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earch

寧夏回族的衣著

寧夏回族的衣著

  來到寧夏,無論是銀川平原或是固原山區,你都會看出,當地回族的衣著保持著本足族的特點。呈現出多姿多采的風貌。

  回族的男人,一般頭戴回回帽,從顏色上看,有無沿小白帽、小黑帽,大多數喜歡戴白帽。有的不戴帽子,用白毛巾或白布裹頭,俗有纏頭回回之稱。還有的因教派不同、地區不同而戴角回回帽的,如有五角帽、六角帽、八角帽等。冬天,一些年老的回民,如阿訇不喜歡戴綿帽子,頭上仍戴一頂白帽子,耳朵上戴一對繡花的青耳套(棉製或皮製)。上衣一般喜歡穿雙襟白襯杉,有的還喜歡穿白褲子,白襪子,顯得十分整潔、明快、莊重。

  回族男女都喜好穿青坎肩。特別是回族男的在白襯衫上套一件青坎肩,對比強烈,清新悅目,顯得為文雅莊重。到了嚴冬,穿了棉坎肩或皮坎肩,再穿上罩衣,舒適方便,保暖而不顯臃腫。高寒地區的回族還喜歡穿二毛皮衣、胎皮衣和老羊皮大衣。

  回族婦女的衣著打扮也很講究。一般都頭戴白色圓撮口帽,搭蓋頭。戴蓋頭的習俗,源於阿拉伯國家,受伊斯蘭教的影響。在阿拉伯地區,原來風沙很大,水源缺乏,人們平時難以及時沐浴淨身。為了防風沙,講衛生,婦女們自己縫製了能遮面護髮的頭巾。久而久之,逐步形成了回族婦女戴蓋頭的習俗。蓋頭有少女、媳婦、老人之分。一般少女戴綠色的,嵌金邊,上繡素雅花草圖案;已婚婦女戴黑色的,只披到肩頭;上了年紀的老年婦女戴白色的,披到背心處。回族婦女一般都穿大襟衣服。少女和媳婦很喜歡在衣服上嵌線、鑲色、滾邊、繡花,而且喜歡佩戴金銀手鐲、耳環、戒指,有的還點額,染指甲。看上去清新、秀麗、俊美。

  近年來,城市的回族,特別是青年人,也和漢族一樣,有不少人已喜著新潮時裝,講求款式新穎別緻,色彩豔麗多姿。

寧夏回族喪葬習俗的歷史傳承

  回族的喪葬習俗,是人結束一生後,由親屬、鄰里鄉親、朋友等進行哀悼、紀念、祈禱的一種活動,是回族民俗中最重要的一個組成部分。回族群眾認為,生是死的起點,死是生的結果。世界上無論什麼人,他的地位再高,錢財再多,壽命再長,都會有死亡這樣一個不可抗拒和避免的日子。但是,作為在世的人,對於死亡,不講貴賤,不論貧富,不管是子孫滿堂,還是鰥寡孤獨的人,一律要盡埋葬的責任,並要葬之以禮。回族的喪葬習俗,既有回回民族的習俗特點,又有伊斯蘭教處理亡者的信仰性質。

  

  回族喪葬習俗的歷史傳承

  回族主要是13世紀前後由中亞、中東一帶遷徙至我國的各族穆斯林形成的民族。在形成前,他們作為穆斯林,在喪葬方面實行著伊斯蘭教的喪葬制度。回族形成後,伊斯蘭教的喪葬制度已變成回族的喪葬習俗,並在社會發展中不斷堅持、完善,形成了全民族共同遵守的喪葬習俗。回族先人宛葛思相傳是來中國傳播伊斯蘭教的四個阿拉伯人之一,“無常”於中國,葬廣州城外流花橋畔,俗稱“回回墳”,其墓碑謂建於唐貞觀三年(公元629年),據陳垣考證,應為永徽三年(公元652年),此地回民至今仍保護著宛葛思的墓。

  在宋末元初,已有文字詳細記載,回回按照伊斯蘭教處理亡者的習俗喪葬。“回回之俗,凡死者專有浴屍之人,以大銅瓶自口灌水,盪滌腸胃,穢氣令盡。又自頂至踵淨洗,洗訖,然後以帛拭乾,用擰絲或絹或布作囊,裸而貯之,始入棺殮,棺用薄松板,僅能容身……不置一物也,其棺即日便出。瘞之,或聞有至瘞所,脫去其棺,赤身葬於穴,以屍面朝西。”周密記載的回族先人的喪葬習俗,有許多不準確和謬誤之處,如回回穆斯林死後著水,洗滌周身,其中要漱口,洗淨鼻涕,但並不是“盪滌腸胃”;另外,回族和信仰伊斯蘭教的各族穆斯林亡後一律不用棺,而用塔木匣子抬屍。可見周密只看到表面,不懂回族先人喪葬習俗的實質內容,把穆斯林用的塔木匣子誤寫為“棺”;把穆斯林用白布纏身,誤寫為用“布作囊”等。儘管如此,從周密記載“大銅瓶自口灌水”、“自頂至踵淨洗”以及用布纏身等習俗中可以看出,當時穆斯林使用湯瓶灌水洗屍,給亡者“著水”,用白布纏身,用塔木匣子抬屍送葬,和現在的回族喪葬習俗是一致的。

  元、明記載回族喪葬習俗的史料較多,且比較細。有“大殮和小殮”之稱謂,用湯瓶洗屍“從頭至足,澆洗三次”,還有“麝香腦片填屍口”等記載。明代回族著名學者李贄生前遺囑:

  倘一旦死,急擇城外高阜,向南做一坑,長一丈,闊五尺,深至六尺即止。即如是深,如是闊,如是長矣,然復就中復掘二尺五寸深土,長不過六尺有半,闊不過二尺五寸,以安予魄。既掘深了二尺五寸,則用蘆蓆五張,填平其下,而安我其上,此豈有一毫不清淨者哉!我心安焉,即為樂土,勿太俗氣。搖動人言,急於好看,以傷我之本心也。雖馬誠老能為厚終之具,然終不如安餘心之為愈矣。此是餘第一要緊言語。

  我氣已散,即當穿此安魄之坑。未入坑時,且閣我魄於板上,用予在身衣服即止,不可換新衣等,使我體魄不安。但面上加一掩面,頭照舊安枕,而加以白布巾單,總蓋上下,用裹腳布廿字交纏其上,以得力四人平平扶去。待五更初開門時寂寂抬出,到壙所,即可裝置蘆蓆之上,而板復抬回以還主人矣。

  既安了體魄,上加二三十根椽子橫閣其上。閣了,仍用蘆蓆五張鋪於椽子之上,即起放下原土,築實使平,更加浮土,使可望而知其為卓吾子之魄也。

  ……幸勿移易我一字一句。二月初五日,卓吾遺意。

  幸聽之!幸聽之!

  李贄遺言中所講的“倘一旦死,急擇城外高阜”作坑安葬,並且在“氣已散”時,就要安排人挖坑,第二天埋葬,這是回族人強調的“葬不過三日”的速葬習俗。李贄所要求的“向南”挖坑和“長一丈,闊五尺,深至六尺”的長、寬、深規格,以及在坑底“復掘二尺五寸深土,長不過六尺有半,闊不過二尺五寸”的尺碼,是回族人挖墳坑的特有習俗,其他土葬的民族均沒有這些要求。另外,李贄還強調他的遺體要“面上加一掩面”,“以白布巾單,總蓋上下”,用“板”抬到墓地葬後,“板復抬回以還主人”,這種葬法和現在回族的葬法仍基本相同,沒有什麼大的變化。

  但李贄遺言中講的“則用蘆蓆五張,填平其下,而安我其上”等,這些都不是伊斯蘭教和回族穆斯林處理喪葬的習俗。這說明李贄想用當時回族的喪葬習俗處理自己的後事,但在遺言中有不準確之處。

寧夏回族民間器樂及其民俗簡介

  寧夏回族在長期地文化創造和實踐中,傳承了寧夏古代地域原生態樂器、西北邊塞樂器,演變為被本地回族群眾稱為哇嗚、咪咪、口弦等回族民間樂器。上世紀,我國文史學家考證出寧夏哇嗚、咪咪、口弦分別是漢唐以來在寧夏流傳的古樂器壎、羌笛、蘆管、簧的流變和遺存;唐代太宗李世明《飲馬長城窟行》詩中“胡塵清玉塞,羌笛韻金鉦”;李益“不知何人吹蘆管,一夜徵人盡望鄉”的詩句,均是親臨古代寧夏靈州對本地流行器樂的記述。經過歷史的變遷,這些樂器在我國漢族和其他少數民族中已十分少見,但是在20世紀卻還在我區回族群眾中流行。

  寧夏回族樂器已經形成了演奏技藝、製作工藝和彈唱藝術。回族樂器“把式”(高手)可以用交叉顫指在高音哇嗚上吹出其它樂器難以勝任的華彩。回族藝人制作的回族樂器,似牛頭、似小羊,喜歡鑲嵌本民族藝術圖案、線條,雕刻阿拉伯文書法等,具有鮮明的回族文化特徵。由於它們音色優美,易於演奏,便於攜帶,在寧夏回族中世代相傳,在最流行的時候,有些回族鄉村無論是年輕的姑娘還是白髮的老人,人手一把小口弦,而回族尕娃、青年則是吹咪咪、哇嗚的好手,有句回鄉諺語“哇嗚唱,莊稼長,咪咪吹,牛羊壯。”正是回鄉風俗的寫照。

  寧夏回族樂器及其民俗有很高的保護價值。目前,頭戴蓋頭、手彈口弦的回族婦女已被公認為寧夏回族的形象大使。而樂器已發展為較豐富的種類,僅咪咪就有單管、雙管等八種類型。另外羊頭弦子、轉鼓等急待認定保護。

  但是由於寧夏回族器樂生存的土壤正在迅速消失,器樂傳承遇到了危機。老一輩藝人紛紛改行,許多年輕人已不知“口弦”、“咪咪”、“哇嗚”為何物。為了對寧夏回族民間器樂進行有效保護,要建立保護機制和體系,從保護老人開始,培養娃娃入手,加強宣傳,爭取全社會的關愛。


寧夏回族"山花兒"藝術簡介

  以六盤山為主要流傳地的寧夏回族中廣泛流傳著"山花兒"(俗稱乾花兒、山曲子、野花兒)。   "山花兒"繼承了隴山地區古代山歌(徒歌,相合歌,立唱歌)和特徵。《詩經o豳風》、《漢魏南北朝樂府》中的《隴山歌》、《隴板歌》、《隴原歌》即其先聲。史籍樂志中記述其特點為"一唱眾 ...

寧夏回族淵源

  回族有著悠久的歷史和燦爛的文化,是中華民族大家庭中的一員,為繁榮我們偉大的祖國,為締造多元一體的中華文明作出了自己的貢獻。寧夏現居住著580多萬各民族人民,其中回族約200萬人,佔總人口的1/3,是我國回族最多的省區,也是國內唯一的省級回族自治地方。   寧夏回族歷史淵源流長,但由於地域偏僻與文化傳統的關 ...

寧夏回族婚禮

  回族婚禮,各地大同小異,均圖喜慶、吉祥,山區農村婚禮尤為熱鬧。一般是在男女雙方領結婚證後,由男方選一個吉日(多數在星期五、聚禮日)在徵得女方同意後,於結婚前三天,帶上10~12個半斤重的大蒸饃和整隻的羊肉,到女方家送"催妝禮"。   結婚這天,男方家派出迎親車和接親人到女方家迎親。女方家給 ...

寧夏回族服飾和音樂

  回族男子喜愛戴白色或黑色無簷帽,熱天則身穿白褂,外套黑馬甲,黑白分明,乾淨利落;婦女戴蓋頭,不使頭髮、耳朵、頸脖外露,以顯本分莊重。根據個人年齡和婚姻狀況,蓋頭有顏色區分,一般老年人戴白蓋頭,中年人戴黑蓋頭,青年女子或未婚女孩則戴綠蓋頭(綠色是吉祥色)。在城市裡,除少數老年人戴蓋頭外,多數回族婦女戴白帽, ...

寧夏回族的飲食

  素有“塞上江南”之稱的寧夏各族人民,以食大米和春小麥磨製的麵粉為主。   秦始皇三十二年,也就是2100多年前,寧夏地區的黃河兩岸即開始屯墾,種植稻麥。《宋史》卷468載:“其地饒五穀,尤宜稻麥。”寧夏大米粒圓、色潔、性綿、味香,蛋白質、脂肪含量尤高,極富營養價值。寧夏大米蒸制的米飯,潔白如脂,粒粒晶瑩, ...

寧夏回族法圖麥節

  回族的法圖麥節在每年的齋月十四,即伊斯蘭教歷九月十四日。為紀念穆罕默德的女兒、阿里的妻子法圖麥,由回族婦女親自出動,收斂錢糧,選擇一個住宅寬敞的回民家裡,架幾個特大鐵鍋,熬幾大鍋雜豆粥,烙一些油香或炸油香,請阿訇唸經祈禱並讚頌聖女的事蹟,回民也叫“女聖紀”,之後,讓全“坊”的男女老少一起來吃。這雜豆粥是用 ...

寧夏回族生活習慣

  回族是一個十分講究衛生的民族,除個人衛生、家庭衛生外,飲食衛生尤其講究,處處突出"潔淨"二字。回族禁食豬肉。馬、驢、騾、狗等不反芻的動物肉,性情兇殘的禽獸(如鷹、虎等)的肉,自死禽獸的肉和一切動物的血都在禁食之列。穆斯林不禁食的動物,都須請阿訇唸經代宰後才能吃。《古蘭經》規定,穆斯林不準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