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妍:年底"突擊花錢"還有道理?
李妍:年底"突擊花錢"還有道理?
2012年接近尾聲,一些政府部門也到了一年一度的“突擊花錢”時間。根據財政部公佈的最新一期財政收支資料預估,今年12月份將有約1.9萬億元的預算資金待支。對此,財政部財科所副所長白景明發表署名文章表示,雖然2012年年底財政支出規模較大,但並不是違反預算管理規定,“突擊花錢”這種現象不僅發生在中國,日本也是如此。
用一句或許不太合適的話來形容這種現象與心理,大概就是:人生最痛苦的事,是人死了,錢還沒花完。“年底突擊花錢”,說的也是這麼一個理。只有趕在年底之前把今年預算的錢花完了,明年花錢的預算才有餘地;如果今年的預算資金用不完,明年的預算就可能減少,在用錢上便可能捉襟見肘。節約無益,不如享受大把燒錢的樂趣。
只要在預演算法規、財政監督的框架內,花錢本無罪。今年站出來發表“突擊花錢不違規”這一言論的財政部官員,想要表達的,或許就是這麼個意思。為了佐證“突擊花錢”的合法性,他還專門拉出日本來作類比。這當然沒有問題。大到一個國家,小到一個單位,只要符合了法規與制度程式,怎麼花錢,那是你的自由與權利。
但法律與制度往往也只是社會執行的底線,在底線內執行,不違法,但不代表這樣的行為,就能經得住道德與倫理的拷問。在法治與制度框架內,總有一種價值判斷,來自於公眾的常識認知與對行政倫理的基本判定。
就像如今的“年底突擊花錢”,公眾之所以對這種行為不抱好感,甚至表示質疑,其實就因為,在公共部門“花錢”長期不公開、難透明、缺監督的背景下,“年底突擊花錢”很難脫離人們有關公共行政倫理的拷問。如果說年底突擊花錢不違規,那麼這樣的經費使用是否合理與有效?是否存在浪費現象甚至腐敗暗角?在日常的各種公共開支中,是否存在亂花錢、開支無效益等現象?某種程度上來說,人們不反對年底集中花錢,反對的,只是大手大腳、無效益、無準則地亂花錢。
公眾的憂慮並不是無中生有。這些年來,每到年底,總能爆出一些突擊花錢風波。除了各種天價晚會、年底出差福利,還有購買超標轎車、iphone等讓人大開眼界的事。可以想象,如果公共資金的使用始終雲遮霧罩,缺乏放在陽光下的坦誠與勇氣,就算在現有制度框架內,日常資金使用乃至年底突擊花錢合乎規定,卻也未必經得住民意拷問。
如果公共財政的預算及使用情況,始終把公眾監督排除在外,缺乏起碼的公開與透明,那麼“年底花錢不違規”便難免陷入一種自圓其說的境地中。公眾缺乏起碼的知情權,人們對突擊花錢的憂慮與質問便很難消散。
李妍:人文教育不能盲目依靠傳統文化
傳統文化引入課堂?
一位曾任教多年的中學教師在他編寫的《人文素養讀本》中開門見山的問:“什麼是當代學生最缺乏 的?”。他的回答同樣令人驚心動魄:我們所培養的人才,並不缺乏知識與技術,但他們卻患有“人類文明缺乏症,人文素養缺乏症,公民素養缺乏症”。在我們的 教育下,很有可能將出現有知識,有技術,但沒有文化,沒有人文關懷和素養的一代人。
“有知識沒文化”,這就是人們對當下人才教育的普遍感慨。或正因為此,直指人文素養與人格教育的傳統文化教程,正意在尋找另一條教育之路。
近日,國內唯一傳統文化教程———人教版《中國傳統文化教育全國中小學實驗教材》在北京正式 發行。該套教材不僅將《論語》、《孫子》、《道德經》等經典文獻全文選入,還將京劇、茶文化等納入其中。課題組希望透過國學教育達到四個目標:良好的行為 規範、深邃的哲學思想、質樸的道德操守和高雅的審美情趣。為區別於語文課,該課程不要求考試,沒有標準答案,希望進行最基本的人的教育。
拋開分數至上,沒有標準答案,新的傳統文化教程不是要去傳授純粹的國學知識,使學生成為知識 與技能上的“巨人”,而是要透過對中國傳統文化的學習與沉澱,傳遞一種人格的力量,回到最基本的人的教育。這在人格教育缺乏、社會道德滑坡問題凸顯的當 下,不僅必要,也是教育改革的一次有益嘗試。
應該看到,當下的教育積弊,已經不僅是學生和老師都淪為“分數的囚徒”那麼簡單。教育過分注 重知識的功能與技巧作用,卻忽視了知識應該傳遞給學生的道德與情操的力量。如此教育的結果,誠如北大教授錢理群所說:我們的教育正在培養一群精緻的利己主 義者。社會經濟在高速發展,精神卻沒有揚起來,人們陷入物質主義、實利主義、消費主義、犬儒主義的泥淖,最終釀成了精神與文化的危機。前段時間出現的幼師 “虐童”案,就讓公眾痛感當下人文教育缺失,物質與功利主義盛行,對整個社會心理造成了巨大傷害。
精神與文化的危機,需要合格的教育去救贖。“教育必須培育人的自我決定能力,不是先去傳授知識和技能,而是要去‘喚醒’學生的力量”,這是德國哲學家費希特說過的話。而要喚醒這種力量,教育者首先要做的,就是傳播文化、打造人文、塑造人格,回到人的教育。
作為中國傳統文化的重要載體,諸如《論語》、《孫子》等經典文獻,京劇、茶道等民族傳統,其實就是一種典型的回到人本身的文化。他們不僅是古代思想文化體系的重要一環,更在很多時候以經典文化的魅力,傳遞著傳統行為規範、道德操守、審美情趣的力量。
國學教育當然不是純粹的道德教育課,但人文素養與完善人格的培養,原本也是一個潤物細無聲的 過程。任何時代,人格的教育與塑造都不可或缺。一百多年前,我們擯棄舊習,吸納西方文化,也是期望以“獨立之精神、自由之思想”,完善我們這個民族的人 格。回到今天,“仁義禮智信”、“溫良恭儉讓”,這些儒家思想的核心,又何嘗不是傳統社會人立足於社會的根基?
丟掉的優良傳統,應該重新找回來。而這次的新傳統文化教程,其實就是要學生從這些傳統文化的精髓中,感知道德良知的厚重、傳統文化的力量、生活文化的情趣,有了這些,才可能成就一個完整的人。期待,這項課程能夠真正突破應試的禁錮,完成人的教育。
才子皇帝李煜:兩個皇后是親姐妹
李煜
南唐後主李煜本不想當皇帝,他只想當個風流才子。他善繪畫、精通音律。他的書法學柳公權,甚得其妙,詩、文均有造詣,尤其詞的成就最高。若不生在帝王家,他一生過得可能很愉快。
可他偏偏卻當了皇帝。那是個什麼皇帝呀?窩囊皇帝,一點不錯。北邊宋朝趙匡胤雄才大略虎視眈眈,南唐已是宋的臣國。為了表示忠心,李煜削去國號,自稱“江南國主”。國庫都空了,還要收集大量財物進貢。
偏偏這李煜又不像阿斗那樣沒心沒肺,他對苦痛對屈辱反應挺敏感的,可他又能怎麼樣呢?只能沉湎聲色,於溫香軟玉間尋求精神慰藉。還好,他的愛情生活給了他不少快樂。
李煜前後有兩個皇后,即大周后、小周後。這二位關係可非同一般,親姐妹。大周后名薔,小字娥 皇,小周後名薇,其父是大司徒周宗。周宗是南朝重臣,先是娥皇經常隨父親出入宮廷,她容貌美麗,精音律、善歌舞、通書史,採戲弈棋,無不絕妙。中主李璟很 喜愛她,就做主讓她嫁給了李煜。娥皇在十九歲與李煜成婚。李煜即位後,就立她為皇后。
娥皇音樂才華出眾,尤其擅長彈琵琶。是她修復了著名的《霓裳羽衣曲》,堪稱大音樂家。《霓裳 羽衣曲》原是從西涼傳入的法曲,經過唐玄宗李隆基的潤色,成為規模盛大、氣勢宏偉的大型舞曲。楊貴妃當年之所以能集玄宗三千寵愛於一身,除了因為她天生麗 質之外,也與她最善於舞《霓裳羽衣曲》有關。安史之亂後,《霓裳羽衣曲》失傳,到五代十國時只儲存了殘破不全的曲譜。當時一些宮廷樂人和民間樂人都曾試圖 修復它,均未成功。李煜得到殘譜後,娥皇和他一起“變易訛謬,去繁定缺,遂清越可聽”。修復樂譜之後,二人又按樂編舞,編成了霓裳羽衣組舞。他們又調集教 坊宮娥,由娥皇親自教習。這之後,娥皇便經常在宮中舉行大型的霓裳羽衣舞歌舞會了。
李煜和娥皇在一起的幸福,或許能把那些苦痛與屈辱沖淡些,只是他們幸福並不長久。李煜在位四 年,娥皇得了重病,臥病在床。他們的四歲兒子很孝順,看母親生病了,也學著大人去佛堂前禱告,祝願母親早日康復,誰知因為年幼不小心,從高高的椅子上摔下 來摔死了。你說這叫什麼事。愛子的死使娥皇悲痛萬分,病情更加嚴重。
更嚴重的事又接著來,娥皇生病期間。李煜和她妹妹周薇相愛了,李煜的一首《菩薩蠻》描寫了他和小周後浪漫而艱難的幽會:
花明月黯籠輕霧,今宵好向郎邊去!衩襪步香階,手提金縷鞋。
畫堂南畔見,一向偎人顫。奴為出來難,教君恣意憐。
娥皇一死,李煜非常悲痛,寫了很多的詩詞悼念娥皇,即使在娥皇亡故多年之後,李煜仍然觸物傷懷,不能自持。娥皇死後第三年,李煜立周薇為皇后,史稱小周後。小周後也非常美,但在感情上和生活情趣方面都已無復當年娥皇時的盛況。
公元975年,金陵城破。李煜由皇帝變為囚徒。屈辱的生活,亡國的深痛,往事的追憶,於是他一生中最偉大的詞都產生於此時。公元978年七夕,李煜四十二歲生日,寫了一首流傳千古的詞:
簾外雨潺潺,春意闌珊。羅衾不耐五更寒。夢裡不知身是客,一晌貪歡。
獨自莫憑欄,無限江山,別時容易見時難。流水落花春去也,天上人間。
這首詞傳到宋太宗趙光義那裡,詞裡的家國情緒讓趙光義大怒,於是讓人給李煜賜御酒,酒裡下了 藥,當晚,李煜死了。李煜死後不久,小周後就自殺了。據史料記載,小周後的死與趙光義有關,他讓小周後住宮裡去,去了會發生什麼事可想而知。北宋初,趙家 欺侮別人,等到徽、欽二帝時又被別人欺侮。後有人寫“靖康之難”的書,堪稱“痛史”,看得令人落淚,只是忘了先前的李煜和小周後。
李輝:“高鐵”怎麼成了“高價鐵”?
京廣高鐵將於12月26日全線貫通運營。22日,鐵道部組織媒體試乘京廣高鐵,當天,京廣客專河南公司副總經理馬明正在回答關於“有乘客抱怨票價過高”的問題時表示,“有一部分人認為高,也是正常的。同時,也會有部分人認為價格適當”。
關於票價高不高,高鐵方面以“部分人”之論作答,這是在“以虛對實”。其實,對於 ...
李長安:什麼阻礙了分配公平?
分配不公
歷時數年的爭議後,近日有媒體稱,收入分配體制改革總體方案有望在今年10月推出。雖然收入分配體制改革頭緒萬千,面臨多重利益糾葛,但最重要的是解決分配不公的難題。
中國的收入分配差距究竟有多大?由於國家統計局自2004年後就不再公佈全國的基尼係數,現有的基尼係數都是由學者們獨立調查推算 ...
李平:日本,不要挑戰中國核心利益
日本右翼領袖 石原慎太郎
日本現任內閣成員等公然跑到靖國神社“拜鬼”,中國民間保釣人士登島宣示主權遭日方非法抓 扣,讓今年的“8·15”格外不平靜。日本在大是大非問題上無德無信、在敏感爭議問題上玩火成癮,已經是明擺著的事實。面對這個非同尋常的日本戰敗投降日 所發生的種種,面對地區局勢緊張程度日益 ...
李晨陽:儒家也是有信仰的
“說儒家沒有信仰,我是決不能接受的”,“我也並不認為當下中國社會喪失了信仰。”新加坡南洋理工大學哲學系主任李晨陽在尼山論壇的分論壇上亮出觀點,引發了臺上臺下來自大陸、臺灣等地華人學者的討論。
面對“中國人有沒有信仰”這個爭論已久、卻愈顯“新”“銳”的問題,華人學者們說,“不能把信仰和宗教信仰劃等號。” ...
李願:網路反腐不是長久之計
網路反腐
隨著網路的普及,尤其是微博使用者的增加,各種資訊的傳播速度和廣度驚人,的確是微力無邊。即使是當政府發現微博的能量之後,採取網路實名制來限制謠言的傳播,作用依舊甚小。或許,這可歸結於政府竭力限制的謠言,最後被揭露出來的是事實的真相。
誠然,我們應該為我們努力爭取的成就而慶賀,顯示了公 ...
吳龍貴:“房妹”之後還有完沒完?
近來,鄭州市二七區房管局前局長翟振鋒女兒名下有11套房的事件繼續升溫。日前有爆料人透露,不僅“房妹”及其父有兩個戶口,“房妹”母親也有兩個戶口。記者從相關部門查詢確認屬實。
去年12月26日,有網友在新浪微博實名舉報:一個戶口在上海市松江區的90後女孩,在鄭州一個經濟適用房小區擁有11套經適房房產, ...
李零:中國傳統文化的根基在哪?
我所選擇的四大經典(老子、孫子、論語和周易),和中國人的思想方法有關係。也是西方漢學家選擇的四大經典。因為西方人很重視思想史,比如他們講到希臘經典,一定會讀柏拉圖、亞里士多德這些思想家的東西,所以他們在中國古籍尋找的也是最有思想和智慧的作品。我們研究西方要讀聖經,他們研究中國,在道教裡找本書,當做宗教經典 ...