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earch

廣東音樂十大名曲之平湖秋月

廣東音樂十大名曲之平湖秋月

  極具地方文化特色,運用中國傳統樂器,將歷史的聲音一遍遍演繹,將過去的故事代代傳承。置身於廣東音樂之中,彷彿回到了那個年代,場景瞬間切換成上世紀的模樣。那麼本期的民族文化,為你深入瞭解廣東音樂十大名曲之《平湖秋月》。

  《平湖秋月》

  《平湖秋月》又名醉太平,是廣東音樂名家呂文成的代表作。廣東音樂的曲目最初是由粵劇中的“過場音樂”改編而成的,隨著發展,曲目開始不斷地豐富,作曲家們開始把當地的民謠俗曲,還有其他地區的樂曲進行吸收運用,透過對演奏韻味的潤色賦予其濃厚的廣東色彩,從而形成獨具嶺南風味的廣東音樂曲目。現在聽到的這首《平湖秋月》就是廣東音樂名家呂文成用北方小調《閨舞》改編而成的,流暢的旋律,婉轉的音調勾勒出西湖月色的靜謐與縹緲。

  20世紀30年代,呂文成於中秋時節暢遊杭州西湖,西湖美麗的景色,使他感慨萬分,觸景生情,遂創作了這首描寫月夜西湖景色,讚美大自然好風光,曲調輕柔秀美的作品,表達他對西湖美景的感受。

  1975年由作曲家陳培勳先生將此曲改編成鋼琴獨奏曲。改編曲運用豐富多彩的伴奏織體,將波光粼粼、閃爍不定的景象表現得更加細緻入微,使其成為一首融合了中國民族音樂特點和印象派音響效果、浪漫派作曲技法的優秀鋼琴曲。

  《平湖秋月》這是廣東抒情樂曲中的佳品。該曲以清新明快、悠揚華美的旋律,描寫了杭州西湖的勝景之一“平湖秋月”。皎潔秋月清輝下的西湖幽靜迷人,秋夜景象平和、靜謐,晚風輕拂、素月幽靜。一潭平靜的湖水,映照著一輪皎潔的秋月,碧空萬里,波光閃爍,青山、樹、亭臺、樓閣,在月光下彷彿披上了一層輕紗,整個西湖好像是一個童話世界。

  樂曲奏出詩般的意境,也寄託了人們嚮往美好生活、渴望太平的願望和對大自然的熱愛之情。描繪出中國江南湖光月色,詩情畫意的夜景,表達了作者對大自然景色的感受與熱愛。

廣東音樂十大名曲之彩雲追月

  極具地方文化特色,運用中國傳統樂器,將歷史的聲音一遍遍演繹,將過去的故事代代傳承。置身於廣東音樂之中,彷彿回到了那個年代,場景瞬間切換成上世紀的模樣。那麼本期的民族文化,為你深入瞭解廣東音樂十大名曲之《彩雲追月》。

  《彩雲追月》

  《彩雲追月》這首樂曲最早出自清代廣東音樂的曲譜集,1935年,由作曲家任光和聶耳重新編曲,成為了一部優秀的民族管絃樂作品。“彩雲追月”的標題包含著仙人乘著五彩祥雲奔向月宮的美好寓意,旋律中洋溢著廣東音樂的閒適淡雅,月宮晶瑩剔透的美景彷彿隨著輕輕搖曳的音樂緩緩掀開面紗。

  任光簡介

  任光(1900-1941),中國作曲家,曾用筆名前發。1900年出生於浙江省嵊州市(城關鎮)。自幼喜愛音樂,愛看紹興大班、蓮花落等,入嵊縣中學讀書時已學會拉二胡、吹銅號、彈風琴,有“小音樂家”之稱。中學畢業後入上海震旦大學。

  1919年赴法勤工儉學,入里昂大學音樂系學習樂理和作曲。大學畢業後,到越南河內亞佛琴行任經理。1927年,應聘就任上海法商創辦的百代唱片公司音樂部主任。不久,與進步文藝團體“南國社”發生聯絡。1933年,在田漢的領導下,與安娥、聶耳、張曙、呂驥等,在上海組織左翼音樂組織——“蘇聯之友社”音樂組和“中國新興音樂研究會”,創作革命群眾歌曲和抒情歌曲,開拓了左翼電影音樂陣地。

  他的《漁光曲》、《大地進行曲》、《王老五》、《新蓮花落》,特別是1936年創作的《打回老家去》等作品,反映了貧苦民眾的真實情感,表現了革命群眾豪壯堅毅的性格,創作風格進一步民眾化、大眾化。

  聶耳簡介

  聶耳(1912年2月14日-1935年7月17日),雲南玉溪人,生於昆明,原名聶守信,字子義(亦作紫藝),中國音樂家,中華人民共和國國歌《義勇軍進行曲》的作曲者,曾用筆名有黑天使、噪森、浣玉、王達平等。

  1912年2月,聶耳出生於雲南省昆明市。1927年考入雲南省立第一師範學校。1928年加入中國共產主義青年團。1930年到上海,參加反帝大同盟。1933年初,聶耳由田漢介紹加入黨。1935年7月17日,聶耳在日本神奈川縣藤澤市鵠沼海濱游泳時,不幸溺水身亡,年僅23歲。

  聶耳創作了數十首革命歌曲,他的一系列作品影響中國音樂幾十年。他的音樂創作具有鮮明的時代感、嚴肅的思想性、高昂的民族精神和卓越的藝術創造性,為中國無產階級革命音樂的發展指出了方向,樹立了中國音樂創作的榜樣。

廣東音樂十大名曲之楊翠喜

  極具地方文化特色,運用中國傳統樂器,將歷史的聲音一遍遍演繹,將過去的故事代代傳承。置身於廣東音樂之中,彷彿回到了那個年代,場景瞬間切換成上世紀的模樣。那麼本期的民族文化,為你深入瞭解廣東音樂十大名曲之《楊翠喜》。

  《楊翠喜》

  《楊翠喜》樂曲流暢悠揚,展現了廣東音樂的清新秀麗、旋律明快的特點。

  楊翠喜簡介

  楊翠喜,本姓陳,小名二妞兒,楊翠喜是藝名。原籍直隸北通州。清末至民國初名妓,哄動一時的楊翠喜案的女主角。作品有《梵王宮》、《紅梅閣》。

  幼年家貧被賣給楊姓樂戶,取名楊翠喜。從師習藝,十四五歲出落得丰容盛鬢,圓姿如月。她生就一副好嗓子,善度淫靡冶蕩的曲子,最初在“協盛園”登場獻藝,《梵王宮》、《紅梅閣》都是她的拿手傑作,當時對她追求最力的是風流才子李叔同。

  李叔同工詩、善畫、善歌唱、懂音律,對於傳統戲劇的改良,曾經付出過不少心力。他每天晚上都到楊翠喜唱戲的“天仙園”為楊翠喜捧場,散戲後便提著燈籠陪著楊翠喜回家。不只是為楊翠喜解說戲曲歷史背景,更指導楊翠喜唱戲的身段和唱腔。對楊翠喜而言,李叔同是她亦師亦友的至交,李叔同也以為兩人可以締結鴛盟,共度一生。他因事到上海,給楊翠喜寄來兩首《菩薩蠻》也表達了這種濃情蜜意。

  然而,李叔同的一往情深,換來了失望的悲慘,當他由上海回到天津當前,楊翠喜已被段芝貴量珠聘去,送到北京貢獻載振小王爺去了。李叔同痴情失落,因而東渡扶桑,此後也曾有幾個東瀛女人對他暗示過好感,卻奈何李叔同對戀愛十分固執,冒死往那牛角尖中鑽,誓言畢生不娶,最終竟遁跡空門。


廣東音樂名曲連環扣

  極具地方文化特色,運用中國傳統樂器,將歷史的聲音一遍遍演繹,將過去的故事代代傳承。置身於廣東音樂之中,彷彿回到了那個年代,場景瞬間切換成上世紀的模樣。那麼本期的民族文化,為你深入瞭解廣東音樂十大名曲之《連環扣》。   《寡婦訴怨》   《寡婦訴怨》被揚琴名師嚴老烈改編成歡快活潑的《連環扣》。原曲是用嗩吶演 ...

廣東音樂名曲雙聲恨

  極具地方文化特色,運用中國傳統樂器,將歷史的聲音一遍遍演繹,將過去的故事代代傳承。置身於廣東音樂之中,彷彿回到了那個年代,場景瞬間切換成上世紀的模樣。那麼本期的民族文化,為你深入瞭解廣東音樂十大名曲之《雙聲恨》。   《雙聲恨》   《雙聲恨》也被稱作《雙星恨》,表現了牛郎織女天各一方,愛而不得的惆悵和哀 ...

廣東音樂名曲寒鴉戲水

  極具地方文化特色,運用中國傳統樂器,將歷史的聲音一遍遍演繹,將過去的故事代代傳承。置身於廣東音樂之中,彷彿回到了那個年代,場景瞬間切換成上世紀的模樣。那麼本期的民族文化,為你深入瞭解廣東音樂十大名曲之《寒鴉戲水》。   《寒鴉戲水》   《寒鴉戲水》是潮洲弦詩《軟套》十大麴之一,樂曲透過描寫寒鴨在水中悠閒 ...

廣東音樂名曲雨打芭蕉

  極具地方文化特色,運用中國傳統樂器,將歷史的聲音一遍遍演繹,將過去的故事代代傳承。置身於廣東音樂之中,彷彿回到了那個年代,場景瞬間切換成上世紀的模樣。那麼本期的民族文化,為你深入瞭解廣東音樂十大名曲之《雨打芭蕉》。   《雨打芭蕉》   中國漢族民間器樂曲。樂譜最早載於1921年丘鶴儔所編《絃歌必讀》,後 ...

廣東音樂名曲步步高

  極具地方文化特色,運用中國傳統樂器,將歷史的聲音一遍遍演繹,將過去的故事代代傳承。置身於廣東音樂之中,彷彿回到了那個年代,場景瞬間切換成上世紀的模樣。那麼本期的民族文化,為你深入瞭解廣東音樂十大名曲之《步步高》。   《步步高》   廣東音樂《步步高》由廣東音樂名家呂文成作曲。他是一位對廣東音樂的形成和發 ...

廣東音樂名曲柳浪聞鶯

  極具地方文化特色,運用中國傳統樂器,將歷史的聲音一遍遍演繹,將過去的故事代代傳承。置身於廣東音樂之中,放佛回到了那個年代,場景瞬間切換成上世紀的模樣。那麼本期的民族文化,為你深入瞭解廣東音樂十大名曲之《柳浪聞鶯》。   《柳浪聞鶯》   《柳浪聞鶯》作於二十世紀三十年代初。樂曲以抒情的旋律和輕盈跳動的鶯啼 ...

廣東音樂名曲走馬

  極具地方文化特色,運用中國傳統樂器,將歷史的聲音一遍遍演繹,將過去的故事代代傳承。置身於廣東音樂之中,彷彿回到了那個年代,場景瞬間切換成上世紀的模樣。那麼本期的民族文化,為你深入瞭解廣東音樂十大名曲之《走馬》。   《走馬》   《走馬》是一首廣東音樂早期優秀曲目。有呂文成根據嗩吶曲牌《大開門》改編之說,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