共祭 ...

十年砍柴愛國之前先愛母語

     十年砍柴   9月以來,中國各地群眾舉行聲勢浩大的遊行,表達了中國人民對日本政府侵略行徑的強烈憤慨,以及捍衛祖國領土和主權的愛國之情。參加遊行的群眾,其中多數人的愛國心是純樸的,也是真誠的,應予充分的肯定。遊行隊伍中,一些人自發打出一些標語口號,所表達的亦是愛國的心聲。然而令人遺憾的是:一些標語口號 ...

高考重於孝親是教育之痛

     沈偉豪在高考後得知父親已離世痛哭浙江考生沈偉豪在家長和學校近千人的掩護下,終於完成了高考,卻永遠失去了在父親去世時刻孝親的機會。我們無法不為“扯謊者”對考生細緻入微的呵護而感動。在當前語境下,處在與沈偉豪直接相關的旁觀位置,很多人可能會作出相同的選擇。即使徵詢考生本人的意見,他很有可能會強忍悲痛參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