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earch

普米族豐富多彩的舞蹈文化

普米族豐富多彩的舞蹈文化

  普米族文化是中國民族文化中一顆璀璨明珠,最有特色的普米族舞蹈與其音樂緊密相關,有舞蹈就有音樂,有音樂才能帶動節奏。他們有驅鬼辟邪的宗教舞蹈,但這個舞蹈要求及其嚴格,必須是男性舞者。

  除此以外,還有娛樂舞蹈,且都為女性,她們長裙飄飄,踩著優美的舞步,不失為一道亮麗的風景線。豐富多彩的舞蹈,動人心絃的民族音樂,給人深刻的印象。

  普米族的音樂與歌舞有著密切的聯絡,詩、歌、舞不可分割,普米族的詩歌幾乎沒有不用於演唱的,普米族的民歌演唱則大多伴有舞蹈。

  跳鍋莊是普米族傳統的舞跳形式,這種舞蹈不受時間空間的限制,只要一支竹笛或葫蘆笙,有一塊空地即可進行,少則三五人,多則數百人。一般總是在傍晚,在院內或場壩上舉行。跳舞時,總要在中間燃起一堆火,與室內的鍋莊相似,所以稱之為鍋莊舞。

  鍋樁內容很豐富,從古代的遊牧、狩獵、紡織到今天的趕街、慶豐收、烤酒等都有反映。流行的曲調有《放單調》、《出山》、《獅子舞》等等。現在,鍋莊舞已發展成為集唱詞、曲調、舞蹈、音樂於一體的綜合性歌舞藝術。

  普米族的民間舞蹈,大體上可分為宗教舞蹈和娛樂舞蹈兩大類。宗教舞蹈,普米族的宗教舞蹈,均為原始宗教舞蹈。目的是祟奉神靈,驅邪攆鬼。從表演場合看,都在特定的宗教活動中表演。如驅邪攆鬼時跳“醒英磋”、葬禮中跳寨細蹬、敬羊舞等。哪一種宗教舞蹈在哪一種宗教活動中跳,教規分明、不得相混。非宗教活動的場合是不允許跳專門性宗教舞蹈的。

  娛樂舞蹈,普米族的民間娛樂舞蹈,普遍具有歌、舞、樂三位一體的特點。舞蹈形式正如普米族民歌所唱的:“如金線把珍珠穿成一串,手拉手跳成十五的月亮。”娛樂舞蹈全是手拉手轉圓圈的舞蹈形式。人們挽手而跳,伴以高亢洪亮、情感激越的唱詞。

  特別是普米族婦女雪白的長裙隨舞步輕盈飄旋,似白鷺翻飛,正如《打跳歌》中所唱的:“笛聲不停莫歇腳,舞場上沒有陡巖子,腳底板下沒有刺,跳它個地動山也搖。”在喜慶的集會之夜,歡快的娛樂性舞蹈,往往一跳就是通宵達旦。

  普米族和滇西北高原上的納西族、白族、彝族、藏族、僳僳族、漢族等兄弟民族相鄰或雜居相處。無論在風尚習俗、民族文化,甚至語言方面都互相影響。蘭坪縣的普米族在習尚、服飾方面受白族和漢族的影響較突出。

  醒英磋中的道具扁鈴、撥浪鼓等,明顯是受了藏傳佛教的影響。僕瓦磋中的作揖等動作,又透出漢族文化的影子。寧蒗、麗江縣的普米族宗教習俗方面受藏族的影響較多。因而,表現在舞蹈方面,如甲磋舞、羊皮舞、鍋莊舞、裹草簾子舞等許多舞蹈,都為幾個民族所共跳。相互滲透、融合變化,豐富發展,有些舞蹈甚至難以追尋其母體。

  您可能還會喜歡:

  道教與土家族文化有著什麼樣的關係?

  你對白族繞三靈文化了解多少?

  什麼是以西為貴,錫伯族民居

  你所不知的哈尼族六月年特色文化

民族文化:普米族樂器有哪些

  在每一個民族中,都有屬於自己民族特色的民族音樂。用不同的音樂形式展示出對生活的熱愛,表達個人美好的情感。在這其中,樂器扮演著非常重要的角色,是音樂表達的重要載體。今天,要介紹的是關於普米族的樂器,接下來,就和小編一起到普米族文化中看看吧。

  普米族器樂可以分為彈撥樂、吹奏樂、絲絃樂和打擊樂四類。其中彈撥樂又分為四弦、小三絃和口弦,四弦曲有十二種節奏型別,與十二種對應的舞步型別相結合就形成了普米鍋莊。

  此外,笛子、蘆笙胡琴、嗩吶等也是普米族人唱歌跳舞或進行各種其他活動中經常使用到的樂器。

  普米族音樂:

  普米人能歌善舞,民歌豐富多彩,有著濃郁的民族風格和鄉土氣息,反映了普米人的生產、生活、歷史、倫理、思想感情和審美情趣。民歌中無論是聲樂還是器樂部分內容都可稱豐富多彩,普米族聲樂中各種曲調大多已經定型,並形成了各自的區域特色。

  在寧蒗以北各地區的音樂曲調中受到了藏族和彝族聲樂的影響,也保持了本民組的特色,蘭坪民歌的聲樂部分則既有藏族音樂的痕跡,也體現了普米民歌代代相傳的風格。

  普米族民歌,分為時政歌、風俗歌(儀式歌)、生活歌和情歌等四大類。《出嫁歌》、《接親調》、《宴席歌》、《開門調》、《梳妝調》等風俗歌,反映了普米族的婚姻習俗。《送羊經歌》和《指路經歌》等喪歌,反映了普米族對死者的哀悼和對祖先的懷念。《祭山神》、《祭龍神》、《祭鍋莊》、《退口舌》等儀式歌表現了普米族的多神崇拜和祖先崇拜。此外,還有一些民歌歌頌了普米族人民勤勞勇敢的品質,表達了他們對舊社會剝削階級的不滿和反抗。

普米族文化:淺談普米族的天文曆法推算

  中國自古以來就對天文曆法有著非常多的瞭解,除年月之間的關係,還有四季、氣溫、物候和人事預測等等。在普米族文化中,關於天文曆法的推算也有很豐富的知識。那麼,接下來,就讓我們一起看看關於普米族的天文曆法推算。

  普米族有豐富的天文知識,亦有其獨特的歷法。遠古時代,普米族先民便密切注意天。地、日、月、星辰的執行規律。由於恆星的位置不變,可以用它作其它日、月、星辰執行的標誌。因此,普米族先民經過長期觀測,先後選擇了黃道赤道附近的二十八宿為“座標”。二十八宿都是恆星,不僅是觀測其它日月星辰位置的座標,其中有些星宿還是普米族祖先測定方向。歲時以及季節的觀測物件。

  普米族以臘月初六、初七或初八為歲首,稱“吾昔”節(意為新年)。他們推算“吾昔”節的日期並非按陰丁日曆進行,而是以觀測“處紫”(昂宿)的出沒來確定的,因為“處紫”作為二十八宿之首,有些則以“蘇多”(室宿)為開始。這兩個星期相距5天,到底哪一宿為星首,無關緊要,各地從俗而定。關鍵是要以觀測“處紫”來確定。“

  處紫”星與月亮相遇之夜即過“吾昔”節。過去普米族是以二十八宿和月亮相遇來記日的,每到農曆十二月初,普米族老人幾乎每天晚上都要觀測星宿的執行情況,以便確定年節,也就是以看“處紫”上中無作為一年之首。普米族認為,一般農曆臘月初六、初七或初八的星日最吉祥,所以這幾天就過年(即過“處紫”吾昔)。

  “吾昔’市按古規一般過九天,現絕大部分普米族仍隆重過此節日,部分地區則由於社會歷史原因的影響,也不再講究了。


民族文化淺談的宗教信仰

  普米族,我國具有悠久歷史和古老文化的民族之一。普米族崇拜自然、崇拜多神、崇拜祖先,那麼,普米族的宗教信仰是什麼呢?有什麼不同嗎?接下來,就透過普米族文化一起去做一個具體的瞭解吧。   普米族的宗教信仰,既有祖先崇拜,也有信仰藏傳佛教的,還殘存著對自然的崇拜。每逢節慶、婚嫁、生育、出行、收割等,都要請巫師( ...

淳樸獨特的飲食文化

  中國飲食文化講究吃得飽,吃得好。中國飲食文化涉及方面廣。從古至今,飲食講究色香味俱全。帝王諸侯等眾多大臣都有專門的飲食,繁華的街道那些飲食就不用多說了。各民族飲食文化流傳至今,淳樸依舊保留著。那麼,普米族文化中的飲食文化有哪些特色呢?一起來看下。   普米族麵食類食品的加工方式主要有烤制和煮制兩種,各種糧 ...

精美絕倫的服飾文化

  服飾是人類文明的標誌,又是人類生活的要素。它除了滿足人們的物質生活之外,還代表著一定時期的文化。中國作為歷史悠久的文明古國,民族服飾文化自然必不可少。那麼,在普米族文化中的服飾文化有什麼特色呢?一起來看下。   青年婦女均穿短上衣,古代是用麻制的,現代大多用棉布;過去多喜歡白色,現在喜用白黑紅等多種顏色; ...

獨特民族文化走婚

  走婚是源出於母系社會的一種婚姻形態,與結婚的不同主要體現在男女雙方當事人的生活居住模式、經濟關係、子女歸屬問題,以及他們生活於其間的家庭模式等各個方面。那麼,普米族文化中的走婚習俗有哪些特色?一起來看下。   走婚相伴隨的家庭體制為母系制大家庭。在這種家庭中,最高的家長為女性,家庭成員均為其具有血緣關係的 ...

獨有的山嶽生態形成文化

  每一個民族都會有自身的文化特色,不管是民風民俗還是傳統節日,亦或者是傳統歷史文化。其實,民族中的山嶽也是具有一些特殊的文化的。   那麼,具有獨特山嶽生態文化的普米族文化中,他們的山嶽生態是怎樣形成的?隨小編去看看吧!   普米族“山嶽生態文化”形成的宗教基礎   圖騰崇拜是普米族“山嶽生態文化”形成的宗 ...

中華民族:

  普米族主要居住在雲南省怒江傈僳族自治州的蘭坪白族普米族自治縣,麗江地區的麗江納西族自治縣、永勝縣和寧蒗彝族自治縣,“普米”意為白人。   普米族的語言屬漢藏語系藏緬語族羌語支。解放前曾使用一種藏文拼寫的文字,但流行不廣,後逐漸不用。現普米族大都使用漢文。   普米族主要從事農牧業生產,兼營家庭手工業。現在 ...

--簡 介

   普米族共有2.9萬多人。他們主要居住在雲南省的蘭坪、麗江、維西、怒江傈僳族自治州的蘭坪白族普米族自治縣,麗江地區的麗江納西族自治縣、永勝和寧蒗等縣。“大分散,小集中”是普米族的分佈特點。普米族自稱“普米英”、“普日米”、“培米”,都是白人的意思。也稱有“博”、“巴苴”等。   普米族有自己的語言,屬漢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