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earch

戲曲文化說:陝北道情的藝術特點

戲曲文化說:陝北道情的藝術特點

  陝北道情,是我第二批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在歷史的發展當中,不斷和道教相結合,形成了一種獨特的藝術特色。那麼,在陝北道情的表演文化中,道情有什麼樣的藝術特色呢?與道教相融合的特色會有什麼樣的不同?接下來,我們就一起去了解一下吧。

  1、形式:

  陝北道情是陝北的地方戲曲。以舞臺(主要農村廟會)演出為主。也有農村鬧秧歌扎場子演出和道情自樂班的自娛自樂演出。

  2、特徵:

  (1)傳統劇本內容特徵:①探討天地、男女等哲學類問題。②戲中人物多出於宗教典籍佛、道多於儒。③劇本框架是原來的,細節大多是民間藝人根據自己的經歷修改的。

  (2)以道情教化為主要內容。

  (3)語言特徵:文人雅調少、民間俗語多。

  (4)表演風格:諧謔音鬧成分多。

  (5)音樂上苦腔多於歡音。

  3、演變:

  陝北道情源於道教,與道教有種相承關係,隨道教的興盛而興起,隨道教的延續而發展,但在其發展過程中,又不局囿於道教的興衰,而廣收並蓄其它藝術養份,使自身日臻成熟、完善,最終發展成為一種具有獨特風格的戲曲藝術;同時,陝北道情與道教又是一種相輔的關係。

  在統治者信賴神權的封建時代,由於道情所具有的形象與情感的特殊感染力,使得統治階級殫盡全力利用道情以及其它藝術形式來渲染、美飾道教,強化人們的道教心理和道教情感。道教徒們將道情藝術作為宣揚道教的手段,使道情為傳播道教服務,這就使道情發展成了一種具有獨特意義和風格的,受道教影響至深、至久的,帶有濃重道教色彩的戲曲藝術。用陳寅恪《天師道與濱海地域之關係》中所說的:“藝術之發展多受宗教之影響;而宗教之傳播亦多倚藝術為資用”這兩句話來概括道情與道教的關係是再恰當不過的了。

  4、行當:

  陝北道情生、旦、淨、醜齊全,並以鬚生、正旦、小生、小旦、小丑為主,花臉無唱腔,均為道白,秧歌風味濃厚,動作大方,以扭、擺為主,無嚴格程式,生活化動作較多。重唱工,無武打戲。包頭(旦腳)和花臉化妝額戴明鏡片,下吊兩個絲帕。

  5、服裝:

  服裝多借用秧歌衣袍,有的則沿用大戲服裝。有用民間土布製作的,也有用紙剪成的,因地制宜,無一定規範。

戲曲文化說:陝北道情的演奏形式演變

  陝北道情作為陝北地方的戲曲劇種,有其獨特的藝術特點。同樣地,陝北道情的戲曲在表演時所具有的演奏形式也是戲劇中最重要的一點。隨著陝北道情的出現,一直髮展到現在,其演奏形式也必然會發揮是能變化,能讓道情在發展中變得越來越好。那麼,演奏形式都有哪些變化呢?

  道情源於唐代道教徒唱的經韻,當時是詩讚體。宋代後,經韻吸收了詞、曲牌特點,衍變為在民間佈道時演唱的道歌。

  陝北道情音樂為曲牌體,曲調分東路和西路兩種。東路即新調,西路即老調。其調式不同,東路為徵調式、西路為商調式。但兩音的曲牌名稱基本相同。其聲音高亢而奔放,柔情而細膩,既有陽剛之氣,又有樂府之風。

  曲調有“平調”、[土字調]、“十字調”、“耍孩兒”、“終南調”、“高調”、“陽北調”、“二五錘”、“八字調”、“太平調”、“浪堂調”、“金絲疙瘩調”等二十餘種。每調又有“平板”、“陽板”、“落板”、“代板”、“導板”等板頭和板尾。無幫腔“嘛韻”,曲調詞格一般為六字、八字、十字句式,也有三字、四字不等。四句一段。

  伴奏音樂分文武場面。文場樂器有小三絃、四音子(用四股弦、雙馬尾制弓)、管子,號稱三大件。武場有簡板、漁鼓和陝北道情特有的脆鼓子和小鉸鉸等,構成了陝北道情音樂的顯著特徵。

  新道情的唱腔,經過藝人改造,板式變化體成分不斷增多,採用《二流板》、《大起板》、《箭板》等板路。

  樂器上,改用板胡為主奏,並增加了提琴、打琴、長笛等,豐富了音樂表現力。清澗駱兒巷一琴師還在四音子的基礎上,改制出一種六音子,受到廣大觀眾的讚賞。

揚劇文化了解:揚劇的藝術特點

  揚劇在其表演藝術、音樂、唱腔曲調等都很有特點,是其繼承本地亂彈和揚州民間等歌舞藝術傳統、戲曲聲腔後的結果。那麼,下面,感興趣的朋友們就跟小編一起到揚劇文化中瞭解其藝術特點吧。

  揚劇的表演藝術,一方面繼承本地亂彈和揚州民間的花鼓、香火、秧歌、雜耍、龍燈、麒麟唱、蕩湖船等歌舞藝術傳統,另一方面又從流行於揚州的弋陽腔、崑曲、徽調等戲曲聲腔吸取養料。

  揚劇的音樂屬於聯曲體。說到它唱腔剛柔並濟的風韻,主要是蘊涵了花鼓戲曲調的輕綿細膩,香火戲曲調的陽剛粗獷,民歌的雋永清新以及清曲的情感多變。

  揚劇的唱腔曲調十分豐富,有來自揚州清曲、揚州花鼓、揚州香火等三個方面的一百多種曲牌,揚州清曲佔主導位置,其中如“滿江紅”、“梳妝檯”、“剪靛花”、“銀鈕絲”等,均為揚劇的主要曲牌。

  揚州花鼓的曲調在戲劇性的舞蹈表演中產生,音樂節奏明朗,適宜刻畫喜劇人物,具有歡樂、明快、幽默的風格。

  發展為花鼓戲後,其代表性曲牌如《夫妻種麥》中的“種麥調”、《王小樓磨豆腐》中的“磨豆腐調”、《瞎子算命》中的“算命調”等,後來均為揚劇音樂的重要組成部分。

  揚州香火不用絲絃樂器,以大鑼大鼓伴奏,主要曲調有“七字唱”、“十字唱”、“風宮搖櫓”、“趕山塞海”、“劉決子”等三十多種,均粗獷有力、高亢激昂。

  除此之外,揚劇還從民歌和其它戲曲劇種吸收並改造一些曲調,如“打牙牌”、“十杯酒”、“揚柳青”、“武城調””等,它們都已成為揚劇音樂的組成部分。

  以上多種來源的音樂曲調,經過長期舞臺實踐,已逐步形成統一、和諧、完整的音樂體系。現代揚劇常用曲調有“梳妝檯”、“滾板”、“數板”、“補缸調”、“哭小郎”、“剪靛花”、“疊斷橋”、“探親調”。


戲曲文化陝西地方戲曲劇種有哪些

  陝西省是我國地方戲種繁多的的地區之一,有很多民間戲曲深受民眾喜歡。那麼,你知道陝西的地方戲曲劇種究竟有哪些嗎?接下來就讓我們一起去了解一下吧。或許,你對其中的戲曲情有獨鍾,是一枚忠實的戲迷。   秦腔   秦腔,中國西北最古老的戲劇之一,起於西周,源於西府(核心地區是陝西省寶雞市的岐山(西岐)與鳳翔(雍城 ...

戲曲文化歷史悠久的山西地方戲曲大全

  山西戲曲藝術歷史悠久、種類繁多,在我國戲曲舞臺上佔有重要地位。山西戲曲代表著漢族戲曲藝術的歷史文化價值,也反映出流傳區域的漢族民風民俗。那麼,接下來,就讓我們一起了解關於山西的地方戲曲吧。   晉劇   中國地方戲曲,山西四大梆子劇種之一,又名山西梆子,中國傳統戲曲。因產生於山西中部,故又稱中路梆子,也稱 ...

戲曲文化河北地方戲曲劇種有哪些

  河北,我國地方戲曲發展較好的地區之一,具有久遠的戲曲歷史。在河北戲曲文化中,有很多戲曲被人們熟知,並且得到觀眾的喜愛。那麼,你瞭解河北的地方戲曲劇種有哪些嗎?接下來,就和小編一起去了解吧。   河北梆子   河北梆子是中國梆子聲腔的一個重要支脈,形成於清道光年間(1821—1850),清光緒初年進入興盛時 ...

源自民間生活小戲河南曲劇藝術特點

  曲劇,在河南傳統民間曲藝的基礎上發展而成,十分貼近生活,傳播速度非常快,也因此深受觀眾的喜愛。今天,要透過曲劇文化介紹的是關於河南曲劇的藝術特點。接下來,就跟小編一起去了解一下吧。   由於曲調來源於傳統民間生活小戲,因此歌詞易學,並大多采用本嗓來演唱,表演也相當接近生活,傳播速度極快。   河南曲劇的唱 ...

經典劇目陝北道情十字調《靈英降香》詞

  對於每一個劇種來說,你對其傳統劇目瞭解是“知之甚多”還是“知之甚少”》?其實,多瞭解一些曲劇文化對我們生活也是有幫助的。畢竟有很多戲曲都源自生活,或者是在展現我們看不到的現實生活。今天,要介紹的是陝北道情的經典劇目《靈英降香》,一下去看看它的詞是什麼,有什麼含義。   道情十字調《靈英降香》:   三月三 ...

地方戲曲文化,高甲戲特點都有哪些

  這期來了解了解高甲戲特點的相關知識,高甲戲是閩南地方戲曲劇種之一,流行於福建省閩南方言地區和臺灣、金門及東南亞各國華僑、華人聚居地。音樂曲牌屬南音系統。那麼,跟隨小編一起來看看,讓你漲知識哦!   可能感興趣》》遍佈廣泛的戲劇:梆子腔產生於哪個省   高甲戲是閩南地方戲曲劇種之一,流行於福建省閩南方言地區 ...

戲曲大全之評劇的藝術特點

  從古代傳承下來的戲曲分很多種,戲曲大全中京劇、評劇、豫劇、越劇、黃梅戲,被稱為“五大劇種”。然而它們都各自有各自的藝術特點,那麼評劇的藝術特點是什麼呢?本期的民族文化帶你瞭解戲曲大全之評劇的藝術特點。   評劇的藝術特點是:以唱工見長,吐字清楚,唱詞淺顯易懂,演唱明白如訴,表演生活氣息濃厚,有親切的民間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